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东华大学 染整清洁生产技术 服务团队介绍

东华大学 染整清洁生产技术 服务团队介绍. 2012 年 11 月 6 日 浙江 兰溪. 汇报内容. 知识服务团队简介 团队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 研究成果与奖励 团队组成 科技服务成功案例 拟转移项目介绍. 团队简介. 依托学科.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 并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教授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各 1 名。. 团队简介. 挂靠机构.

but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东华大学 染整清洁生产技术 服务团队介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东华大学 染整清洁生产技术 服务团队介绍 2012年11月6日 浙江 兰溪

  2. 汇报内容 • 知识服务团队简介 • 团队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 • 研究成果与奖励 • 团队组成 • 科技服务成功案例 • 拟转移项目介绍

  3. 团队简介 依托学科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 • 国家重点学科 •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 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 并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教授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各1名。

  4. 团队简介 挂靠机构 “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是隶属科技部直接指导的工程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机构,与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建有广泛的合作关系;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以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为主要研究开发目标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 主要研究方向: 1)传统纺织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与再循环; 2)纺织生物技术; 3)生物质非传统纺织材料; 4)纺织链的评估与绿色设计。 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 依据生态纺织的基本属性即原料可再生、可重复使用,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可控,使用过程对消费者无害,废弃后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

  6. 服务特色: • 坚持基础研究与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开发相结合,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 提供工艺、设备、技术配套服务和人才交流培养。 • 与企业联合建设研发基地与技术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

  7. 承担课题: 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及企业重大课题50余项,包括: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4项 • 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 •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项 • 企业委托重大攻关项目数十项 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

  8. 论文专利:近三年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450余项,其中已授权近180项; 成果转化:近三年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院(中心)5家,实现成果转化(含专利许可)41项,发表论文620篇。 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

  9. 研究成果与奖励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0)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水溶性几丁糖医用制品的研制与临床应用(2009) •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活性染色高效短流程皂洗技术开发与产业化(2010) • 配位自组装高分子负载型钯活化导电布制备技术及产业化(2010) • 纺织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审核(2010) • 活性染料一步法无盐染色、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2009) • 毛纺织物洗呢生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09)

  10. 团队组成

  11. 团队组成 团队负责人——毛志平教授 博士,研究员、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纺织品功能性修饰和纺织品清洁生产。近5年,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18项。

  12.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杨一奇 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长江讲座教授 ;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董事会董事,AATCC 中西部分会主席,AATCC 基金会科研基金评审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国际评委,中国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纺织材料的生物合成和转化,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生态化制取及纺织加工,聚乳酸等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相关技术

  13. 科技服务成功案例 是一种典型的从源头进行污染治理、清洁 生产的工艺。与传统的涂料及染料染色工艺相比: • 染色深度提高了30%; • 色牢度提高到3级以上; • 节约能源40%; • 节约用水50%; • 节约染化料60%; • 污染物排放减少95%; 常州东高染整有限公司、上海长盛印染化工有限公司已将该技术应用于生产,设计生产能力1400万米/年,全年净利可达700万元,比常规生产工艺节约成本170万元,已实现批量生产。 织物变性涂料连续染色技术:

  14. 科技服务成功案例 将活性染料的染色温度从80-100℃降低至40-60℃,染料利用率从60-70%提高至85%以上,显著降低了活性染料染色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 L型低温固色活性染料已在上海市安诺其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生产,产品销往20余家印染企业,反映良好; • “L型低温固色活性染料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资助; • “活性染料连续加液低温染色”项目获得南通佳禾染整有限公司资助,该技术已在该公司得到应用。 棉型织物的低温染色关键技术:

  15. 科技服务成功案例 制备了具有防臭和防毡缩双重功能的助剂, 开发出精纺毛型织物的清新机可洗复合功能整 理技术。各项指标达到国际羊毛局机可洗技术标准,防臭效果明显和耐久。 • 与氯化防缩技术相比:免水洗,节水95%,节能>40%,污染物AOX值零排放。 • 与常规树脂防缩技术相比:织物手感柔软、焙烘温度低、不黄变、价格低。 • 已在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累计生产毛织物130余万米,新增利润2260万元。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其 在毛纺织品功能整理上的应用:

  16. 科技服务成功案例 • 棉型织物无甲醛耐久压烫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合成了聚富马酸类无甲醛耐久压烫整理剂,用于纯棉织物的耐久压烫整理,克服了以往耐久压烫整理含甲醛的缺点。研究成果已经在安徽芜湖实现产业化 。 • 无机金属化合物对超薄柔性纺织品功能性的提高:获得了耐高能射线、高低温等极端条件的高性能纺织品,部分研究成果在国产舱外宇航服上得到应用。专利技术“有机纤维织物耐火隔热的整理方法”已经在福建石狮龙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得以实施。 • 毛织物清洁净洗技术:研制了一种对各类毛织物具有很好的洗呢和净洗效果的矿物粘土类生态型毛纺净洗剂,实现了降低洗呢工序1/3用水量的目标。项目自2007年实现产业化,至2008年累计新增产值7470万元,新增利润1015万元,节支173万元。

  17. 拟转移项目介绍 • 服装面料纳米抗菌整理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载纳米银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棉与合成纤维织物上的应用。利用该技术制备的纺织品抗菌效果明显、功能持久,可以经受多次水洗,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 黄土基有色物质的制备及染色技术:该技术从矿土中提取黄土基有色物质用于棉、真丝的染色,其在色光和色牢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可用于内衣、家纺等织物面料染色。 • 基于矿物粘土的生态印染助剂的开发及其应用:将矿物粘土经改性、提纯后可应用于多个纺织印染步骤中,如用于上浆、活性染料染色、印花糊料、净洗剂、柔软剂以及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等。

  18. 拟转移项目介绍 • 活性染料连续加液低温染色:本技术用常规仪器配置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染料浓度在线(实时)监测装置,可以满足一般常压下染料上染过程试验的使用要求。 • 纤维素纤维制品及纸浆的荧光消去技术:该方法通过采用特殊的氧化剂、稳定剂和增效剂,对常见的纤维素材料上的荧光增白剂具有强烈破坏作用,采用常用的浸渍加工方式,在常压下即可彻底消除纺织制品及纸浆中的荧光,而且对材料的强力损伤小。 •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以超临界CO2流体作为介质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可真正实现纺织品的无水染色加工,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染色技术。先后自行研发了具有动态循环装置的小样机和工业化试验机,解决了染料溶解、动态上染、拼色等众多技术难题,掌握了可工业化试生产的超临界CO2流体染色技术。

  19. 拟转移项目介绍 • 棉型织物低温漂白关键技术:通过研究低温漂白工艺及装备,在保证织物白度和棉籽壳去除的基础上,双氧水漂白温度从98-100℃降低至70-80℃,节能30%、节水10%,减少废水排放10%。 • 退浆精练用复合酶制备及其应用工艺技术:开发了棉型织物生物酶的退浆精练产业化工艺,开发了适合于淀粉类浆料和混合浆料上浆的棉型织物退浆工艺。该方法符合国际纺织品环保标准要求;单位产量耗水减少10%及以上、节能30%。 • 准分子紫外光源纺织品表面改性技术:准分子紫外光源对纺织品的表面改性技术是一种清洁、适应面广、快速、节能的最新型的加工方法,适宜于加工大面积移动的纺织品,可用于开发高附加值的高档聚酯面料。

  20. 联 系 方 式 郭立民: 东华大学科研处 联系电话:021-67792136 E-mail:glm@dhu.edu.cn 钟毅: 东华大学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21-67792707 E-mail:zhongyi@dhu.edu.cn

  21. 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