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安塞县勤工俭学办公室 倪明东

科技成果技术报告. ----《 问题式教学法 》 科研工作汇报. 安塞县勤工俭学办公室 倪明东. 《 问题式教学法 》 科研工作汇报提纲. 一、项目研究的起因 二、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项目研究的经过 四、项目研究的内容与结果 五、该项目的创新点 六、 该项目的 应用情况 七、 该项目 与 同类技术比较 八、 该项目的 效益. 一、项目研究的起因. 《 问题式教学法 》 项目的研究,主要是我个人的主观原因引起的。

bre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安塞县勤工俭学办公室 倪明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技成果技术报告 ----《问题式教学法》科研工作汇报 安塞县勤工俭学办公室 倪明东

  2. 《问题式教学法》科研工作汇报提纲 • 一、项目研究的起因 • 二、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三、项目研究的经过 • 四、项目研究的内容与结果 • 五、该项目的创新点 • 六、该项目的应用情况 • 七、该项目与同类技术比较 • 八、该项目的效益

  3. 一、项目研究的起因 《问题式教学法》项目的研究,主要是我个人的主观原因引起的。 我当学生的时侯就经常有这样一种想法,“老师上课太霸道了,他们只管自己教,怎么就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呢?老师把学生当成了盛东西的容器,我将来当了老师肯定不用这种方法教学。 ”

  4. 那时侯只能想这些。工作以后,回想起来那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好动、好问、好想的天性慢慢就给屈服了,把有望成为创新型的人才也给训服成了“小绵羊”,实在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八二年延安师范毕业后,就自发的蒙蒙胧胧的不知不觉的开始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当时只知道平等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的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解决。其它的教改内容,不是很清楚。那时侯只能想这些。工作以后,回想起来那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好动、好问、好想的天性慢慢就给屈服了,把有望成为创新型的人才也给训服成了“小绵羊”,实在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八二年延安师范毕业后,就自发的蒙蒙胧胧的不知不觉的开始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当时只知道平等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的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解决。其它的教改内容,不是很清楚。 返回

  5. 二、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一个观点:什么是人的素质 第二个观点:我将课堂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三个观点:只有通过编写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才能使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即编写一些能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与发展的问题。(例如:) 返回

  6. 第一个观点:什么是人的素质 1、用一句比较规范的语言来回答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方方面面的品质; 2、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 人的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身体因素+…… 返回

  7. 第二个观点:我将课堂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返回

  8. 例如: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件: 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返回

  9. 三、项目研究的经过 第一阶段:我当老师时侯的研究,即:1982年—1988年。 第二阶段:我当教研员时侯的研究,即:1988年— 1999年。 第三阶段:实施课程改革以后的研究,即:2000年—2006年。 返回

  10. 第一阶段:我当老师时侯的研究,即:1982年—1988年。 那时侯,没有研究方案,也很少有记录,只是有一些改革的做法,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为了寻找好的教学方法,我鼓励学生每人在意见本上给我至少提一条教学方法的意见或建议,也让听课的老师提意见。久而久之有了一些好的方法,于1985年撰写了一篇《运用科学理论改革数学教法》的论文,在全区导学式研讨会上交流。 返回

  11. 第二阶段:我当教研员时侯的研究,即:1988年— 1999年。 这个时期的研究相对比较规范,有了实验方案,将《运用科学理论改革数学教法》更名为《问题式教学法初探》,同时期也设计出了问题式教学法的框架,即概念、备课、上课的主要环节和做法。1999年4月撰写的《问题式教学法初探》论文,获延安市人事局、延安市科协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于同年后半年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正式更名为《问题式教学法》,被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杂志社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编委会评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并收编在该书中于次年出版发行。 返回

  12. 第三阶段:实施课程改革以后的研究,即:2000年—2006年。第三阶段:实施课程改革以后的研究,即:2000年—2006年。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理论,我对原《问题式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又做了一些补充。修改后的《问题式教学法》于2006年获省教育厅文本类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延安市教育局文本类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县教育局发奖金400元。2008年1月获延安市政府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 返回

  13. 四、研究的内容与结果 1、什么叫问题: 2、什么叫《问题式教学法》? 3、《问题式教学法》如何备课? 4、《问题式教学法》如何上课? 返回

  14. (一)什么叫问题: 1、从难度上讲:只有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后才能回答的问题。 2、从效果上课: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发展。 例如:问题1:请你画一棵桃树 问题2:请你画一棵你心中的树 问题3:请你画出照片以外的东西 返回

  15. 返回

  16. 返回

  17. (二)什么叫《问题式教学法》? 1、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编成一连串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2、教师将问题提问给学生,或给出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例如:) 3、学生接到问题后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的答案。 4、从而使学生在一个过程中获得四种收获:即知识、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返回

  18. 4 12 9 18 例如: 课题:找公因数(30以内) 课件: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 2 3 6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1、2、3、6是公有的因数 问题:你试着给1、2、3、6起一个名字? 学生回答:公因数 返回

  19. (三)《问题式教学法》如何备课? 1、分析教材 认定目标。 2、依照目标 改编成问题。 3、预测学情计划指导。 4、根据问题附上结论。 返回

  20. 教材认定目标: A、找准新知识点 。 B、分析知识结构。 返回

  21. 依照目标改编成问题 A、问题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控制在6--10个之间。 B、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相符合。 C、问题的内容应直观、形象有针对性。(例如:) D、问题的范围要大一些,要让学生有宽阔的学习邻域。(例如:) E、问题要有想象的特点,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发展。(例如:) 返回

  22. 例如:课题:皇帝的新装 问题:看图画说出情节(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爱新装 做新装 展新装 笑新装 返回

  23. 例如:课题:黄鹤楼送别。问题: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例如:课题:黄鹤楼送别。问题: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返回

  24. 例如:课题: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例如:课题: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问题:经过已知点A,画圆,问你画了多少个圆? 问题:经过已知的两个点A、B画圆,问你画了多少个圆? A A B 返回

  25. 问题:经过三个点A B C画圆,问你画了多少个圆? A C B 生1: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不出圆。   生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C只能画出一个圆。 返回

  26. 根据问题附上结论。 问题:请你经过已知的两点A、B画 圆,能画多少个?(例如: ) 例如: 学法:学生不会时,问学生:想 一想画圆的条件 结论:能画无数个 A B 返回

  27. (四)《问题式教学法》如何上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保证时间,积极思考。 3、学法指导,调控学情。 4、达成共识,给出结论。 返回

  28. 五、该项目的创新点: (一)、理论的创新: 1、“问题”的概念有创新。 2、《问题式教学法》的概念有创新。 3、用发散思维和发展思维的理论指导了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到有效培养,使原启发式教学有了新的突破。 (二)、方法的创新 1、编制问题的方法有创新。 2、教案备写的形式有创新。 返回

  29. 六、应用情况 1、 1999年左右, 《问题式教学法》在全县小学教师中辅导、推广应用,培训小学教师达2000余人次。 2、2006年以后, 《问题式教学法》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辅导、推广、应用、培训中小学教师达1500余人次。 返回

  30. 七、同类技术比较 据查新报告显示,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思想研究的人较多,但已经研究总结出编写问题的具体方法、备课的具体方法和上课的具体方法的,还没有人述及过。《问题式教学法》在国内是先进的,该教法的概念、备课、上课的具体方法步骤均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即通过编写具有发散思维和发展思维的问题,实施了问题式教学,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返回

  31. 八、效 益 《问题式教学法》研究成功,转变了安塞县大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使他们学到了新的教学思想,掌握了发散学生思维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推动了全县的教研教改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教师,为提高全县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能扩大推广范围,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返回

  32. 谢谢,请专家提宝贵意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