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提高两个比重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赵振华

brya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提高两个比重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赵振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赵振华,199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文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中央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晋升正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出版《低效率劳动研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劳动价值新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分析》《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走向和谐之路——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等个人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数十篇被转载,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论》、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问题。赵振华,199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文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中央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晋升正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出版《低效率劳动研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劳动价值新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分析》《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走向和谐之路——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等个人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数十篇被转载,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论》、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问题。

  2. 提高两个比重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赵振华

  3.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进 打破平均主义(11.3)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2.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都应当允许(13)

  4.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14.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14.3)

  5. 萨伊“三位一体”分配公式 劳动——工资 资本——利息 土地——地租 所有生产要素创造价值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合理

  6. 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15.4)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16)

  7.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1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17)

  8.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17.5)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17.5)

  9. 二.收入分配理论 (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分配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 实行按劳分配

  10. 按劳分配的四个条件 • 生产资料公有制 • 计划经济 • 劳动贡献用劳动时间计量 • 生产要素无偿使用

  11. 2.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的条件: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生产力发展;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

  12. (二)邓小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承认人们合理的物质追求 2.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3.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国家、集体和个人 利益相结合 5.防止两极分化

  13. 三.收入分配现实 ——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

  14. (一)收入差距扩大表现 1.总体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 “尤其是1985年以来, 中国基尼系数上升速度 创下世界记录” (World Bank)

  15. 主要发达国家基尼系数 美国 0.41 芬兰 0.26 意大利 0.36 法国 0.33 韩国 0.32 加拿大 0.33 荷兰 0.31 挪威 0.26 奥地利 0.23 希腊 0.33 瑞士 0.33 西班牙 0.35 德国 0.28 英国 0.36 葡萄牙 0.36 日本 0.25 瑞典 0.25 澳大利亚 0.3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6.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尼系数 中国 0.47 印度 0.37 印度尼西亚 0.34 蒙古 0.33 越南 0.37 哈萨克斯坦 0.34 泰国 0.43 俄罗斯联邦 0.46 菲律宾 0.45 巴基斯坦 0.31 马来西亚 0.49 南非 0.58 巴西 0.57 伊朗 0.44 斯里兰卡 0.40 土耳其 0.44 埃及 0.34 阿根廷 0.53 孟加拉国 0.32 注释:世界银行数据库 年份不完全一致

  17. 实际收入: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一部分人走上了富裕道路。另一方面,到2009年底,中国有3597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000多万城市低保人口。实际收入: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一部分人走上了富裕道路。另一方面,到2009年底,中国有3597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000多万城市低保人口。 华西村 甘肃永靖县

  18. 金融资产:26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分布是不平衡的,如果加上股票、债券等证券,不均衡程度会进一步加大。金融资产:26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分布是不平衡的,如果加上股票、债券等证券,不均衡程度会进一步加大。

  19.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年 份 城乡收入比 年份 城乡收入比 1978 2.57 2003 3.23 1985 1.86 2004 3.20 1994 2.86 2008 3.31 1997 2.47 2009 3.33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曲线

  21. 3.区域之间差距扩大 2009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38元,最低甘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30元,相差2.42倍。 收入最高的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3元,收入最低的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80元,相差4.19倍。

  22. 4.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年份 最高/最低 1978 1.38 1985 1.60 1990 1.76 1995 2.23 2000 2.60 2005 4.88 2008 4.77(15.93)

  23.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 市场化与非市场化因素。市场化因素是改革的结果,如市场经济规律自身的作用以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都会扩大了收入差距。非市场化因素是改革不到位的结果,产生收入差距。 2.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二元经济社会政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24. 3.自然、地理、历史原因。 4.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不到位和错位。 5.少数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非法收入。

  25.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1.积极影响: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2.消极影响:一是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变动表

  27. 中国消费率与其他国家比较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大多数国家为2006年数据,其他为2005年

  28. 不同收入群体形成的消费断层 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与边际消费倾向递 减的矛盾 中等收入者:有一定消费能力与缺乏良好 预期不敢消费矛盾 低收入者:有消费欲望与无力消费矛盾

  29. 二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特别是出现两极分化时,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时期。二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特别是出现两极分化时,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时期。

  30. (四)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的问题 1.当前分配中的问题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旧分配体制被打破而新体制未建立起来的结果,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分配体制是进步而不是退步。 2.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是相对差距而不是绝对差距,而且有其合理一面。

  31. 3.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处于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3.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处于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 4.在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过程中,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是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

  32. 倒U曲线假设: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1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了对比之后,在1955年提出了“倒U曲线假设”。即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扩大,后缩小。倒U曲线假设: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1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了对比之后,在1955年提出了“倒U曲线假设”。即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扩大,后缩小。

  33. (五)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 1.坚持改革和发展生产力不放松。 2.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规范分配秩序。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3.提高“两个比重” 4.努力解决城乡贫困人口

  34. 三.收入分配现实之一 ——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问题 (一)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的表现

  35. 1.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36. 我国GDP、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37. 2.分配率比较低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38.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

  39. 3.实际工资比较低 此表为2003年制造业人工成本

  40. 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与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

  41. 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与转轨国家比较

  42. 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与发展中国家比较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43. (二)劳动报酬低的影响 积极影响:扩大出口,引进外资 2007年中国及世界出口情况(亿美元)

  44. 消极影响: 劳动报酬低→收入低→消费低→消费需求不足→外需和投资依赖症

  45. (三)不断提高劳动者报酬 1.提高素质 2.形成劳动者收入的集体协商谈判机制 3.维持适度的农产品价格 4.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46. 谢 谢 大 家 !

  47. 1)提高农民收入: 财政+金融+保险 价格+素质+转移 2)提高农民工收入 提高素质、建立组织、转变身份 3)完善社会保障

  48. (一)要“放”。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产生的。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放松,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一)要“放”。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产生的。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放松,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

  49. 1.引入市场竞争,打破行政垄断,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1.引入市场竞争,打破行政垄断,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 2.培育企业家市场,探索市场选择国企经营者,形成其收入由市场决定的机制。 3.培育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

  50. (二)要“管”,即规范公务员收入 1.规范行政审批、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等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的制度外收入。 4.规范公务员制度内收入:统一、公开、透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