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治疗的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治疗的策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斯崇文. HBV 感染的流行情况. • 全世界 HBV 感染者 : 3.5亿 • 中国 HBV 感染者 : 1.2 亿 • 慢性乙型肝炎: 3 000 万. 慢性乙肝抗 HBV 治疗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抑制 HBV 复制 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变 减少肝炎病情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 ( QOL) 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 HBV 治疗. 一 .干扰素 α. 二. 核苷类似物. 三. 免疫调节剂 (一)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胸腺素 α1 、左旋咪唑、中药等。

ceri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治疗的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策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斯崇文

  2. HBV感染的流行情况 •全世界HBV 感染者: 3.5亿 •中国HBV感染者: 1.2亿 •慢性乙型肝炎: 3 000 万

  3. 慢性乙肝抗HBV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抑制HBV复制 • 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变 • 减少肝炎病情复发 • 提高生活质量(QOL) • 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4.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HBV治疗 一.干扰素α 二.核苷类似物 三.免疫调节剂 (一)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胸腺素α1 、左旋咪唑、中药等。 (二) HBV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Pre-S2和S蛋白疫苗 CTL多肽疫苗 DNA疫苗

  5.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点1.有抗HBV及免疫调节作用2.完全应答者有持久应答3.治疗后一般无病毒变异4.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点1.有抗HBV及免疫调节作用2.完全应答者有持久应答3.治疗后一般无病毒变异4.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6.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缺点1.抑制HBV的疗效较弱较慢 2.持久应答率较低(20% - 40%)3.不良反应较多,较重4.须注射治疗,使用不方便

  7.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优点 1. 抑制HBV作用快而强 2.毒性低,不良反应轻 3.口服使用方便

  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缺点 1. 须长期治疗,难以确定疗程 2. 治疗后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者,停药后易复发,并可出现病情恶化。 3. 长期治疗可发生病毒变异及耐药,可引起病情复发

  9. 目前抗HBV治疗疗效不满意

  10. 慢性乙型肝炎抗毒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原因 ⑴ 抑制HBV复制,很难消除HBV ⑵ HBVcccDNA很难清除 ⑶ 免疫耐受 ⑷ 病毒变异,对抗病毒药耐药 ⑸ HBV DNA与宿主细胞整合

  11. HBV的感染过程及抗HBV药的作用靶位

  12. HBV复制过程 有感染性的 HBV毒粒 有感染性的 HBV毒粒 胞浆膜 肝细胞 逆转录 部分双链 的DNA 内质网 (-)-DNA 有包膜的 前基因组 A(n) mRNA 转录 cccDNA 细胞浆 细胞核 翻译

  13. 抗HBV药的作用靶位 IFNHBVcccDNA 3.5Kb RNA 2.4Kb RNA 2.1Kb RNA 0.8Kb RNA RNA 核HBVP 苷 负链DNA 类 药 HBVP 物 正链DNA HBcAg HBsAg Pre-S2 HBxAg HBeAg Pre-S1 HBsAg 双链DNA DNA多聚酶 Pre-S2

  14. HBV复制过程 有感染性的 HBV毒粒 有感染性的 HBV毒粒 胞浆膜 肝细胞 逆转录 部分双链 的DNA 内质网 (-)-DNA 有包膜的 前基因组 A(n) mRNA 转录 cccDNA 细胞浆 细胞核 翻译

  15. 抗HBV的策略(1)长期、有效抗HBV治疗,使HBVcccDNA库耗竭(2)打破免疫耐受,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免疫清除HBVcccDNA

  16. 清除HBVcccDNA 1. 长期、有效的抗HBV治疗 (1) 联合治疗 (2) 序贯治疗 (3) 个体化治疗 2. 有效的免疫治疗,免疫清除感染的靶细胞 及HBVcccDNA 打破免疫耐受,发挥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

  17. 联合治疗

  18.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 抗病毒药+抗病毒药联合治疗- 拉米夫定 + 干扰素- 拉米夫定 + 阿地福韦- 拉米夫定 + 其它核苷类似物 抗病毒药 +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 干扰素 + 胸腺肽1- 拉米夫定 + 胸腺肽1等

  19. 一项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初治 HBeAg+ CHB Lamivudine 100mg N=75 Placebo Interferon 10MU 3/w 随访40周 Placebo N=69 Placebo Interferon 10MU 3/w 随访12周 Lamivudine 100mg qd N=82 0 8 16 24 52 时间(周) Schalm SW, et al. Gut 2000; 46;562-8

  20. 治疗52周时的HBeAg转换率(无随访的数据) 只有per-protocol分析中,联合治疗 与lamivudine组P<0.05 Schalm SW, et al. Gut 2000; 46;562-8

  21. 一项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初治 HBeAg+ CHB Lamivudine 100mg N=75 Placebo Interferon 10MU 3/w 随访40周 Placebo N=69 Placebo Interferon 10MU 3/w 随访12周 Lamivudine 100mg qd N=82 0 8 16 24 52 时间(周) Schalm SW, et al. Gut 2000; 46;562-8

  22. 一项意大利大规模临床试验 初治 HBeAg+ CHB Lamivudine 100mg N=76 随访48周 Interferon 9MU 3/w 随访48周 Lamivudine 100mg qd N=75 0 8 16 24 52 时间(周) Barbaro G, et al. J Hepatol 2001; 35(3);406-11

  23. 治疗52周和随访48周的HBeAg转换率 P<0.05 Barbaro G, et al. J Hepatol 2001; 35(3);406-11

  24. 拉米夫定联合阿地福韦治疗YMDD变异株感染

  25. Addition of adefovir to lamivudine in YMDD variant +ve decompensated CHB with clinical breakthrough (n=40) Perrillo et al, AASLD 2000: Abstract 708

  26. 序贯治疗有效的抗HBV药物交替、序贯、连续治疗。序贯治疗有效的抗HBV药物交替、序贯、连续治疗。

  27. 一项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的临床研究 干扰素复发CHB 11例HBeAg(+) 3例HBeAg(-) Lamivudine 100mg N=14 Interferon -2b5MU 3/w 48 随访6个月 0 8 16 20 24 Study Weeks • Serfaty L, et al. Hepatology. 2001 Sep;34(3):573-7.

  28. 随访6个月后, 8/14例病人(57.1%)血清HBV-DNA转阴 5/11例病人(45.5%) HBeAg血清血清转换 3/14例病人(27.3) HBsAg血清转换 未发现YMDD变异 未出现breakthrough 序贯治疗的疗效 • Serfaty L, et al. Hepatology. 2001 Sep;34(3):573-7.

  29. 序贯治疗的优点• 可以维持长期、有效的抗HBV治疗。•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低病毒变异的发生。

  30. 个体化治疗

  31. 个体化治疗 (1)根据HBV生物学特征:HBV基因型、变 异病毒 (2)根据宿主的免疫功能和治疗反应 (3)根据HBV对抗病毒药的治疗反应

  32. 干扰素治疗血清HCV动态变化 血液相 细胞相 Neumann AU et al.Science,1998,282:103

  33. IFN治疗后,HCV下降状态 无反应型(NR) 重新升高型 (RBR) 缓慢平坦型(FPR) >0.5 缓慢下降型 (SPR) 迅速下降型(RPR) Sustained Response - vRNA 3-12 months 1-2 days

  34. 清除HBVcccDNA 1. 长期、有效的抗HBV治疗 (1) 联合治疗 (2) 序贯治疗 (3) 个体化治疗 2. 有效的免疫治疗,清除感染的靶细胞 及HBV 打破免疫耐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清除HBVcccDNA

  35. 细胞溶解机制细胞溶解机制慢性乙型肝炎的抗HBV免疫治疗细胞溶解机制细胞溶解机制慢性乙型肝炎的抗HBV免疫治疗 (一)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胸腺素α1 、左旋咪唑、中药等。 (二) HBV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Pre-S2和S蛋白疫苗 乙肝免疫复合物疫苗 CTL多肽疫苗 DNA疫苗

  36.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