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第六章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

第六章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 一、浅海碳酸盐组分 二、滨岸碳酸盐沉积 三、碳酸盐沉积陆架 四、浅海碳酸盐沉积的机理 五、珊瑚礁. 珊瑚礁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类型. 定义 : 珊瑚一般为群体生活,固着在海底基岩上。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其硬体 - 骨骼部分不断增加。在海底,以珊瑚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及喜礁生物的骨骼和壳体所构成的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体,称为珊瑚礁。. 珊瑚礁. 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其形成与造礁珊瑚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珊瑚属于海生底栖动物,为腔肠动物门较高的一个纲。外形不一,有单体与复体,其软体称珊瑚虫。

benoi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 一、浅海碳酸盐组分 二、滨岸碳酸盐沉积 三、碳酸盐沉积陆架 四、浅海碳酸盐沉积的机理 五、珊瑚礁

  2. 珊瑚礁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类型 定义:珊瑚一般为群体生活,固着在海底基岩上。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其硬体-骨骼部分不断增加。在海底,以珊瑚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及喜礁生物的骨骼和壳体所构成的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体,称为珊瑚礁。

  3. 珊瑚礁 • 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其形成与造礁珊瑚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 珊瑚属于海生底栖动物,为腔肠动物门较高的一个纲。外形不一,有单体与复体,其软体称珊瑚虫。 • 造礁珊瑚生长于水温18~36℃(最适为25~30℃)、盐分27~40%的海水中。 • 因共生的藻类须有光才能生长,故珊瑚礁的生长主要位于低潮位与水深30米间的海底。又因需氧气和各种营养盐类,含泥太多的混浊海域不利于珊瑚虫生长。

  4. 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 • 按形态划分有:岸礁、堡礁、环礁、桌礁及一些过渡类型。 • 据估计全世界珊瑚礁连同珊瑚岛面积共有1000万公里。珊瑚礁生长速度一般为每年2.5厘米左右。有些珊瑚礁厚度很大,系因珊瑚礁生长发育过程中礁基不断下沉或海面不断上升所致。 • 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呈链状断续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共长2011公里,离岸16~241公里。

  5. 图中那一顆顆黃色球形的細胞,就是造礁珊瑚細胞內的共生藻,而透明的長條則是珊瑚的刺細胞,可以射出毒針,捕捉小生物。

  6. 珊瑚运用触手,来捕食海水中许许多多的小型浮游动物。(圆管星珊瑚,南湾)珊瑚运用触手,来捕食海水中许许多多的小型浮游动物。(圆管星珊瑚,南湾)

  7. 珊瑚如何繁殖後代? • 大部分种类的珊瑚是卵生的,每年春季末,珊瑚会将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同时排放到水层中,在神秘的大海里,随海流漂浮进行体外授精,形成新的生命。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会经过「变态」过程而形成单一珊瑚虫,这是珊瑚生命史中附着生活的开始。 • 仍然有某些种类的珊瑚会透过胎生方式来繁衍后代,他们会将受精卵留在体内发育一段时间,等幼苗发育到相当阶段以后,才释放到水层中去寻找合适的着生地点。 • 浮游的珊瑚幼苗也许众多,但在水中浮沈的过程中,可能有着相当高的死亡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顺着水流、漂移到很远的地方,在新环境中着苗、生长,继续繁衍后代。

  8. 珊瑚的多樣面貌 • 珊瑚是属于腔肠动物,其最小生存单位是「珊瑚虫」,珊瑚虫具有触手、口、腔肠、体壁等。单一的珊瑚虫可以以分裂或出芽方式形成更多的新珊瑚虫,这时众多的珊瑚虫就称之为「珊瑚群体」,珊瑚就是利用这种增加珊瑚虫数目的方式来生长。 • 珊瑚群体中每一个珊瑚虫的外形、构造、功能虽然大同小异,但牠们彼此的连结方式却不相同,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多不同外观形状珊瑚的原因。 • 珊瑚的外形和「如何取得光线以行光合作用」、「如何有效捕抓到水流中的浮游动物」,以及「如何迅速排除泥沙、沉积物」确实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9. 这个附着在实验水缸玻璃壁上圆管星珊瑚的第一个新生珊瑚虫,已经可以伸出触手,开始捕食了!这个附着在实验水缸玻璃壁上圆管星珊瑚的第一个新生珊瑚虫,已经可以伸出触手,开始捕食了!

  10. 图中这个软珊瑚群体,年龄虽然不到一岁,却已经发展出几十个珊瑚虫了。(肉质软珊瑚,南湾)图中这个软珊瑚群体,年龄虽然不到一岁,却已经发展出几十个珊瑚虫了。(肉质软珊瑚,南湾)

  11. 红色的圆管星珊瑚,是由单一珊瑚虫经出芽方式形成更多珊瑚虫;长到这个大小需要好几年(澎湖)红色的圆管星珊瑚,是由单一珊瑚虫经出芽方式形成更多珊瑚虫;长到这个大小需要好几年(澎湖)

  12. 珊尖枝列珊瑚,尖枝上那些圆形的突起就是一个个珊瑚虫。珊尖枝列珊瑚,尖枝上那些圆形的突起就是一个个珊瑚虫。

  13. 三度空間生長的珊瑚,提供小生物最好的躲藏棲所

  14. 生长成桌面形状的轴孔珊瑚,直径可达两公尺

  15. 花菜珊瑚和其它珊瑚一样,活的组织只分布在骨骼的表面花菜珊瑚和其它珊瑚一样,活的组织只分布在骨骼的表面

  16. 片狀珊瑚十分脆弱,就像洋芋片一樣,很容易受外力而破碎片狀珊瑚十分脆弱,就像洋芋片一樣,很容易受外力而破碎

  17. 蕈珊瑚并不黏附在礁体上,是唯一可以移动的珊瑚蕈珊瑚并不黏附在礁体上,是唯一可以移动的珊瑚 火珊瑚是造礁珊瑚中唯一會釋放小水母的

  18. 柳珊瑚 珊瑚群 珊瑚生长的地方--珊瑚礁

  19. 腦紋珊瑚

  20. 尖枝列孔珊瑚的枝條比鉛筆心粗不了多少,很容易被折斷尖枝列孔珊瑚的枝條比鉛筆心粗不了多少,很容易被折斷 棘杯珊瑚似乎会发出荧光,中间躲了一只多毛类

  21. 軸孔珊瑚 菊石珊瑚

  22. 松藻和珊瑚

  23. 在珊瑚礁区中,大约有三万五千种海洋生物会在此产卵、度过幼苗期。图中灰白色的是乌贼的幼苗,每一卵条中约有三至五只发育中的小乌贼在珊瑚礁区中,大约有三万五千种海洋生物会在此产卵、度过幼苗期。图中灰白色的是乌贼的幼苗,每一卵条中约有三至五只发育中的小乌贼

  24. 棘冠海星是以吃食珊瑚為生

  25. 礁石上这一团看似粉红色花朵的东西,其实是裸鳃类动物的卵块,里面包含着上千只发育中的幼苗礁石上这一团看似粉红色花朵的东西,其实是裸鳃类动物的卵块,里面包含着上千只发育中的幼苗

  26. 五、六十公分長的海参常見,但这么粗的种类就很少五、六十公分長的海参常見,但这么粗的种类就很少

  27. 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缤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及南纬30度线间,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海,叫珊瑚海。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堡礁,座落着世界最大的三个珊瑚礁群,这就是大堡礁、塔古拉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堡礁。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缤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及南纬30度线间,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海,叫珊瑚海。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堡礁,座落着世界最大的三个珊瑚礁群,这就是大堡礁、塔古拉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堡礁。 大堡礁最大,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离岸最近处只有16公里,最远处达240多公里。大堡礁长达2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50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它大部分礁石隐没在水下,露出海面的成为珊瑚岛。500多个珊瑚岛,星罗棋布散落在9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

  28. Great Barrier Reef

  29. Great Barrier Reef

  30. 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31. 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32. Nansha reef

  33. Nansha reef

  34. Nansha reef

  35. 珊瑚礁发育的因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