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网络安全之病毒、木马攻防

网络安全之病毒、木马攻防. 中国科技网 研发部 龙春 clong@cstnet.cn 2004.10. 目录. 系统漏洞及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病毒(蠕虫)技术发展及防范 木马技术介绍及防范措施. 2003年 CERT 报告了3784个漏洞. 2003年微软共公布51个安全公告 2004年截止到8.10共公布26个安全公告. 系统漏洞. 2003年的重大漏洞 2003.3 RPC 漏洞 —— 冲击波 Worm Blaster 、 Worm.SdBotRPC、Worm.AutoRooter (8 月)等 5月 SendMail 被发现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beb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网络安全之病毒、木马攻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网络安全之病毒、木马攻防 中国科技网 研发部 龙春 clong@cstnet.cn 2004.10 中国科技网

  2. 目录 • 系统漏洞及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 病毒(蠕虫)技术发展及防范 • 木马技术介绍及防范措施 中国科技网

  3. 2003年CERT报告了3784个漏洞 中国科技网

  4. 2003年微软共公布51个安全公告 • 2004年截止到8.10共公布26个安全公告 中国科技网

  5. 系统漏洞 • 2003年的重大漏洞 • 2003.3 RPC漏洞 ——冲击波Worm Blaster、Worm.SdBotRPC、Worm.AutoRooter (8月)等 • 5月 SendMail被发现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 6月 IIS被发现存在4个严重漏洞 • 7月 针对Cisco路由设备的攻击漏洞 • 10月 Windows Message服务被发现存在严重漏洞 ………… 中国科技网

  6. 2004年的重大漏洞 • 2004.4 微软MS04-011、012、013远程执行代码漏洞 ——“震荡波”及变种(I-Worm/Sasser) • 2004.6 Cisco IOS拒绝服务漏洞 • 苹果Mac系统首发重大漏洞 • 2004.7 Microsoft Task Scheduler和HTML帮助远程控制漏洞 • 2004.8 Oracle发现多个重大安全漏洞 中国科技网

  7. 攻击方式 • 利用邮件附件,诱骗受害者打开 • 构建恶意网站,并诱使受害者访问。 中国科技网

  8. 攻击方式 • 利用系统漏洞 如震荡波Worm.sasser,利用微软MS04-011公告lsass.exe缓冲区溢出漏洞。系统中病毒后TCP的1068端口开始搜寻可能传播的IP地址,系统将开启上百个线程去攻击他人,如果发现开放了445、5554等端口,并且没有打补丁的机器就会中病毒。 中国科技网

  9. 面对漏洞我们应该怎么做? • 打补丁。以往的统计数字表明,及时打补丁能有效防止大多数病毒爆发。 中国科技网

  10. 补丁危机 “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循环,让人们拼命追赶” - 丰田公司 “每隔 30-60 天,我们就得在 110 个点分别安装一遍补丁” - 美国空军 来源: Forbes, 2003年5月 26日 中国科技网

  11. 怎样打补丁? • 对用户进行安全培训,形成定期更新系统的习惯。 • Windows系统尽量开启自动定时更新,以减少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 对重要系统实行手动更新,更新前做好备份和记录工作。 • 在需要打补丁的系统数量多的情况下,使用补丁管理系统,实现补丁的扫描、分发和安装。 1、系统管理服务器(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 SMS) 2、终端服务(Terminal services) 3、AppExpress、Landesk 中国科技网

  12. 目录 • 系统漏洞及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 病毒(蠕虫)技术发展及防范 • 木马技术介绍及防范措施 中国科技网

  13. 病毒的分类 • 引导区病毒 • DOS 病毒 • Windows 病毒 • 宏病毒 • Script 病毒 • Java 病毒 1995年以前 1996 - 1998年 1999年以後 中国科技网

  14. 其他 • 特洛伊木马 • 蠕虫 • 恶作剧程序 • 黑客工具 中国科技网

  15. 邮件/互联网 邮件 物理介质 Apple 1,2,3 Brain Good Times Bubbleboy Melissa Love Letter Code Red Nimda Goner 1981 1986 1994 1999 2000 2001 2002 当今病毒演化趋势 病毒演化趋势 攻击和威胁转移到服务器和互连网网关,对之提出新的安全挑战 IDC, 2002 中国科技网

  16. 病毒的发展趋势 • 病毒更新换代向多元化发展 • 依赖网络进行传播 • 攻击方式多样(邮件87%,网页,局域网等) • 利用系统漏洞成为病毒有力的传播方式 • 病毒与黑客技术相融合 • 伪装的更巧妙。 “网络天空” 及变种(I-Worm/NetSky)甚至充当震荡波变种b的专杀工具。同时也还能伪装成一些非常流行的病毒的专杀工具,它们是大名鼎鼎的:冲击波、MYDOOM、雏鹰等网络蠕虫。 中国科技网

  17. 病毒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 病毒散布有“多快”(从最初被发现到大量主机被感染) • 1997 : WM/Cap : 2 个月 • 1999 : WM/Melissa : 1 天 • 2000 : VBS/Loveletter: 4 小时 • 2001 : CodeRed : 1 小时 • 2004 : worm.witty :半小时 中国科技网

  18. 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 • 占用系统资源,使被感染主机运行速度变得极为缓慢甚至崩溃,正常应用无法运行。 • 占用大量网络带宽,甚至使网络瘫痪。 • 对特定著名服务器发动DOS攻击。如微软、yahoo、google等。 • 反复重启系统,如冲击波、震荡波等 • 攻击防病毒软件。 • 放置木马、后门,偷取商业信息及个人、企业用户的隐私。 • 其他 中国科技网

  19. 病毒带来的威胁 • 近年来全球重大电脑病毒疫情及损失的统计图: 中国科技网

  20. 实例:SQL Slammer 中国科技网

  21. Internet/HTTP 病毒入侵途径 中毒的网站主机 网页夹带HTTP病毒指令 Firewall Router 用户机虽已经安装防病毒软件,但病毒(HTTP指令格式)经由网页浏览,透过IE的安全性漏洞,直接感染用户机 有安装防毒软件的用户机 中国科技网

  22. 我们的应对措施 病毒防治,对企业而言已是一个整体安全问题,不再是单纯的买几套装软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企业需要集中管理Central Control。 系统维护, 病毒特征码定期,及時更新... 找出并有效防堵所有病毒入侵管道。 中国科技网

  23. 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病毒 • 预防为主 + 紧急措施 • 建立局域网内部的升级系统,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补丁升级,各种常用的应用软件升级,各种杀毒软件病毒库的升级。 • 对邮件服务器进行监控,防止带毒邮件进行传播。 • 对局域网用户进行安全培训 • 去掉服务器中不必要的共享和服务 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新的系统漏洞 和病毒特征技术服务是关键所在 中国科技网

  24. 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病毒 • 控制传染源 • Internet网关 • 90%病毒的入侵渠道 • 网络客户机 • 其余10%病毒的入侵渠道 中国科技网

  25. 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病毒 • 控制病毒的扩散途径 • 邮件服务器 • Web服务器 • 文件服务器 • 客户端、PC安装反病毒防火墙 • 培训,养成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的习惯。尤其不要打开附件。 中国科技网

  26. 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病毒 • 选择最快的升级途径,包括对操作系统和反病毒软件的升级。 • 通过Internet升级进行每天/每小时的升级 • 企业网内防毒产品自动部署机制 • 安装,随时升级 中国科技网

  27. 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病毒 • 集中的管理 • 集中的病毒警报机制 • 集中的安全产品部署、策略部署和升级机制 • 集中的系统日志、报告机制 中国科技网

  28. 目录 • 系统漏洞及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 病毒(蠕虫)技术发展及防范 • 木马技术介绍及防范措施 中国科技网

  29. 最危险的敌人--木马 • 木马,其实质只是一个非法的、未经许可安装和运行的网络客户端/服务器程序。 • 有明确的窃取敏感信息和恶意控制主机的意图,如窃取银行帐户密码。 • 非常隐蔽,非专业人员很难发现其踪迹。 • 难以清除。 • 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失巨大。 中国科技网

  30. 凡是你在PC前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记录!凡是你在PC前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记录! • 木马具有捕获每一个用户屏幕、每一次键击事件的能力。 • 完全的控制宿主主机。可以打开摄像头、麦克风,并将得到的图像、声音传给木马控制者(2004.6发现的蜜蜂大盗)。 • 带有包嗅探器,它能够捕获和分析流经网卡的每一个数据包 • 随意操控PC本身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冒充PC合法用户,例如冒充合法用户发送邮件、修改文档,甚至进行银行转帐操作。 中国科技网

  31. Back Orifice 中国科技网

  32. 网银大盗(II)木马 • 盗取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等8个银行及首都电子商城、中国在线支付网、银联支付网关等三家网上支付机构的帐号、密码、验证码等 • 每隔10毫秒检查一次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涉及到的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登陆界面 • 记录用户键入的所有键盘记录 • 每隔60秒搜索一次记录数据,然后把窃取到的信息以get方式发送到指定的http://*****.com/****/get.asp 中国科技网

  33. 木马的植入 • 利用系统漏洞,远程下载并执行木马安装程序。 • 捆绑在下载的其他软件中,用户安装该软件的同时安装木马。 • 伪装为其他软件(如破解工具、漂亮的屏保等)。 • 利用IE漏洞可以通过Script、ActiveX及Asp、PHP、Cgi等交互脚本的方式植入。 • 社会工程(如谎称是朋友寄给你的贺卡)。 中国科技网

  34. 木马的隐藏 • 在任务栏里隐形 • 在任务管理器里隐形 • 无进程、无端口的DLL(动态链接库)木马 中国科技网

  35. 木马的启动方式 • 自动启动(注册表、win.ini、system.ini等) • 捆绑到其他的程序上(如:phAse 1.0版本和NetBus 1.53) • Dll的形式注入到系统服务中,随服务的启动而启动 中国科技网

  36. 反弹技术 • 反弹技术:由木马服务端主动连接客户端,因此在互联网上可以访问到局域网里通过 NAT 代理(透明代理)上网的电脑,并且可以穿过防火墙。 中国科技网

  37. 多线程技术 • 一个木马同时运行多个线程。例如:三个线程,其中一个为主线程,负责远程控制的工作。另外两个为辅助线程,其中一个辅助线程称为监视线程,它负责检查木马程序是否被删除和是否被停止自启动。 中国科技网

  38. 防范--御敌于门外 • 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包括邮件附件和P2P软件发过来的文件。 • 非必须打开的服务、端口全部关闭。 • 保持操作系统的更新,减少漏洞。 • 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 • 下载软件要到可信的知名网站。并仔细阅读安装说明。 中国科技网

  39. 警惕--我中木马了吗? • 留意系统一些可疑状况,如系统速度突然变慢、CPU利用率上升、没有进行任何网络相关操作时、网络连接显示在接收和发送数据、硬盘频繁读盘等。 • 使用工具(如netstat -a、TcpView等)查看是否有可疑的连接 • 查看c:\、c:\windows、c:\windows\system、 c:\windows\system32等位置有没有可疑文件 • 查看注册表特定位置有没有可疑的信息 中国科技网

  40. 警惕--我中木马了吗?--Netstat -a 中国科技网

  41. 警惕--我中木马了吗? --Tcpview 中国科技网

  42. 发现中木马后:亡羊补牢,斩断黑手 • 立即断开网络连接 • 所有的账号和密码都要马上更改,例如网上银行,拨号连接,ICQ,FTP,你的个人站点,免费邮箱等等,凡是需要密码的地方,你都要把密码尽快改过来。 • 根据发现的线索确定木马的名称版本,在备份好重要数据之后,用专杀工具或手动清除木马。 中国科技网

  43. 手动清除 • 停止木马进程,无法停止的话需要进入纯Dos模式。 • 清除自启动的途径,包括注册表、 autoexec.bat/win.ini/sysytem.ini/wininit.ini/*.inf(例如autorun.inf)/config.sys等 • 删除木马体,如冰河的kernel32.exe、sysexplr.exe • 清除文件关联 中国科技网

  44. 木马清除工具--木马克星 中国科技网

  45. 木马清除工具--Trojan Remover 中国科技网

  46. 谢谢各位领导! 中国科技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