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The Main Tren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fter Second World War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The Main Tren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fter Second World War. 一、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 1 )要创时代之新,建筑要有新功能、新技术、特别是新形式; ( 2 )在理论上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 3 )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实质,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 提出所谓四向度的时间 —— 空间的构图手法。 ( 4 )提倡建筑设计的表里一致, 反对外加装饰,提倡美应当和适用以及建造手段(如材料与结构)结合。. 二、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特点.

bre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The Main Tren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fter Second World War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The Main Tren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fter Second World War

  2. 一、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1)要创时代之新,建筑要有新功能、新技术、特别是新形式; (2)在理论上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实质,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提出所谓四向度的时间——空间的构图手法。 (4)提倡建筑设计的表里一致,反对外加装饰,提倡美应当和适用以及建造手段(如材料与结构)结合。

  3. 二、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从设计态度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重理” 一类是“偏情”

  4. 二、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 (1)“重理”的特点是: ①比较重视设计与建造过程的精神分析; ②讲求功能与技术上的功效与表现; ③在形式上倾向于站在现时代与未来主义的立场上强调客观的时代的共性,具体表现是抽象几何比例韵律; ④设计手法上比较严谨,一丝不苟,讲求功效。

  5. 二、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 (2)重理的倾向有: ①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③“粗野主义”的倾向; ④“典雅主义”的倾向; ⑤注意“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6.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以格罗皮乌斯为代表,是战后应用最普遍与最多的倾向。它言不惊人,貌不出众,但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需要。 ①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层顶、白粉墙、横向长窗形式出现,又称为“国际式”。 ②设计中提倡建筑师“必须面向工艺”,必须“把想象丰富的设想用技术上的精通结合起来”。 ③在工作方法上注重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的方法,提倡建筑师共同协作。

  7.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Harvard Graduate Center 1949-1950年 TAC事务所设计。

  8.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七幢宿舍和一座公共活动楼形成室内和室外联系起来的宜人环境。 房屋之间用长廊与天桥联系,形成几个既开放又分隔的院子,房屋与它所处的自然空间前后参差,虚实相映,高低结合,尺度得当。

  9.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10. 国际住宅展览会 1957年,德国,西柏林 是战后现代住宅设计的一次巡阅。由德国现代派知名建筑师巴特宁主持,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阿尔托、尼迈耶等20余人参加设计。

  11. 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Children’s Home, Amsterdam, 1958-1960年 设计者荷兰建筑师凡艾克。采取“多簇式”空间组合形式,即把一个个标准化的单元按功能要求,结构、设备与施工的可能性组成为一簇簇形式近似的小组。

  12. 西水桥小学 West bridge Water Elementary School, Massachusets, 1959年 设计者协和建筑师事务所(TAC)

  13. 西水桥小学 较早采用“多簇式”(Cluster type)设计的实例。每簇有七个教室,标准设计,屋顶中央有一个有机玻璃的方形穹顶,各教室外面有可供户外教学与活动的场地。

  14. 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Central Beheer Headquarters, Apeldoorn Netherlands, 1970-1972年 表现结构主义哲学的成功实例,设计者赫茨贝格。

  15. 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16. 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17. 粗野主义倾向 是50年代下半叶到60年代中喧噪的建筑设计倾向。英国以斯特林(Sterling)和戈文(Gowan)为代表,法国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为代表,意大利以维加诺(V. Vigano)为代表,美国以鲁道夫(P. Rudulph)为代表,日本有前川国男,丹下健三为代表。 ①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冷酷地碰撞…… ②建筑的美应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不仅诚实地表现结构与材料,还要暴露它的服务设施 。

  18. 柯布西埃的广泛影响

  19. 马赛公寓

  20. 马赛公寓

  21. 马赛公寓

  22. 昌迪加尔最高法院

  23. 昌迪加尔议会大厦

  24. 亨斯特顿学校 Hustanton School, Hunstanton, Norfolk, 1949年, 设计人史密森夫妇(A & P Smithson),是钢结构建筑,功能设计合理,造价不高,采用简单的予制构件。

  25. 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 Yale University Art & Architecture Building, New Haven, 1959-1963年 设计人鲁道夫(Paul Rudolph)

  26. 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 建筑在尺度上、色调上注重与旧建筑协调。 布局以展厅为中心空间,环绕设置教学和办公用房。地下层为大讲堂,夹层为系图书馆。 外观上强调竖向划分,混凝土表面做成“灯芯绒式”的粗糙面,有粗而不野的感觉。外立面上的竖向井道兼作空间的主要支撑。

  27.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 1959-1963年 设计人斯特林和戈文(Sterling & Gowen)

  28. 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

  29.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

  30.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以密斯为代表,表现为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是密斯特别感兴趣的所谓结构逻辑性和自由分隔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 ①全部用钢与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 ②外形纯净、透明,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它的内部空间。

  31. 范斯沃斯住宅 范斯沃斯住宅

  32. 湖滨公寓 湖滨公寓

  33. 克朗楼 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建筑馆(克朗楼) Building of Architecture, i. e. Crown Hall, Chicago

  34. 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Technical Center For General Motors Detroit, 1951-56年 设计人小沙里宁(Eero Saarinen) 基地约一英里见方,共有25幢楼,环绕着中央的一个长方形的人工湖,自由又富于条理性。

  35. 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建筑风格为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全面空间”、“模数构图”和到处闪烁着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其中工程馆与食堂荣获1955年的AIA(美国建筑师学会)奖。

  36. 典雅主义倾向 又译为“形式美主义”,后又称“新古典主义”。是60年代与“粗野主义”并进而相反的倾向。以约翰逊(P. Johnson)斯通(E. D. Stone)山崎实(Yamasaki)等第二代建筑师为代表,典雅主义主要在美国。 ①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可能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代的建筑形式。 ②给人以有条理、有计划的安定感,并且其形式有利于产生使人联想到业主的权力与财力 。

  37. 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38. 布鲁塞尔世博会美国馆

  39. 林肯文化中心爱乐音乐厅

  40. 世界博览会科学馆

  41. 世界博览会科学馆

  42. 世界博览会科学馆

  43. 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建筑艺术处理,底下九层开间加大,上部采用哥特式连续尖券。

  44. 沙特阿拉伯达兰机场候机楼

  45. 注意“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是指那些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倾向。 ①要推广新技术就必须同时树立新的美学标准和鼓吹新的美学观——机器美(Machine Aesthetics)。 ②主张用最新的材料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 ③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与参数设计。 ④用统一的构件使它的立面呈规则的几何形图案。 ⑤最引人注意和最流行的是采用玻璃幕墙 。

  4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echine Co. –Research Center, La Caude, 1960-1961年,设计人布劳耶(Marcel Breuer),整个布局合理,把两个“Y”形字连接起来的平面,体态独特,既是结构,又是装饰的“树枝形”柱子,显得很有特色。正是这些结构显得不平凡。

  4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echine Co. –Research Center, 整座建筑布局合理,把两个“Y”形字连接起来的平面,体态独特,既是结构,又是装饰的“树枝形”柱子,显得很有特色。正是这些结构显得不平凡。

  48. 山梨文化会馆 Yamanashi Press Center, kofu, 1967年, 设计人丹下健三

  49. 蓬皮杜文化中心

  50. 蓬皮杜文化中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