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微生物基础生物学与农业生物药物创新团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微生物基础生物学与农业生物药物创新团队. 首席专家:刘波博士、研究员. 参加人员:唐建阳、林抗美、李月仁、朱育菁、蓝江林、林营志、阮传清、车建美、肖荣凤、郑雪芳、王联德、黄素芳、葛慈斌、张秋芳等. 依托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汇报内容. 一、目标思路 二、团队建设 三、研究进展 四、主要成果 五、存在问题. 一、目标与思路. 研究目标: 微生物基础生物学及其农业生物药物(微生物制剂)研究与应用,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研究基础上,研制出微生物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 一、目标与思路. 微生物学科. 基础生物学.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微生物基础生物学与农业生物药物创新团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微生物基础生物学与农业生物药物创新团队 首席专家:刘波博士、研究员 参加人员:唐建阳、林抗美、李月仁、朱育菁、蓝江林、林营志、阮传清、车建美、肖荣凤、郑雪芳、王联德、黄素芳、葛慈斌、张秋芳等 依托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2. 汇报内容 • 一、目标思路 • 二、团队建设 • 三、研究进展 • 四、主要成果 • 五、存在问题

  3. 一、目标与思路 研究目标:微生物基础生物学及其农业生物药物(微生物制剂)研究与应用,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研究基础上,研制出微生物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

  4. 一、目标与思路 微生物学科 基础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 杀虫微生物 防病微生物 抑线微生物 应用微生物 饲用益生素 农残降解菌 生物肥料菌 生物保鲜菌 生物发酵茶 食用微生物 生物致弱机理 病原种下分化 免疫抗病机理 抗病物质分析 植物体内生菌 安地生物农药 杀线虫微生物 线虫生态特性 几丁质酶基因 发酵技术研究 促长杀线机理 担子肥药研究 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生理 微生物生态 分子生物学 功能微生物 生物藕合技术 晶体蛋白特性 毒素基因分析 生物农药抗性 真菌杀虫研究 生产工艺标准 分子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水体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林地微生物 微生物净化

  5. 二、团队建设-(1)人才队伍 • 2007-2009年 • 职称晋升:2人晋升为研究员,3人晋升副研,4人晋升助研。 • 研究生培养:同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16名,2人考取在职博士生。 • 本科生实习基地:接收师大、福大、农大本科实习生65名。 • 国际培训:派出3人次到美国、德国进行访问研究。 • 合作交流:接收合作研究人员5人次。 • 学术研讨: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场(次),全省学术交流研讨会1场(次)。科技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报告会415人次,67人次做学术报告。

  6. 二、团队建设-(2)平台建设 五千多样品 发酵技术 120种标准Bacillus菌株 分子操作 脂肪酸分析 建立以生物农药工程菌—芽孢杆菌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研究平台:

  7. 二、团队建设-(2)平台建设 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200余台,计600万元。 微生物基础技术实验室 微生物资源保存实验室 微生物分子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物质分析实验室 微生物发酵技术实验室 微生物作用机理实验室 微生物应用技术实验室 微生物防效测定实验室

  8. 二、团队建设-(2)平台建设 微生物 资源利用 分子操作 脂肪酸分析 • 转GFP • 功能基因 • 分子标记 • 基因组学 • 菌株鉴定 • 群落分析 • 信号标记 • 生态特性 • 土样采集 • 标准菌株 • 菌株分类 • 发酵技术

  9. 二、团队建设-(2)平台建设 功能微生物 作物生产过程 产品加工过程 动物生产过程 生物床 接种剂 内生菌 生防菌 肥料菌 降解菌 降污菌 益生菌 果立鲜 苗立鲜 赤豆酪 生防菌 健康栽培,去除残留 健康养殖,减低污染 提高品质,转化物质

  10. 二、团队建设-(2)平台建设 原有研究平台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基地 福建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新建研究平台 福建省农业生物药物研究与应用平台 福建省农业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野外观测站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实验室 华南村镇塘坝地表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德示范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海峡西岸农业环境实验站

  11. 二、团队建设-(3)管理制度 运行机制: • 网络管理 • 视频会议 • QQ会议 保障制度: • 大事件合议 • 财务合议 • 监事会管理 • 定期学术交流 章程条例: 《微生物学科创新团队科研管理规定》 《微生物学科创新团队科研管理监事会章程》 视频会议室 网络管理 财务合议

  12. 三、研究进展 2007-2009年试验报告共计534篇。 • 1.微生物基础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 应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建设:持续进行世界各地土样的收集保藏,各地土壤芽孢杆菌筛选、保存、鉴定,新增菌株598株,建立土壤标本地理分布网站,并新增Google地图功能。 • 芽孢杆菌标准脂肪酸标记库的建立:国外引进120多株芽孢杆菌标准菌株脂肪酸检测及脂肪酸标记库的建立。 • 野外观测站建设:新安装了闽侯白沙和闽侯两个观测点,其中闽侯白沙观测点为增强站,同步在网站数据库中添加了相应的内容。采用SVN方案实现了版本控制。

  13. 三、研究进展 2.作物害虫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 • BTA生物藕合技术研究: • 利用MOE软件构建BTA生物藕合三维模型 • 阿维菌素的羟基保护和衍生化 • 利用PEG改进阿维菌素水溶性 • BT蛋白质晶体降解、柱层析及电泳检测 • 藕合产物的Octet RED System检测 • 柑桔黄龙病传播媒介木虱生物防治的研究: • 顺昌柑桔黄龙病采样 • 柑桔黄龙病脂肪酸标记研究,构建脂肪酸树 • 调查黄龙病传播媒介木虱的的发生规律以及生防菌 • 建立了木虱的试验室种群 • 田间微生物天敌调查、生防菌分离及对木虱杀虫活性的测定

  14. 三、研究进展 3.作物病害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 • 青枯病生防菌致弱机理及植物免疫接种剂的研究: • 青枯雷尔氏菌GFP • 强、弱致病力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 筛选无致病力青枯菌用于免疫接种剂 • 枯萎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 枯萎病原病原菌分离、纯化与保存; • 转GFP的尖孢镰刀菌侵染与定殖特性 • 尖孢镰刀菌无毒基因的检测。 • 漳州南靖香蕉枯萎病的田间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15. 三、研究进展 3.作物病害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 • 微生物保鲜技术研究: • 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果立鲜”效果稳定性 • 研究杨梅微生物保鲜剂 • 开展荔枝褐变机理研究 • 召开枇杷保鲜效果现场验收会 • 新型生物杀菌剂“松刚霉素”的研究: • 灰黄霉素的结构改造,改造物的抑菌试验及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确定松刚霉素命名(Sunganmycin) • 印制包装袋,采购原料并检测原料质量

  16. 三、研究进展 4.作物线虫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 • 担子肥药的研究: • 研究不同酶对淡紫拟青霉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哈茨木霉的 潮霉素标记。 • 获得转GFP的哈茨木霉菌株,比较了转GFP及野生型哈茨木霉菌株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抑菌能力。 • 担子肥药接种不同生防菌的情况。

  17. 三、研究进展 5.微生物次生物质研究与应用 • 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JK-2活性成分分析: • 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JK-2的基因组测序 • 优化了生防菌JK-2活性物质提取条件 • 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D)测定了JK-2的挥发性成分 • 多糖提取物进行光谱分析 • 多糖胶质凝胶剂的研发: • 高酰结冷胶的少动鞘脂单孢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菌种筛选 • 培养基优化及提取工艺研究,已获得高酰结冷胶初样。

  18. 三、研究进展 6.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 台湾入境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 台湾入境果蔬对本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测定了福清芒果园(台湾品种)脲酶活性、微生物脂肪酸多样性 • 整理了《台湾本土昆虫名录》,收纳了6248种台湾本土昆虫 • 微生物发酵床零污染养猪技术研究示范 • 发酵床主要病原微生物动态监测 • 高温季节发酵床微生物动态研究 • 微生物发酵床零污染养猪技术研究示范 • 微生物发酵床零污染养羊技术示范 • 微生物发酵床养牛技术研究

  19. 三、研究进展 7.双百行动-产学研开发 • “美味赤豆酪”的研发(合作企业—惠尔康集团): • 筛选获得用于植物发酵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对菌株进行驯化,对配方进行优化,初步研发出“美味赤豆酪” • 建立五谷资源库 • 五谷发酵产品不同添加剂用量和品种的研究 • 确定了“美味赤豆酪”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 设计并印刷”美味赤豆酪”的产品标贴 • 设计了“五谷堂”的商标

  20. 三、研究进展 7.双百行动-产学研开发 • 酪氨酸酶抑制剂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合作企业—景南公司):基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白花菜的保鲜及保鲜后花菜石蜡切片,观察保鲜后花菜组织变化。 • 种苗贮运过程保鲜技术的研究(合作企业——厦门如意): • 调查了种苗贮运过程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处理进行了箱体保鲜试验,并将处理后的种苗移栽大田,观察对后续生长的影响。 • 经过试验室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已筛选到能预防种苗贮藏病害,防止 运输过程根系徒长的种苗保鲜剂,对种苗及后期生长结果无生理影响,达到无公害的防治效果。 • 设计了“苗立鲜”的商标。

  21. (1)枯萎病疫苗研究 香蕉内生菌 铜绿假单胞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22.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2)尖孢镰刀菌弱菌株疫苗研究(陈庆河博士) 将无毒基因克隆,构建到带GFP质粒的载体,导入病原菌形成弱菌株

  23.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3)生防菌致弱机理

  24.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4)生物肥药研究

  25. 木霉菌 芽孢杆菌 青枯菌 内生菌 铜绿菌 枯萎菌 拟青霉菌 放线菌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4)生物肥药研究

  26.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5)农药降解菌研究 阴沟肠杆菌 乐果HPLC 正磷酸根的含量 酶的纯度及 分子量测定 降磷灵降解乐果特性 各组分酶活

  27.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6)动物益生菌研究

  28.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7)微生物发酵床

  29.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7)微生物发酵床

  30.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7)微生物发酵床

  31.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 (7)微生物发酵床

  32.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8)微生物保鲜研究

  33.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8)微生物保鲜研究

  34.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9)种苗保鲜研究

  35.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10)美味赤豆酪研究

  36.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10)美味赤豆酪研究

  37. 三、研究进展-创新点(11)疫苗替代嫁接 植物疫苗鄂鲁冷特 青枯雷尔氏菌弱菌株 替代茄子嫁接 植物疫苗研究 700

  38. 四、主要成果-项目申报 • 2007-2009年度,共申请到项目82项,合同计划总经费3277.4万元,实际到位经费3135.4万元。 • 国家级项目14项,合同计划总经费2097.5万元 • 省级项目44项, 合同计划总经费1084万元 • 院市级项目24项,合同计划总经费95.9万元

  39. 四、主要成果-项目申报及完成情况 项目申报: • 2007-2009年度,共申请到项目82项,合同计划总经费3277.4万元,实际到位经费3135.4万元。 • 国家级项目14项,合同计划总经费2097.5万元 • 省级项目44项, 合同计划总经费1084万元 • 院市级项目24项,合同计划总经费95.9万元 项目完成情况: 鉴定结题43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省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等。

  40. 四、主要成果-成果专利论文 发表文章: 共发表第一作者论著5本,第一作者论文9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 4篇;国家级学报24篇。 获奖成果: 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院课题进展奖2项。 专利、标准和登记证: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农药临时登记证1个,企业标准1项,肥料登记证1个,饲用益生菌剂。

  41. 四、主要成果

  42. 四、主要成果 部分应用证明 全部符合无公害猪肉标准 猪肉检测报告 专利申报证书

  43. 四、主要成果-微生物发酵床示范推广 微生物制剂 许可证和登记证

  44. 五、存在问题 建议进一点深化成果应用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效率。

  4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