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 旅游地理》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 旅游地理》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冯 凭. 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 旅游地理(侧重人类活动的精神侧面). *实现劳动力再生的重要活动. *无烟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中重 要性与日俱增. 与其它部门地理在知识系统及教学有密切联系. *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地域性. *促进关注人口、资源、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面体现课程目标,集知能、情感、审美于一体. 一、本章特点和结构分析. 本模块的基础. 内涵. 景观特点. 旅游资源. 类型. 评价. 分布. 开发条件. 基础知识.

blithe
Download Presentation

《 旅游地理》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旅游地理》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冯 凭

  2. 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 旅游地理(侧重人类活动的精神侧面) *实现劳动力再生的重要活动 *无烟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中重 要性与日俱增 与其它部门地理在知识系统及教学有密切联系 *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地域性 *促进关注人口、资源、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面体现课程目标,集知能、情感、审美于一体

  3. 一、本章特点和结构分析 本模块的基础 内涵 景观特点 旅游资源 类型 评价 分布 开发条件 基础知识 技能和方法

  4. 二、、课标内容解读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资源性(事物和现象) 具有旅游吸引力 旅游资源 内涵 简 述 能利用开发 分析事例,认识、概括、表述 旅游资源的特性之一 多样性 了解若干常见旅游资源类型 运用资料说明 收集、分析实例,发现不同类型

  5. 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区别 加深对旅游资源内涵和类型的认识 比较:选取典型事例,通过比较认识差异 本质区别:天然与人造

  6. 三、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本章教材内容的选取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有一定的扩展,应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求为教学重点。

  7. 本章教学内容基础性较强,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旅游地理的欣赏性较强,可以采用图片、影像资料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对旅游活动和旅游资源形成和分布的教学要强化案例教学。要倡导自主学习,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教学活动。

  8. 第1节 旅游概述 基本要求: 1.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了解” 本节教材介绍旅游活动而非旅游资 源,对相关内容仅要求作一般了解。 ◆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知道“是什么” 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业

  9. 2.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基本类型。2.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基本类型。 ◆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 尝试科学分类及依据的确定 通过比较 选取一定数量的案例 ◆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按游览区域划分 两类基本类型: 按旅游目的划分 为学习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作准备

  10. 活动建议: 活动1-1 旅游行为和旅游类型的调查 活动目标:了解当地人们的旅游方式。 活动建议:分小组进行调查,设计调查方案,完 成调查报告。 没有知识目标要求,强调调查、设计、分析等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加深对旅游活动类型的理解。

  11. 第2节 旅游资源 基本要求: 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 ◆知道旅游资源的内涵 ◆通过分析事例来认识、概括、表述 2.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多样性 应予强调 ◆了解五个特性的基本含义

  12. 3.理解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类型:是指三大类下细分的旅游资源类型 (如地质地貌景观、山水组合景观等) ◆运用资料(课程标准要求): 收集、分析实例,发现不同类型。 ◆理解:区分差别 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比较,发现自然景 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差异。

  13. 发展要求: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 ◆理解各类旅游资源的特性 ◆根据各类旅游资源的特性对具体事例进行 分类判断

  14.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2个活动。 活动2-1 了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方案 活动目标: 了解当地的文化景观资源,加深对旅游资源分类的理解。 活动建议:可以作为课堂思考活动。

  15. 活动2-2:查阅旅游胜地资料 活动目标: 训练学生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加深对旅游资源分类的理解。 活动建议: 上网查询不同类型的旅游胜地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概括,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也可以改为课内活动,由教师提供丰富的旅游胜地的资料,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旅游胜地,然后说出喜欢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类甄别。

  16. 第3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基本要求: 1.了解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 形成的影响。 ◆从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特性中认识对旅游资源 形成的影响 ◆为认识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打下基础 ◆案例性分析,注意使用影象资料。 ◆掌握教材的案例

  17. 2.理解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是对“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形成 的影响”相关内容的总结归纳 ◆“理解”与“分布”:从空间概念上加深自然条件 和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的理解 ◆注意充分利用本节教材第一部分的案例 3.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着眼点在空间位置和组合特征的分析 ◆淡化类型分布----与前两部分内容关联性不强 ◆利用“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分析归纳

  18. 发展要求: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 ◆对教材以外实际案例的分析 ◆对“影响旅游资源形成因素”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19.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设计了2个活动。 活动3-1:我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活动目标: 加深理解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线路的选择在后面章节将有系统的阐述。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去尝试。建议本活动仅做一个初步的研究方案的设计,然后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完成。

  20. 活动3-2:调查当地的旅游资源 活动目标: 加深对影响旅游资源分布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能力。 活动建议: 本活动建议作为课题研究进行。

  21. 选修Ⅵ《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22. “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立 了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是必修教材相关内容的延伸

  23. 一、本章特点和结构分析 ◆本章内容是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 ◆注意教材内容与必修教材的重复 ◆本章内容的结构 概念 类型 自然灾害 特点 分布 人类活动的影响

  24. 二、、课标内容解读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不同分类原则的确定与分类方法 自然灾害 类型 主要类型 重点选择一种分类方法 与学生生活、知识能力相适应 列举 内容选择的典型、具体 运用实例、资料 名称、现象、基本成因

  25.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广泛性与区域性、突发性与永久性等 自然灾害 主要特点 结合实例 使用典型案例,从案例中分析特点 简述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进行归纳总结

  26. 3.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3.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影响 突出人地关系 运用资料 运用地图、统计图表、数据 典型案例

  27. 三、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自然灾害在现实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要注意案例教学的应用。不同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往往缺乏感性认识,可采用图片、影像资料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28. 第1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基本要求: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两个要件:自然变异,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和 生存条件 2.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 ◆通过活动,使用典型案例,从案例中分析特点。 ◆理解----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和图表数据资料 ◆应突出每个案例主要的特征表现

  29. 发展要求: 利用案例,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 ◆对实际案例所表现的自然灾害特点进行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 ◆对“自然灾害特点”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30.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7个活动。第3、5、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1-3:分析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原因 活动目标: 分析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原因,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频繁性、危害的严重性和不可避免性等特点。 活动建议: “孟加拉国水灾严重”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孟加拉国多水灾的原因,主要在于说明自然灾害的特点。

  31. 活动1-5:例举灾害链 活动目标:进一步理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活动建议:本活动的第一个问题可以采用其它更具有联系性特征的自然灾害案例。 活动1-7:分析自然灾害特征 活动目标: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灾害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建议:每个案例都会反映出自然灾害多方面的特征。教材提供的四个材料的分析,应突出主要的特征表现

  32. 第2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基本要求: 1.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 ◆知道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的分类 2.理解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和危害。 ◆不同类型是指按成因和特点的划分类型。 ◆理解----通过活动,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从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上分析分布规律 ◆分布应突出空间概念,充分利用地图 ◆在必修教材中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可略讲

  33. 发展要求: 理解自然灾害其它分类方法。 ◆理解自然灾害不同分类依据的特点 ◆能够对自然灾害的事例进行分类依据判断,或者 对实际案例进行分类

  34.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11个活动。对第1、5、9、11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1:自然灾害的分类 活动目标:领悟科学的分类方法。 活动建议:可提供一些自然灾害不同分类的材料。 活动2-5: 世界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 活动目标:了解世界洪涝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建立空间概念。 活动建议:从成因上分析洪涝灾害的分布更有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

  35. 活动2-9:探究地震的分布和危害 活动目标:了解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危害。 活动建议: “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分析地震分布的成因。 活动2-11:探究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活动目标: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 活动建议: 可以补充一些近期发生的森林火灾的事例,分析形成的原因。

  36. 第3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基本要求: 1.举例说明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了解生态破坏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理解土壤侵蚀、土地荒漠花形成的一般原因 ◆举例说明----利用典型案例说明土壤侵蚀、土地 荒漠化的成因 ◆应用原理,分析实际事例的形成原因 ◆要充分利用地图、图表数据

  37. 2.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2.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指环境污染、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着眼点在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在必修教 材中已经有所阐述,教学中可略讲。 3.了解大型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形成的关系。 ◆明确“大型工程”的范畴 ◆着眼点在危害,注意用实际事例说明

  38. 发展要求: 了解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形成原因。 ◆属于区域性公害事件 ◆掌握一般成因

  39.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设计了6个活动。对第1、2、3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3-1:探究城陵矶水文站洪峰流量与洪水位的关系 活动目标: 进一步理解生态破坏与洪涝灾害的关系,培养学生图表分析能力。 活动建议: 要指导学生规范作图。分析流量与水位的关系,目的在于认识土壤侵蚀产生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从成因上分析洪峰流量与水位关系。

  40. 活动3-2: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活动目标:了解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形成原因。 活动建议: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近几十年世界性重大公害事件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介绍。 活动3-3:探究气候变暖的影响 活动目标: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及危害。 活动建议: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也可以把此活动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4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