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 . 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 6 . 2 工程概况 6 . 3 施工方案 6 . 4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6 . 5 各项资源的需要量与施工准备 工作计划 . 6 . 6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 6 . 7 经济分析 6 . 8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第一节 概述. 一、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 、 工程概况及特点; 2 、 施工方案; 3 、 施工进度计划; 4 、 资源需要量计划; ( 劳、机、材料、构件、加工品) 5 、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cach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 6.2 工程概况 • 6.3 施工方案 • 6.4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6.5 各项资源的需要量与施工准备 • 工作计划 . • 6.6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 • 6.7经济分析 • 6.8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2. 第一节 概述 • 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 1、工程概况及特点; • 2、施工方案; • 3、施工进度计划; • 4、资源需要量计划;(劳、机、材料、构件、加工品) • 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7、技术与组织措施;(质量、安全、节约、环境、季节) • 8、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及结束语 • 据工程情况---简略(标准图、常干、简单的或为子项目) • ---详细(新的、复杂的扩建或新建)。

  3. 二、编制意义 • 1.确保工程施工任务如期、圆满地完成; • 2.是进行投标、获得工程任务、提高企业信誉的重要保证。(切实可行的组织设计,方能确保工期、质优、价廉)。 • 三、编制依据(10条) • 1、文件、合同; 2、施工组织总设计; • 3、年度计划; 4、预算文件; • 5、资源配备情况; 6、水电供应情况; • 7、设备安装对土建要求;8、甲方提供的条件; • 9、现场具体情况; • 10、土地申请、施工执照、规范、规程、规定、定额。

  4. 四、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一)形式 : 文字或表格,最好配有简要图纸 (二)编写目的: • 1、编制者心中有数,以便合理选择方案,提出相应措施; • 2、审批人了解情况,以判断方案可行、合理、经济、先进性。 (三)内容 • 1.工程建设概况: • 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工程性质、名称、用途;资金来源及造价;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总分包单位;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施工图纸情况;施工合同是否签订等。 • 2.设计概况: • 1)建筑:面积、层数、层高及总高;平面形状及尺寸;功能;室内外主要装饰等。 • 2)结构:基础形式及埋深;结构类型;主要构件的材料及类型;抗震设防情况等。

  5. 3.主要工作量、工程量(列表) • 4.建设地点特征 • 位置、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当地气温、风力、主导风向,雨量、冬雨季时间,冻层深度等。 • 5.施工条件 • “ 三通一平”情况;场地周围环境; • 劳动力、材料、构件、加工品、机械供应和来源; • 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 现场暂设工程的解决办法等。 • 6.特点分析 • 工程量、工期、结构复杂、装饰质量、施工条件、地点特征、资金等方面。

  6. 第二节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法)第二节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法) • 内容: • 确定施工展开程序; • 划分施工段; •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 确定施工顺序(分部分项工程) ; •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7. 一、施工展开程序的确定 • 1、开工前后的展开程序: • 施工准备→开工报告及审批→开始施工; • 2、单位工程的展开程序:(各分部工程间的先后顺序与相互关系) • 一般建筑: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 • 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 • 工业厂房的土建与设备: • (1)先土建,后设备(封闭式施工)―― • 一般机械厂房:结构完→设备安装 • 精密工业厂房:装修完→设备安装 • (2)先设备,后土建(敞开式施工)-- • 重工业(冶金,发电厂…) • (3)设备与土建同时--能互相创造条件者

  8. 一段 二段 三段 ① ⑤ ⑥ ⑩ 二、划分施工段 • (二)分段注意: • 基础少分段; • 主体按主导施工过程分段; • 装饰以层分段或每层再分段。 • (三)几种常见建筑的分段 • 1.多层砖混住宅 • 结构:2~3个单元为1段,每层分2~3段以上(面积小者栋号流水); • 外装饰:按脚手架步数分层,每层分1~2段; • 内装饰:每单元为1段或每层分2~3段 • (一)按照分段原则和方法(图示)

  9. 2.单层工业厂房 • 1) 基础:按模板配置量分段; • 2)构件预制:分类、分跨,考虑模板量分段; • 3) 吊装:按吊装方法和机械数量考虑; • 4) 围护结构:按墙长对称分段,与脚手架、圈梁、雨棚等配合; • 5)屋面:分跨或以伸缩缝分段; • 6) 装饰:自上至下或分区进行。

  10. 三、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 • 施工起点流向 • --指在平面或竖向空间开始施工的部位及其流动方向。 • 确定时应考虑的因素: • 1.建设单位的要求; • 2.施工的繁简程度; • 3.施工方便、构造合理; • 4.保证工期和质量。 • 装饰工程的一般流向:

  11. 楼层 楼层 5 5 4 4 3 3 2 2 1 1 单元 单元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a) (b) 图1 室内装修装饰工程自上而下的流向 (a)水平向下; (b)垂直向下

  12. 楼层 楼层 5 5 4 4 3 3 2 2 1 1 单元 单元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a) (b) 图2 室内装修装饰工程自下而上的流向 (a)水平向上; (b)垂直向上

  13. 7 7 6 6 楼层 楼层 5 5 4 4 3 3 2 2 1 1 单元 单元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a) (b) 图3 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自中而下再自上而中的流向 (a)水平向下; (b)垂直向下

  14. 四、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一)确定施工顺序的原则 • 1、符合施工工艺及构造的要求; • 2、与施工方法及采用的机械协调; • 3、符合施工组织的要求(工期、人员、机械) • 4、保证施工质量; • 5、有利于成品保护; • 6、考虑气候条件; • 7、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15. (二)几种房屋的施工顺序 1、砖混住宅(五个分部工程、三个阶段) • (1)基础工程(正负零或防潮层以下) • 放线→挖土→打钎验槽→(地基处理)→做垫层→砌基础→一次回填→暖沟、圈梁→二次回填及地面垫层 • (2)主体结构(硬架支模) • 扎构造柱筋→砌墙(搭脚手架、安过梁、安门窗口或木砖)→支构造柱模→浇构造柱混凝土→扎圈梁筋→支圈梁模→安装楼板、楼梯、阳台板→板缝、现浇板支模→扎筋→浇混凝土→上一层。

  16. (3)装饰阶段各工序间的顺序: • 1.钢门窗、木门框安装――砌墙后、抹灰前; • 2.木门扇安装――墙、地抹灰后; • 3.铝合金或塑料门窗――大面积抹灰之后; • 4.地面、踢脚或墙裙、墙面、顶棚抹灰的关系: • 地面(养护)→踢脚或墙裙→顶棚→墙面, • 顶棚→墙面(清理落地灰)→地面(养护)→踢脚或墙裙→补齐墙面 • 5. 刷钢窗油漆――抹灰之后、安玻璃之前两遍,交活前最后一遍; • 6.刷顶棚、墙面涂料――抹灰干燥2~4周以上,门窗安装后,木制品油漆前; • 7) 裱糊――油漆涂料后,地毯铺设前;

  17. 放线 安外沿铝窗(铝门) 穿楼板管线 隔墙轻钢龙骨 吊顶内照明、烟感管线 安室内门框 吊顶内消防喷淋管、风管 外墙内衬保温板 内隔墙安第一面石膏板 隔墙内电气管线 内隔墙安第二面石膏板 吊顶 装线角 安门扇 顶棚涂料 门油漆 贴壁纸 安装五金 装床头柜 安装灯具、插座、开关 安装喷淋头 铺地毯 清理 图4客房、卧室、起居室装饰装修施工顺序框图

  18. 2、装配式单厂 -- 五个施工阶段:基础工程;预制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围护、屋面、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 (1)基础工程:挖土→混凝土垫层→杯基扎筋→支模→浇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土。 设备基础:开敞式――与柱基同时 • 封闭式――结构完后 (2)预制工程 • 柱:地胎模→扎筋→支侧模→浇混凝土(安木芯模)→养护→拆模; • 屋架:砖底模→扎筋、埋管→支模(安预制腹杆)→浇混凝土→抽芯→养护→穿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灌浆→养护→翻身吊装;

  19. (3)吊装工程 准备→吊装柱子→吊装吊车梁、地梁→吊装屋盖系统 (4)围护、屋面、装饰工程 围护:砌墙(搭脚手架)浇圈梁、门框、雨棚; 装饰:安门窗→内外墙勾缝→顶、墙喷浆→门窗油漆玻璃→地面、勒脚、散水 (5)设备安装 3.现浇框架公共建筑 • 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围护、屋面、装饰工程;水、暖、电等设备安装工程。 (1)基础工程 (2)主体结构工程 (3)围护、屋面、装饰工程

  20. 五、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一)基本要求 • 1.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为主(工程量大、工期长、重要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殊结构、不熟悉、缺乏经验的)。 • 2.符合总设计的要求。 • 3.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 (如:机械型号)。 • 4.提高工厂化、机械化程度 (如:混凝土构件、预制磨石、钢筋加工)。 • 5.满足先进、合理、可行、经济的要求(分析、比较、计算) • 6.满足工期、质量、安全要求。

  21. (二)机械选择 • 1.选择的内容: • 类型、型号、数量。 • 2.选择的原则: • 1)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 2)有获得的可能性; • 3)经济合理且技术先进。

  22. (三)几种常见建筑物施工方法的选择内容 • 1.多层砖混住宅 (1)基础工程 • 挖土为主,垫层、砌砖基、回填等为辅。 • 1) 挖土方法: • 人工挖――土方量不大、不深的槽; • 机械挖――土方量大、深、有地下室的大开挖; • 选择机械的类型、型号; • 计算数量;(据工期、工程量、定额等) • 提出进场时间、开挖的起点流向、开行路线(附图)。 • 2) 开挖的技术措施: • 放坡、加工作面;直壁加支撑否; • 防止超挖的措施; • 排降水及防雨措施; • 挖土量、回填留量,堆放、弃土方法; • 其它措施(打钎、验槽、地基处理、流沙防范)

  23. (2)主体结构 • 主要施工过程: • 砌墙(搭脚手架、井架、马道,安过梁、预制休息平台…) • 现浇钢混凝土构件(圈梁、构造柱、雨棚、部分楼板) • 吊装梁、板 • 1) 脚手架 • 搭设材料(钢管扣件、木、碗扣、桥式、门型框式) • 搭设方式(内、外,单、双排) • 搭设方法及要求 • 2)垂直运输 • 设备类型及型号选择(塔式、自行式、井架、门架) • 进场时间、安装要求。 • 3)施工要求 • 模板选择,砌墙、吊装、钢筋、混凝土等,支模、支撑图 • (3) 屋面、装饰、设备安装 • 着重于:垂直、水平运输方法; • 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水基层处理,地面养护,样板间块) • 协调配合关系

  24.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厂 (1)基础工程 • 1) 挖土方法 • 人工、机械 • 要求及技术措施:放坡,基底标高,堆弃土,降水… • 2) 杯基施工 • 主要:模板选择,支模方法,图 • 次要:作垫层、扎钢筋、混凝土浇捣养护、拆模等方法措施 • 施工机械:混凝土――拌、运、浇、捣; • 钢筋――调直、切断、弯钩、焊接; • 木加工――电锯、电刨…。 • 3) 回填土 • 施工方法:人工回填、分层夯实 • 回填后,碾压场地2~3遍; • 施工机械:蛙式夯、压路机。

  25. (2)现场预制工程 • 1) 平面布置图 • 先确定吊装方法和顺序,再画预制布置图。 • 柱子布置方式:斜向、纵向、横向 • 可2~3根迭浇,排列次序取决于就位次序; • 屋架布置方式:正面斜向、正反斜向、正反纵向 • 可3~4榀迭浇,排列次序取决于吊装就位次序; • 留出抽管、穿筋距离,下榀混凝土达到30%R后制上榀。 • 2) 模板选择 • 底模:土胎模、砖胎模、多节架空支模; • 侧模:木模、钢模,固定夹具,支模方法图。 • 腹杆:可先预制(两端较净长加10~15cm,锯齿状;筋露10~12cm,弯钩,与主筋绑扎;位置准确,浇前端头刷浆)

  26. 3)钢筋、埋件、混凝土施工方法与要求 • 4) 预留孔道(或铺放预应力筋) • a.方法:钢管抽芯、胶管抽芯、埋管法 • b.要求及措施 • 5) 养护、预应力张拉 • 养护方法 • 混凝土强度:张拉―-75%R • 扶直―-100%,灌浆15MPa • 张拉:机具选择,张拉方法及技术措施,锚固方法及灌浆措施。

  27. (3)结构吊装 • 1) 选择吊装方法(分件、综合); • 2) 起重机类型、型号选择,数量确定; • 3) 吊装机械开行路线及吊装前的构件布置图; • 4) 吊装准备(道路、机具、弹线、抄平、脚手架、爬梯、校正工具……); • 5) 吊装工艺要求。 (4)围护结构 • 1) 脚手架选择(双排外脚手架、悬挂脚手架…) • 2) 垂直运输(井架、门架…); • 3) 施工要求与措施。 (5)设备基础 (6)屋面、门窗、地面及其它装饰 (7)生产设备、电器、管道等

  28. 第三节 施工计划的制定 • 一、施工进度计划 (一)概述 • 1.施工进度计划的任务 • 1) 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及施工顺序; • 2) 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延续时间; • 3) 明确各施工过程间的衔接、穿插、平行、搭接等协作配合关系; • 2.作用 • 1) 指导现场施工的安排; • 2) 确保施工进度和工期; • 3) 是编制其它计划的依据(月、旬、季度计划,资源需要量计划…);

  29. 3.分类 • 1) 控制性计划 • ――控制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时间、互相配合与搭接关系; • 用于:大型、复杂、工期长、资源供应不落实、结构可能变化等工程。 • 2) 指导性计划 • ――具体确定各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互相配合与搭接关系(实施性计划)。

  30. 4.形式 • 1) 图表(水平、垂直)――形象直观地表示各工序的工程量,劳动量,施工班组的工种、人数,施工的延续时间、起止时间。 • 2) 网络图――表示出各工序间的相互制约、依赖的逻辑关系,关键线路等。 • 5.编制依据 1) 各种有关图纸; 2) 总设计; 3) 开竣工日期; 4) 气象资料、施工条件; 5) 施工方案; 6) 预算文件; 7) 施工定额; 8) 施工合同等。

  31. (二)划分施工项目及计算工程量 • 1.划分项目要求: • 1)粗细取决进度计划的类型(控制--粗, • 指导--细) • 2)适当合并,简明清晰。 • 如:工程量过小者不列(防潮层); • 较小量的同一构件几个项目合并(圈梁); • 同一工种同时或连续施工的几个项目合并。 • 3)依据施工方案。 • 4)不占工期的间接施工过程不列(如构件运输) • 5)设备安装单独列项。 • 6)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项。

  32. 2.工程量计算要求: • 1)单位与定额一致; • 2)与方案的施工方法一致; • (土方:挖坑?槽?大开挖?放坡……) • 3)分层分段流水时,要分层分段计算; • (若各层段大致相等时,可只算一段,再乘层段数) • 4)利用预算文件时,要适当摘抄、汇总或重算;(单位不同、项目不同、规则不同) • 5)合并项目中各项应分别计算 • (外墙水刷石、干粘石……) • 6)其它及水、电、设备安装等可不算或由承包队算

  33. (三)计算劳动量及机械台班量P • P=Q/S=QH(工日或台班) • 注意: • 1.实际工作中,所用定额应参照国家、地区定额,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工人技术等级构成、现场条件、技术装备水平),研究确定出本工程的定额水平。 • 2.合并施工项目的处理方法: • 1) 其中各项分别计算后将劳动量(台班量)汇总; • 2) 其中各项是同一工种施工的,求出其平均定额: • 平均产量定额 • 平均时间定额

  34. (四)确定施工项目的延续时间Ti • 法1.先定人员或机械数量及班制: • Ti=P i /(R i×Ni) • Ri-- 人:考虑现有情况、现场条件、工作面、劳动组合 • 机:考虑现有及获得情况、工作面、效率、修、养 • Ni――工作班制,常取一班制。 • 当:工期紧; • 为提高机械使用率(塔吊),加快周转; • 必须连续施工(混凝土不留施工缝、滑模); • 为流水施工创造条件 • 可两班或三班。 • 当Ti太长(工期不允许)或太短时(没必要)时,应调整Ri或 bi,直至符合工期或合理可行。

  35. 法2、先确定延续时间,再计算人数或机械台数:法2、先确定延续时间,再计算人数或机械台数: • R i =P i /( Ti×Ni) • 要求: 计算出R i后,要进行可获得情况、现场条件、工作面、最小劳动组合、机械效率等方面分析研究,采取合理措施或进行调整。 • 注意:工作班组与机械配合施工时,计算出Ti后,必须验算机械配合能力。

  36. (五)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或网络图 • 1.编制进度计划表(横道图计划) • (1) 填写项目名称及计算数据 • (表头形式见下页)

  37.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制人:

  38. (2) 初排施工进度 • 要求: • 1) 按分部分项工程的顺序进行,一般采用分别流水,力争在某一分部或某些分项工程中组织节奏流水; • 2) 分层分段画进度线; • 3) 各工序间连接施工或搭接施工(据工艺上、技术上、组织安排上的关系); • 4) 注意技术间歇及劳动力的均衡性。

  39. 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40. (3)检查与调整 • 1) 检查内容: • 总工期; • 技术、工艺、组织上是否合理; • 延续时间、起止时间合理否; • 有立体交叉或平行搭接者在工艺、质量、安全上是否正确; • 技术与组织上的停歇时间是否考虑了; • 有无劳动力、材料、机械使用过分集中或冲突现象。

  41. 2) 修改与调整需注意: • 修改或调整某一项可能影响若干项; • 修改或调整后工期要合理,且要符合方案或工艺要求; • 流水施工各参数应符合要求; • 进度计划应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以便执行中能修改与调整。

  42. 2.编制网络计划 (1)编制项目表 包括:名称、工程量、劳动量、工种、人数、延续时间及节拍 (2)绘制网络图 单代号或双代号,标时或时标 (3)计算时间参数 (4)进行优化调整 某装饰装修工程网络计划(局部),见下图:

  43. 序号 准备工作项目 简要内容 负责单位 负责人 起止日期 备注 开始 结束 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内容:技术资料、施工组织、物资、现场及场外、季节性施工。 • 作用:对施工准备的内容及负责单位和人员、准备的起止日期作出安排。 • 主要依据:施工进度计划; • 表示:常以表格形式列出。

  44. 序号 工种名称 总需要量 (工日) 需要工人人数及时间 ×月 ×月 ×月 ×月 …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 三、资源需要量计划 •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 据进度表统计每天所需工种及人数,按天(或旬、月)编计划。(见表)

  45.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需要量 供应时间 备注 单位 数量 • 2.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 按进度表或施工预算中的工程量,列出名称、规格、数量、所需时间。(见表)

  46. 序号 品名 规格 图号、型号 需要量 使用部位 加工单位 供应日期 备注 单位 数量 • 3.构件需要量计划 • 钢筋混凝土、木、钢构件,混凝土制品等; • 据施工图纸、进度计划、储备要求、现场条件编制; • 列出品种、规格、图号、需要量、使用部位、加工单位、供应日期。(见表)

  47. 序号 机具、设备名称 类型、型号 需要量 货源 进场日期 使用起止时间 备注 单位 数量 • 4.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 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编制; • 提出机械、机具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的起止时间。(见表)

  48. 时间 工种 第 二 年 度 合计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瓦工 50 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300 木工 190 190 150 15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880 混凝土工 40 60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460 抹灰工 30 50 100 250 300 350 350 350 350 350 2480 油工 - - 50 5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900 钢筋工 30 30 30 20 20 20 10 10 10 10 190 水暖工 35 35 35 35 45 45 45 45 45 45 410 电工 30 30 30 40 40 40 50 50 60 60 430 电焊工 20 20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160 架子工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20 20 320 白铁工 5 5 5 5 5 5 5 5 5 5 50 合计 465 505 665 815 955 1005 995 995 1090 1090 8580 某装饰装修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49. 第四节 施工现场布置图的设计 • 一、概述 • (一)编制意义 • 1.是安排布置现场的依据; • 2.是有计划、有组织和顺利施工的重要条件; • 3.是文明施工、加强现场管理的基础; • 4.是提高效率、加快进度、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 • (二)要求 • 1.分阶段绘图―-不同施工阶段,布置内容不同 • 2.要考虑各施工阶段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水电管线、道路、房屋、仓库不要轻易变动; • 3.土建与设备安装共同协商,防止相互干扰; • 4.比例:一般1:200~5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