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大綱. 壹、前言 貳、國小新住民子女的教育現況 參、分析國小新住民子女語言學習困境的影響因素 肆、新住民子女語文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 二、進行生字新詞、課文深究、作文教學時可應 用的教學策略. 壹、前言. 研究動機 任職學校概況

Download Presentation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7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97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語文學習的策略 柯伯儒[1]詹雅琄[2]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2. 大綱 壹、前言 貳、國小新住民子女的教育現況 參、分析國小新住民子女語言學習困境的影響因素 肆、新住民子女語文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 二、進行生字新詞、課文深究、作文教學時可應 用的教學策略

  3. 壹、前言 • 研究動機 • 任職學校概況 • 新住民子女約佔學生數的三成 • 目前任教的班級學生有近半數的新住民子女 • 多為越南、印尼籍母親 • 新住民女性的外籍配偶班無法開成 • 家庭社經地位低落、或隔代教養者多

  4. 貳、國小新住民子女的教育現況 一、就讀國小新住民子女人數統計 表1 就讀國小學生人數統計表 資料來源: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教育部統計處(2008)。2008年10月4日,取自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漸 增

  5. 由表1新住民就讀國小學生入學狀況的統計表可以了解,新住民子女在國小接受國民教育的人數比例有增加的趨勢,因此,跨國籍家庭在台灣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族群。

  6. 二、就讀國小新住民子女人數統計─按父母國籍分 表2 就讀國小之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按父母國籍分 資料來源:就讀國小之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按父母國籍分。教育部統計處(2008)。2008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4.xls

  7. 由表2新住民子女的父母國籍可以得知,除了中國籍的配偶佔最多數之外,東南亞籍配偶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這些新住民所使用的語言與台灣並不相同由表2新住民子女的父母國籍可以得知,除了中國籍的配偶佔最多數之外,東南亞籍配偶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這些新住民所使用的語言與台灣並不相同

  8. 三、政府的相關政策 • 針對這種社會結構的改變,政府提出了對應的教育政策。 • 教育部為了落實外籍配偶子女課後照顧,提升新住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能力,針對國小新住民學生提出「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的專案,提供具有學習成就低落之外籍配偶子女參加;另外,針對有安親需求的新住民子女提供課後照顧。

  9. 參、新住民子女語言學習困境的影響因素 從新住民子女教育的相關文獻中可知,影響新住民子女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因素有許多,將其因素整理如下: (一)家庭環境方面: 1.家庭社經地位:迎娶新住民女性的台灣男性,多屬年紀偏高或身心有殘障者。 2.文化資本:低社經地位的家庭環境,多數所能提供的教育文化資本薄弱。

  10. (二)父母方面: 1.父母使用的語言:父母的語言能力對孩子的語言學習具影響力;新住民配偶若本身無中文讀、寫能力,將缺乏指導孩子學業的能力。 2.父母的教育程度:具研究,父母親教育程度越高者,兒童在口語理解等方面能力越好。 3.教養問題:新住民配偶的環境適應問題、社交受限、欠缺育兒知識,及婚姻狀況等。 (三)親師溝通方面:忙碌而沒有足夠的時間、擔心溝通時的語言不佳問題…。 (四)社會環境方面:缺乏利用社會資源的知識。

  11.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12. 上述可能是影響新住民子女語文學習的因素,在接受國民教育前的環境對孩子甚是不利,故這些孩子進入國民教育階段後,教師如何透過一些教學策略來幫助弱勢學生提升語文能力更顯重要。以下擬針對提升新住民子女語文學習的策略,包括教師的提問、待答、理答技巧,以及在進行生字新詞、課文深究、寫作教學時可用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可以提供教師教學參考。

  13. 肆、新住民子女語文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 二、進行生字新詞、課文深究、作文教學時可應用的教學策略

  14. 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 • 教師如果能夠善加利用發問技巧,將有助於提昇教學的效果 (一) 提問的教學功能 • 張玉成(1998)指出發問的教學功能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六點: 1.引起學習的動機 2.幫助學生學習 3.提供學生參與討論的機會 4.評鑑的功能 5.引發回饋作用 6.啟發學生思考

  15. 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 (二)提問、待答,以及理答的技巧: 張玉成(1998)針對提問、待答,以及理答的 技巧,提出相當精闢的見解: 1.問題提出的技巧 (1)各種問題兼備 (記憶性、批判性、創造性問題…) (2)運用有序 (由淺入深) (3)注意語言品質 (教師的發音、速度…) (4)多數參與

  16. 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一、發問技巧的功能與提問、待答、理答的技巧 2.等待回答的技巧 (新住民子女常有語言緘默情形) (1)候答時間不宜過短→不可短於三秒鐘 (2)不重述問題→將養成學生聽講不專心的態度。 (3)發問是針對全體學生,指名回答不可偏重。 3.理答的技巧 「理答」是指對學生提出答案後的處理。 (1)延緩批評 (多鼓勵、讚美) (2)注意傾聽 (3)匡補探究 (加深、加廣…)

  17. 二、進行生字新詞、課文深究、 作文教學時可應用的教學策略 (一)「生字新詞」教學策略 • 同韻字 • 同音字 • 疊字詞 • 字聯想 • 詞聯想 • 同部首 • 猜謎語 • 字分類 • 詞分類 • 字組合 • 詞組合 • 同形字

  18. 文字運算 • 人體字詞 • 動物字詞 • 有聲字詞 • 數字字詞 • 顛倒字詞 • 扮演字詞 • 成語接龍 • 成語會串 • 字尾詞 • 字詞擴展 • 文字圖畫

  19. 二、進行生字新詞、課文深究、 作文教學時可應用的教學策略 (二)「課文深究」教學策略 • 在國語科教學當中,課文深究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使學生在擴散性的問題解決過程當中達到更高層次的流暢、變通和獨創性(吳佩芬,1991)。 • 國語科課文深究創造思考教學最常使用的策略就是發問技巧,而問題安排與發問的適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 國內學者陳龍安(1996)提出了「假列比替除可想組六類」的十字口訣,當作創造思考的發問技巧,也可以做為教師在進行「課文深究」創造思考教學時的策略。

  20. (三)寫作的教學策略 陳龍安(2001)提出下列的創造思考策略,以供教師進行作文教學時的參考: 1.聽寫作文 2.看圖作文 3.仿作作文 4.剪貼作文 5.詩歌仿作 6.續寫作文 7.音樂作文 8.合作作文 9.感官作文 10.成語作文 11.趣味作文 12.接力作文 13.編寫短劇 14.編寫朗誦詩 15.改寫作文 16.表演作文 17.評論故事 18.編寫兒歌

  21. 建議: • 注重個別學生差異(學生年級、學習狀況、興趣、專長…) • 同儕合作學習 • 了解任教學區狀況、學區差異(家長配合度、家庭背景、家長教育觀念、家中是否有人可以輔導課業…) • 善用教材(圖像教學、CD…)、學校資源、網路資源、尋求社會資源協助新住民子女、新住民配偶家庭 • 鼓勵親子共學,加強親師溝通 • 額外利用時間做課後補救教學

  22. 小結 • 對於台灣的出生率不斷的逐年降低,外籍配偶的子女增加快速,導致整個國內人口結構將產生巨大改變,進而衝擊到整個教育體制以及政策;因此,如何因應「新住民子女」教育的議題,並積極研擬解決之道,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 • 誠如李瑛(2006)所言,我們期待台灣社會因為多元而更加美麗,邁向「他者」,向他者開放,學會尊重差異,在平等的對話情境中,成就更全面性的社會凝聚。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為新住民子女教育的問題上進行發聲,不斷進行教學研究與省思,讓新住民子女教育成為關懷弱勢群體學生的一個起點!

  23. 參考文獻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41,25-36。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 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96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2008年10月4日,取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郭添財(2006)。延伸「新住民問題」的思維。台灣教育,639,31-32。 張玉成(2001)。知識經濟時代師資培育應有的作為。國民教育,41(4),2-7。 張淑猜(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本國國語文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慧君(2007)。新移民女性子女語言發展遲緩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翠媛(2006)。新移民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業表現及接受學校相關輔導措施之調查研究。特教論壇,1,12-2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