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與其徬徨逃避不如學習面對,認識軍事科技是瞭解戰爭的一道捷徑。

與其徬徨逃避不如學習面對,認識軍事科技是瞭解戰爭的一道捷徑。. 高科技毀滅性武器 (01 分 31 秒 ). 膠囊內視鏡系統 (03 分 34 秒 ). 期待大家能瞭解戰爭、避免戰爭,以科技來改善人類生活。. 機器蜘蛛 (03 分 22 秒 ). 科技對今日人類生活的影響愈來愈明顯且廣泛,這不僅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遭,也發生在軍事科技的改變上。. 在當代軍事科技的發展下,已經很難看到血流成河的殺戮戰場,或第一、二次大戰時的人海戰術,但並不意味戰爭死傷人數會因此減少。. 補充 資料. 英研發隱形無人機可跨洲攻擊 (01 分 03 秒 ). 兩次大戰比較表.

Download Presentation

與其徬徨逃避不如學習面對,認識軍事科技是瞭解戰爭的一道捷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與其徬徨逃避不如學習面對,認識軍事科技是瞭解戰爭的一道捷徑。與其徬徨逃避不如學習面對,認識軍事科技是瞭解戰爭的一道捷徑。 高科技毀滅性武器(01分31秒)

  2. 膠囊內視鏡系統(03分34秒) 期待大家能瞭解戰爭、避免戰爭,以科技來改善人類生活。

  3. 機器蜘蛛(03分22秒) 科技對今日人類生活的影響愈來愈明顯且廣泛,這不僅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遭,也發生在軍事科技的改變上。

  4. 在當代軍事科技的發展下,已經很難看到血流成河的殺戮戰場,或第一、二次大戰時的人海戰術,但並不意味戰爭死傷人數會因此減少。在當代軍事科技的發展下,已經很難看到血流成河的殺戮戰場,或第一、二次大戰時的人海戰術,但並不意味戰爭死傷人數會因此減少。 補充資料 英研發隱形無人機可跨洲攻擊(01分03秒) 兩次大戰比較表

  5. 運用大量高科技所建構出的未來戰場想像圖,戰爭型態將因此改變運用大量高科技所建構出的未來戰場想像圖,戰爭型態將因此改變

  6. 軍事武力是策發戰爭的條件之一,包括科技能力軍事武力是策發戰爭的條件之一,包括科技能力

  7. 戰爭型態從陸地、海面、天空,發展到海底、太空、極地戰爭型態從陸地、海面、天空,發展到海底、太空、極地 ,甚至電磁波、網路世界及人類心理與世界經濟等等層面。

  8. 第一波-農業時期戰爭:冷兵器時代。 第二波-工業時期戰爭:熱兵器時代。 第三波-資訊時期戰爭:高科技武器時代。

  9. 第一波戰爭2(03分33秒) 第一波戰爭1(08分25秒) 冷兵器時代 西元前∼西元1800年 代表性武器 刀、劍、戈、弓箭等18般武器 關鍵性科技 鍛造技術戰鬥技能 第一波 農業時期戰爭

  10. 補充資料 戰略轟炸調查 兩次波灣比較 第二波戰爭(02分05秒) 熱兵器時代 西元1800~1990年 代表性武器 槍、火炮、飛彈、原子彈等武器 關鍵性科技 火藥及發射控制技術 第二波 工業時期戰爭

  11. 精準飛彈(02分53秒) 戰斧巡戈飛彈(02分39秒) 高科技武器時代 西元1990~迄今 代表性武器 戰斧飛彈、精準武器、雷射武器等 高科技武器 關鍵性科技 晶片、戰場管理技術、C4ISR 等 第三波 資訊時期戰爭

  12. 依照火藥及槍的發展看來,較難確切論斷熱兵器開始的時代,但西元1804年法國的移民杜邦(DuPont)在美國建了第一個火藥工廠。依照火藥及槍的發展看來,較難確切論斷熱兵器開始的時代,但西元1804年法國的移民杜邦(DuPont)在美國建了第一個火藥工廠。

  13. 每一波科技浪潮下的軍事武器是一股很難抵禦的改變力量,兩次波斯灣戰爭,也鮮明的告訴在高科技武器的面前仍一籌莫展的事實。每一波科技浪潮下的軍事武器是一股很難抵禦的改變力量,兩次波斯灣戰爭,也鮮明的告訴在高科技武器的面前仍一籌莫展的事實。

  14. 資訊時期的高科技武器正在快速蛻變,其發展顯然已非資訊時期所引發的科技能涵蓋。資訊時期的高科技武器正在快速蛻變,其發展顯然已非資訊時期所引發的科技能涵蓋。

  15. 殺手衛星電磁脈衝攻擊(01分30秒) 人類科技的發展不斷的帶動軍事武器的突破與改進

  16. 范克里維德將戰爭型態分成四個時期 自動化時期 工具 時期 機械 時期 系統 時期

  17. 從史前時代簡單的戰爭工具推進到戰爭機械,進而以系統帶動巨大戰爭機械,如航空母艦等,發展到今天的自動化戰爭型態,如資訊化作戰。從史前時代簡單的戰爭工具推進到戰爭機械,進而以系統帶動巨大戰爭機械,如航空母艦等,發展到今天的自動化戰爭型態,如資訊化作戰。

  18. 航艦降落(01分55秒) 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大的軍艦,可提供軍機起飛和降落,為系統帶動巨大戰爭機械的代表之一

  19. 各國軍事科技的強弱愈來愈為重要,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重要關鍵,也是改變戰爭型態的主要因素,更為推動軍事觀念轉變的一股強大力量各國軍事科技的強弱愈來愈為重要,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重要關鍵,也是改變戰爭型態的主要因素,更為推動軍事觀念轉變的一股強大力量

  20. 美國仍是軍事事務革新最積極的國家,令世界各國跟進、學習,想要超越突破。美國仍是軍事事務革新最積極的國家,令世界各國跟進、學習,想要超越突破。

  21. 在高科技武器、裝備及技術襄助上,戰爭及戰場型態已不斷改變、進步,從事戰爭的戰士們,裝配上也與以前有明顯不同。在高科技武器、裝備及技術襄助上,戰爭及戰場型態已不斷改變、進步,從事戰爭的戰士們,裝配上也與以前有明顯不同。

  22. (C4ISR) 指揮 情報 Command Intelligence 管制 監視 Control Surveillanc 通信 偵查 Communications Reconnaissance 電腦 Computers

  23. 它能發揮作戰所有能力-保證收集所有信息,處理所有資訊, 順利傳達出去,並且能在安全範圍內向前線提供支援,支持戰鬥行動。。

  24. 它包括聯合通信和資訊技術系統和必要的通聯性和保證成功的完成使命。它包括聯合通信和資訊技術系統和必要的通聯性和保證成功的完成使命。

  25. 轉角槍(06分20秒) 由於戰場數位化的影響,野戰戰士的服裝裝備已從簡單的鋼盔、槍枝及地圖,增加了攝影機、電腦、無線資料(如數位地圖)鏈結、特製防彈背心、轉角槍等等 ,裝備、功能增加,但負荷卻變輕了。

  26. 奈米技術的突破可能會是下一次的「工業革命」奈米技術的突破可能會是下一次的「工業革命」

  27. 這些改變也會進化軍事科技的能力,如具有強大精準攻擊能力的微型遙控戰機等等。這些改變也會進化軍事科技的能力,如具有強大精準攻擊能力的微型遙控戰機等等。 奈米科技(03分44秒)

  28. 冷戰時期認為以後戰爭應以軍事科技與武器裝備的革新取代傳統大量的作戰方式,產生「軍事技術革命」(Military Technical Revolution, MTR)的概念。

  29. 波灣地面戰(01分33秒) 美國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後,軍事革新成效良好,將原單純的軍事技術革命擴展成全面的軍事事務革新(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 ) 。

  30. 軍事百科 冷戰 冷戰簡單言之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1946年英國邱吉爾首相訪美時,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美蘇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為避免導致全人類毀滅,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而奧加科夫元帥就是在這種氛圍下於1980年代提出此種觀點,後於1985年彙集成書,名為《歷史的經驗:臨淵履薄》(History Teaches Vigilance)。

  31. 軍事事務革新 思維 轉型 作戰 轉型 持續進步轉型 軍事技術 革新 軍事轉型 科技 轉型 三者相互融通擴展,猶如三個不斷成長的同心圓,逐漸將世界軍事發展推進到前所未見的境界。

  32. 人的觀念創新及軍隊組織作戰力的改變,國家經費的持續挹注更是活化軍事活動的能源。人的觀念創新及軍隊組織作戰力的改變,國家經費的持續挹注更是活化軍事活動的能源。

  33. 持續研究創新觀念、改善軍隊戰力及自行研發高科技,是確保軍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持續研究創新觀念、改善軍隊戰力及自行研發高科技,是確保軍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國軍最新國造武器(02分47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