1 / 16

工程師對於自然生態責任的案例分享

工程師對於自然生態責任的案例分享. 組員: U9823001 陳勃宇 U9823027 王耀生 U9823028 陳昭穎 U9823041 黃冠華 報告日期:4月1日. 大綱. 前言 案例分享 雲林六輕 彰化戴奧辛毒鴨蛋事件 霄裡溪廢水排放事件 結論 參考資料. 前言.

Download Presentation

工程師對於自然生態責任的案例分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工程師對於自然生態責任的案例分享 組員: U9823001 陳勃宇 U9823027 王耀生 U9823028 陳昭穎 U9823041 黃冠華 報告日期:4月1日

  2. 大綱 • 前言 • 案例分享 • 雲林六輕 • 彰化戴奧辛毒鴨蛋事件 • 霄裡溪廢水排放事件 • 結論 • 參考資料

  3. 前言   百年來隨著工業、科技業的蓬勃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日趨便利;但卻也衍生出了不少破壞自然生態、甚至是嚴重影響到其他人類身體及心理健康的問題。近幾年在世界各地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相關的法規也日趨完善;許多企業更是標榜著其秉持永續發展的理念,試圖以此作為與其他企業的區分,吸引消費者的親賴。   以下分享的幾個案例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工程師對於自然生態責任的重要性,更能夠讓我們做為一個警惕,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對於周遭環境及居民的影響。

  4. 案例分享-雲林六輕 • 雲林六輕簡介 • 第六套輕油裂解廠(Sixth Naphtha Cracking Plant),簡稱六輕,是台灣西海岸一座離島式基礎工業區,位於雲林縣麥寮鄉西方,由台塑企業建造。 • 台塑在六輕投資總金額達新台幣6,528億元,第一期~第四期的完工面積,共計26.03平方公里,其中有22.55平方公里土地是填海造地而來。廠區內擁有一座自身專用港(麥寮港)、發電廠、汽電共生廠,這些設備是首位由非官方建造的紀錄。 • 廠區內交通主要仰賴雲林生活圈一號聯外道路及縣道154線,皆呈東西向,可聯絡台17線與西濱快速道路,再藉由周邊地區的公路輔助下,腹地向外延伸,可至中山高速公路與台78線快速公路。另外,工業區其它公路因運輸效能不敷使用,政府為求改善,已經有意將通往工業區的重要公路先行實施拓寬,同時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機率。

  5. 案例分享-雲林六輕 • 歷史事件 • 1973年,台灣第一次遭逢石油危機,台塑原物料的供應受到衝擊,為了確保中下游生產鏈有穩定的原物料供應,多次向經濟部提出申請設廠,直到1986年,才在第四次申請通過,但在宜蘭利澤、桃園觀音、嘉義鰲鼓的廠址候選用地無法解決下,最後選定雲林麥寮設廠。 • 1994年7月,六輕正式動工,以填海造地方式在麥寮西海岸鋪出新生地,並成立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工業區及麥寮工業區專用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麥寮港。第一期工程於1998年完工,並開始營運。 • 2009年台灣大學教授詹長權公佈學術報告,指出六輕與癌症顯著相關,雲林縣成為所得最低,但罹癌最高的縣市 。 • 2010年上半年發生三起工安意外令社會大眾十分憂心,環保議題再起。 • 2011年7月26日輸送氫氣的公共管線破裂引發大火,7月30日凌晨麥寮一廠輕油廠(煉三廠RCC單元)發生火勢。台塑麥寮六輕廠近1年來發生7次火災,不僅燒出民眾的怒火,更讓台塑化董事長王文潮、總經理蘇啟邑雙雙遞出辭呈。 • 2013年2月14日03:24 於麥寮台塑工業園區一路一道南亞BPA 丙二酚廠發生火警,雲林縣消防局接獲環保署毒化災應變中心通知,立即派遣麥寮分隊、北五小隊,共5車9人前往搶救。到達現場時,現場已由台塑廠區消防分隊自行撲滅,並以水線持續降溫中,現場無人員傷亡,勞委會已要求相關系統停工。

  6. 案例分享-雲林六輕 • 環保爭議 • pH值超過12.5的有害事業廢棄物堆積露天堆置在六輕廠區內,約13層樓高。 • 大量使用雲林地區的水源,六輕用水每日約40萬噸(約為雲林地區民生用水的2倍),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數據從集集攔河堰引用10%的水源,更向雲林農田水利會大量購買原本應該用於農耕用的灌溉水源,六輕搶水的結果,導致加重了雲林地區地層下陷的問題。 • 六輕約六成的產品出口,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台灣的總排放量的1/4,每年產生1萬6000噸的硫氧化物與3340噸的懸浮微粒,為台灣最大的污染源。 • 經營者奉行魚骨理論,建廠之初即將設備成本縮簡到其他同行業者的60%左右,無視臨海地區海風所必然衍生的管線鏽蝕問題,為了降低建廠成本,管線大量使用較便宜的低合金鋼,而非較貴的不鏽鋼。管線老舊,與大量使用廉價的外勞,導致公安意外事故頻傳。

  7. 案例分享-雲林六輕 • 事件照片

  8. 案例分享-彰化戴奧辛毒鴨蛋事件 • 事件介紹 • 2005年6月,台灣衛生署發現彰化縣線西鄉所產鴨蛋含戴奧辛,並通報台灣環保署處理,牽扯出台灣環保署早已在2月就已經知情,當時台灣環保署僅提出報告給予台灣農委會,卻沒有第一時間下令銷毀鴨蛋,也讓媒體懷疑部份鴨蛋已流入市面上,甚至已讓消費者吃下肚了。 • 然而一波未息一波又起,不到半年,同年9月,位於伸港鄉的養殖場也爆發戴奧辛污染,伸港鄉緊鄰線西鄉,因此環保署認為受害的養殖場可能不止於此,再度爆發毒鴨蛋之後,當時在位的台灣環保署署長張國龍先生自請處份。 • 爆發後同一個月裡,台灣環保署針對事發鴨場環境評估,然而許多學者將元兇指向位於受害鴨場附近的台灣鋼聯,但當時環保局推翻此看法,並表示「戴奧辛具生物累積性,生物體內戴奧辛含量近九成是經由食物進入體內,由呼吸進入的量小於百分之十;且台灣鋼聯排放的戴奧辛指紋特徵與遭污染的鴨肉、鴨蛋、鴨農並不相同,無法認定台灣鋼聯是唯一污染源」。

  9. 案例分享-彰化戴奧辛毒鴨蛋事件 • 爭議內容 • 鴨農不滿立委在還未有正式報告出來時,就已經將事情爆發出來,鴨農所盼的報告在同年月底才出爐並推翻環保署之前的看法,因為此報告一出來,並將元兇指向台灣鋼聯,報告指出事發九座鴨場所遭受到的污染,跟台灣鋼聯所排放的戴奧辛紋道一樣,因此鴨農將所有賠償推到台灣鋼聯,但台灣鋼聯提出一份報告指出環保署所調查的報告,與台灣鋼聯所聘專家調查落差甚大,環保署也表示,台灣鋼聯也僅是元兇之一。停工數月的台灣鋼聯,在隔年2006年3月準備復工,整件事在2006年台灣鋼聯復工後,相關調查皆已落幕。 • 儘管毒物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國人卻仍看不出政府拿出積極的魄力,建立一套能污染流佈的掌握機制,一味以拼經濟之名「鬆弛管制在先、收拾殘局在後」。3月份發現的污染,環保署至12月16日才公佈調查報告,證實9座鴨場中的黃奇文養鴨場明顯受台灣鋼聯公司影響。可見欠缺先期的掌握,事後得耗費多少的時光與金錢才能補救?再多的末端監測與污染控制,也遠不及源頭控管的效益。

  10. 案例分享-彰化戴奧辛毒鴨蛋事件 • 事件照片

  11. 案例分享-霄裡溪廢水排放事件 • 事件介紹 • 民國88年華映龍潭園區與友達光電兩家公司在霄裡溪上游設廠後,新埔鎮便快速地被改變了。而影響最為嚴重的,正是新埔鎮居民暱稱的「母親河」—霄裡溪。因新埔鎮地下水接管率不普及,居民民生與農業灌溉用水都倚賴霄裡溪。 • 友達與華映在新埔鎮上游設廠僅8年時間,霄裡溪除藻類與昆蟲,再也沒有任何魚蝦。92年7月,媒體披露霄裡溪遭不明污染,將追查上游工廠;93年至95年,桃園龍潭鄉三和村魚蝦暴斃,95年,霄裡溪從甲級水體變成中度污染。由於兩大科技廠污染事實曝光,96年間環保署驚覺華映、友達兩家公司將放流口設置於霄裡溪上游之違法、錯誤嚴重性。經縝密審查後,環保署於98年5月13日環評審查委員會第177次會議做出「將華映、友達兩家公司廢(污)水改排至老街溪美都麗橋為較佳方案」之適法決議。 • 99年4月兩家公司依法向桃園縣政府申請改排放老街溪,詎料桃園縣政府竟多次悖離法令規範,5次駁回兩家公司之申請。另外友達公司申請排放(霄裡溪)許可證之期限原至100年11月屆期,該公司於100年10月向桃園縣政府申請展延,桃園縣政府竟漠視法令、環保署環評決定及協商決議,於101年2月14日,核發友達公司原排放許可證期限展延至102年2月10日續排霄裡溪,此舉引起新竹縣各界強烈的反彈。

  12. 案例分享-霄裡溪廢水排放事件 • 環境爭議 • 桃園縣前、後任縣長朱立倫、吳志揚,在明知兩廠排放違反環評結論的情況下,卻繼續核發排放許可,阻撓兩廠改排老街溪,罔顧台灣甲類水體保護,罔顧新埔鎮民及農田的安全,兩人堪稱是「霄裡溪的劊子手」,應向新埔鎮民公開道歉。 • 自救會會長陳新源說,環保署署長沈世宏前晚與新埔地方人士見面,但只報告進度,無法承諾;「其實總統收到陳情書已經很多次,但都是交辦,完全只聽幕僚問相關單位的進度,無法聽到真正人民的聲音」。雖然兩廠都宣稱將採「全回收、無製程廢水排放」計畫,但因政府曾多次「跳票」,鄉親盼親耳聽總統承諾。抗議鄉親說,當地二百年來喝井水,現在卻不敢喝了,只能裝水飲用,實在可悲。新竹縣政府則表示,在保障民眾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將繼續嚴格監督兩廠。

  13. 案例分享-霄裡溪廢水排放事件 • 事件照片

  14. 結論   人類發展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使人們過著更便利、更加舒適的生活;而今許多不肖的商人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不顧周遭環境、居民的健康問題,利用較為便捷、低廉的成本,卻造成了對環境永久的破壞,殊不知造成的傷害絕不是節省下來的金錢能夠補償的!   工程師雖以工程為名,但是其應該以“人”為最初的出發點,將自然環境的保護是為己任,才能夠達到與自然和平共存、永續發展的目標,否則最後受傷的還是人類自己。

  15.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第六套輕油裂解廠、毒鴨蛋事件 • 自由時報、新竹縣政府網站(霄裡溪事件) • 圖片來源: • 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fpc.com.tw/j21c/cus/mlp/Cclm01.do)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62640) •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13/today-center10.htm) •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6/8/10/n1417111.htm)\(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0/n951366.htm) •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1730) • 環境報導 (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28.html)

  16.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