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的定义 古代: 城:防御性构筑物,(“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交易的场所,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易经 》 )。. 现代: 1. 人口数量( 2000 人常住非农业人口) 2. 产业结构(居民所从事的工作) 3. 行政管辖(市、镇)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还有居住的人口规模和集居程度。. 延伸:英语中的城市 Urban: 城市、市政,城市的生活 City: 城市、市政,市民可享受公民权利,过公共生活的地方

bra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城市和城市化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2. 一、城市和城市化 • (一)城市的定义 • 古代: • 城:防御性构筑物,(“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 市:交易的场所,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3. 现代: • 1.人口数量(2000人常住非农业人口) • 2.产业结构(居民所从事的工作) • 3.行政管辖(市、镇) •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还有居住的人口规模和集居程度。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4. 延伸:英语中的城市 • Urban:城市、市政,城市的生活 • City:城市、市政,市民可享受公民权利,过公共生活的地方 • 城市:依据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下来的居民点,使之成为该地域或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心。 • 城市: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5. 吴良镛: • 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 • 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 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 • 城市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发挥城市特有功能; •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 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 • 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6. 列宁: • 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7. 我们所讲的城市是按一定的人口规模、国民经济产值并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而加以划分的,包括直辖市、市、镇等。我们所讲的城市是按一定的人口规模、国民经济产值并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而加以划分的,包括直辖市、市、镇等。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8. 延伸:各个国家对城市最小规模的界定 • 瑞典、丹麦:200人;       • 南非:500人; • 澳大利亚、加拿大:1000人;  • 法国、古巴:2000人; • 美国:2500人;   • 比利时:5000人; • 日本:3000人;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9. 中国: • 镇:县政府所在地,或者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 市:同时满足非农业人口80000人以上,而且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1986)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0.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 1.形成的动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 • 2.城市发展的规律 • ①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 基本部类——满足城市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 非基本部类——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从需部类)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1. ②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 a.“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增长 • b.“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向郊区扩展→城市人口增长高于郊区  • c.“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期:三产业比重超过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 d.“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三产的主导地位愈显著,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停止,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2. ③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 ④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3. (三)城市化 • 1.含义 • 社会学家: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 人口学家: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 • 经济学家: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4. 地理学: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的集中。地理学: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的集中。 • 规划术语: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 总之,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5. 特征(与经济结构文化相适应): • ①农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现有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新城镇产生; • ②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6. 2.城市化的度量指标 • ①单一指标度量化: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且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的水平(最常用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指标)。 PU=U/P 其中PU——城市化水平; U——城镇人口; P——总人口。 缺陷:各国城镇定义标准相差远,缺乏可比性。 • ②综合指标度量化:如日本10项指标。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7. 3.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 ①城市化的阶段及特点: • a.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30%以下)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因此要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较长时期才能使城市人口提高到占总人口比重的30%。 • b.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30%-70%),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显著加快,城市人口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8. 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70%以上至90%),城市化稳定阶段,其主要表现:不再为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进程,而为城镇内部的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70%以上至90%),城市化稳定阶段,其主要表现:不再为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进程,而为城镇内部的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19. ②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 a.进程: • 1760-1851年,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验证和示范阶段,(美国达到50%,世界6.5%)。 • 1851-1950年:城市化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推广、普及和基本实现阶段(英国78.9%,世界从6.5%-28.4%); • 1950年至今:城市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和加快阶段 (由28.4%-1997年的46%)。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20. b.特点 • 城市化势头猛烈而持续(19世纪100年到1980年180年世界人口增加3.5倍,城镇人口增加了35倍有余)。 • 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了高潮,以后主流转向欠发达地区,20-30年代以后特别是50年代后,欠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增长突然加速,1925年-1980年期间接近甚至超过4%,1950-1960年间最高达4.68%,超过同期发达地区甚至以往的最高速度,1975年,欠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地区,目前约占60%)。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21. 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10万人城市人口以上城市占全世界城镇比重不断提高,1950年为56.34%,1975年达62.25%,10万人以下比重下降,大城市的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出现大都市区甚至大都市带)。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10万人城市人口以上城市占全世界城镇比重不断提高,1950年为56.34%,1975年达62.25%,10万人以下比重下降,大城市的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出现大都市区甚至大都市带)。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22. ③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 1949年,10.6%;   1982年,20.8%; • 1990年,26.4%;   1998年达30%; • 2000年,36.09%;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23. ④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 a.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不快,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稳定,既有激增又骤减,波动十分明显,并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密切联系。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24. ⑤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