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国家一类新药 全球唯一获准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 我国唯一的液体口服疫苗. 1. 1. 轮状病毒的概述 2.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3. 兰生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一、轮状病毒的概述. 轮状病毒的概述. 1973 年被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 HRV 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 电镜下 RV 呈二十面对称球形颗粒 ,, 双层衣壳 , 外型似车轮 , 故命名为 “ 轮状病毒” 。. 轮状病毒的概述. HRV 属 呼肠孤病毒科 ,病毒基因组为含11片段的 双链 RNA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 国家一类新药 • 全球唯一获准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 • 我国唯一的液体口服疫苗 1

  2. 1.轮状病毒的概述 2.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3.兰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3. 一、轮状病毒的概述

  4. 轮状病毒的概述 • 1973年被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HRV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 电镜下RV呈二十面对称球形颗粒,,双层衣壳,外型似车轮,故命名为“轮状病毒”。

  5. 轮状病毒的概述 • HRV属呼肠孤病毒科,病毒基因组为含11片段的双链RNA。 • 轮状病毒群特异性抗原内壳蛋白VP6分为A.B.C.D.E.F.G七个群。 • A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6. 轮状病毒的概述 • A组轮状病毒又依据外壳蛋白VP7的不同分为14个G血清型,即G1—G14型; • 依据VP4蛋白的特性建立了P血清型分型系统,目前已发现12个P血清型。 • 而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是G1、G2、G3、G4型轮状病毒。

  7. 轮状病毒立体结构和基因片段的关系

  8. 轮状病毒的流行特点及危害? 4

  9. 全球腹泻病与轮状病毒疾病状况 • 新生人口 135 million / year • 5岁以下人口 662 million/year • 5岁以下死亡 12.2 million / year • 腹泻病死亡 2.8 million / year • 轮状病毒病死亡 452,000 / year 每年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5%死于轮状病毒疾病。 轮状病毒感染导致全球平均每小时52个儿童死亡。

  10. 全球轮状病毒疾病负担 1 : 285 452,000 死亡 1 : 58 2.3 million 住院 24 million 门诊 1 : 5 114 million发病 1 : 1

  11. 中国轮状病毒腹泻状况 • 新生人口 21.3 million/year • 5岁以下儿童人口 92.3 million/year • 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数 185.5 million/year • 5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数 17.8 million/year • 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314,450 /year • 轮状病毒腹泻死亡数 38,405/year 中国轮状病毒腹泻死亡人数占全球同类死亡人数8%, 占中国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2%(5人/小时)。

  12. 中国儿童腹泻病住院病原分布 未知 轮状病毒 40% 细菌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杯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1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情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轮 状 病 毒 (A 群)

  14. 不同地区轮状病毒腹泻住院率比较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美国 39% 印度 25% 英国 40% 中国 38% 日本 50% 巴西 32% 澳大利亚 40% 墨西哥 25% 瑞典 45% 印度尼西亚 38%

  15. 中国城、乡轮状病毒腹泻分布 城市 农村 5岁以下人口 3,324 万(36%) 5,904万(64%) 腹泻门诊病例 821.4万(24.7%) 893.5万(15.2%) 轮状病毒腹泻门诊病例 230万 (28%) 277万(31%) 轮状病毒腹泻住院病例 36,600(38%) 478,200(39.8%) 轮状病毒腹泻死亡病例 5,881(16%) 32,524(7%) 城、乡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16. 全球轮状病毒疾病导致死亡病例分布 1000例/点

  17. 我国轮状病毒腹泻季节分布 月份 发病率 1 53.2% 2 52.5% 3 44.5% 4 35.% 5 26.3% 6 18.1% 7 12.7% 8 15.2% 9 21.6% 10 41.1% 11 55% 12 52.2%

  18. 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季节分布 发病率 月份 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在10-3月(秋季腹泻)

  19. 我国轮状病毒G血清型变化趋势 G1 G2 G3 G4 G9 Mixed Non-typeable 1998 79.9% 2.6% 10.4% 3.1% 0 2.8% 1.2% 1999 63.5 14.9 15% 1.5% 1.1% 3.2% 0.7% 2000 55.1% 9.7% 19.2% 2.0% 13% 0.6% 12.1% 2001 18.5% 5.5% 58.2% 0 15% 0.9% 15.4% 2002 8.8% 3.0% 62.7% 0.2% 2.2% 0.8% 22.3% 1998-2002 50.4% 14.3% 25.2% 1.4% 0.9% 1.2% 6.6% 近5年中,以G1和G3型轮状病毒腹泻为主。 G1型轮状病毒腹泻呈下降趋势,G3型轮状病毒感染逐年上升

  20. 1998-2002年我国轮状病毒 G血清型变化趋势

  21. 1998-2002年我国轮状病毒 G血清型分布 发病率 血清型 我国各省、市均有暴发流行的记载。

  22. 轮状病毒的高危害性 • 轮状病毒性感染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 轮状病毒是全球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 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儿童因感染轮状病毒而死亡。 • 我国各省、市均有暴发流行的记载。 • 全年均可发生,秋冬为流行高峰。

  23. 轮 状 病 毒 的 威 胁 < 1000 452,000 SARS • Rotavirus

  24. 5岁以内的儿童几乎都感染过轮状病毒!

  25. 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56℃1小时不能灭活,PH3—10环境保持稳定) • 轮状病毒在自然界及物体表面可存活较长时间。(室温下可保持感染率7个月,空气中、手或玩具等可存活数日-数周) • 流行病学证实:卫生状况的改善并不能阻止轮状病毒的传播。

  26. 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被轮状病毒污染的水、土壤、食物、日用品、空气飞沫等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粪—口胃肠道传播 • 人—人密切接触 • 呼吸道

  27. 轮状病毒的传染源 • 患者、无症状者及带病毒者。 • 42%的RV感染是无症状的。

  28. 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29.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点: • 腹泻前2天约70%病例,出现发热、咳嗽、咽部出血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被误诊为“感冒” • 随后出现喷射状水样腹泻,每日腹泻次数约数十次,伴有高烧(38-40℃)、呕吐等。 • 腹泻特点: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水样腹泻;腹泻物为米汤或蛋花样;有恶臭,但无血及粘液。(有别于细菌性腹泻)大便常规检查主要为脂肪球。 • 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 严重者死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30.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 • 轮状病毒不仅可在肠道内感染——导致婴幼儿轮壮病毒感染性腹泻。 • 轮状病毒还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 • 病毒血症:是造成Rv全身播散.导致肠道外多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是 导致轮状病毒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31.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 • 轮状病毒不仅可在肠道内感染——导致婴幼儿轮壮病毒感染性腹泻。 • 轮状病毒还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 • 病毒血症:是造成Rv全身播散.导致肠道外多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32. 轮 状 病 毒 性 疾 病 • 轮状病毒性腹泻 • 呼吸道——肺炎及支气管炎 • 心血管——心肌炎 • 中枢神经系统——脑炎及惊厥 • 感染性休克 • 肝炎及肝脓肿 • 急性胰腺炎 • 儿童I型糖尿病 • 多脏器功能损害

  33. 谁最容易受到Rota的侵袭---- • 2月—5岁儿童为易感人群,但高危人群主要为2月—3岁的婴幼儿。这是因为此年龄段的婴幼儿: • 胃肠道生理和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 • 来自母体的抗体已降至最低

  34. 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年龄分布 年龄(月) RV 阳性率 累计RV阳性率 0-2 25.3% 3.2% 3-5 28.5% 11.6% 6-8 42.4% 30.6% 9-11 52.2% 52.6% 12-17 52.8% 84.4% 18-23 46.5% 94% 24-35 33.4% 98.8% 36-47 15.9% 99.7% 48-59 7.4% 100% 轮状病毒腹泻大多发生在6-23月龄的婴幼儿, 99%儿童在3岁以前感染过轮状病毒。

  35. 轮状病毒腹泻年龄分布 百分率 月龄

  36. 诊 断 •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并可用以下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 • 电镜、ELISA、PAGE、RT-PCR • 轮状病毒酶联免疫抗原检测(ELISA)试剂盒是检测轮状病毒的快捷、方便、价廉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37. 感染轮状病毒后有特效药吗? • 目前为止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 •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38. 专家提醒: • 慎用或禁用抗生素,因其对病毒均无效.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迁延性腹泻。 • 不提倡使用抗腹泻类药物. • 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不仅会延误病情,最终导致患儿死于并发症.

  39. 人类如何应对轮状病毒侵袭? • 改善卫生状况无效 • 提高儿童营养 有助于疾病恢复, 不能减少轮状病毒感染。 • 母乳喂养 有效减少各种腹泻疾病, 不能减少>8月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 临床治疗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 • 口服補液治疗 不能有效救治重症患者, 难以推广使用。 • 疫苗接种 减少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 明显降低重症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

  40. 轮状病毒疫苗—— 是预防和控制轮状病毒性 感染唯一有效的手段。

  41. 二、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42. 全球发展轮状病毒疫苗计划 • 1985年——WHO建议研究轮状病毒疫苗,美国医学研究所将轮状病毒疫苗列为优先发展计划。 • 1999年——WHO提议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儿童免疫程序。 • 2001年——全球疫苗与免疫接种联盟( GAVI)和WHO联合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2001--2010年全球免疫发展规划中,计划在10年内使全世界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率达到60-80%。

  43.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历史与现状 • 已注册 LLR羊轮状病毒疫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 RotaShield基因重配猴轮状病毒疫苗(Wyeth Lederle, USA) • 临床试验 减毒人轮状病毒株疫苗(GSK) 基因重配牛株轮状病毒疫苗(Merk) UK基因重配牛轮状病毒株疫苗(NIH,USA) RV3新生儿人轮状病毒株疫苗(TBD, Australian) 新生儿人轮状病毒株疫苗(Bharat, USA/Indian ) • 放弃 RIT-4237牛轮状病毒株疫苗(Smithnine,Belgium) WC3牛轮状病毒株疫苗(Wistar/Merenx,USA/France) MMV-18006猴轮状病毒株疫苗(NIH,USA)

  44. 轮状病毒疫苗发展进程

  45. 全球疫苗和免疫接种联盟(GAVI)与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3年10月 —在中国、北京召开了 “轮状病毒疫苗应用前景国际研讨会”

  46. 2003年10月 北京

  47. 中国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当今世界上现有的唯一获得政府注册批准的轮状病毒活疫苗!中国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当今世界上现有的唯一获得政府注册批准的轮状病毒活疫苗!

  48. 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49. 兰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 1982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始研制 • 1998年获得中国SFDA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试生产生产文号。 • 2000年获得中国SFDA GMP认证。 • 2000年获得中国SFDA正式生产文号。 • 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Du Pond Award. • 目前全球唯一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

  50. 轮状病毒活疫苗研究策略 琴纳氏种痘法原理 利用动物轮状病毒——对人无致病性并有良好免疫原性(与HRV有共同抗原)预防人类A群轮状病毒腹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