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民国前期 的近代化转型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 1912-1927 年)

民国前期 的近代化转型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 1912-1927 年). 考情分析 ( 见复习指导 ). 高考示例. ( 2010 广东 16 ).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 ‘ 民国共和 ’ 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 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B. 高考示例.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民国前期 的近代化转型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 1912-1927 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民国前期的近代化转型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12-1927年) 考情分析(见复习指导)

  2. 高考示例 (2010广东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B

  3. 高考示例 (2011广东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C

  4. 高考示例 D (2012广东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5. (2012广东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12广东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19世纪中叶后,“严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 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

  6. 政治 经济 要点回顾: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萌芽 思想 社会 断发易服、不缠足、移风易俗、交通通讯、报刊电影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思想:科学化、理性化 生活:文明化、平等化 近代化转身

  7. 经济 民国前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民族危机深重 结束君主专制;北洋专制统治,民主建设曲折 辛亥革命后,资C民主运动继续发展 无C登上政治舞台,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政治 外资侵略;自然经济继续瓦解 民资B进一步发展,无C和资C力量壮大; 民资B无法独立发展 新文化运动全面学西,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传播 文学革命、近代教育和科技发展 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平等化、自由化趋势明显 文化及生活

  8. (2013广州二模39). “宪政”即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也就是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据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用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 (2)特点: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成果。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说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主张主权在民;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9. 民国前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①近代化成果突出 特点: ②中西交融

  10. (2013汕头二模39).(27分)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汕头二模39).(27分)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1)材料一反映了日记作者怎样的政治态度?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6分) (1)态度:不认同辛亥革命(或反感、反对革命)。(2分) 理由:①日记日期仍使用“大清宣统”纪年。②称民国建立为“变乱”。③认为革命党西化,没能解决中国的民族危机。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说法也可得分)

  11. 民国前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①近代化成果突出 特点: ②中西交融、新旧杂陈、不平衡 例题:汕头市期末统考“ 历法”题。

  12.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 (2) (6分,史实1分,论述1分。) 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 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13. 民国前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①近代化成果突出 特点: ②中西交融、新旧杂陈、不平衡 ③近代化与救亡图存

  14. 典型模拟 1.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自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此一改变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共建党 D.国民大革命 2.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 B.强调思想启蒙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3.“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变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下列事件具有第一种倾向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B B D

  15. 4.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4.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5.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B.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A B

  16. 图9 典型模拟 A 6.右图(图9)为某一时期的“入会须知”,从中可知 A.国民革命的发展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7. 7.《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1919年5月。由此可见蔡元培认为7.《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1919年5月。由此可见蔡元培认为 A.否定五四运动 B.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符合情 C.爱国应该理性 D.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B

  18. 8.民初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说:“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8.民初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说:“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C.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D

  19. 38.(25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8.(25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 (3)政治:民国建立,《临时约法》的影响,君主专制的结束; (任意1点2分,共2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分,民族资本黄金时期也可给3分,其它可酌情给分)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的深入(或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近代教育的发展; (任一点3分,其它酌情给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西化。(2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