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二节血液的功能

第二节血液的功能. ( 一 )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 ;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 二 ) 运输作用 血液不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同时,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 一 ) 氧运输 物理溶解: (1.5%) 化学结合 :(98.5%)

be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节血液的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血液的功能 •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 (二)运输作用 血液不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同时,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2. (一)氧运输 物理溶解:(1.5%) 化学结合:(98.5%) • Hb的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Hb与O2结合的最大量(约19-20m1) • Hb的氧含量:每lOOml血液中Hb实际与O2结合的量 • Hb的氧饱和度:Hb的氧含量所占Hb的氧容量的百分比 • l.Hb与O2结合

  3. 2.氧离曲线 • 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 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的结合量是随PO2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

  4. 原因:1分子Hb含有4个Fe++,4个Fe++在与O2的结合过程中并非同时结合O2,而是逐一按四步进行,且相互间有协同效应,即l个Fe++与O2结合后,由于Hb变构效应,其他Fe++更易与O2结合。反之,若HbO2中的l个O2释放出来,其他几个O2也更易放出。原因:1分子Hb含有4个Fe++,4个Fe++在与O2的结合过程中并非同时结合O2,而是逐一按四步进行,且相互间有协同效应,即l个Fe++与O2结合后,由于Hb变构效应,其他Fe++更易与O2结合。反之,若HbO2中的l个O2释放出来,其他几个O2也更易放出。 • 当Hb的氧饱和度为75%时,每分子Hb中已有3个Fe++结合了O2,这时所剩下的l个Fe++与O2的亲和力增加了125倍,故氧结合作用越加明显;若饱和度在75%以下,说明氧结合的Fe++不足3个,亲和力无明显提高,相反氧解离作用越加明显。因此,氧离曲线呈现特殊的“S”形。

  5. 下段 上段 • 上段:PO2在60-lOOmmHg时,曲线坡度不大,形式平坦,即使PO2从1OOmmHg降至8OmmHg时,血氧饱和度仅从98%降至96%。 ①高原,PO2↓明显而Hb结合O2量变化不大; ②轻度呼衰病人肺泡气PO2↓明显而Hb结合O2量变化不大。 • 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 有利人体的肺换气。

  6. 下段 上段 下段: • PO2在6OmmHg以下时,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PO2下降,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 • PO2为40-lOmmHg时,曲线更陡,此时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大幅度下降。释放出大量的O2保证组织换气。 • 对人体的组织换气大为有利。

  7. 影响因素:PCO2↑、pH↓、体温↑、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CO2↓、pH值↑、体温↓和2,3-DPG的↓,使Hb对O2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O2。影响因素:PCO2↑、pH↓、体温↑、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CO2↓、pH值↑、体温↓和2,3-DPG的↓,使Hb对O2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O2。

  8. (二)二氧化碳运输 • 物理溶解:6% • 化学结合:94% 碳酸氢盐的形式(NaHCO3,KHCO3):87%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HbNHCOOH):7%

  9. 碳酸酐酶 H2CO3 HCO3-+H+ 1.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 占87% • CO2+H2O ①反应速极快且可逆,反应方向取决PCO2差 ②RBC膜上有Cl-和HCO3-特异转运载体 Cl-转移维持电平衡,促进CO2化学结合的运输 ③需酶催化:碳酸酐酶加速反应0.5万倍,双向作用 ④在RBC内反应, 在血浆内运输。

  10. 在组织 HHbNHCOOH+O2 在肺脏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 7% • HbNH2+H++CO2 ①反应迅速且可逆,无需酶催化; ②CO2与Hb的结合较为松散; ③反应方向主要受氧合作用的调节: HbO2的酸性高,难与CO2结合,反应向左进行 HHb的酸性低,易与CO2结合,反应向右进行 ④虽不是主要运输形式,却是高效率运输形式, 因肺部排出的CO2有20%是此释放的。 ⑤带满O2的Hb仍可带CO2。

  11. 二、血液的调节作用 (一)内环境的概念 •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12. (二)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由于人体内有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动态平衡。 • 意义: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13. 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液有防御和净化作用,白细胞对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都有吞噬分解作用,称为细胞防御。血浆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如抗毒素、溶菌素等,总称为抗体。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总称为抗原),从而免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止血作用,机体损伤出血时,血液能够在伤口发生凝固,防止继续出血,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14. 返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