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与 国际金融危机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与 国际金融危机.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由于国际经济交易而引起的货币资金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 ① 从资本的流动方面看,可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人 ② 从资本流动的规模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的流出(人)总额以及流出(人)净额等指标可直观地加以反映 ③ 从资本流动的方式看,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 ④ 从资本流动的性质上看,有政府间、私人间资本流动 ⑤ 从资本流动的类型看,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cadman-bu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与 国际金融危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2.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3.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由于国际经济交易而引起的货币资金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 ① 从资本的流动方面看,可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人 ② 从资本流动的规模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的流出(人)总额以及流出(人)净额等指标可直观地加以反映 ③ 从资本流动的方式看,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 ④ 从资本流动的性质上看,有政府间、私人间资本流动 ⑤ 从资本流动的类型看,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4.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流动与各相关概念的关系 1、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 2、与对外资产负债的关系 3、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4、与资金流动的关系 国际资本流动顺利进行的条件 1、取消外汇管制或放松外汇管制 2、必须有健全、完善、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

  5.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二战前,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 2、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急剧扩大。 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 直接投资取代间接投资成为主要投资方式 ,出现了证券化的趋势。 制造业成为各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对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6.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 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 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 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明显增强 • 国际资金结构变化,私人资本挑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际援助 • 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 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的变化

  7.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长期资本流动 1、直接投资 ① 参与资本,不参与经营,必要时也可派人担任顾问和指导; ② 开办独资企业、合资企业,这种形式下可派遣人员进行管理和参与经营; ③ 买入现有企业股票,通过股权获得全部或部分经营权。 2、证券投资 3、国际贷款

  8.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 短期资本流动 贸易性资本流动 金融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9.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10.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 • 长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1)对资本输出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① 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② 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 ③ 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④ 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2)对输人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①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② 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 扩大产品出口数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④ 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缓解就 业压力

  11.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 • 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1)对国内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②对汇率的影响 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④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2)短期投机资本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12. 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 • 长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1)对资本输出国的风险 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 ②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 (2)对输入国的风险 ①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②可能危及民族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自主性

  13. 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 • 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1)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②对汇率的影响 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④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2)短期投机资本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14.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15. 外债与债务危机的概念 • 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 衡量指标 ①外债的总量指标:负债率一般不得超过10% 债务率一般不得超过1 ②外债负担的指标:偿债率一般参照系数是20% 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一般不得高于10% ③外债结构指标

  16. 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 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因 (1)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经济增长 (2)国内经济政策失误 (3)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 (4)所借外债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 债务危机爆发的外部经济条件 (1)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衰退 (2)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美元汇率的上升 • 从根本上说,这是世界经济多种矛盾发展激烈的结果,是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17. 债务危机和债务问题的解决办法

  18.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对外债的管理 •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 吸引外资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相结合; 与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相结合; 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相结合。

  19.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对外债的管理 • 我国对外债的管理 ①统一管理原则 ②量力而行原则 ③结构合理原则 ④注重效益原则 • 我国的外债规模 ①经济发展对外汇资金的需求 ②对外债的承受能力 ③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本供求状况

  20. 第四节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

  2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 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之间移动的短期资本。 ①从期限上看,国际投机资本首先是指“短期资本” 。但是,国际短期资本并非一定就是国际投机资本; ②从动机上看,国际投机资本追求的是短期高额利润,而非长期利润; ③从活动范围上看,国际投机资本并无固定投资领域,是在各金融市场上迅速移动的,甚至可以在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其他投机性较强的市场上频繁转移; ④国际投机资本特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资本,而不是国内游资。

  22. 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 投机者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的交易(即短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等)同时在各类市场(如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以及各类衍生品市场)做全方位的投机,构成了立体投机策略 • 用得最多的策略是对冲基金

  23. 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 利用即期外汇交易在现汇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24. 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在远期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如果投机者预期某种货币的远期汇率偏离未来的即期汇率水平,即趋于贬值,就会向当地 银行购买大量远期合约,约定未来的某一时间以一定数量的软货币交割硬货币。 远期合约会产生不平衡的货币头寸,为了规避风险,与投机者签订远期合约的银行将通过对冲远期合约来弥补头寸,即在现货市场上再售出本币、购买外币,这样现货市场上本币供给增加,造成本币的贬值压力。 投机者可以在本币贬值之前就签订与空头远期合约到期日相同、金额相同的多头远期合约作对冲,或在贬值时通过现货市场以强币兑弱币,再以弱币交割空头远期合约。

  25. 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 利用外汇期货、期权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 利用货币当局干预措施的投机 ①动用外汇储备,买人本币,以缓解本币贬值压力; ②提高本币利率,以提高投机性冲击的借款成本。 若投机者预料到中央银行直接人市干预行动将受其外汇储备规模所限而提高本币利率, 还可以利用利率上升进行投机从中获利。 投机者如果预期利率大幅上升,可直接利用利率互换合约投机获利。

  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冲击与金融危机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冲击与金融危机回顾 • 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比较典型的是1967年末的英镑危机,1969年8月的法国法郎危机,以及1971一1973年间的 美元危机 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体系内在的缺陷,那么体系崩溃的直接诱因则是 国际短期游资对基准货币美元的投机性冲击 • 90年代 欧洲货币危机 墨西哥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

  27. 金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 金融全球化 • 汇率体制趋于一致 。 • 各类金融市场的界限逐渐消失,金融产品价格趋于一致。 • 国际金融统一规则不断产生 。 • 金融市场动荡会更加频繁。 • 投机性冲击 • 投机性冲击的规模和势力日益庞大。 • 投机性冲击策略日益立体化。 • 投机冲击面日益区域化。 • 投机性冲击活动日益公开化。 • 投机者越来越注重利用贬值的预期和市场的信心危机。

  28. 参考资料

  29. 参考资料 • 《国际金融》,杨胜刚,姚小义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国际金融》, 钱荣堃、陈平、马君潞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国际金融学(第2版)》, 冯文伟 编著, 立信会计出版社 • 《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第2版)》, 姜波克、朱云高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国际金融导论——世界经济与贸易丛书》, 蓝发钦编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国际金融》, 陈雨露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现代国际金融学》, 刘剑、乔桂明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国际金融》, 刘舒年编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0. 思考

  31. 思考 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 3、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4、试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以及国际经济形式的影响。 5、简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6、简述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以及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7、引发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8、简述当代国际投机者实施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9、试述金融国际化的特点。 10、试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