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传神写照 —— 中国人物画

传神写照 —— 中国人物画. 曹植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作品赏析 :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blu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传神写照 —— 中国人物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2. 曹植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4. 作品赏析 :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5.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顾闳中 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6. 听乐 夜宴开始。此时,韩熙载斜坐于榻上,头戴黑色峨冠,手自然地松弛下垂。满室的宾客或坐或立,都在倾听歌伎弹奏琵琶,面前的几案上,酒樽斟满,果盘堆尖,但人们只陶醉于琵琶女指端流出的美妙曲调,心有旁骛的大概只有韩熙载,他知道客人里多了两位不请自到的宫廷画家顾闳中和周文炬,他何尝不明白后主李煜身边的二位画师来此的目的?

  7. 观舞 春花秋月何时了?且把满怀愁绪付于一江春水。接下来是观舞的时刻,韩熙载干脆脱去外衣,抖擞精神,上前为舞女击鼓,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一位客人拍手打板,淡绿衫裙的女子翩翩起舞,旁边还有一位女子击节叫好。一位僧人专注地看着韩熙载击鼓,对身边的舞女似乎视而不见。在这个热闹而奢华的场景里,每个人的表情姿势,都随着舞蹈的节律,呈现着内心的情绪流动。

  8. 休憩 热闹到了巅峰,人的身心就会涌出些倦意。韩熙载放下鼓锤,坐到内室的卧榻上,五个女子簇拥身边,韩熙载心不在焉地任凭侍女为他洗手、擦脸,对榻上三位女侍的私语也置若罔闻。旁边还有两位侍女,一位托着茶点,另一位拿来了琵琶和笙箫。夜色已深,火烛燃烧近半,夜宴也进行到中间了。卧榻之上的韩熙载似乎看到了窗外的阑珊夜色,同样一轮圆月,可曾照亮北方疆土?算了算了,与其心忧天下,不如醉生梦死,夜夜笙歌。

  9. 清吹 燥热难耐的韩熙载干脆脱去外衣,袒露胸膛坐在椅子上,执扇驱热,自顾与眼前的婢女说话。中间的五位女子则坐成一列,参差婀娜,笙箫合奏出的曲子,悠扬动听,客人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屏风前后,一位男客和一位女子正调情言笑——画面中隐约可闻悦耳的丝竹清音。

  10. 告别 再难舍的欢宴也总是要结束的,宾客们有的准备离去了,有的还眷眷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韩熙载一手举在胸前示意,另一手紧握鼓槌,似乎意犹未尽,要通宵达旦的样子。卷尾处,一女子作泣别状,一男子揽腰柔情哄劝——画面戛然而止。

  11. 《韩熙载夜宴图》无疑是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的杰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时期官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何许人也?他原为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出身官宦名门,南投南唐后屡献国策却不被信用,面临北宋大兵压境,苟延残喘的后主李煜想用他为相,自知回天无力的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天天欢宴,夜夜声色,藉此表示对于政治了无兴趣。李后主闻听后派出画家顾闳中和周文矩夜入韩府了解实情,画家以韩熙载夜宴的场景默画成图,李后主看后,唏嘘之余,也只有发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慨叹

  12. 《泼墨仙人图》 梁楷 作品简介: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创作背景: 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 。从其大头鼓腹的形象来看,像当时民间信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体态的描写又有点像济颠和尚。

  13. 观察比较三幅画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观察比较三幅画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

  14. 课后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一些探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