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九章 市場分析

第九章 市場分析. 本章大綱. 第一節 基本分析的觀念與架構 第二節 市場的定義 第三節 股市與總體經濟的關係 第四節 股市趨勢之總體預測 第五節 市場分析的資料來源. 基本分析的觀念與架構. 股價的變動. 供需關係的變化. 利多與利空因素. 非經濟因素 國內外政治 戰爭 天災 謠言 其他因素. 市場內部因素 交易制度 交易費用 市場規模 法令限制 人為操縱. 經濟因素 國內外景氣 產業情況 個別公司. 市場分析(如台灣市場). 產業分析(如資訊產業). 公司分析 (如下游廠商). 選出值得投資的股票 (如宏碁股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市場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市場分析

  2. 本章大綱 • 第一節 基本分析的觀念與架構 • 第二節 市場的定義 • 第三節 股市與總體經濟的關係 • 第四節 股市趨勢之總體預測 • 第五節 市場分析的資料來源

  3. 基本分析的觀念與架構 股價的變動 供需關係的變化 利多與利空因素 • 非經濟因素 • 國內外政治 • 戰爭 • 天災 • 謠言 • 其他因素 • 市場內部因素 • 交易制度 • 交易費用 • 市場規模 • 法令限制 • 人為操縱 • 經濟因素 • 國內外景氣 • 產業情況 • 個別公司

  4. 市場分析(如台灣市場) 產業分析(如資訊產業) 公司分析 (如下游廠商) 選出值得投資的股票 (如宏碁股票) 以技術分析掌握進場時機 圖9-2 基本分析的架構

  5. 是不是可以投資股市或其他類資產? • 總體經濟分析可以協助投資人作這樣的判斷。 • 透過對總體經濟變數的解讀與景氣循環的判斷,投資人較可以判斷何時較適合投資某類資產,作出適當的資產配置決策。

  6. 市場分析 • 市場的定義 • 即所有股票的整體表現 • 市場衡量指標 • 股價指數 •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7. 股價指數的應用 • 股價指數常作為投資績效的衡量標準,尤其是基金經理人,有時也會模仿股價指數建構基金的投資組合。 • 八十五年五月台灣股市正式納入摩根史坦利新興市場自由指數,外資概念股可望因此更蓬勃 • 由26國企業組成的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自由指數 (MSCI Emerging Markets Free Index) • 股價指數也被用來求算個別股票的市場風險。其利用個別股票的報酬率與市場報酬進行迴歸分析,而應用於資本資產訂價模式。

  8.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organ Stanley Captain International, MSCI)為國際知名的指數編列機構,所編列的各式指數向來皆為國際資金績效評比標竿,成份股也多是外資主要的投資標的。而綜觀目前MSCI指數編列範疇,大致可區分為: • 新興市場指數(Emerging Markets, 27 Country indices) • 已開發市場指數(Developed Markets, 23 Country indices) • 總共納入全球50個國家指數,台灣已於1998年被納入新興市場指數(MSCI Taiwan), 成為亞洲地區一重要投資市場

  9. 77檔成份股以資訊產業為主 • 就MSCI台股指數成分股分析,截至目前為止共納入77檔集中市場掛牌公司 • 其選樣股票多為各類股中之績優龍頭權值股,合計90檔個股佔集中交易市場權值約70%,顯見該指數之於台股相當具有代表性。 • 若就這些成份股在國內各應用產業的分佈分析(參見表一),資訊產品即佔了57.67%,為主要產業領域,其中又以半導體製造以及設備類股所佔的比例最大, 高達30.54%, 充分展現出台灣的產業特色, 亦同時凸顯台灣資訊業及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產業價值鍊中的重要地位,

  10. Industry Group Name weight% Semiconductors & equipment 30.54 Technology Hardware & Equipment 26.78 Materials 12.82 Banks 12.32 Insuance 3.36 Capital Goods 3.03 Consumer Durables & Apparel 2.61 Diversified Financials 2.17 Automobiles & Components 1.91 Transportation 1.55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1.06 Food Beverage & Tobacco 0.70 Food & Staples Retailing 0.48 Software & Services 0.35 Real Estate 0.16 Commercial Services & Supplies 0.16 Industry Group Weight for Monday,June 30 2003

  11. MSCI台股指數績效優於大盤

  12.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編製法 • 參考美國S&P 500股價指數及東京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 的編製法(發行量加權法),意義在於計算當期總發行市值與基期總發行市值之比值。 • 基值的調整 • 採樣股票

  13. 股市與總體經濟的關係 •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 財政政策: • 赤字預算、十大建設 • 貨幣政策: • 貨幣供給率:M2、M1b • 存款準備率、公開市場操作 • 匯率 • 通貨膨賬率 • 貿易出超

  14. 景氣循環 • 景氣佳,股市上漲的機率高,報酬率也高;大部份股票都會漲,選股獲利的機率也高,事半功倍。 • 景氣差,股市下跌的機率高,下跌幅度也不輕;大部份的股票都會跌,選股獲利的機率也不可能高,事倍功半。

  15. 景氣循環如何形成? • 景氣循環的概念是由過去研究經濟活動的變化所觀察到的一系列事件所延伸出來的。 • 企業的擴張期可能會經歷一些波折,但最後還是會累積而達到峰頂。在累積過程時,反向的力量亦逐步增強,然後,最後會導致企業活動逆轉,造成景氣蕭條。但是,當蕭條正在進行時,景氣擴張的力量又逐漸開始凝聚,然後爆發,而扭轉了衰退,開始步上景氣復甦之道。

  16. 以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連續兩次以四分之一的幅度衰減(成長)當作經濟衰退(擴張)的訊號。 • 要是只以GDP連續兩次以四分之一的幅度下降或上升來當作唯一的指標,經濟擴張或緊縮的現象早在投資者認知到(或NBER的確認)的六個月前就已經發生了。

  17. 如何預測景氣循環? • 在美國,一般而言,景氣繁榮期約為到3到5年,蕭條期約為1年到1.5年。 • 前一次的 • 繁榮期:1992年-2000年中,約9年。 • 蕭條期:2000年中-2003年初。約2.5年。

  18. 股市趨勢之總體預測 • 廠商調查法 • 廠商經營調查—經建會,問券,800製造商 • 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台經院,不同產業 • 貨幣供給額法 • 景氣指標法 • 景氣對策信號 ( table 9-5) • 景氣動向指標 • 領先指標 同時指標 落後指標

  19. 經建會景氣對策訊號 • 「景氣對策信號」的主要目的在於藉燈號以提示應採的景氣對策,並綜合判斷短期未來的景氣是否將進入過熱或衰退,而預先發出信號,以供決策當局擬定景氣對策之參考,企業界亦可根據信號的變化,調整其投資計畫與經營方針。

  20. 經建會景氣對策訊號 貨幣供給M1B變動率 直接及間接金融變動率 票據交換及跨行通匯總額變動率 股價指數變動率 製造業新接訂單(平減)變動率 海關出口值(平減)變動率 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 製造業成品存貨率 非農業部門就業變動率 綜合判斷

  21. 經建會編製景氣對策信號,係供政府採取因應措施之參考。經建會編製景氣對策信號,係供政府採取因應措施之參考。 • 若對策信號亮出 • 「綠燈」,表示當時的景氣穩定; • 「紅燈」表示景氣過熱,政府宜採取緊縮措施,使景氣逐漸恢復正常狀況; • 「藍燈」表示景氣衰退,政府須採取強力刺激景氣復甦的政策; • 「黃紅燈」表示景氣活絡, • 「黃藍燈」表示景氣欠佳,二者均為注意性燈號,均宜密切注意其後續之景氣動向,而適時採取因應措施。

  22. 市場分析的資料來源 • 綜合景氣與實質面指標 • 金融面指標 • 產業或信心調查

  23. 整體景氣循環與產業之挑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