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四章 税收原理

第四章 税收原理. 税收的基本问题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收负担 征税中的公平与效率 最适课税理论. 4.1 税收的基本问题.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术语 税收分类.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固定性 back. 税收术语. 纳税人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自然人,法人。 纳税人并不一定是负税人, 也不同于扣缴义务人。 课税对象 即课税的目的物。规定征税的范围,确定税种的 主要标志。 课税对象不同于 税源(税收最终出处)。 课税标准 征税的实际依据,比课税对象更具体。 税率 :课税的尺度。

bertha-gu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税收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税收原理 • 税收的基本问题 •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 税收负担 • 征税中的公平与效率 • 最适课税理论

  2. 4.1 税收的基本问题 • 税收的基本特征 • 税收术语 • 税收分类

  3. 税收的基本特征 • 税收的强制性 • 税收的无偿性 • 税收的固定性 • back

  4. 税收术语 • 纳税人 •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自然人,法人。 • 纳税人并不一定是负税人, 也不同于扣缴义务人。 • 课税对象 • 即课税的目的物。规定征税的范围,确定税种的 主要标志。 • 课税对象不同于 税源(税收最终出处)。 • 课税标准 • 征税的实际依据,比课税对象更具体。 • 税率:课税的尺度。 •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定额税率。 • 起征点与免征额 • 课税基础 • 税基(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back

  5. 税率的相关概念(1) • 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按同一比例征税 。 • 定额税率:固定税额,即按课税对象的一定数量,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 累进税率: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规定为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6. 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 税率的相关概念(2) • 平均税率=全部应征税额/课税对象数额×100%。 • 边际税率=Δ应征税额/ Δ课税对象数额×100%。 平均税率=边际税率 比例税率结构

  7. 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 累进税率结构:全额、超额 例如:收入 1000以下(含1000) 5% 1000- 3000 10% 3000以上 15% 若A收入为3500,则—— 边际税率(累进税率) 平均税率

  8. 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 累退税率 back 以美国联邦保险税为例:税率为15.02%,限额为48000美元。 15.02 边际税率 平均税率

  9. 税收分类 • 按照课税对象: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 • 按税负是否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 • 按计征标准:从价税、从量税。 • 按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价外税。 • 按税种的隶属关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 back

  10. 4.2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 税负转嫁方式 • 税负转嫁条件 • 税负转嫁的影响

  11.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 税负转嫁的概念 • 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进价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 与价格升降密切联系 • 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再分配 • 是纳税人在利益驱使下的主动行为 • 税收归宿的概念 • 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着眼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 税负转嫁与逃税的区别 • 是否违法 • 税收是否减少 back

  12. 税负转嫁方式 • 前转 • 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产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即由卖方向买方转移。 • 后转 • 纳税人将所纳税款以 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办法转嫁给生产要素提供者负担的形式。 • 消转 • 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费用,补偿纳税损失,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不归任何人负担。 • 税收资本化 • 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的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back

  13. 税负转嫁条件 • 供求弹性的大小 • 弹性越大承担税负越少。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消费者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 • 税种的性质不同 • 商品税易转嫁,所得税不易转嫁。 • 课税范围的宽窄 • 课税范围宽、替代品少的商品易转嫁。 • 税负转嫁与经营者利润的增减关系 • 是否提价关键看利润变化:PQ↔(P+∆P)(Q+∆Q) • back

  14. P P2 P0 P1 0 Q1 Q0 Q 对供给方征收从量税 从量计征下的产品税归宿 P P2 P0 P1 S1 E1 S0 u A S0 E0 E0 A E1 u D0 D0 D1 0 Q1 Q0 Q 对需求方征收从量税

  15. 1、需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 需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ΔQΔP Ed= — / — Q P • 需求完全无弹性; • 需求完全有弹性; • 需求富有弹性; • 需求缺乏弹性.

  16. 价格 P 数量 0 Q (1)需求完全无弹性:Ed=0税收完全通过提价转嫁购买者 D S+T P’ E’ T S E

  17. 价格 P 数量 0 Q ‘ Q (2)需求完全有弹性:Ed→∝纳税人不能通过提高产品或要素价格的途径把税负向前转嫁给购买者 S+T S E’ E D P’

  18. 价格 p 数量 0 Q’ Q (3)需求富有弹性:1< Ed<∝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税收难以向前转嫁,而更多向后转嫁. S+T E’ p1 S E T D p2

  19. 价格 P 数量 0 Q’ Q (4)需求缺乏弹性:0< Ed <1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的提高幅度,税收容易向前转嫁. S+T E’ p1 0< Ed <1 S T E p2 D

  20. 2、供给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ΔQΔP ES= — / — Q P • 供给完全无弹性; • 供给完全有弹性; • 供给富有弹性; • 供给缺乏弹性.

  21. 价格 P 数量 0 Q (1)供给完全无弹性:Es=0税收完全不能前转,由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承担 S E P’ D E’ D’

  22. 价格 P 数量 0 Q’ Q (2)供给完全有弹性:Es→∝供给会完全通过涨价形式向前转嫁给购买者 E’ P’ S’ E S D

  23. 价格 数量 0 Q’ Q (3)供给富有弹性:1< Es<∝生产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税收易于更多地向前转嫁 P1 E S P P2 E’ D D’

  24. 价格 P 数量 0 Q’ Q (4)供给缺乏弹性:0< Es <1生产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税收不易向前转嫁,更多向后转嫁 S P1 E P’ E’ D D’ back

  25. 税负转嫁的影响 • 税负转嫁是税收负担的再分配 • 税负转嫁与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 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的逃税动机 • back

  26. 4.3 税收负担 • 税收负担的基本含义 • 拉弗曲线

  27.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 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 • 各有优缺点 • 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 效率or公平 • 逆弹性命题 • 商品课税的税率应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即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应实行高税率,反之,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应实行低税率。(不符合公平) •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 这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同时满足生产效率和再分配的要求。 •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 过高则既无效率又无公平 • 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 根据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适当提高能够比提高高收入阶层的税率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相反,对处于两极的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应适当降低。前者可增进穷人的福利,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后者有利于强化对经济主体的刺激,改善效率,增进总的社会福利。

  28. 税收负担的基本含义 • 税收负担的概念 • 税收与税基之间的比例。 • 税收比率的一般趋势 •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 随时间推移上升 • 各国差异大 • back

  29. 拉弗曲线 税率 100% r4 r3 r r2 r1 m 税收收入 0 P N R

  30. 拉弗曲线的意义 • 拉弗曲线的含义 • 拉弗曲线说明的关系 • 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税收 • 适度低税率有利于税收增长 • 理论上存在最优税率 back

  31. 4.4 征税中的公平与效率 • 税收公平 • 普遍征税 • 平等征税 • 税收效率 • 征税本身的效率:节省、便利 • 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中性作用与调控作用的统一 • 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 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 • “效率型”税制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公平型”税制更适合发达国家 back

  32. 4.5 最适课税理论 •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 •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33.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 • 最适课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 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如何征税才能既满足效率,又符合公平。 • 最适课税理论的三大基石(假设条件) back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