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CPER 協同商務的發展與新趨勢

CPER 協同商務的發展與新趨勢. 鴻海集團. 指導老師:吳有龍 老師. 報告學生:. 9522054B  姜昀廷. 報告日期: 97 年 11 月 26 日. 何謂 : 協同商務. 協同商務 (Collaborative Commerce) , 是指 企業 透過新的科技 例如 網際網路 以與其他企業, 包括 供應商 、合作夥伴企業等實行合作,達成在業務作業及決策過程中的共享,以共同開發產品、市場、服務等,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協同商務四大領域. ( 一 ) 設計協同商務

blan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CPER 協同商務的發展與新趨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PER協同商務的發展與新趨勢 鴻海集團 指導老師:吳有龍 老師 報告學生: 9522054B 姜昀廷 報告日期:97年11月26日

  2. 何謂:協同商務 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Commerce), 是指企業透過新的科技 例如網際網路以與其他企業, 包括供應商、合作夥伴企業等實行合作,達成在業務作業及決策過程中的共享,以共同開發產品、市場、服務等,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 協同商務四大領域 (一)設計協同商務    設計協同商務涵蓋一切與非連續性製造產品(Discrete Manufacture Product)及組態生產(Configured to CTO)產品。

  4. (二)行銷/銷售協同商務    行銷/銷售協同商務是指和轉銷商、配銷商等通路夥伴間的協同商務,著重彼此的資訊共有用以及訂單/價格/品牌管理...等流程的共用,並提供可供承諾的資訊。

  5. (三)採購協同商務 採購協同商務是指數家廠商或數個部門結合起來大量的購買某些產品或服務,希望能降低採購成本。因為這種共同採購的作法,議價能力較大,可節省採購成本,而且個別供應商還可藉由合作共同提供產品或服務,方便消費者一次大量採購,不需同時向數家供應商下訂單,以增加消費者的便利性。。

  6. (四)規劃/預測協同商務   規劃/預測協同商務主要是協助企業和企業間在規劃和預測時如何合作,尤其是指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合作。其結合的主要目的在於減少供需之間商業流程的差異,讓供應鏈更符合需求導向。

  7. 協同商務的特色 (一)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深度知識管理的建構 (三)信任關係的建立 (四)同步工程的達成 (五)即時速度的回應

  8. 協同商務的效益 • 1、消除作業等待期間  • 2、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 3、提升庫存之週轉率  • 4、滿足客戶達到需求的效益  • 5、降低整體配送成本  • 6、造就創新彈性速度。

  9. 鴻海集團簡介 創立於1974年,鴻海在董事長郭 台銘先生的領導下,以前瞻性的 眼光,自創顛覆電子代工服務領 域的機光電垂直整合商業模式; 提供客戶從共同設計(JDSM)、共 同開發(JDVM)…到全球運籌及售 後服務等等之全球最具競爭力的 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

  10. 鴻海集團全球運籌規劃步驟定義 組織流程改造信息化 全球庫存運務規劃管制 全球營運績效管制

  11. 鴻海佈局全球協同商務主要關鍵四要因素 1.充份運用大陸經驗 2.跟客戶一起佈局全球 3.建立E化神經系統 4.全球化就是當地化

  12. 1.充份運用大陸經驗 (1)將大陸視為鴻海全球化的一部分:  跨越國界,拉長管理線,無論從   產品、物料角度、人力資源角度、 供應鏈角度甚至當地政策法令角 度來看都是完全不相同。台灣跨   入大陸市場有較佳優勢,即同文 同種,但並非每個跨入大陸市場 的廠商都可以從中學到跨國界的   管理經驗。

  13. (2)成功複製經驗:2002年建立捷克廠運用英特爾獨步全球的生產線管理技術:完全複製12吋晶圓廠3年建5座。(2)成功複製經驗:2002年建立捷克廠運用英特爾獨步全球的生產線管理技術:完全複製12吋晶圓廠3年建5座。

  14. 做法區分:當地及總公司二個構面 a.當地:成立建廠小組,根據資 料研判哪個地點最為恰當?是否自行蓋廠或是採取併購的方式? b.總公司:建立功能相似的小組,目的是當第一線有立即需求時,總公司能在第一時間支援。

  15. 優點: (a)支援第一線建廠不足或是困    難之處。 (b)遇到狀況,總部立即知道問   題所在。 (c)將戰線擴張至全球佈局,是    一個拉大與對手差距的方法。

  16. 2.跟客戶一起佈局全球 (1)佈局策略:以最快時間、 最低成   本支援客戶,顧客在哪裡,鴻海 就在哪裡。 (2)設廠與客戶當鄰居的評估步驟: 當海外設廠比從大陸出貨成本低 時,便開始思考與計畫,在當地 是否需要新設據點?以符合經濟效 益。

  17. (3)設廠地點最符合經濟效益:其中   分為長期策略買地、 短期策略租   地。根據公司未來發展來考量是   否購地或租用方式來設立廠址。 (4)設廠或併購:因涉及到產品線關   係,若能用併購方式保留原有體   系的戰鬥能力,是較適合的。

  18. 3.建立E化神經系統 在高科技產業競爭下,沒有好的資訊 流,只有失敗一途。E化是鴻海全球運 籌成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19. (1)觀念:將物流與資訊流結合,也   將研發、 製造、 採購、 行政、   法律單位連結起來,成為鴻海最 重要的神經中樞,即保持反應靈 敏。 (2)所謂交貨:適品、 適質、 適時、   適量。產品一開始的規劃到配送過   程都有系統控制,計算最佳成本為   何?

  20. (3)做法: a.Hub建立在客戶旁邊。 b.E化預測庫存、掌握存貨狀況。 (4)目標: a.康柏標準:955(95%訂單,5天 內出貨) b.鴻海成績:982(98%訂單,2天         內出貨)

  21. 鴻海如何做到兩地製造、彈性出貨? 鴻海全球生產概圖  根據全球不同的基地,給予不同的任務。

  22. 在全球整合過程中,已不在僅僅只有供 應鏈觀念,而是全球價值鏈概念,每一 家公司一定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全球位置 ,否則容易會被淘汰。 三地設計、全球製造、彈性出貨,配合 垂直整合強大力量,對成本控制、快速 反應、品質管理擁有強大力量,加上鴻 海龐大研發能力則提供客戶一次購足的 整合系統服務。

  23. 資料來源 鴻海科技集團 http://www.foxconn.com.tw/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跨體系協同商務管理計畫 http://proj.moeaidb.gov.tw/cm/cm_22.asp

  24. 報告結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