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制作:勤业中学 范美娟. 一、孙中山先生简介.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Download Presentation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制作:勤业中学 范美娟

  2. 一、孙中山先生简介 •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3. 孙 中 山 是 伟 大 的 爱 国 主 义 者 和 民 主 革 命 先 驱 者, 为 中 国 的 独 立、 民 主、富 强 而 奋 斗 了 终 生。 在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他 的 活 动 开 拓 了 一 个 新 阶 段: 提 出 了 具 有 比 较 完 全 意 义 的 民 主 革 命 纲 领, 领 导 中 国 人 民 推 翻 帝 制, 建 立 了 共 和 国。 当 中 国 革 命 历 程 进 入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后, 孙 中 山 接 受 了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国 际 无 产 阶 级 的 帮 助, 把 旧 三 民 主 义 重 新 作 了 解 释, 使 之 获 得 了 新 的 历 史 特 点。 他 的 晚 年 活 动 达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度, 推 动 了 第 一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的 发 展。 • 孙 中 山 建 树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丰 功 伟 绩。 • 他 在 政 治 思 想 方 面 留 给 后 继 者 许 多 有 益 的 东 西。 • 正 是 在 这 种 意 义 上, 毛 泽 东 同 志 在 《纪 念 孙 中 山 先 生》 一 文 中 写 道: “现 代 中 国 人, 除 了 一 小 撮 反 动 分 子 以 外, 都 是 孙 先 生 革 命 事 业 的 继 承 者。 我 们 完 成 了 孙 先 生 没 有 完 成 的 民 主 革 命, 并 且 把 这 个 革 命 发 展 为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我 们 正 在 完 成 这 个 革 命。” —— 文 物 出 版 社 《纪 念 孙 中 山 先 生》

  4. 二、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 吕彦直,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在短促的一生中,他为弘扬民族文化,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设计、监造的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我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于他对建造孙中山陵墓的杰出贡献,在他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曾明令全国,予以褒奖,陵园立碑纪念。

  5. 中山陵图片——林荫大道 • 长约三公里的陵墓大道,从中山门起,经四方城直达中山陵。系吕彦直、傅焕光、 刘梦锡勘测设计,一九二九年三月竣工。

  6. 中山陵图片——石牌坊 • 中山陵博爱坊 • 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横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是一中西合璧的杰作。

  7. 中山陵图片——陵门 • 陵门 • 通过博爱坊大门,是一条长达480多米的墓道,登上平台便可看到陵门。其平面图为长方形,宽24米,高15米,深8米,计有三个拱门,各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陵门进口两侧还有一对石狮高约3米。陵门后是碑亭,亭正中立有一块高达9米的花岗石碑,上刻谭延闿所书“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24个镏金颜体大字。

  8. 中山陵图片——碑亭 • 碑亭 • 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正中立高达9米的丰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出自谭延闿手笔。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9. 中山陵图片——宽大的石阶 • 石阶 • 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堂。

  10. 中山陵图片——祭堂 • 祭堂 • 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宽30米,深24.7米,高28.7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

  11. 中山陵图片——墓室 • 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12. 中山陵图片——陵墓与祭堂侧面图

  13. 再 见 2005年4月4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