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 一、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物理量. 电路: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等。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断路。 基本物理量: (1) 电流: (2) 电流强度: I=Q/T 1A=10 3 mA 1mA=10 3 uA 1kA=10 3 A (3) 电压 U AB =W/Q ( V ) 1kV=10 3 V 1v=10 3 mV 1mv=10 3 uV

ce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工技术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工技术基础

  2. 一、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物理量 • 电路: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等。 •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断路。 • 基本物理量: (1) 电流: (2) 电流强度: I=Q/T 1A=103mA 1mA=103uA 1kA=103A (3) 电压 UAB=W/Q (V) 1kV=103V 1v=103mV 1mv=103uV (4) 电动势:(E) E=W外/Q

  3. 导体、绝缘体、导体电阻 导体:金属、银、铜、铝等。 绝缘体:橡胶、塑料、陶瓷、变压器油、空气等。 电阻:1kΩ=1000Ω 1mΩ=1000kΩ R=ρl/s • 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U/R 全电路欧姆定律: I=U(E)/(R+R0 )

  4. 电功、电功率与热效应 (1)电功:A=UQ=IUT 或:A=I2RT=(U2/R)T (J) (2)电功率:P=A/T P=IU=I2RT=U2/R (W) 1kW=103W=106Mw 电源:P1=EI 负载:P2=UI (3)电流的热效应: Q=I2RT (楞次-焦耳定律)

  5. 串联电路 R1 R2 (1)I=I1=I2=I3=……=In (2)U=U1+U2+U3+……+Un (3)R=R1+R2+R3+……+Rn (4)Un=(Rn/R)U (分压公式)

  6. 并联电路 R1 R2 R3 (1)U=U1=U2=……=Un (2)I=I1+I2+……+In (3)1/R=1/R1+1/R2+……+1/Rn (4)In=(R/Rn)I (分流公式)

  7. 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交流电路 分类: 正弦交流电:i、n、e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非正弦交流电:i、n、e随着时间,但不按正弦规律变化。 i 0 t

  8. 正弦交流电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i=Imsin(wt+φi) e=E msin(wt+φe) n=U msin(wt+φn) • 瞬时值和最大值 i、n、e:某一时刻的值。 Im、Um、Em:瞬时值中的最大值。

  9. 频率、角频率和周期 • 频率(f):指在1秒钟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 赫兹(HZ) KHZ MHZ 1KHZ=103HZ 1MHZ=106HZ • 角频率:(W)表示正弦交流电变化的快慢。(弧度) W=2πf • 周期:指交流电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T)(S) f=1/T (50HZ 0.02秒)

  10. 相位和相位差 “wt+φ”称为相位或相位角。 t=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初相位”。 相位差:指两个相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可初相位之差。它表示两个正弦量各自达到其最大值(或零值)时的时间差。 若两个同频率且同时达到零值或最大值,则为“同相位”,则相位差为零。

  11. 三相交流电路 即电路中的电源同时有三个交变电动势,这三个电路势的最大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0。也称为对称三相电动势。 三相电源的三个绕组和三相负载,其常用的联结方式有:星形(*)连接和三角形(Δ)连接。 • 三相功率 电能做功的效果用电功率来衡量。 P=Pa+Pb+Pc 当负载对称时,每相的有功功率是相等的。

  12. 电磁感应 • 直导体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E=Blvsinα Em=Blv • 右手定则判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 楞次定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线圈中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速度成正比。

  13. 自感 由于流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叫“自感现象”。 电感:L=φ/i 1H=103mH 自感电动势:El=-L∆i/∆t 应用: 日光灯是利用镇流器中的自感电动势来点燃灯管的,同时也利用它来限制灯管的电流。 开关断开处易产生电弧。 a、灭弧装置。b、L处并接电阻或电容。

  14. 电子技术常识 • 晶体二极管 • PN结及其特性 半导体:硅和锗 掺杂后:P型和N型 形成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P→正极 N区→负极 导通 反之:截止

  15. - 测量: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 晶体二极管 • 硅稳压二极管 (1)      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2) 稳压电路 R T u1 u2 C RL

  16. P • 结构 • 晶体三极管 c c c c N b P b b b N N P e e e e

  17. Ie=Ib+I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β=∆Ic/∆Ib Ic=βIb •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晶体管放大电路: Ib Rc c Ic b e Rb GB1 GB2 Ie

  18. 输入特性 死区电压:Ib极小,V硅=0.5V,VGe=0.2V • 输出特性 三个区域:(1)截止区:Ib=0时,Ic≠0。 (2)饱和区: (3)放大区 ∆Ic=β∆Ib • 简易测试 (1)管型和基极的判别。 (PNP NPN) (2)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 (3)好坏判别。

  19. 二、电工测量 • 电工仪表基本知识 • 电工仪表种类 1、按工作原理分:磁电式、电磁式、电动式、感应式等。 磁电式:永久磁铁、可转动的线圈及转轴、游丝、指针、机械调零机构。 电磁式:线圈,可转动的铁芯及转轴、游丝、指针、机械调零机构。 电动式:线圈,可转动线圈及转轴、游丝、指针、机械调零机构。

  20. 2、按精度 0.1 、0.2、0.5、1.0、1.5、2.5、4.0七级。 3、测量方法:直读式、比较式 如:电流表、万用电表、兆欧表等。 • 电工仪表常用符号

  21. 电流的测量 • 1、仪表型式和量程的选择 • (1)测量直流时:可用磁电式、电磁式、电动式仪表。 • 最普遍:磁电式(灵敏度、准确度最高)。 • (2)交流:电磁式、电动式、感应式。 (最多:电磁式) • (3)测量前,对电流要有大致估计:选安培表、毫安表、微安表。 •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22. 1、直流电的测量 注意:极性和量程式 电流表串接于电路中。 • 测量电流的接线 2、交流电流的测量 • 电压的测量 1、型式与量程 2、接线方式 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端 直流电:注意“+”、“-”极性 交流电:600V以上通过电压互感器,将二次侧的电压变换到100V。

  23. 1、低值电阻以万用表测量 2、高值电阻用“兆欧表”测量。 兆欧表由测量机构和高压电源组成。 高压电源:采用手摇发电机,输出电压有500V、1000V、2500V、5000V几种。 测量机构:采用磁电系地率表:两个动圈,永久磁铁极掌、缺口铁芯、指针。 • 电阻的测量

  24. 摇表的选择 • 额定电压:根据被测设备的额定电压。 500V以下:选500V或者1000V的摇表。 过低:结果不准确。 过高:损坏设备绝缘。 • 测量范围:与被测绝缘电阻相适应。 • 使用前的检查 先做开路和短路检查试验。

  25. 接线方法 三个接线柱:线路(L)、接地(E)、屏蔽(或保护环)(G) 测对地绝缘电阻:E →地线 L→被测线路 测电机外壳绝缘电阻:E→外壳 L→被测导线 若要消除漏电流,则将G端接绝缘介质 测电机、变压器绕组相间绝缘电阻时:将E与L端分别接于被测两相的导线或绕组上。 测电缆芯线时:将E端接在电缆的外表皮(铅套上),L端接芯线。G端接在芯线最外层的绝缘包扎层上。

  26. 手摇发电机的操作 开始时:慢;测量中:由慢到快,120转(n)/min。摇把转速应均匀、稳定。不要时快时慢,一般摇动1min,待指针稳定下来之后读数。

  27. 1、功率的测量 P=UI cosφ,一定要用电动式或感应式瓦特表测量,而不能用瓦特表的指针偏转角与VIcosφ成正比。 问题:瓦特表的接法正确,而指针却反转。 解决:把电流线圈的两端换接一下,取得正的读数。 • 功率与电能的测量 2、电能的测量 直流:用电动式直流电能表 交流:用感应式直流电能表。(单相、三相两种表) 三相电能表分:三相两元件和三相三元件电能表。 三相两元件电能表用于:三相三线制线路。 三相三元件电能表用于: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

  28. 3、电能表测量原理和技术参数 • 组成和原理 驱动机构、制动元件和积算机构组成。 • 主要参数 1、额定电压: 单 相:220V 三相两元件:380V 三相三元件:380/220V及110V(高压计量用) 2、额定电流:1A、2A、3A、5A、10A等。

  29. 4、电能表接线 • 单相电能表: 单相跳入式 单相顺入式 • 三相电能表: 三相直入式 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 三相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接入式

  30. 万用电表 1、结构: 表头(测量机构),测量线路,转换开关、电池、面板、表壳等。 2、工作原理: (1)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 (2)电阻测量 (3)交流电压测量

  31. 直流电桥 • 直流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 适用于测量电阻 Rx=(R2/R3)R4 • 直流双臂电桥(凯文电桥) 测量小阻值电阻 Rx=(R2/R1)Rn

  32. 三、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 •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类型 电 击: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50mA) 三种情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电 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有: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三种。

  33. 对人体作用电流的划分 分三级: 1、感知电流:男性:1.1mA 女性:0.7mA 2、摆脱电流:男性:16mA 女性:10.5mA 3、致命电流:>50mA <30mA不会有危险

  34.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大小 人体电阻:1kΩ~2kΩ 体内:500Ω (2)持续时间:心脏收缩有0.1S间隙,若电流通过会引起心脏颤动,造成危险。 (3)电流的途径 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性最大。左手至脚的触电最危险。脚到脚的触电对心脏影响最小。

  35. (4)电流频率 50HZ~60HZ,最严重 <20HZ,相对减小 >2000HZ,死亡危险性降低 直流电<交流电 (5)人体健康状况 心脏病、结核病、精神病、内分泌器官疾病、醉酒

  36. 常见的触电方式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应用 (1)季节 二、三季度 特别是6~9月(炎热) (2)低压设备 接触的人多,在专业电工中,高压触电事故少,低压触电事故多。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电气连接部位

  37. (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 (6)不同行业 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7)不同年龄段 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临时工 (8)不同地域 农村约为城市的3倍

  38. 触电救护 急救必须是分秒必争,就地用心肺复苏法。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39. 脱离电源 •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伤员的应急处理 就地躺平,不要站立或走动,5S内呼叫伤员轻拍肩膀,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丧失意识时,应在10S内,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 心肺复苏法 三项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处接压(人工循环)

  40. 防触电技术 • 安全电压 额定值:42V,36V,24V,12V,6V 空载上限值为:50V,43V,29V,15V,8V。 选用:42V和36V:一般和较干燥环境 24V以下是在较恶劣环境中,如:矿井、隧道等。

  41. 绝缘防护与屏护 1、防止直接接触触电的技术措施。 绝缘损坏的原因:设备缺陷,机械损伤、热击穿、电击穿等。 2、屏护:遮拦、护罩、护盖、栅栏、保护网、围墙等。 3、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杆、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垫、站台 4、漏电保护器 分:电压型、电流型、脉冲型三种。

  42.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接零(TN系统) TN−S系统 TN−C系统 TN−C−S系统 • 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保护接地(TT系统)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IT系统)

  43. 电气安全用具 1、绝缘安全用具 辅助绝缘 基本绝缘安全用具 2、一般防护用具 临时接地线、隔离板、遮栏、各种安全工作牌、安全腰带等。 • 安全标识 安全色:红、蓝、黄、绿 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对比色:红−白、黄−黑、蓝−白、绿−白 光线充足、醒目、稍高于视线的地方。

  44. 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 (1)停电 (2)验电 (3)装设接地线 (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45. 电气防火与防爆 •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1、电气设备或线路过热 短路 过载 接触不良 铁芯发热 散热不良 2、电火花和电弧

  46. 防火防爆措施 1、电气线路 2、电气设备 3、防火间距和通风 4、接地(接零)要求 • 电气火灾的扑救 常用灭火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47. 雷电的种类 分: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雷电侵入波等。 • 雷电的破坏作用 1、电性质破坏 2、热性质 3、机械性质 • 防雷装置 1、接闪器:避雷针、线、网、带 2、避雷器:阀型、管型 3、引下线 4、接地装置

  48. 低压电气设备 控制电器:刀开关:低压断路器、电磁启动器 保护电器:熔断器、热继电器 • 保护类型:短路、过载、失压(欠压)保护 • 配电装置 • 电力电容器 1、包括:移相、串联、耦合、均压电容器 2、移相电容器的作用:(并联补偿电容器) 并联在线路上提高线路的功率因素。 3、意义 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设备的 利用率

  49. 4、补偿原理 (1)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 (2)方法:并联电容器 (3)补偿的无功功率:Q=P(tgφ1−tgφ2) 安装在高压区或低压区 集中安装或分散安装 看完善性 节省投资和便于管理考虑 5、电容器的安装 <400C 温度:80% 海拔:1000m以下 避免阳光直射 分层安装不超过三层 外壳和钢架均采取接PE线 6、电容器接线 由额定电压而定:380V采用三角形接法 220V采用星形接法 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分散补偿 高压补偿 7、电容器的投入或退出

  50. 1、分类:铜、铝、铁三种 单股:6mm2以下 多股:10 mm2:7、19、37、61股等。 裸导线、绝缘导线、软线和硬线 2、截面的选择条件 导线的连续允许电流(安全截流量) 线路允许电压损失 导线的机械强度 • 导线的选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