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向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 现、原因及其影响, ( 2 )洋务企业的特点、影响 ( 3 )民族工业兴起 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1 )(纵向)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 ( 2 )(横向)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与中国民族革命形势、 社 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 起来,考查经济与政治文化和社会 生活的联系 。.

cain-wil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 考向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 现、原因及其影响, (2)洋务企业的特点、影响 (3)民族工业兴起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纵向)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 (2)(横向)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与中国民族革命形势、 社 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 起来,考查经济与政治文化和社会 生活的联系 。 考点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3. 学 历史现象与概念释疑 1、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2、什么是近代企业?外国资本、中国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如何区别?

  4. 导学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现象透视

  5. 经济结构 指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成分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及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6. 古代 近代 经 济 结 构 原因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变化 表 现 影 响

  7. 材料里包含了怎样的信息? 史料重现 材料二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材料一 (鸦片)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 %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淅之棉布不复畅销”。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8. 古代 近代 外国入侵 自身发展 经 济 结 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变化 农、手工业 产品日益 商品化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

  9. 古代 近代 外国入侵 自身发展 经 济 结 构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变化 农、手工业 产品日益 商品化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

  10. 占 比 重 年份 1840年

  11. 导学二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 家中民族资产阶级(私人投资)拥有的资本,一般 是中小资本。 官僚资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凭借国家政权的力 量建立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1936年以后,主要是指中 国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控制的资本、 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概念辨析

  12. 引学—— 探究拓展(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 荣氏(荣德生荣宗敬两兄弟创办)家族企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缩影。毛泽东对荣氏家族的评价:“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请阅读有关荣氏企业发展史料,探究有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问题。 • 建厂: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兴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纺织厂、面粉厂。 • 万紫千红的春天:1914年-1918年,荣氏兄弟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生产的面粉,占了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的生产能力31.4%。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五个纱厂。荣氏面粉产能高出行业平均值,产品更是一骑绝尘,直接叫板大肆倾销的洋面粉。荣氏企业已稳获“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迎来了其家族企业发展的“春天”。 可是好景不常,荣氏各厂自1923-1924两年就亏损百余万元,从盈余转为亏损。(补充资料: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至于机器制造业,国内几乎是空白。) • 曲折发展:1927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到1932年,申新系统共有9个分厂,纱锭52.15多万枚。年产棉纱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厂总产量的18%多,棉布产量占29%多,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日军“军管”劫夺。  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最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 涅槃:上海解放前夕,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的荣德生不愿与国民党仓皇出逃,他全力阻止迁厂逃资,终于使企业的绝大部分机器设备得到了完好的保存,为新中国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社会财富。此后荣氏企业迈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3. 探究建议选题: 1、请试着为荣氏企业家族(1896—1949)的兴衰发展史绘制坐标曲线图 (2分) 2、你如何看待1896年荣氏兄弟首先投资并能成功创办面粉业? (3分) 3、试分析荣氏企业1914—1918年的 “春天”般机遇与随后开始走下坡路的原因。 (2分) 4、考察荣氏企业发展历程后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3分) 5、以荣氏企业发展为例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3分) 6、结合所学,分析荣氏企业发展对中国社会有可能产生推动作用。 (4分)

  14. A 固学——当堂检测 考向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知识角度)19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11 202 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①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史观角度)下列各项中代表着中国经济与近代世界接轨,并开始踏入新的经济时代的是 ( ) A.海陆丝绸之路的开通 B.美洲作物普遍推广 C.机器工业的逐步引进 D.列强资本输入中国 考向二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知识角度)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4. (知识角度)齐白石老人曾回忆说:“那时,法币……一个烧饼,卖几十万元……吃一顿饭,总得千万元以上,真是骇人听闻。”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 A.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 B.政府经济政策的失当 C.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 C D B

  15. 5.史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史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统计图 史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6. 1、①动力主要来近代企业的冲击;②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④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1、①动力主要来近代企业的冲击;②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④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 2、政治: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状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略 4、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17.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