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加工与编程 机电系 徐丹. 课程概述 课程开发与建设 学习情境设计 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 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 程 概 述. 《 数控加工与编程 》 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数控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及操作,具有手工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程序,刀具选择、对刀、试切调整,最终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的基本能力 , 掌握自动编程的方法和步骤;大部分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后能获得数控操作方面的中级工操作证书,部 分优秀学生再强化后能获得数控操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加工与编程 机电系 徐丹

  2. 课程概述 • 课程开发与建设 • 学习情境设计 • 师资队伍 • 实践教学 • 课程特色与创新

  3. 课 程 概 述 《数控加工与编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数控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及操作,具有手工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程序,刀具选择、对刀、试切调整,最终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的基本能力,掌握自动编程的方法和步骤;大部分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后能获得数控操作方面的中级工操作证书,部 分优秀学生再强化后能获得数控操 作高级工操作证书。

  4. 课 程 概 述 • 本课程是建立在职业行动基础上、基于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属于职业学习领域课程之一。 • 课程学习内容是以一个个与职业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构成,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倡导、师生互动,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每一个工作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5. 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 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 求,我们从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采取学院牵 头、广泛调研、校企合作、专家主笔,反复研讨、行业论证、 逐步完善制定了《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 准,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了八个学 习情境。 第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是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安全文明生 产及操作、加工、检测全部工作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从学习情境二到学习情境八的学习,是本课程的学习 重点,每一学习情境均采用以零件为载体,将数控切削加工工 艺、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理论和实训有机结 合,每个学习情景均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 估“六步法”进行教学行动过程设计。

  6. 课程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 根据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要求,我院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确定了“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 •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遵循“以德立人,以能立业,德业竟进”的原则,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职业人才。

  7. 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模式 •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行动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 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始终围绕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重点实施。

  8.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既有基础的技能操 作,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与加工技能,又 有综合性、设计性课题、探索性题目,还有来 自企业一线的具体课题任务,促使学生注意以 往学过的基础类知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独立 工作的能力。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 时,启发学生进行理性思 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 掌握。

  9.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结 合学院教学条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做到源于教材又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将 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对学生的“知 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结合 在一起,增强教学内 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实用性。

  10.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以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资源,确定教 学内容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的原则。 一: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数控机床加工 编程基础  二: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 三: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

  11. 教材 • 教材以国家规划教材《数控加工与编程》为主。 • 根据教学改革思路自编模块化教材。

  12. 学习情境设计 • 学习情境一:阶梯轴的数控车削加工 • 学习情境二:螺纹轴的数控车削加工 • 学习情境三: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 学习情境四:综合零件的车削加工 • 学习情境五:平面简单轮廓的铣削加工 • 学习情境六:内圆弧及孔的加工 • 学习情境七:三维倒圆角的数控编程与加工 • 学习情境八:椭圆及腰形槽的铣削加工

  13. 学习情境设计 • 根据课程职业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设计每一学习情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一般一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工作任务,对重点学习内容也可安排多个项目任务进行训练,教师可根据现场教学动态进行选择。

  14. 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总体设计 •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开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应包含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行动内容。

  15. 师资队伍 课程组教师大多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 富的实践经验,课程组中有高级职称教师5 人,中级职称教师3人,实验员2人,有学院专 业带头人、院骨干教师,课程组教师在多年的 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师德为本、教书育人。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 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了 各自的教学风格。

  16. 师资队伍 • 根据“校企共建、专兼结合、分类培养、重点突出”的原则,采取国内外培训、企业锻炼、院校交流等方式,选派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通过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选派多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院校和企业培训,新聘企业专家及能工巧匠以充实兼职教师,加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建成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教学团队。

  17. 实践教学 • 数控技术专业按照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实训基地,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建立完善的企业实习规章制度,创造更好的企 业实习环境。

  18. 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设备和实训环境

  19. 实践教学校内实训设备和实训环境

  20. 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设备和实训环境

  21. 实践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 建有南通纵横机床有限公司、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爱慕希有限公司、华立数控机床公司、南通京鼎机电有限公司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

  22. 实践教学 • 课堂衔接车间,构建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学习氛围。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教学实训基地与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生产实训基地、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工量具室、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备料室连成一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直接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 • 课程内容选择根据课程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满足生产化、标准化、可提升要求,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以任务驱动教学,构建岗位化能力培养。

  23.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 1、模块化教学 采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模块化教学,将知识能力内容融入到各教学模块中,各模块之间既紧密联系,又各自独立,教学效果 富有成效。采用模块化 教学手段,启发式 教学,培养学生思 考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24.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 2、理论课和仿真课交替进行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课在仿真 机房使用数控机床仿真软件进行,并在实训中 心进行实操。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 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水平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体现工学特色。

  25.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 • 模块化教学采用在每个模块训练结束时进行训练效果考核,课程结束时通过技能测试题库进行现场测试,并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 将数控加工职业资格纳入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了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毕业。 • 注重过程考核,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技能鉴定相结合方式。 • 教学评价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考核标准、考核方法。

  26. 教学特色和创新 • 课程学习过程工作化,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开放式的、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 • 以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的教学实训基地为主,并充分利用“教、学、做一体化” 多媒体教学平台,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的生产基地,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数控设备维护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构建多样化学习环境。

  27. 教学特色和创新 • 充分利用文本、课件、仿真软件、网络等资源支持学习,构建立体化学习资源。 • 课堂学习指导教师由专兼职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构成,构建多元化学习指导。 • 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构建产品化的考核学习评价模式。 • 开展职业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等讲座,并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构建数控加工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

  28. 教学特色和创新 1、采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课程围绕教学 目的提出学习任务——现场认识、感受学习对 象——分解学习目标——各个击破(学、验、 练结合)——综合训练——考核结束。 2、采用“理论-实践-创作”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产品实例,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工程职业 素质,体现了工学结合特色。 3、理论课、仿真课、实 操课交替进行,强化实 践教学环节。

  29. 学生作品

  30. 学生作品

  31. 学生作品

  32. 学生作品

  33.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