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 新同学和家长们!

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 新同学和家长们!. 浙江大学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 任少波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校秘书长. 向各位家长表示问候和祝贺! 今天向大家报告内容: —— 校史和校风 (昨天) —— 教育、科研、国际交流合作 办学条件与社会评价(今天) —— 中长期发展思路 ( 明天) —— 学在浙大 (关于适应浙大). 校史与校风. 1897 年 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求是书院,中国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求是书院后经历求是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的变迁。 1928 年 国立浙江大学.

ca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 新同学和家长们!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和家长们!

  2. 浙江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任少波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校秘书长

  3. 向各位家长表示问候和祝贺! 今天向大家报告内容:——校史和校风 (昨天)——教育、科研、国际交流合作 办学条件与社会评价(今天)——中长期发展思路 (明天)——学在浙大 (关于适应浙大)

  4. 校史与校风

  5. 1897年 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求是书院,中国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求是书院后经历求是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的变迁。 1928年 国立浙江大学

  6.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先生领导下,跋涉2600多公里,西迁贵州。汇聚精英,艰苦办学,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1946年 迁返杭州。 1948年 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共7个学院、25个系的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7.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以浙江大学留在杭州的部分为主体,组建成四所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 1998年 四校合并前夕 浙江大学已发展成为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 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也发展成为水平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

  8. 1998年9月15日,根据中央决定,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浙江大学。1998年9月15日,根据中央决定,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浙江大学。

  9.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创造了我国高等教育最好的历史时期。在这波澜壮阔的改革和发展大潮中,浙江大学始终站在最前列,成为改革的先锋、发展的典范,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浙大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中央建立新浙江大学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证明浙江大学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加快实现建成以综合研究、求是创新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目标。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

  10. 唯有科学和求是的态度才能振兴中华。 ---- 6月25日,温家宝总理来浙大考察并与学生交流:

  11. 校训——求是创新 • 1937年11月19日,竺可桢校长在广西宜山校务会议上决定以“求是”作为校训。 • “何谓求是?英文是Faith of Ture。……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 1988年,路甬祥校长将校训发展为“求是创新”,赋予其“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认为“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技之源”。

  12. 马一浮先生 中国国学大师、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周总理曾称他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 。 1938年应竺可桢之聘,至江西泰和浙大以大师名义作“讲座”,讲稿后辑为《泰和会语》。为浙大作校歌。同年随浙大至桂林,又转至宜山,继续在浙江大学讲学,讲稿后辑成《宜山会语》。

  13. 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 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 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 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 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 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 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 始见经纶 无曰己是 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 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 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 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 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 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 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 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 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 天下来同 马一浮词 应尚能曲 浙大校歌 13

  14. 求是精神诠释 14

  15. 教育教学

  16. 中国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水平大学 理学部 数学系 物理学系 化学系 地球科学系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 工学部 • 机械工程学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 能源工程学系 • 电气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 航空航天学院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 信息学部 •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 软件学院

  17. 人文学部 • 人文学院 •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农学部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动物科学学院 • 社会科学学部 • 经济学院 • 光华法学院 • 教育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 医学部(含医学院) • 基础医学系 • 公共卫生系 • 临床医学一系 • 临床医学二系 • 临床医学三系 • 口腔医学系 • 药学院

  18. 50万校友遍布全球  学术大师:马一浮、丰子恺、钱穆、张荫麟、马寅初、夏承焘、姜亮夫、李浩培、谭其骧……  文化名人:陈独秀、夏衍、蒋梦麟、邵裴子、郑晓沧、邵飘萍、常书鸿、胡乔木…… 科学巨匠:陈建功、苏步青、王淦昌、卢鹤绂、吴健雄、李政道、程开甲、钱三强、贝时璋、谈家桢、罗宗洛、竺可桢…… 据统计,曾在浙江大学求学或任教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160余名,其中曾经在浙江大学求学的有90余名。

  19.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7) “浙江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凝结了独具特色的‘求是创新’精神,在这种宝贵精神财富的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大学。”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求是创新’的精神,一以贯之,与时俱进,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兴学强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

  20. 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 2009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本科生 22260 人 研究生 19857 人 在校生研本比: 1:1.12 另有: 专业硕士研究生 9921 人 外国留学生 2191 人 2010年招生人数: 本科生 5621人 研究生 6377人

  21. 生源与升学就业  本科生全国高考录取平均分排名 全国高校前5位  研究生报名数和上线数 连年居全国前3位 2009年本科生升学就业 初次就业率 录研率 出国率 95.84% 34.87% 13.19% 海内外深造率达 48.04%。

  22. 教学改革 • 培养目标: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 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 • 知识、能力、素质俱佳(KAQ培养模式) • 注重“宽、专、交”和“精、深、通” • 大类招生与培养(八个大类,新增加设计类) • 完全学分制,自由选课、选教师,弹性学制,贯通培养 • 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校院两级每年立项2000余项,参与学生达70%以上)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 学生国际交流计划(每年本科生出国出境超过1000人次) 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小班教学、启发式教学、国际化办学 • 完善“一横多纵”的大类培养模式

  23. 本科生院 • 实现整合培养的办学理念 • 优化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体系 • 高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 优化与提高教学服务功能 • 畅通对外对上的归口协调 • 求是学院 • 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服务 • 学生管理体制与学生大类培养教学体系相匹配 • 全面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 “一横多纵”学生管理体制 • 主修专业确认前,由本科生院、求是学院负责集中管理大类招生学生 • 主修专业确认后,由本科生院负责指导各专业学院分专业班管理

  24. 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生素质发展与奖惩工作委 本科生院院务委员会 (党政联合会议) 教学督导委员会 院办公室 招生办公室 竺可桢学院教学委员会 学生工作处 (党委学工部、人武部) 学务处 职 能 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务处 职 能 专业和课程建设 教学管理、学籍管理 教学研究处 (竺可桢学院) 职 能 特殊培养、教研与国际交流 教学质量 与资源管理处 职 能 教学条件保障与质量监控 求是学院 职 能 大类学生培养与管理 1.学园管理办公室 1.学籍管理中心 1.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1. 特殊培养办公室 1.丹阳青溪 学园 2.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办公室 2.课程与考试中心 2.科研训练与对外交流 办公室 2. 教学资源管理中心 2.紫云碧峰 学园 3. 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办公室 3.教学研究与促进办公室 3.素质拓展中心 (本科生团工委) 3.蓝田学园 4.专业培养办公室 4..学生资助中心 本科生院

  25. 院长:本科生院干部兼 求是学院 书记:本科生院干部兼 秘书(专职,正科) 园长(书记):本科生院干部兼 丹青\云峰\蓝田 副园长(副书记): 副园长(副书记):各学院副书记(兼) 办公室主任(专职) …… 幢 幢 楼长:辅导员兼任 班:班主任,党政干部,教师兼 楼层 导师:学院派教师 寝室 学长:学院选高年级学生 求是学院

  26. 科学研究

  27. 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重点实验室 985科技创新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咨政服务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部工程技术中心 科技创新团队 •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队伍建设(核心) • 自主创新(目标) • 引领支撑(效应) 区域创新服务平台 国防军工科技平台 新农村研究院 国防院 工研院 海洋中心 医学中心

  28. 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产品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重要参与 • 国家重大专项 • 973项目 • 十一五期间: 12项 • 十一五以前: 4项 •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 • 重大新药创制 •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 高档数控机床与制造装备 •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承担任务

  29. 国家级大奖(技术创新能力) 近年来获国家三大奖情况(第一获奖单位)

  30. 国际交流与合作

  31. 与世界名校和国际教育学术组织交流合作。 • 与美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约1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 加入由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35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研究大学联盟”(APRU)。 • 加入WNU、GUNI等国际科技与教育组织。 • 全球农业高等教育与研究联合会主席单位。 • 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 2009年派出3400余人次出国出境交流访问。 • 2009年聘请外专638名,聘请53位国际知名教授为名誉、客座教授。

  32. 中美新三方合作共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胡锦涛主席于2009年11月12日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指出:“以新中美三方合作模式建立新加坡第四所公立大学是一个创举,有利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黄永宏来校访问 新加坡副总理黄根成来校访问

  33. 办学条件

  34. 高水平师资队伍

  35. 紫金港校区 • 5个校区: 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 • 占地面积: 4.50平方公里 • 校舍建筑: 193万平方米 • 教学行政用房: 110.97万平方米 西溪校区 华家池校区 玉泉校区 西湖 之江校区

  36. 紫金港新校区 • 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杭州西部征地3100多亩,建设紫金港校区(东区)。并于2002年10月投入使用。 • 即将启动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约3000亩)。 •  新校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加快校区布局调整和校园规划与建设步伐,较大幅度地改善教育与教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7. 紫金港校区 具有现代化、网络化、生态化、园林化等特点的一流大学校园

  3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14个 另有:国家工程实验室 1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56个

  39. 政府与社会评价

  40. 国家“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设的 九所高水平大学 浙江大学获得的重点建设投入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后居全国高校前列。

  41. 人民网 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42. 网大教育 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43. 上海交大高教所 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44. 中长期发展战略

  45. 7月1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浙大考察时指出:浙江大学作为最早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

  46. 3 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若干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 1 一批学校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批学校 成为特色 鲜明的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 国家985工程建设目标(2020前后)

  47. 学校“985工程”总体规划目标: 至2020年,成为建设创新型强国、人才强国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高地;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可比办学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48. 在若干可比性指标上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世界水平 中国特色 为国家民族做出突出贡献,探索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 浙大个性 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特点 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浙大个性

  49. 跻 身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行 列 30%课程建立国际开放体系; 本科生海外交流率达50%,研究生达80%; 学位留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10%;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拥有一批杰出校友. 15%课程建立国际开放体系; 本科生海外交流率达30%,研究生达50%; 学位留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5-6%; 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 人才培养 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0-150位; 国际顶级刊物论文趋近APRU中上等水平; 科研经费总量达到50亿元; 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任务能力全面形成. 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200位; 国际顶级刊物论文趋近APRU中等水平; 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0亿元; 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任务能力明显增强. 科学研究 国际科技专利数量有显著提升; 全方位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成为鲜明办学特色树立标杆形象. 保持科技专利数量全国领先地位; 形成人才培养、工、农、医、咨政五大服务体系; 社会服务的声誉、质量和效益得到普遍认同. 社会服务 2020年 2010年 2013年 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路线图

  50. 浙江大学“985工程”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体系:以全面素质与国际视野为特征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国际开放的一流大学教学体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获取宽广的学科交叉性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批判与勇于挑战的能力。 重点任务 实施卓越教育培养计划 优化课程体系 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加强国际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外语能力培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