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點穴 ( 穴道按摩 )

點穴 ( 穴道按摩 ). 學生 : 黃建翰 49714028 吳秉軒 49714054 指導 : 林儒禮老師. 摘要 前言 人體穴道圖 點穴治病 點穴按摩種類 其他相關方法 點穴致命 點穴的致命拳法. 結論 參考文獻. 目錄. 摘要. 點穴術的理論基礎是 中醫的經絡學說 。中醫學說中認為人體有 十二經脈 、 奇經八脈 ,其上遍佈穴位, 大約有 360 多個穴位 。此外還有經外奇穴若干。根據中醫學的觀點。 穴位是經絡 、 臟腑氣血的交匯之處 ,對穴位進行刺激, 可以影響氣血的運行 或者 導致臟腑功能的破壞 。. 前言.

Download Presentation

點穴 ( 穴道按摩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點穴(穴道按摩) 學生:黃建翰49714028 吳秉軒49714054 指導:林儒禮老師

  2. 摘要 前言 人體穴道圖 點穴治病 點穴按摩種類 其他相關方法 點穴致命 點穴的致命拳法 結論 參考文獻 目錄

  3. 摘要 • 點穴術的理論基礎是中醫的經絡學說。中醫學說中認為人體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其上遍佈穴位,大約有360多個穴位。此外還有經外奇穴若干。根據中醫學的觀點。穴位是經絡、臟腑氣血的交匯之處,對穴位進行刺激,可以影響氣血的運行或者導致臟腑功能的破壞。

  4. 前言 • 現代人們的生活作息越來越不正常,常常早出晚歸,熬夜應酬等等。導致身體機能的運作明顯的下降,時常感到酸痛、疲憊等。 • 點穴按摩不再是一個使用除針灸來按摩刺激穴道,使局部能夠明顯的感到舒適,疲勞也瞬間降低的方法,當然如果要更有療效的話,還是需要專業醫師的幫助,才能真正達到其效果。

  5. 人體全身上下有360逾個穴位,其中又有36個是有致命危險的穴位。人體全身上下有360逾個穴位,其中又有36個是有致命危險的穴位。 這些穴道也是中醫針灸時常用來對照人體內部器官的穴道。 人體穴位意試圖-全身

  6. 腳底板的穴道有20逾個,通常都是對應人體內臟的穴位,這是按摩師常用來按摩的穴道,也就是對應人體心,肝,脾,肺,腎等等的穴位,按摩以達到舒壓的功效。腳底板的穴道有20逾個,通常都是對應人體內臟的穴位,這是按摩師常用來按摩的穴道,也就是對應人體心,肝,脾,肺,腎等等的穴位,按摩以達到舒壓的功效。 人體穴位意試圖-腳底板

  7. 點穴治病 • 脈,其實就是人身體能量通道;穴,就是這些通道中最重要的一些關鍵點。 • 在傳統中醫中也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通常和推拿,針灸一併使用。 • 點穴療法的作用機理主要是以中醫學的經絡、臟腑以及氣血學說等為理論基礎,通過手法與經絡相互結合,調節氣血的運行,全面調動人體的調節功能,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8. 治病實例 • 中國林教授給病人治病「出手迅捷,指尖發力,三下五除二就擊遍全身。緊接著,又用手掌在病人背部連連重擊,看得旁人怵目驚心。幾番動作下去,年過半百的林超雄已是滿頭大汗。但病人卻一副享受模樣,蠟黃的臉色也逐漸紅潤起來。」 轉至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11/7/10/n3311246.htm

  9. 按摩種類平柔按壓法 • 平柔按壓法:平揉法是指平而揉之之意。所謂平,即不許偏斜,保持適當的水平。“揉”是按著摩的動作,是“按勁”和“摩勁”兩者互相結合的動作。按勁是重手按住肌肉不動,摩勁是輕手摩著皮膚不停

  10. 壓放法 • 壓放法:是在穴位上進行的一種手法,“壓”是向下壓位;“放”是往上放開,互相對立,又互相結合的動作。 • 在平揉法操作完畢時,仍以中指端在原穴位上,朝著穴位的深部下壓,使指端在穴位的皮膚水平之下,壓下即放,放后再壓,一壓一放為1次,一般以50-100次為標準。其次數的增減,仍須結合病情來決定。

  11. 皮膚點打法 • 皮膚點打法:仍是以中指端進行操作,先把中指提起,離開皮膚約一、二寸遠,再將中指端對準穴位中心,向下點打。在點打的時候,要把勁提位,似有彈性。這樣點打的指力,點在皮膚表層,不致使打的重要不平衡。一打一提為1次。點打的次數,仍以100次為標準。而點打的輕重,同樣要依據病情來決定。至于點打的速度,一般點打都是快手法。因為快了能夠產生熱,這就相當於針灸的作用了。

  12. 經結循按法 • 循按法:是以中指或拇指,在點過的經穴和它的經絡線上或揉、或壓、或點,往返的進行為之循按。 • 必須根據患者的病情範圍,進行局部性循按,或全身性循按,以5-8次或更多一些的適宜。手法的配合,須結合病情來做適當的選擇。

  13. 其他相關方法 • 針灸治療:中醫學認為,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輸送全身的「氣」、「血」,這些輸送物質在體內循環,使身體中的各個組織與器官保持平衡與穩定。當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則影響了這些物質的輸送,當針灸的針插進人體之後,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加強氣血循環,克服經絡的阻塞,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癒。

  14. 針灸是以毫針穿過皮膚層再穿過肌肉層,最後紮在經脈層上,也就是穴位的地方,來促使經脈,氣血的流通,來達到通體舒暢的效果。針灸是以毫針穿過皮膚層再穿過肌肉層,最後紮在經脈層上,也就是穴位的地方,來促使經脈,氣血的流通,來達到通體舒暢的效果。 針灸(圖)

  15. 拔罐治療法 • 拔罐:拔罐法古代稱為「角法」,通常又稱為「拔火罐」或「拔罐子法」,是指藉燃燒、溫熱或抽氣等方式使罐內產生負壓而直接吸著皮膚表面,造成充血現象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經常與針灸,放血療法配合使用。

  16. 藉助熱力或真空使罐子附在穴位或應拔部位的皮膚上,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種治療方法。藉助熱力或真空使罐子附在穴位或應拔部位的皮膚上,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種治療方法。 拔罐能局部輕度破壞微血循環,健康的人借經絡重建,該局部組織新陳代謝,恢復健康。 拔罐(圖)

  17. 刮痧治療法 • 刮痧:刮痧是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硬幣或較專業牛角骨刮痧板,在病人身體的施治部位上順序重複刮動的治療方法,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傳統療法。 • 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痧」是一種病邪的排泄產物,「出痧」意味著「給邪以出路」,從而改善氣血平衡。

  18. 刮痧後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輕鬆、舒適、胸腹開暢、症狀消失。刮痧後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輕鬆、舒適、胸腹開暢、症狀消失。 有人以此來證明其療效,也有人認為這是注意力轉移的結果,如同人緊咬牙關來抵抗痛苦。 刮痧(圖)

  19. 致命實例 • 中國林教授點到頸下的「人迎穴」時 ,最驚險的一幕發生了:記者大腦一片空白,四肢無力,身體不由自主地傾倒,整個人彷彿騰雲駕霧一般。大概七、八秒後,突然頸上一鬆,血液轟然上湧充溢大腦,額頭上沁出了細汗,四肢百骸卻透著說不出的舒服,瞬間仿似經歷了「死去活來」。 轉至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11/7/10/n3311246.htm

  20. 點穴致命 • 點穴能治病卻也能致命?沒錯點穴的確能讓人致命,但是並非瞬間致命,點穴能致命是一種使人體機能逐漸下降的致命方法。 • 人體除了全身360逾個穴道以外,其中有36個致命穴道,但這些致命穴道並非隨意案壓就會致命的。也是需要一些外食的配合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21. 點穴的致命拳法 北斗神拳 • 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是一脈相傳,單一繼承者的拳法 。 • 是一種將全部能量集中在一拳能給肉體經絡穴道極大衝擊,並從內部破壞,比表面破壞更加強大,是一種最高境界的一擊斃殺拳法 。 • 改編成卡通,相關的產品包含電影,和電玩,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北斗神拳。 • 招示可以延伸好幾百招,甚至還有更強大的奧義。

  22. 結論 • 其實點穴按摩、針灸、拔罐、刮痧等方法,都只是暫時性的能夠消除身體機能上的疲勞感,真正要維持身體機能的健康與氣血代謝的循環還是需要依靠正確的飲食,與運動來維持,沒有哪一種方法是零危險的,所以適當的飲食與運動才是真正保健的唯一法則。

  23. 參考文獻 • http://www.epochweekly.com/b5/105/5794.htm • http://big5.wiki8.com/dianxueliaofa_107068/ • http://mag.epochtimes.com/b5/105/5794.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0710966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B%94%E7%BD%90 •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9%87%9D%E7%81%B8&bav=on.2,or.r_gc.r_pw.,cf.osb&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ei=3zyQT6C2D-PMmAWI0bH4AQ&biw=1280&bih=854&sei=4TyQT-kQh82YBejHsfcB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