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0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趋势展望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趋势展望. 吕廷杰 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电信协会 (ITS) 常务理事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通信学会理事、现代管理专委会主任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通信技术经济专委会主任. 演讲框架. 1. 全球移动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2. 物联网与智慧地球的产业前景.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财富的创造和消亡取决于新的计算产品发展周期 ——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的 50 年来的第 5 个发展周期。(参见下页)

boo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趋势展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趋势展望 吕廷杰 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通信学会理事、现代管理专委会主任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通信技术经济专委会主任
  2. 演讲框架 1 全球移动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2 物联网与智慧地球的产业前景
  3.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财富的创造和消亡取决于新的计算产品发展周期——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的 50 年来的第 5 个发展周期。(参见下页)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将大得超乎多数人的想象,因为它代表着 5 大趋势的融合(3G + 社交 + 视频 + 网络电话 + 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 苹果公司目前在移动创新和影响力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但应用产业生态系统的深度、用户体验和定价将决定谁是长期赢家。 改变游戏规则的通信/商务平台(社交 + 移动平台)正飞速涌现。 海量数据增长推动运营商/设备走向转型。 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和全球的桌面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货币化路线图 • • • • • • • 4
  4. 技术发展周期一般会持续十年的时间 技术发展周期已在 2 年前进入下一个重大计算产品发展周期, 即 “移动互联网” 发展周期 大型机 时代 小型机 时代 个人电脑 时代 桌面互联网 时代 移动互联网 时代 上个世纪 60 年代 上个世纪 70 年代 上个世纪 80 年代 上个世纪 90 年代 本世纪最初 10 年 资料来源:Computersciencelab.com、维基百科、IBM、苹果公司、谷歌、NTT docomo、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6
  5.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正在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形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由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终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芯片提供商等产业部门组成,并且逐步向商务、金融、物流等行业领域延伸。 这是一个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辅以WiMax、WiFi、蓝牙等无线接入技术组成的网络基础设施,以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做为支撑平台的产业技术环境。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与用户的共生性及其在市场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
  6.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要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将数倍于桌面互联网。截止200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即潜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46亿,是全球桌面互联网网民数量17亿的近3倍。尽管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仅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五分之一(约10亿),但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未来 5 年内通过移动装置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数将会超过通过桌面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
  7. 移动互联网代表着以下十大趋势的融合: 网络泛在化 + 媒介融合化 + 终端智能化 + 服务协同化 + 应用情景化 + 内容海量化 + 社交虚拟化 + 市场小众化 + 用户自主化 + 监管复杂化。 产业生态系统组织规律;用户需求特征与行为规律;业务模式与市场机制;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策略这四个方面将主要决定其发展与演进的方向。
  8. 全球 3G 用户 = 2010 年(据摩根士丹利估计)3G“主流” 拐点,普及率 >20% 全球 3G 及更先进技术的用户与普及率,2007 – 2014 年(据摩根士丹利估计) 43% 4,000 45% 2010 年(据摩根士丹利估计):拐点 3G 及更先进技术的普及率达到商业最佳点 38% 3G及更先进技术的普及率(%) 36% 33% 3G及更先进技术的用户(百万) 3,000 2,776 27% 2,348 27% 1,928 21% 1,055 2,000 1,503 18% 15% 11% 1,000 8% 688 9% 430 273 0 0% 2009 (据摩 2013(据摩 2014(据摩 2007 2008 2010(据摩 2011(据摩 2012(据摩 根士丹利估计) 根士丹利估计) 根士丹利估计) 根士丹利估计) 根士丹利估计) 根士丹利估计) 3G 及更先进技术的用户 3G 普及率 3G 应用 => 到达拐点 注:3G 及更先进技术包括 WCDMA、HSPA、TD-SCDMA、1xEV-DO、LTE 和 WiMax。 资料来源:Ovum Estimates,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25
  9. 3G 是移动互联网取得成功的关键 但覆盖全面的无线选择正在迅速发展  GPS – 据摩根士丹利估计,2008 年芯片组出货量达 4.21 亿以上, 同比增长 +57%;手机/掌上电脑出货量 = GPS 出货量的 60%。  3G – 4.85 亿全球用户,第 2 季度同比增长 46%;移动用户普及率超 过 11%,据摩根士丹利估计,到 2013 年将增至 44%…日本/西欧/美 国的移动用户普及率已经超过 30%。  Wi-Fi – 据摩根士丹利估计,2008 年芯片组出货量已达 3.19 亿,同比 增长 42%;拥有 8.62 亿用户群;估计 60% 的 iPhone / iTouch 使用 可能都通过 Wi-Fi 进行,为压力重重的 3G 网络减轻了很大负担,且 Wi-Fi 速度是 3G 速度的 10 倍)  蓝牙 – 2008 年,带蓝牙功能设备的出货量达 13 亿,同比增长 45%; 目前使用中的蓝牙设备达 20 亿台以上。 资料来源:3G 用户数据来自 Informa,Wi-Fi 使用情况估计来自 AdMob,Wi-Fi 出货量数据来自 Wi-Fi Alliance;用户群数据来自 iSuppli,假定更换周期为 4 年;蓝牙出货量数据来自 iSuppli,用户群数据来自蓝牙技术联盟;GPS 出货量来自 Future Horizons。 图片来源:Howstuffworks.com、Boy Genius Report、思科、Letsbuy.com。 28
  10. 广告 + 电子商务(供应商 + 付费广告客户)收入在桌面互联 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前 50 强全球互联网 公司收入组成(不包括数据访问) 2008 年(据摩根士丹利估计) – 910 亿美元 30% - 用户付费即时访问 广告 40% 电子商务 35% 数字内容 (音乐、视频...) 5% 付费服务 25% 注:电子商务仅限于网上零售商品销售;付费服务包括网上银行服务、旅游服务…;前 50 强全球互联网公司按 2008 年收入 排名。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数据,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81
  11. …而优质内容收入(用户付费) 在移动互联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全球移动互联网收入组成(不包括数据访问) 2008 年(据摩根士丹利估计) – 370 亿美元 广告 5% 76% - 用户付费 即时访问 数字内容 (壁纸、铃声、可供下载的 游戏、音乐、视频...) 54% 电子商务 73% 付费服务 22% 注:电子商务仅限于网上零售商品销售;付费服务包括网上银行、旅游服务; 资料来源:IDC,eMarketer,Juniper Research,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82
  12. (电信运营商的价值) 音乐下载 ARPU増加(数据通信、其他收入) Web浏览 MAIL 可视电话 无线电广播 彩铃 PTT 音乐・电影下载 GPS 钱包功能 (FeliCa) (用户的价值) 相机 (用户的价值) 对物 可用性能 对人(自己) 设计性 Viewer 摄像功能 TTP 手机电视(TV放送) Bluetooth 以往的成功事例 音乐识别 PC化(linux) QR code 未来的有望成功事例 指纹识别 红外线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事例 其他(手机的直接通信) 未来的Mobile contents的商业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现在最受瞩目的是移动视频和歌曲下载服务。
  13. 聚焦重点应用-定位 积极探索推广各类移动定位产品 定位产品体系化 与运营商优势资源的有机结合 定位技术优势 出行无忧、周边搜、周边信息推送、指路服务 位置信息类 高精度、高覆盖的定位技术 电话号码、IP地址定位等多种辅助定位手段 wap地图与路况、呼叫中心结合 综合导航类 多种服务资源优势 具有人工服务、信息服务、通信服务等多种服务资源,可与移动定位产品进行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车载信息服务 车载信息类 POI数据资源优势 关爱监护类 个人关爱、爱贝监护、守护宝等 具备丰富精准的POI信息,能以高质量的城市信息粘着用户,延升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综合调度台 行业应用:快递应用、物流定位应用、公安行业应用、政务行业应用等 监控调度类
  14. 移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对比分析 收费模式 模式涵义 运营商独占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一家通吃网络、业务运营平台和内容 小蛋糕*大比例=小份额 基本服务费、数据流量费和全部的信息服务费 围墙模式 运营商只做网络接入提供商,只做数据传送,不参与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 基本服务费和数据流量费,无信息服务费 大蛋糕*小比例=小份额 管道模式 基本服务费、数据流量费和部分的信息服务费,交易费提成 大蛋糕*中比例=大份额 运营商部分参与产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成为平台 渠道模式
  15. 积极拓展“后向”盈利模式业务 Apple、Nokia采用的盈利模式 “终端+服务”的前向盈利模式 即向用户收费 ,运营商采取的盈利模式 广告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向用户免费,Google采用的盈利模式 “前向”盈利模式 “后向”盈 利模式 盈利模式 未来,交易提成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盈利主要来源。
  16. 苹果的盈利模式 苹果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战略调整组合 在市场发展期Apple的iPhone产业链构建模式--开始更加注重对其在内容和应用的聚合与销售平台的建设
  17. NTT DoCoMo的产业链和盈利模式 终端研发 终端制造 终端品牌 终端流通 NTT DoCoMo与终端制造商的合作模式 NTT DoCoMo与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模式 内容整合 内容控制 内容价格 i-mode业务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在推出之前就精心设计了多赢的商业模式。DoCoMo在整个产业链合作中的理念被形象地称为“让利不让权”。对内容以及终端厂商,DoCoMo都采取了主导规划的手段。
  18. SKT的产业链和盈利模式 SKT与终端制造商的合作模式 在手机定制上能做到以客户为导向;有利于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的双赢;手机补贴和分期付款有利于初期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使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用户间形成良性互动 2001年10月韩国SK电讯基于CDMA1X(2.5G),联合SP开发并推出了融合有线与无线网络服务的品牌——NATE 2002年底,SKT推出3G业务平台“June”,是基于CDMA2000 1xEV-DO网络,是真正的多媒体业务。 SKT与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模式 SKT仅与主流SP联系 信息使用费由内容提供商自己决定 定期对具有高访问量的或开发出独特内容的优秀内容提供商进行奖励 投资于与其紧密合作的SP
  19. 手机视频产业链 手机视频产业链 互联网视频产业链 视频产业链不断趋向规范和成熟 视频接入终端向电视和手机延伸 广告模式的创新是视频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0. (参考)日本的手机广播KDDI和日本电视台在1seg推出的同时,进行了几个实证实验。 (参考)日本的手机广播KDDI和日本电视台在1seg推出的同时,进行了几个实证实验。 目前,促销、广告,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等前景广阔 1.通过电视媒体和数字广播的联合,扩大宣传,促进认知度的提高 3. 朝日电视台节目和相关在线内容的安排 2. 电视购物节目相关商品的网上购物部署
  21. 手机广告运营模式 以I-MODE为基础,DOCOMO将手机终端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媒体平台,这是手机广告在日本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22. 演讲框架 1 全球移动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2 物联网与智慧地球的产业前景
  23. 信息通信网络发展轨迹及趋势 分组交换网时代 电话网时代 1961年 伦纳德·克莱茵罗克 1876年3月10日 亚历山大 ·贝尔
  24.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随着网络覆盖的普及,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无处不在的网络能够成为人际间沟通的无所不能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网络作为物体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乃至人与自然沟通的工具? 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 是“万物沟通”的、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物体的连结。可以帮助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能力。 物联网时代示意图:万物相联。例如: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等等 计算机:自动计算 互联网:人与人交互 物联网:物物&人物交互 基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万物的信息感知、交互、处理的网络 以独立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25. 智慧地球的四要素:传感器、网络、存储装置、处理系统(个性平台、共性平台)(人机接口、嵌入式软件等) 智慧地球的四要素:传感器、网络、存储装置、处理系统(个性平台、共性平台)(人机接口、嵌入式软件等)
  26. 学习 人人的通信 工作 生活 人机器通信 人物的通信 机机的通信 机器物通信 娱乐 智慧地球 = 泛在网络 + 云计算+嵌入式软件 双向通信 WIMAX WIFI BLUETH ZIGBEE RFID 二维码 单向通信
  27. 统一的物联网概念提出的意义 物联网的应用形式已经存在 用网络连接和传送物的信息的形式由来已久 军事上的卫星、雷达侦测、遥控武器等 各个行业的自动控制等应用 提出物联网的意义之一:形成规模效应巨大的聚合产业 10年内“物联网”可能大规模普及,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提出物联网的意义之二:在统一标准和架构体系下快速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各种标准组织的成立,物联网的各种协议和体系架构正在迈向统一标准的方向。而在统一的标准和架构体系下,才可能尽快推进物联网产业链的成熟和大规模商用 提出物联网的意义之三:基于统一网络和应用平台,形成感知泛在聚合效应 当前已存在的各种物联网应用雏形最大的局限就是行业类型单一,网络范围局限 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了统一网络和应用平台,行业交叉的泛在聚合效应,才是物联网概念的精髓所在
  28. 物联网概念最关注以人为中心 统一的物联网概念核心关注点是:以人为中心,建立为人服务的物的基础架构和应用体系 E社会模型 智慧地球模型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任意可达的网络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按需可用的服务 强调为人服务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强调为人服务的智能处理能力提升 智慧城市 智慧电信 智慧交通 Smart Planet 智慧地球 智慧石油 智慧电力 智慧零售 智慧医疗 智慧水源 智慧银行 智慧食品 物联网不是包含一切的连接物的网络,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物的网络和为人服务的应用
  29. 物联网产业关注的核心要素 中国:2009年8月 感知中国 日本: 2008年8月 u-Japan战略 关注点1:全面感知 以中科院和中国移动为先导,强调自主创新的传感技术和TD结合 传感器和RFID 智能嵌入技术 (如智能家庭) 欧盟:2009年6月 物联网行动计划 关注点2:可靠传送 具体而务实,强调RFID的广泛应用,注重信息安全 短距无线和传感网技术 IP化多业务承载的公网 美国: 2008年底IBM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 强调传感等感知技术的应用,提出建设智慧型基础设施 关注点3:智能处理 信息IT技术深入各行业 物物&人物交互的智能中枢 在u-Japan的基础上,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服务应用
  30. 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万亿愿景 “物联网”被世界共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IBM抛出了“智慧地球”的构想 温家宝总理09年8月7日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互联网+物联网),仿佛一夜之间物联网热遍了大江南北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比例将达到30比1,将带来万亿产业愿景
  31. 由 “感知中国”到 “i-China” 网络融合 (固网+无线+传感…) 所有的人 主要用户 网络技术 通过智慧終端 传感网络 (电子标签、 RFID Sensor…) 个人通过 移动设备, 移动网络 设备,随时 (Wi-Fi、 3G、 WiMAX…) 随地享受贴 在移动中 宽带网(ADSL 、 FTTx…) 企业及政府 通过电脑 享受信 息服务 心的服务 提升效率 e(2002~) 移动电话 、PDA、 智能家居(数字电视、 被动 电脑 定点 被动提供 笔记本电脑 智慧家电、 家庭娛 乐设备等) 自动融入 移动中 Mobile(2005~) 食、衣、住、行、育、乐 智慧型移动设备… Intelligence(2009 ~) 任何地点 使用设备 服务方式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 服务地点
  32. 物联网五层结构图
  33. 工业检测 现代物流 环境保护 政府工作 老人护理 智能交通 智能消防 公共安全 个人健康 \ 物联网的应用举例 物联网作为一种应用概念,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从而产生了惊人的应用可能,这些新的应用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4. 例1:智慧的交通 利用移动网络及时地收集到路况信息,并进行整理 通过手机网络向移动路况显示器及时发出信息,保证信息的适时性。 交管部门
  35. 水平市场:交通 车载定位应用 应用场景 1)用于出租、公交、长途客运等乘用车辆的监控管理 2)用于特种车辆的监控管理,如贵重物品运输、危险物品运输、冷链物流车辆、邮政车辆、土方车等的监控管理 车辆定位 轨迹回放 区域和路线监控 视频监控 报警监控 语音提醒 超速监控 电召(出租) 车辆监控 语音呼叫 车辆调度 车辆安防 业务管理 驾驶辅助 广告发布 出租、客运应用 应用场景:配备无线网络传输模块,采用基于运营商通讯网和WLAN无线局域网传输视音频信号,实现出租、长途客运行业视频监控、远程传输 司乘人员:提高车辆运营效率 驾驶员:加强车辆安防能力 公安机关:方便公安部门的综合治理 出租、客运企业:提高企业管理及数据分析能力 面向司乘人员 面向出租、客运公司
  36. 案例介绍(由丰田汽车公司提供)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了[G-BooK]系列产品,通过车载终端(导航仪)和手机等都能实现信息服务服务。 案例介绍(由丰田汽车公司提供)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了[G-BooK]系列产品,通过车载终端(导航仪)和手机等都能实现信息服务服务。 该系统使用了车载移动模块, 3G通信网 37
  37. 问题 中国物流成本所占GDP百分比一直都高于发达国家,这反映出供应链运营效率低下的体制性问题。仅以2006年为例,中国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8%,而日本为11%,美国为8%,欧盟仅为7%。在这18%中,运输成本总计超过55%,而存储成本达30%。 例2:智慧的供应链 应用 供应链网络优化 智慧的供应链通过使用强大的分析和模拟引擎来优化从原材料至成品的供应链网络。这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生产设备的位置,优化采购地点,亦能帮助制定库存分配战略。 整个价值链的可追溯性 - 提供供应链可视性 供应链的每个成员都应当能够追溯产品生产者以及产品成分、包装、来源等特征,也应当能够向前追踪产品成分、包装和产品的的每一项活动 目标 灵活 能充分利用资源,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还能平衡成本、质量、服务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可视 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视性,跨价值链的连通,支持协作并且是智能的(优化的分析) 内部同步 标尺和仪表板提供关于过去、当前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并在供应链中实时传达 降低风险 可高效且迅速地发现、降低并调整供应链上的风险 以客户为中心 能满足日益严苛的客户需求,更精确地提供同步供求及可追溯性
  38. 例2:智慧的手机银行-FeliCaIC NTT DoCoMo采用FeliCaIC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为“Osaifu-Keitai”,在“Osaifu-Keitai”总移动支付业务下又分3类子业务。 (1)手机钱包业务;(2)ID借记卡业务;(3)DCMX信用卡业务 产业链分析 选择在日本已有广泛基础的 FeiliCaIC技术作为移动支付技术 商家选择和激励策略 通过注资的方式掌控产业链 确保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
  39. 创早全新的价值 非接触IC卡接受非接触IC服务 手机接受手机服务 钱包手机可实现的服务 信用卡 电子银行 Edy Suica 职员证 会员证 手机Web 电子邮件 应用软件 照相机 红外线 和弦 会员证・职员证 钥匙 Suica 广告下载 车票 票务・打折票 特売 之外、mail/Web互动、EC、各种信息提供・・・ RFID FeliCa与手机相结合:一个典型的第三方平台 非接触IC的保密性能,便利性能,以及手机的可用性有机的融合成一体,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价值。 NFC类应用
  40. 机对机/传感器网 在IPv6平台上的大量传感器和电子标签
  41. 基础技术 移动商务的支撑系统 微支付与信用支付 信 用 管 理 物联网络应用 解决方案 用户与业务的鉴权 NFC与RFID支撑 IP业务的永远在线 CDN网络和P2P 业务 网络 业务 管理 关键问题 移动社区的支持 内容适配网络 用户参与WEB2.0 定位与位置管理 云计算(并行处理) 终 端 操 作 系 统
  42. 十大应用可以扩展一下,具体的举几个例子 Service&Maintenance (维修维护) IndustrialApplications (工业应用) Telemetry (远程测量) HomeApplications (家庭应用) Security&Surveillance (安全监督) PublicTrafficservices (公共交通服务) Telematics/In-vehicle (远程操作/车内应用) FleetManagement (对车队、舰船的管理) Sales&Payment (销售与支付) \ 物联网的十大应用 物联网作为一种应用概念,把传统电信网络的概念扩展到更为宽广的领域,从而产生了惊人的应用可能。这些新的应用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Telemedicine (遥测等医学应用)
  43. 聚焦重点行业1:电网 市场潜力巨大 居民用户的智能抄表将大规模启动 预计2011年,电力抄表将持续爆发增长,大用户专变负荷监测新增110万,台区配变监测新增200万 …… 应用场景 智能抄表: 居民用户集中抄表应用 大用户负控应用 台区(变电站)监控应用 电力设备的监控 智能用电: 根据电价的不同,通过智能控制电器开关实现分段计价,减少用电高峰 与智能家居结合,如在主人回家前,预先启动空调,预先做好饭菜等 盗窃电报警
  44. 终端控制柜 无线油压传感器 无线回压传感器 无线套压传感器 聚焦重点行业2:石油 市场容量预测 核心功能 需求特征 低频次 小流量 油井工况检测;故障报警;数据通讯 油井产量、电量计量;视频监控 总量:中国目前有油井20多万口,目前正常运行的15万口,80%的油井采用采油机(磕头机)采油; 现量:目前已有3万多口油井安装了远程自动监控系统。 增量:中国油井每年增加约10%。 一体化示功图模块 主要需求 野外数据上报与查询 油井数据源采集 远程监控和视频监控 油田企业网边缘接入及移动办公 油井监控案例:长庆油田已拨10亿元专项经费,要求所有油田5年全部实现数字化监控、管理。
  45. 聚焦重点行业3:工业级M2M产品系列 应用领域众多,如车载、无线抄表、监控和智能楼宇 独特芯片和产品设计,工业级成卡封装技术 抗静电,耐腐蚀,在饱和湿度环境下可长时间工作 工作温度达到-40℃~105℃ 符合《中国移动M2M专用SIM卡技术方案》要求 兼容现有SIM卡管脚定义 M2M 专用SIM卡 空中写卡 支持TD-SCDMA/EDGE两种网络模式 TD-SCDMA下行最高可达2.8M bps,上行384K bps Mini PCI-E接口,速度快,功耗低,体积小,便于携带 SIM卡支持U-SIM/SIM 支持标准AT指令集和中国移动随e行客户端AT指令集 工作温度 达到-25 ~ +60º C TD-SCDMA 移动通信模块 远程抄表 应用领域:移动电话、空中写卡、无线POS机、无线抄表、无线监控、调度、车载、远程监控、测量、定位 GSM/GPRS 850/900/1800/1900四频解决方案 模块集成了完整的GSM基带处理电路和射频电路 模块嵌入FLASH、SRAM内存、电源管理电路 GSM/GPRS 移动通信模块 无线监控
  46. 聚焦重点行业4:水利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应用层 更深入的智能化 水资源 管理 系统 灌区 信息化 系统 水利 通信与 自动化 农村水利 管理信息 系统 充分利用实时监测和海量数据分析等职能平台手段 实践水量优化自动调度和设备自动控制和职能管理 实现水量实时监控和灌溉调度 实现泵站监控信息处理和泵站联合调度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网络层 无线/光纤网络 采用无线、光纤等网络接入方式 通过水利专网将信息汇集到管理调度中心 或通过架构在运营商网络上的VPN传送信息 更透彻的感知 感知层 水位流量计、雨量计、水质检测仪等传感器利用 全面感知、测量、捕获动态的水利基础信息 灌区实时水情、雨情、工情信息的采集 实时采集各泵站、变电站监控系统状态
  47. 聚焦重点行业5:矿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应用层 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调度 机电管理 视频监控 安全预警 安全保障 综合工业自动化控制 安全监控 应急救援通信 物流管理 考勤定位 三维可视 办公自动化 运销管理 网络层 无线/光纤网络 感知层 监控分站 通风、变电所、排水、皮带传送 瓦斯/风速传感器 井下视频监控 人员考勤定位 生产环境安全监控 工业自动化控制 远程产量监控 林区安全监控 高压电力监控
  48.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SCE SCP SMS internet TELLIN 移动智能网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物体中 数据库/网络管理平台 电网、铁路、桥梁、建筑、公路、书包、水杯。。。 电子标签RIFD/感应器 信息传送 标识 感知处理 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things 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 通信网 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网整合起来 企业内部网 GPRS
  49. Thank You! www.themegallery.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