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Metaphor

Metaphor . 2006 级 2 班 一组 汪胜男 李兴华 薄玉萍 杨翠华 刘彦茹 七组 尤美玲 张艳 孔令娜 李治翰 王波. 四个层面上讨论隐喻. 修辞学 语法隐喻 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 修辞概念上的隐喻. 修辞隐喻 塞尔谈隐喻 戴维森论隐喻 莱柯夫 / 约翰森谈隐喻 . 比喻. 在修辞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喻,其基本含义就是用大家所熟悉、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另一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使之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它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种形式。 .

bi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Metaphor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etaphor 2006级2班 一组 汪胜男 李兴华 薄玉萍 杨翠华 刘彦茹 七组 尤美玲 张艳 孔令娜 李治翰 王波

  2. 四个层面上讨论隐喻 • 修辞学 • 语法隐喻 • 概念隐喻 • 隐喻的认知研究

  3. 修辞概念上的隐喻 • 修辞隐喻 • 塞尔谈隐喻 • 戴维森论隐喻 • 莱柯夫/约翰森谈隐喻

  4. 比喻 • 在修辞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喻,其基本含义就是用大家所熟悉、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另一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使之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它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种形式。

  5. 明喻 明喻 这种形式多带有比喻词,以“如”、“像”、“似”、“若”等连接本体和喻体。

  6. 借喻 借喻 在明喻、隐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同时存在的,而借喻是把比喻的事体借来,当作被比喻事物来说,而被比喻的事物在句中则不出现。借喻的喻体不能取代本体,只是相似而已。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据说此联是辜为讽刺北洋军阀张勋而作。张的亲信部队号称“辫子军”,张勋被戏称“辫帅”。联中的“擎雨盖”暗喻清朝官员的帽子,“傲霜枝”喻清代人头上的辫子。这副对联在于讽刺张勋已到了“荷尽”、“菊残”的地步。

  7. 隐喻 隐喻 又称暗喻,即省去比喻词,隐去了比喻的形迹。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隐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明喻的形式是相类的关系,隐喻的形式却是相合的关系。

  8. 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9. 塞尔论隐喻 • 塞尔同意用“是”和“像”来区分隐喻和明喻,但不同意明喻是说明了的隐喻。 • 为隐喻提供了一个公式: 说者说S是P时意谓的是S是R。

  10. 塞尔其人 • 塞尔(Searle,John R.;1932~ ) • 美国分析哲学家。曾在牛津大学受教于J.奥斯汀、P.斯特芬森等人,195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美国任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 哲学教授。他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而闻名,认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指号、词或语句,而是某种言语行为的完成。他把言语行为分为3种,即命题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和以言取效的行为。著有《言语行为》等。

  11. 他所持的一个主要理由是:隐喻和明喻的真值条件经常是不同的 张三像只大猩猩可能是真的,张三是只大猩猩则一定是假的。这种论证依赖于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否则就不能成立。

  12. 塞尔基于他对隐喻/明喻的区分的理解为隐喻提供了一个公式:塞尔基于他对隐喻/明喻的区分的理解为隐喻提供了一个公式: 说者说S是P时意谓的是S是R。 于是塞尔的主导问题就成为:说者没有说出他所意谓的,他怎么可能与听者交流呢? 塞尔回答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把说者意义和语句意义(或曰把表述意义和语句意义)分离开来

  13. 塞尔说明,他的公式不仅适用于隐喻,也适用于反话、间接言语行为。塞尔说明,他的公式不仅适用于隐喻,也适用于反话、间接言语行为。 例如我说了一句蠢话你评论说你可真够聪明的,例如你说下雨了意在让我关窗户。 这些言语行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不需要临时的特别的约定,即并不比字面说话要求更多的约定。之所以不需要特殊的约定,是因为如此这般的字面意义与如此这般的隐含意义有一种系统的相应关系。

  14. 塞尔的主导问题是:说者没有说出他所意谓的,他怎么可能与听者交流?这一问一上来就强烈误导,说者说了,听者听懂了,为什么说者还是没说出他所意谓的?像塞尔这样为一个句子“设定了两个客观意义”〔莱柯夫/约翰森语〕,字面上说话两个意义重合,隐喻则两个不相合,这样的思路难入堂奥。张三是猪是假的,张三像猪是真的,这些议论有什么意思呢?倒不如说,成真条件论在谈论隐喻的时候暴露出它的软弱无力。若说张三是猪这话有一个隐含的意思,隐含的是张三像猪,这个所谓隐含就太无聊了。

  15. 戴维森 其人 • 美国语言哲学家。生于1917年3月6日。1939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4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7~197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哲学教授,1970~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哲学教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自然语言的语文学》(与哈曼合编,1970)、《决策论》(与叔佩斯、亚格尔合著,1974)、《语法的逻辑》(与哈曼合编,1975)。 戴维森在 1967年发表了《真理与意义》一文,把A.塔尔斯基的真理定义应用于意义理论,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影响很大。他的理论已经成为美国几个主要语言哲学流派的研究纲领之一。他认为,意义理论的任务不是改造自然语言,而是描述和理解自然语言,要为这种语言中的每一个句子给出语义的解释,同时还要能够描述和说明一个人具有什么知识才能掌握语言。

  16. 戴维森论隐喻 • 戴维森对塞尔的思路提出了强烈的异议。他在《隐喻意谓什么》一文中提出的主张和塞尔针锋相对:“隐喻的含义无非就是其所涉及的那些语词的最严格的字面上的解释”,“隐喻完全依赖于这些语词的通常含义。”

  17. 如果说隐喻所用的词儿另有一个〔隐含的〕意义,那么,隐喻本身就会消失。例如我们说,the spirit of God moved upon the face of the water〔上帝的圣灵临近水面〕,如果这句话里的face另有一个隐含的或曰扩展的意义,可以用来述说水的表面,那么,水就有了面,水面就不再是一个隐喻。牵涉到第二种意义的是两可〔ambivalence〕,隐喻则并不牵涉第二种意义,否则我们就要等隐喻死了以后才彻底掌握这种意义。

  18. 戴维森反复强调的主要论点是:隐喻和其他言说的差别是使用上的差别而不是意义有别 • 英国有个古诗人,John Donne,曾有这样的句子:our blood labours to beget spirits〔我们的血液辛勤劳作以孕育精神〕,现代人把这视作隐喻,但原作者其实是在直陈字面的意思。戴维森还用撒谎来说明这一点。同一个句子,意义不变,可以用来隐喻,也可以用来撒谎。

  19. 戴维森自己对隐喻的解释建立在他的一般语言理论上,侧重于语言和事实〔世界〕的区分。我们学习一个语词的新用法时关注的是语言,使用一个已知的语词时关注的是世界。隐喻属于后者。死隐喻最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戴维森自己对隐喻的解释建立在他的一般语言理论上,侧重于语言和事实〔世界〕的区分。我们学习一个语词的新用法时关注的是语言,使用一个已知的语词时关注的是世界。隐喻属于后者。死隐喻最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 据考察,mouth原只用于动物的口,不用于瓶子、河流,现在则应用于这些事物,从而the mouth of the river〔河口〕就成了一个死隐喻。

  20. 戴维森一方面区分语言和事实,另一方面则认为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

  21. 很多论者都提到隐喻很难充分改述成一种字面表达,改述之际似乎总是失去了一点什么[10][10]。戴维森的解释是,一,隐喻让我们去注意的那些东西一般是没有界限的,二,这东西中大一半不是命题性的。戴维森把改述隐喻比作解释一幅图画、一个曲子,在这里,“语言不是适当的货币”〔867页〕。其实,戴维森的两点解释是一回事:正因为那不是命题性的,因此〔在语言层面上〕是没有限定的。

  22. 解释和改述并不是意在保持真值的符号转换。话语的内容,话语让我们注意的事情,大一半都不是命题性的,命题性的换算即使能始终保持真值不变,话语的意义仍然会被改变。诚如戴维森所言,解释一幅图画、一个曲子,语言不是适当的货币。然而,任何富有意蕴的事物,货币都不是适当的替代物,在折合为货币的时候,总有某种东西失去了。富有意义的话语只是这个普遍道理的一个显著例子罢了。

  23. Metaphors we live by • 莱柯夫和约翰森两人合著的《我们依以生活的隐喻》[11][11]是关于隐喻这个题目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在序言里说,他们发现,无论在语言学中还是在语言哲学中,人们都不大谈论隐喻,即使谈论,也未见适当。但隐喻却显而易见是到处可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作者研究隐喻,原打算对现有理论作一番修补。但当真开始深入研究,却在其中发现了解答一些哲学根本问题的途径。举其较小的一端:在语言哲学著述中,人们最常谈论的是meaning〔意义〕,但这些议论很少和meaningfulness〔富有意义〕相联系,而隐喻恰恰是联系两者的适当进路。读者很快就会感到,本书作者不只想讲讲隐喻,他们的目标要远大得多,他们雄心勃勃,想的是彻底改变传统认识论,改变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客观主义的神话”[12][12],其批判的矛头直指西方思想的核心主张:绝对真理:“我们不相信有客观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真理这样的东西”〔159页〕。本书不讨论这一远大目标,只谈隐喻本身。

  24. 莱柯夫/约翰森谈隐喻 • 作者这样界定隐喻的本质:通过另一件事情来理解、经验某事。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 • 作者把隐喻理解地很宽。他们把我们的概念分作两类,一类是自己萌生的概念,另一类是包含隐喻的概念 • 方向隐喻,时间隐喻 • 大多数概念都是包含隐喻的概念。隐喻对大多数概念具有建构作用,自然而然,我们的整个概念体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隐喻式的。

  25. 一大批概念是由上下、高低之类的方向概念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作者称之为方向隐喻。 • 另一大批概念是基于本体论隐喻的概念。在本体论隐喻中,把观念视作物体、把心灵视作实体或机器是极为常见的、而且是在哲学上极值得关注的隐喻。

  26. 对于概念和隐喻,作者非常强调完形。隐喻不仅是两个现成事物的某一相似之处的比较,我们借用战斗来理解辩论,不仅仅在于战斗和辩论两者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点,而在于这两件事在整体上相似,即作为经验完形相似。

  27. 每一种隐喻都突出了所喻的某些方面而遮蔽了另一些方面,例如辩论双方不只是敌手,他们也是寻求结论的伙伴,然而,战斗喻体掩蔽了辩论的合作方面。再例如,谈到语言交流,我们有一个常用的寄送包裹的隐喻:观念或意义是物体,表达式是容器、包裹,交流是寄送。这个隐喻掩蔽了语词意义的其他方面,特别是意义对上下文、对语境、对说话人听话人的依赖。时间是金钱的隐喻掩蔽了什么,更不难看得清楚。我们由此不难想到隐喻的社会性、政治性。“有权有势的人得以把他们的隐喻加给我们”每一种隐喻都突出了所喻的某些方面而遮蔽了另一些方面,例如辩论双方不只是敌手,他们也是寻求结论的伙伴,然而,战斗喻体掩蔽了辩论的合作方面。再例如,谈到语言交流,我们有一个常用的寄送包裹的隐喻:观念或意义是物体,表达式是容器、包裹,交流是寄送。这个隐喻掩蔽了语词意义的其他方面,特别是意义对上下文、对语境、对说话人听话人的依赖。时间是金钱的隐喻掩蔽了什么,更不难看得清楚。我们由此不难想到隐喻的社会性、政治性。“有权有势的人得以把他们的隐喻加给我们”

  28. 隐喻不是对一个离开隐喻而有其所是的东西的比喻,而是从某种东西来确定所喻的本质或曰所是,例如从道路来确定思想之所是,从行路来确定推论之所是。明喻依赖于事实知识,隐喻则利用那些半包含在概念本身之中半未包含在概念本身之中的联系,也正由于此,隐喻在关键之处提示了语义的奥秘。比喻可视作两个并列的项之间的关系,而在隐喻里,两项的关系是一前一后,一彰一隐。隐喻是metaphor的译名,metaphor是从希腊词metapherein来的,即meta + pherein,大致可理解为带到〔字面的〕后面。明喻是同一个平面上的两个事物的相似处,隐喻则是两个层面上的本事的“相似处”。

  29. 语法隐喻 • 名词化(nominalization) • 名词化语篇功能分析 • 语法隐喻的形式

  30. 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entity)(Lakoff & Jonson,1980)。 • Halliday(1985)指出,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 这两个类别分别代表了一个给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变异,一致式(congruent form),即通常所说的“平白体”(literal)语言,和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即与一致式相对应的,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转义”(transferred)的语言。

  31.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学系统,由表达层和意义层构成,分别表现为词汇—语法(lexicogrammatical)和语义(semantic)形式。一般情况下语义层的实现是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的。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被称为一致性关系(congruent relationship)(Halliday,1996)。

  32. 在一致性关系里,动词用来表示动作/过程,名词用来表示参与者,形容词表示特征等。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发现原关系的变化,人们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变化被称作语法隐喻。Halliday (1985) 指出,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

  33. 名词化 • (1a)The brakes failed. (1b) brake failure • (1a)为非隐喻形式,其中的the brakes是表示参与者的名词,failed则是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但在(1b) 中句子转化成了名词短语。

  34. 名词化结构分析 •   名词化,作为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的形式,在本质上涉及到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 名词化过程包括级的变化、语义功能的变化和部分语义成分的变化。

  35. 名词化语篇功能分析 •   韩礼德的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中存在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那么语篇功能中似乎也有理由存在语篇隐喻。对于这一点,马丁(1993)专门提到“语法隐喻通过展开一个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成为组篇的工具。”在他论及的隐喻性主位(Metaphorical Theme)和隐喻性新信息(Metaphorical News)两种语篇隐喻中,名词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实现方式。前文已经提及,名词化在成人语篇,尤其是科技文体中大量存在。因为这种结构既可减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现,又能包容大量的信息,能反映科技活动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36. 级转移 • 级阶理论容许向下移动的“级转移”(rank shift),即一个已知单位可移至下一级,但下级单位不能上移。 •   名词化结构用名词或名词词组代替了一致式中的小句或句组,因此“级转移”是名词化的重要内容。

  37. (4a) 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 (4b) 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 (4a)是一致式,(4b)通过语法隐喻把(4a)的两个小句向下转移为两个名词性词组结构。

  38. 名词化的语义功能变化 • 就上例而言,动词drive转化成driving时,语义功能由process转化为entity,语法功能由transitivity转化为thing ,语法类别则由动词转化为名词。而too fast转化为over rapid后,语义功能由circumstance转化为quality,语法功能由manner转化为epithet,语法类别则由副词转化为形容词。 •   语法隐喻几乎可以将所有的其他语义功能转化为实体。这种现象被称为语义的物质化过程(the drift toward thinginess

  39. 语义成分的变化 • 韩礼德在1985年指出,小句被“打包”为名词或名词组后,其语义成分不是不变的,部分信息会丢失。例如,is impaired by alcohol名词化为alcohol impairment之后,alcohol impairment并没有表明其中两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alcohol既可以解读为Actor (alcohol impairs),也可以视作Goal (alcohol is impaired)。

  40. 名词化语篇功能分析 • 马丁(1993)专门提到“语法隐喻通过展开一个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成为组篇的工具。”在他论及的隐喻性主位(Metaphorical Theme)和隐喻性新信息(Metaphorical News)两种语篇隐喻中,名词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实现方式。 • 这种结构既可减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现,又能包容大量的信息。

  41. 语法隐喻的形式 • 以语法术语来隐喻现实世界 • 以语法结构来隐喻现实世界 • 以语法理论来隐喻现实世界

  42. 以语法术语来隐喻现实世界 • 语法隐喻的最简单形式就是利用语法术语(特别是格的名称)的多义性,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当于一个扩展的双关语 • 例如,有一个语法隐喻说著名语法学家Donatus确认语言有六个格,但罗马只要两个就可,那就是与格(dative)和宾格(即控告格,accusative),——前者隐喻贪污,后者隐喻虚伪的诉讼。这把当时的罗马教廷一手捞钱,一手整人,刻划得入木三分。

  43. 以语法结构来隐喻现实世界 •    Saint Jerome在一封讨论翻译原理的信中曾谈到语法隐喻在《圣经》不同版本中的应用。他指出,在翻译时一般是意思对意思,不是词对词,但翻译《圣经》除外,因为在《圣经》中词序是神秘的。他举的例子为:《旧约•出埃及记》中有一个短语regnum sacerdotale(a priestly kingdom,一个教士的王国)。这个短语把“王国”作为中心词,说明当时人们认为王权大于神权。但在《新约•彼得书》中,这个短语译为sacerdotiun regale (a kingly priesthood,国王似的全体教士),“教士”成了中心词。这个句法上的词序变化,隐喻神权大于王权。

  44. 以语法理论来隐喻现实世界 • 由语法理论生成的隐喻既可实现修辞目的,也可表达深层的哲理。这时,焦点不在名词上,而是语法形式形成的过程。中世纪的学者John of Salisbury说尽管语法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主要是人的创造,语法模仿的毕竟是自然,其起源部分归之于自然 • 语法隐喻在中世纪广为应用的原因有二:一是拉丁语在当时继续保持活语言的地位,影响较大,因而人们喜用语法术语作为隐喻的基础;二是人们认为语法是理智或自然的反映,这鼓励人们使用语法概念作为逻辑或自然的喻体。

  45.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 概念隐喻 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 人际隐喻 • 对语法隐喻的理论阐述

  46. 概念隐喻之 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 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元功能中,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 • 韩礼德认为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都是及物性的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 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认为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六个过程,分别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主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分为若干个次过程,如关系过程可进一步区分为“集约型(intensive type)”,“环境型(circumstantial type)”和“所有型(possessivetype)”。

  47. 现在我们看看隐喻与这些过程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a. The government still hopes to stem the tide of inflation.(隐喻) b. To resist the force is to stem the tide.(集约型关系过程) 2a. Keep your eyes on the ball.(转喻) b. The gaze is (directed) from the eye.(环境型关系过程) 3a. At this point the strings take over.(举喻) b. Violins have/contain strings.(所有型关系过程)     以上各个例句表明,像“to stem the tide”,“keep your eyes”和“the strings”都是各种关系过程的转喻。也就是说,1a、2a和3a的斜体部分都是喻体,1b、2b和3b说明这些表达式如何转成隐喻。

  48. 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 韩礼德更想说明的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下例所示。 • 1a.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 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心理过程) 2a. They danced in Hungarian style.(行为过程)→ b. They did a Hungarian dance.(物质过程) 3a. 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物质过程)→ b. We had supper there.(关系过程)

  49. 由于过程的转化,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on the fifth day原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中体现为状语,但在1b中转喻成了The fiftn day,是心理过程的“感觉者(senser)”,体现为名词词组;以动词体现的“过程”climbed则转换为ascent,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象”(phenomenon)”,原来的the mountain的语义功能为“范围(range)”,变成on the mountain后,隐喻为环境成分,句法上是个介词短语体现的状况。对其余两句我们也可做类似的分析。这样,这类语法不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过程;本来是行为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韩礼德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如1、2、3例中的a句,叫做“一致式(the congruent form)”,把隐喻化的句式叫做“隐喻式(the metaphorical form)”,如各例中相应的b句。

  50. 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 上述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的层次上发生的变化。这些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realization)”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法。这样,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有隐喻化。最常见的是“名词化(nominalizing)”。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试见以下各例。 •     隐喻化 is impaired by alcohol →alcohol impairment     they allocate an extra packer →the allocation of an extra packer     some shorter,some longer →of varying length     they are able to reach the computer →their access to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advances in technology 同样,本来由名词词组体现的参与者可隐喻为过程,如butter和knife原为表实体的名词,被隐喻化为表物质过程的动词: ( http://www.tecn.cn )    1. We buttered the bread with cheap magarine.     2. The man knifed the lady.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