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规范管理,精致服务,逐步提升 —— 教学管理制度解读

规范管理,精致服务,逐步提升 —— 教学管理制度解读. 教务处 2011 年 7 月 11 日. 第一部分 教务处概况. 1 、定位 教务处是我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学校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总调度室”,是学校各教学单位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枢纽”。 为学校“强理工、精文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政策导向和理论支持,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精致,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提供全面教学管理保障。 2 、职能

byr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规范管理,精致服务,逐步提升 —— 教学管理制度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规范管理,精致服务,逐步提升——教学管理制度解读规范管理,精致服务,逐步提升——教学管理制度解读 教务处 2011年7月11日

  2. 第一部分 教务处概况

  3. 1、定位 教务处是我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学校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总调度室”,是学校各教学单位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枢纽”。 为学校“强理工、精文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政策导向和理论支持,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精致,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提供全面教学管理保障。 2、职能 全面协调学校教学管理,统筹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运行,保障教学质量,研究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推广先进教学经验。

  4. 3、领导分工与科室职责 处长:周水庭(质量工程、教研教改)(Tel:6291999,Add:行政楼411) 副处长:刘芸(教学运行、教学监控)(Tel:6291502,Add:行政楼410) 副处长:陈克忠(实践、考试、教材)(Tel:6291997,Add:行政楼404) 教务管理科:课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监控、工作量管理、教学信息化 (Tel:6291103,Add:行政楼402) 实践教学管理科:实验室建设与协调、实践教学管理 (Tel:6291136,Add:行政楼403) 教研教改科:专业建设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改项目管理、质量工程 (Tel:6291567,Add:行政楼408) 考试中心:常规考试管理、等级考试管理、职业资格考试 (Tel:6291565,Add:实3-101) 教材组、油印室:教材订购、试卷讲义等资料的印制 (Tel:6291189,Add:实2-106)

  5. 第二部分 教学管理制度概述

  6. 1、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获取方式 一、至系部办公室查阅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一、二册,2007年7月前); 二、至教务处网站下载(http://jw.xmut.edu.cn/-规章制度,分教务管理、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及教研教改); 三、其他教学管理通知可登陆教务处网站查询(http://jw.xmut.edu.cn/-通知公告)。 四、最新的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已经在编印的过程中下学期下发各单位。

  7. 2、教学管理文件目录 • (一)学籍管理 • 厦门理工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暂行) • 厦门理工学院民族特招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注册和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学分制收费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 •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主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教育管理办法(试行) • 厦门理工学院重新学习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赴境外校际交流学生管理暂行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可招收校内国家培养计划内本专科生的操作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国际项目国家培养计划内学生学籍管理、课程修读与成绩管理实施细则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证及校徽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班级及班名编制规则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学号编制规则 • (二)课务管理 • 厦门理工学院非专任教师任课管理暂行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外籍教师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公共选修课程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排课及调课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教室管理办法 • (三)考试管理 • 厦门理工学院考试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考试违纪处理办法

  8. (四)教材管理 • 厦门理工学院教材建设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自编教材使用管理办法 •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 厦门理工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听课制度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章程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方案(试行)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督导团工作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检查工作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档案(文件)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制度(试行) • (六)教研教改 •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制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课程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条例 • 厦门理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教研室工作暂行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管理暂行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制管理试行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及奖励办法

  9. (七)实践教学管理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稿) •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生实习教学管理规定(修订稿) •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 厦门理工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 (八)实验室管理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工作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中心工作规程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设置与调整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实验守则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人员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 厦门理工学院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劳保用品管理办法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0. 分解开课计划 生成教学任务 确定授课要求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与讨论教学大纲 教师领取教学任务 教务处排课管理 编写教案与教学进度表 制作多媒体课件 组织教学 征订教材 学生考核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实习 课程设计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3、教学工作基本流程

  11. 4、教学文件规范 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描述与规定的教学纲领性文件;由高级职称教师按课程及学生层次组织制订(助教不能独立制订教学大纲),严格执行审批手续 教学大纲 开学第一周制定上交,一式三份;要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相吻合,同一专业、同一课程授课计划必须统一制定,并经教研室主任核对后执行 教学进度表 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作出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教案 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原则上要求新教师或开设新课程的教师应编写讲稿 讲稿 教学情况登记表 如实记录教学情况(含教学进度表、考勤、平时成绩登记等) 包括电子课件、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电教片和流媒体等。 不能代替教案 多媒体课件

  12. 第三部分 教学信息化平台

  13. 教学信息化工作平台 实验室和实践教学 综合管理系统 教学网站 门户 综合教务 管理系统 数字化教学 应用系统 • 实验教学管理 •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 • 实践教学管理 • 基本信息管理 • 注册系统 • 学籍管理 • 教学计划管理 • 排课管理 • 选课管理 • 考试管理 • 成绩管理 • 教材管理 • 教学管理 • 毕业管理 • 学生教师管理 •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 • 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 • 与展示平台

  14. 教务处网站网址:http://jw.xmut.eu.cn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jxgl.xmut.edu.cn/(教务管理科) 1、至教务处网站下载并熟悉相关操作流程(教务处主页—下载中心—教务信息系统);2、各系办有教务系统操作手册。 实验室综合管理学系统:http://lab.xmut.edu.cn/(实践管理科)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http://eol.xmut.edu.cn/(教研教改科) 1、基础型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自建);2、精品课程:省级、校级优秀示范课程展示;3、任课教师、教学名师:学校教师总览与教学名师总览;4、教学资源库:国内、国外部分优秀教学资源检索

  15.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师功能 教师信息 日常办公 课程 成绩 • 成绩录入 • 成绩修改 • 成绩查询 • 成绩分析 • 基本信息 • 教学任务 • 教学进度 • 教室预定 • 调课、停课申请 • 申报课程 • 课表查询 • 学生名册 • 质量评价 • 毕业论文(设计)

  16. 第四部分 常规办事流程介绍

  17. 登陆教务信息系统主页 输入教师账号信息,登陆教务管理系统 点击“教学维护” 第一步:申请调课 1、临时调停课 点击“教师临时调课申请” 第三步:查询审批结果 第二步:审批 1.通知教学班学生,并让学生代表签署意见。 2.相关系部审批。(学生所在系部审批意见) • 1、选择变动类别(调课、停课、补课、换教室、换教师) • 2、选择课程及变动信息 • 3、填写变动后信息及变动原因 撤回,教务处通知相关系部秘书并告知撤回理由。 通过 将《调、停课申请》送教务处审批。 保存信息后,打印《调、停课申请》

  18. 申请开课老师填写“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 向教研室提出开课申请, 并经教研室主任同意 非教学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部门同意 将“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 表”直接送教务处 院(系、部)教学副主任审核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业务能力 初审后,申请老师将电子档和纸质材料交至教学秘书 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人 才培养方案、教学需求与教 学条件等,提出复审意见 教学秘书在下学期报送开课计划时,将本院(系、部)“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一并送交教务处 经审批开设的课程列入《厦门理工学院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供学生选课 2、校公选课申报

  19. 3、教室借用流程 登陆教务信息系统 通过输入学生账号信息,登陆教务管理系统 点击“教学管理” 点击“教室借用申请” 第一步:预约教室 第二步:查看审核结果 选择借用日期、时间段 点击“预约教室审核结果” 点击“按时间段查询空教室” 审核意见不批准,查看审核意见。 已被批准者,打印“教室借用单” 还未审批,如需取消教室借用,点击“取消预约” 选择教室(点击“选定”框) 点击“预约选定教室”(注意:点击后,系统应出现借用信的息界面,如果未能弹出界面,请按ctrl+鼠标点击) 活动主办单位审核,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送电教管理中心办理借用手续 填写借用信息(借用单位、预约人、联系电话、用途),点“教室预约” 等待教务处审核

  20. 学生对成绩有异议,向开课单位提交《厦门理工学院学生试卷核查申请表》学生对成绩有异议,向开课单位提交《厦门理工学院学生试卷核查申请表》 开课单位或任课教师自查发现成绩有错需要更正 开课单位经核查确认成绩需要更正 任课教师填写《厦门理工学院成绩更正申请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起提交开课单位 开课单位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教学主任审批 同意 教学秘书将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交教务处审批 情况属实 情况不属实 教务处成绩管理负责人核实情况 告知院(系),不予更改 审批不同意 提交教务处负责人审批 审批同意 教务处成绩管理负责人在教务信息系统更正成绩 4、成绩更正办理流程

  21. 第五部分 寄语

  22.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3. 祝各位新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