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北埔老街

民族國中戶外教學簡報. 北埔老街. 三峽祖師爺廟. 地震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 平溪漫遊. 魚藤坪斷橋. 地震博物館. 位在車籠埔地震帶上,因為九二一地震使校園內產生地層錯落的特殊地理景觀 運動場因位在車籠埔斷層上,於此次地震中因斷層錯動,地殼隆起,東側因而抬升約二公尺 1 普及地球科學及地震知識 2 保存地震共同記憶 3 喚起國人注重防震救災的意識 4 協助推廣我國地震研究成果等四個面向. 為什麼稱作集集大地震?.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埔老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民族國中戶外教學簡報 北埔老街 三峽祖師爺廟 地震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 平溪漫遊 魚藤坪斷橋

  2. 地震博物館 • 位在車籠埔地震帶上,因為九二一地震使校園內產生地層錯落的特殊地理景觀 • 運動場因位在車籠埔斷層上,於此次地震中因斷層錯動,地殼隆起,東側因而抬升約二公尺 • 1普及地球科學及地震知識 2保存地震共同記憶 3喚起國人注重防震救災的意識 4協助推廣我國地震研究成果等四個面向

  3. 為什麼稱作集集大地震? • 依據地震命名原則,以距離震央最近的鄉鎮名稱來稱呼。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觀測網所測得,發生於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2 .6秒的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3.85度,東經120.78度,亦即位於日月潭西偏南12.5公里處,在行政區劃分上,隸屬於集集鎮,故稱此次大地震為「集集大地震」。

  4. 震! 陣! 賑! • 淺層地震而言,在規模7 以上的地震,若發生在海底時會常引發海嘯,若發生在陸地或近海,則必定造成重大災害;規模4.5的地震發生在陸地,可能會引起局部輕微的災害;而規模2.5以下的地震,我們通常感覺不到,必需依靠地震儀器才能偵測出來。

  5. 集集大地震是淺層地震?還是深層地震? • 『震源』:地層最先開始斷裂的地方。 • 『震央』:將震源垂直向上投影到地表。 • 『震源深度』:震央與震源間的距離。  通常震源深度:0~30公里為極淺地震,31~70公里為淺 層地震,在71~300公里為中層地震,超過300公里為深層地震。全球已知最深的地震達700公里。 • 集集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8公里,屬於極淺地震,加上地震規模高達7.3,因而造成相當嚴重的災情。

  6. 地震規模有多大? • 所謂「地震規模」,表示這次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每一個地震只有一個規模值。目前世界上所通用的地震規模,為美國地震學家芮氏(C. F. Richter)於1935年所創立之芮氏規模。規模每差一個單位,其掁幅即相差十倍。 logE = 11.8 + 1.5Μ  其中 E:能量(單位:爾格) Μ:地震規模 集集大地震為芮氏規模7.3的烈震,它所釋放的能量約為5.6×1 爾格,相當於1.4×10 噸炸藥所釋放的能量(32顆原子彈)

  7. 三峽祖師爺廟 傳統建築, 像人思想的延伸。

  8. 三峽春曉 三峽,位居三角湧溪、六嵙嵌溪及橫溪三河交匯之處,略呈三角形,開墾的先民命之為「三角躅」;剛開始三角湧屬諸羅縣海山堡所轄,至清嘉慶年間,人口聚增漸成聚落,乃改其舊稱為「三角湧」(湧,閩南語『起浪』之意),一直到了日據時代,才改為今名「三峽」。

  9. 廟門怎麼看?

  10. 廟門開間 中國人認為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因此 寺廟的開間多為奇數。而廟門開間越多 則代表所供奉的神格越大。 祖師爺廟的廟門開間有幾個?

  11. 屋頂的裝飾 • 請你觀察清水祖師爺廟的屋頂上有哪些裝飾。如:雙龍、福祿壽三仙、寶塔等 廟簷上的瓦片雕刻、木雕斗栱和彩繪

  12. 清水祖師爺長什麼樣?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清水祖師俗名陳昭應,宋朝河南開封人,曾追隨文天祥義舉勤王,轉戰大江南北, 為抗虜英雄。

  13. 貼金木雕 不論是木雕的雀替、吊筒、豎材、還是樑枋, 都貼上金箔,目的是為了防止蟲蛀

  14. 垂花

  15. 鐘樓 鐘鼓樓築在廂房上,為六角形平面,三層簷攢尖型式, 各屋簷皆作六條垂脊,脊飾草 上各盤有一龍; 其木作部分頂部為一方形,串角向下稍有上揚。 其造型精巧細緻,屋頂裝 飾為六龍護塔

  16. 石獅子

  17. 抱鼓石 三川殿門前的石雕抱鼓石雕刻精美豐富,最大的用途是用來固定門板的

  18. 紫檀木門 紫檀木是一種珍貴的木材。正殿前紫檀木門雕刻精緻講究, 木門上方各雕有二對木雕獅子,雄獅戲球,母獅抱子

  19. 石獅抬廟角

  20. 龍門

  21. 虎門

  22. 柱子的功能 • 重要性 為支撐空間以及傳遞屋頂重要構件。 柱子的形狀:圓形、八角形、方形。 柱子的形狀也有分等級:圓形---八角形---方形。 請你觀察祖師爺廟的柱子,有哪些形狀,從上至下的形狀有何不同?

  23. 柱珠 • 柱珠:位於柱子下、柱礎上,類似凳子的台座。柱珠最初是因木柱的柱腳亦受潮腐爛,而在柱子下墊一塊橫向木塊,以阻止水氣順著木紋上升,當其腐爛可以抽換。至清朝後改為石材。 到宋朝之後,柱子都為石材所以柱珠也增為裝飾功能。 請你觀察祖師爺廟的柱珠上有哪些特徵?

  24. 龍柱的演變 • 早期的龍柱:龍的造型較為雄渾,線條較為粗獷。龍側多以雲朵搭配,以明「雲從龍」。 • 中期龍柱:龍的造型較為矯捷,線條則流暢明快,龍側以蝙蝠、仙鶴搭配。 • 近期龍柱:將「龍」視為「海龍王」,在四周雕滿蝦兵蟹將、人物戰馬,石雕技巧高但藝術水準較低。

  25. 雕飾的意義 • 功能:1.增加美感 2.具備吉祥、風雅象徵 • 文樣:動物文、植物文、自然文、幾何文、 文字文、人物文、器物文 • 緣由: 1.諧音:鹿〈祿〉、鯉〈利〉、蝙蝠〈福〉、 花瓶〈平安〉 2.隱喻:羊〈孝順〉 3.掌故:三國演義、八仙過海、西遊記 • 引申:石榴〈多子〉

  26. 孔子問禮於老子 田單復國之火牛陣

  27. 石雕

  28. 平溪漫遊 鎮。 平溪小鎮很少有機會上媒體版 面,只有每年元宵的天燈節,電視台的轉播車會雲集於這個小鎮。

  29. 三坑溪鐵橋 看見高一層樓的三坑溪鐵橋,火車從屋頂凌空而過,是平溪獨特的景觀 。

  30. 觀音巖附近有幾個景點。這條小巷與鐵路平行,往上走,約兩分鐘,就看到路旁的山壁有幾個山洞。 • 山壁及洞壁都有黃褐色的苔蘚。這些防空洞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時間已超過六十年。

  31. 基隆河美麗潭水

  32. 車站

  33. 頌德碑、八仙洞

  34. 金瓜石 • 金瓜石是位在基隆的金礦山區;站在金瓜石 山上向北望,前方是雞籠山,左方則是九份; 右前方,繞過半座山是水湳洞,右邊有茶壺山; 後面就是傳說中依然飽藏金礦的金瓜石礦區。

  35. 長仁三坑坑口通風管 • 鍊銅時產生之銅煙有害人體健康,所以沿附著山坡之通風管上升至高處排出。通風管全長約2公里,堪稱世界最長煙囪。

  36. 金礦坑 • 歷史博物館 記錄當時採礦時的風光,來到這裡 ,有置身礦坑的感覺

  37. 含有豐富的黃鐵礦與硫砷銅礦,雨水滲入地表後經氧化還原及細菌作用而形成酸礦水,因此所流出之水份顏色呈現黃濁色,也造就黃金瀑布的奇特景觀

  38. 金瓜石山區溪水匯集入海,水中礦物質含量頗富,入海口海水長年形成土黃色,雖臺金公司停產,亦未改變。

  39. 金瓜石相當重要之地標

  40. 無耳茶壺山 注意看喔~水燒開囉!

  41. 考驗智商囉~等會要好好看喔!

  42. 大肚美人山

  43. 太子賓館 • 為日本天皇昭和太子駕臨臺灣視察時休息處所,建地百坪,標準日式庭園、高爾夫球練習場及弓箭場,極具歷史價值。

  44. 黃金神社 • 1933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接管金瓜石礦山後所建,奉祀『天照大神』位於四平巷下方三百公尺之山腰之神舍,因缺乏維護,現今只剩下石柱、地基供人憑弔,但其日式神舍規模隱約可見

  45. 北埔懷舊-金廣福 • 金廣福是台灣墾拓事業中少數閩客合作的特例,也是新竹地區內山拓墾事業的終結者。這座一百六十餘年的國家一級古蹟雖然外觀看起來毫不起眼 。

  46. 一級古蹟-天水堂 • 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民宅建築,它是一座比例相當完美,客家傳統建築佳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