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首席顾问 原常务副理事长 赵志明 2012年9月8日 石家庄. 提纲. 一 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 二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三 深海油气促进高端装备发展 四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 五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趋势 六 论坛职能与展望. 一.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了: 1《“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首席顾问 原常务副理事长 赵志明 2012年9月8日 石家庄

  2. 提纲 • 一 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 • 二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 三 深海油气促进高端装备发展 • 四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 • 五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趋势 • 六 论坛职能与展望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 一.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一.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 • 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了: • 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2《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 • 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 4《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6《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 等为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要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至此,我国的海洋经济战略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海洋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要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至此,我国的海洋经济战略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海洋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5. 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工业基础的制造业,其提升方向就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已确定重点发展的5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方向分别为:航空产业、卫星航天产业、高速铁路、海洋工程装备及数字化智能设备。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5大产业里面,高速铁路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主要是提高部件的国产化率。大飞机项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代核电AP1000等领域也已经取得了比较大进展。国家会从财政税收、行政审批、土地、人才以及重大科技立项等方面给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更多的支持。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工业基础的制造业,其提升方向就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已确定重点发展的5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方向分别为:航空产业、卫星航天产业、高速铁路、海洋工程装备及数字化智能设备。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5大产业里面,高速铁路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主要是提高部件的国产化率。大飞机项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代核电AP1000等领域也已经取得了比较大进展。国家会从财政税收、行政审批、土地、人才以及重大科技立项等方面给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更多的支持。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6. 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将“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将“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7. 201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四部委联合编制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以下简称《战略》)印发。《战略》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为此,国家计划发展战略重点着眼于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此项《战略》的发布,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带来相关方面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工装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四部委联合编制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以下简称《战略》)印发。《战略》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为此,国家计划发展战略重点着眼于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此项《战略》的发布,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带来相关方面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工装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8. 在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中,海工装备都作为新兴产业被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对于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在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中,海工装备都作为新兴产业被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对于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9. 二.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 中海油国内油气产量已达5000多万吨,累积获得海外权益产量5000多万吨,年产油气超过1000万吨。同时技术和装备能力实现了根本性改善,特别是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到海南现场勘探开发,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十二五”末油气产量要达到1亿到1.2亿吨油当量,其中海外要达到2000-3000万吨,总投资将超过2500-300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的五年中,一个新的海洋工程装备建设和发展的高潮将会到来,这些装备和设施将支撑起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和海洋能源工业走到世界前列,同时带动国内的造船、装备制造、材料、冶金、仪器仪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行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方向发展,催生一批在全球行业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一流中国公司。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0. 三 深海油气促进高端装备发展 • 随着我国向深海油气的勘探开发的发展,会产生许多高端装备的需求,不但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深海是世界油气的重要接替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前沿,各国围绕海洋特别是深海油气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根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海上油气开采投资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一般装备投资占总投资的20-30%,未来五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年均市场容量在700亿美元以上。随着国内外向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发展,将带动我国高端装备的需求如冶金、机械、造船、石化、轻纺、高档建材等多个工业部门中高端装备的发展。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1. 四.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 • 1.国际产业现状 •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以研发和设计为核心,新加坡和韩国则以制造为主。目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可划分为三个阵营,第一个阵营主要是欧美和日本公司,它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的供货。第二个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制造领域快速发展,而且占有一席之地。而我国则处在第三阵营,目前还是以制造一些低端产品为主。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2. 欧美及日本公司的优势在设计和高端配件领域 • 从当前海洋工程装备体系来看,设计端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少数企业手里。欧美企业从事海工装备制造的时间长,技术积累深厚。海工装备设计工作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海工装备的性能,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仍然在欧美企业手中,少数日本企业也有设计能力。其中美国F&G公司是世界级设计巨头,累积设计了多达140多座钻井平台,设计实力雄厚。不过2010年振华重工的母公司—中交集团已经完成对F&G的收购,这对于振华重工发展海工装备有极大的帮助;荷兰GustoMSC也设计了20多座钻井平台和大约60艘FPSO,能完成复杂海工钻井平台的开发,对恶劣气候的适应能力极强。2000年以来,我国共建造钻井平台40余座,但是70%以上是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主要是美国、荷兰的公司,半潜式平台设计有美国、挪威和意大利等公司。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3. 美国在海洋工程技术设备及研发方面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休斯敦是全球海洋工程及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研发中心。日本在油气开发平台、海洋工程结构及石油管材及平台配套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海洋工程装备目前主要还是欧美引领行业的主要方向。美国在海洋工程技术设备及研发方面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休斯敦是全球海洋工程及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研发中心。日本在油气开发平台、海洋工程结构及石油管材及平台配套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海洋工程装备目前主要还是欧美引领行业的主要方向。 • 目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配件也基本由欧美企业提供。诸如关键的发动机及平台电机提供商有美国卡特彼勒、瑞士ABB等,而电气设备则仍由世界知名企业GE和西门子提供,由于深海作业难度高,使用的油田开采配件难度高,其它国家尚不能满足海洋工程装备对高端配件的要求。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4. 亚洲国家领衔海工装备制造 • 虽然欧美企业在设计及高端配件领域占据优势,但因海工装备技术人才的工资成本高、制造业整体配套不足等原因,海工装备制造中心已经转移到亚洲的韩国和新加坡等国。 • 中国在低端的钻井平台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到2009年底,振华重工、大连造船厂和中集来福士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量大幅上升,分别位居全球前10。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5.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快速崛起 • 我国海工装备目前仍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装备产业链。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内海工企业设计和核心配件依赖于进口,竞争力较弱。配套设备在整个海工装备中的地位比船体要高得多,比如一艘造价数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20%左右,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备占据。如果我国海工配套业不能实现突破,中国企业只能处于海工装备产业链的底端。但是,从手持订单分布情况来看,国内海工企业已经初步具备模块、总装和调试能力,具备全球竞争的潜力。 • 海洋工程装备比如钻井平台有适用于浅水的,也有深水设备,中国船舶708所及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建造出中国首座“第六代”半潜式3000m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该平台在安全性及动力定位方面可以跻身世界海工装备前几名的位置,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钻井平台。其40%由中国海工企业自行设计制造,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深海钻井平台制造技术方面实力的崛起。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6. 近年来,亚洲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日渐成熟,在亚洲,韩国和新加坡是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国。其中韩国垄断了钻井平台市场。2009年,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到90%多。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新建和改装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0%多和80%左右。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海事在改装FPSO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新加坡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占有率也较高,累积制造量占世界总量比重超过30%。近年来,亚洲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日渐成熟,在亚洲,韩国和新加坡是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国。其中韩国垄断了钻井平台市场。2009年,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到90%多。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新建和改装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0%多和80%左右。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海事在改装FPSO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新加坡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占有率也较高,累积制造量占世界总量比重超过30%。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7. 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 • 近年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也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因此也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 • 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工装备修理经验和资源优势,阿联酋船企也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工装备制造力量。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目前阿联酋船企的竞争力也快速上升。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8. 2.国内产业现状 • 从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连造船厂(大船重工前身)和上海的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等承担了我国早期海工装备的制造任务,而中船集团708所担负了许多相应的设计工作。 • 在自升式钻井平台方面,北船重工、大船重工及胜利石油化工公司拥有较多的制造业绩,而708所、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公司和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则承担了这些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主要设计工作。 • 经过了前期的自升式平台引进和随后的自主设计和制造,2000年以后我国海工主要装备制造企业在FPSO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的FPSO生产、制造主要由大船重工和外高桥造船厂完成。在设计方面,中船集团708所完成了绝大多数国内建造FPSO的设计工作。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19.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海工装备企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的设计、建造领域都有了不错的积累。这其中,“海洋石油941”平台相对于前一阶段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来说,其技术难度要高出许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海工装备企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的设计、建造领域都有了不错的积累。这其中,“海洋石油941”平台相对于前一阶段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来说,其技术难度要高出许多。 •  从我国海工装备的历史业绩来看,中船重工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制造业绩最多,半潜式平台制造业绩也保持领先。中船集团虽然制造总量较大,但主要是海工辅助船,钻井平台的数量较少。中远船务虽然制造总量并不多,但在FPSO方面拥有不错的制造业绩,发展后劲较强。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0. 2006年以后,我国的海工装备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内企业可以自主建造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而且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格局发生了新的改变、一批新的海工后起之秀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2006年以后,我国的海工装备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内企业可以自主建造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而且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格局发生了新的改变、一批新的海工后起之秀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 2006年以后,在国内海工装备竞争格局中,中远船务已经与中船重工同为主要生产企业,而且中集来福士、招商局重工等也有了出色的业绩表现。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群雄并起的苗头。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1. 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在2005年之前把持国内市场海工装备制造的90%以上,而后局势有所变化。中集借来福士入主海工装备,中远船务由修船转身海工装备制造之后迅速崛起。振华重工携港机之利进身海工装备,招商局重工、韩通重工、熔盛重工、太平洋造船等地方和民营企业亦纷纷进入海工装备制造领域。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在2005年之前把持国内市场海工装备制造的90%以上,而后局势有所变化。中集借来福士入主海工装备,中远船务由修船转身海工装备制造之后迅速崛起。振华重工携港机之利进身海工装备,招商局重工、韩通重工、熔盛重工、太平洋造船等地方和民营企业亦纷纷进入海工装备制造领域。 • 中船重工在国内率先进入海工装备领域,是国内海工装备业奠基者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为国内承建钻井平台以来,技术实力由弱到强,产品由浅海走向深海,由国内走向国际,已累计建造各类海洋平台及FPSO40多座,海洋工程三用工作船等特种海工船舶40多艘。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2. 中船集团是国内最早有海工装备制造业绩的企业之一,旗下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上海船厂和江南造船厂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建造过“胜利3号”座底式钻井平台、“勘探1号”自由式钻井浮船、“勘探3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渤海明珠”号、“渤海友谊”号和“渤海长青”号FPSO等大型海工装备;旗下708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等,在海工研发设计方面实力也非常强,特别是708所,国内累计建造的海工订单约一半来自其设计。进入新世纪以后,相对中船重工来说,中船集团在海工领域发展相对缓慢。中船集团是国内最早有海工装备制造业绩的企业之一,旗下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上海船厂和江南造船厂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建造过“胜利3号”座底式钻井平台、“勘探1号”自由式钻井浮船、“勘探3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渤海明珠”号、“渤海友谊”号和“渤海长青”号FPSO等大型海工装备;旗下708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等,在海工研发设计方面实力也非常强,特别是708所,国内累计建造的海工订单约一半来自其设计。进入新世纪以后,相对中船重工来说,中船集团在海工领域发展相对缓慢。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3. 中远船务从修船起家,被誉为中国修船业的航母。从2005年开始优化产品结构,涉足海洋工程装备和大型船舶建造领域。由于背靠新加坡胜科海事和中远集团,加之其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很快在海洋工程市场打开一片天地。中远船务从修船起家,被誉为中国修船业的航母。从2005年开始优化产品结构,涉足海洋工程装备和大型船舶建造领域。由于背靠新加坡胜科海事和中远集团,加之其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很快在海洋工程市场打开一片天地。 • 中集来福士在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等海工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烟台来福士是国际领先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建造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潜式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4. 在中国海洋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仅是国内的企业群雄并起,外资企业也纷纷进入国内,采取与国内企业合资或合作的形式兴建项目或公司。截至目前,包括设计和制造公司在内的外资项目(含企业)有14家左右。在中国海洋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仅是国内的企业群雄并起,外资企业也纷纷进入国内,采取与国内企业合资或合作的形式兴建项目或公司。截至目前,包括设计和制造公司在内的外资项目(含企业)有14家左右。 • 从投资方式来看,大多数项目都是采用合资方式进行,中方控股的居多。部分项目由于投资时间早,当时中国船舶工业投资政策尚未出台,也存在外方控股和外商独资项目(公司),如吉宝(南通)船厂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江苏省南通市成立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金为1498万美元,收购原南通渔轮厂资产并对其进行改造,建立海事生产基地,从事设计、生产建造、维修和改建海洋钻油平台、各类船舶及其相关机械设备和配件等延伸产品。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5. 在项目地区布局方面,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海洋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内海工装备产业较强的地区,如辽宁、山东、江苏等地。从项目数量来看,江苏最多,有4个外商投资项目。辽宁和山东其次,各引进3个项目。河北省3个,浙江和广东深圳各1个。在项目地区布局方面,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海洋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内海工装备产业较强的地区,如辽宁、山东、江苏等地。从项目数量来看,江苏最多,有4个外商投资项目。辽宁和山东其次,各引进3个项目。河北省3个,浙江和广东深圳各1个。 • 2011年行业企业在涉足海工油气工程装备领域跨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6. 例如:1宝石机械公司总承包我国首套三百英尺海洋钻井平台,延伸产业链例如:1宝石机械公司总承包我国首套三百英尺海洋钻井平台,延伸产业链 • 2011年4月19日,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按照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自行承建的我国第一套300英尺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在顺利完成坞内组装和测试任务后,成功驶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专用船坞。这不仅打破国外公司在同类产品上的垄断,而且对提升我国近海石油开发作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这套国内首创、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钻井平台,是宝石机械公司2009年9月与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签订的出口阿联酋迪拜“1+1”300英尺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EPC总包项目合同中的第一套。它成功开启国内石油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出口成套海洋石油装备的历史先河。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7. 下图为宝石机械总承包的300英尺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下图为宝石机械总承包的300英尺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8. 同日,宝石机械公司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公司在大连续签迪拜“1+1”总包项目中的第二套同类型海洋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合同。同日,宝石机械公司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公司在大连续签迪拜“1+1”总包项目中的第二套同类型海洋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合同。 • 此次顺利下水出坞的海洋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91.4米,钻深能力为9000米。其中,宝石机械公司自主创新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套9000米单斜瓶颈式海洋塔形井架,工作高度为52米,在风速每秒36米以下时,提升套管的能力可达6750千牛,并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拖航风暴。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29. 为高质量如期履约,宝石机械公司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密切协作,大胆创新,仅用4个多月就紧张有序地完成铺底、分段合拢、生活楼及直升机甲板吊装、桩腿前4段连接、悬臂梁及钻台底座等重要结构件的安装,以及升降系统和柴油发电机组等调试工作。4月16日,经过充分准备,总重200余吨的新型9000米塔形井架,在300英尺海洋钻井平台上一次组装成功。为高质量如期履约,宝石机械公司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密切协作,大胆创新,仅用4个多月就紧张有序地完成铺底、分段合拢、生活楼及直升机甲板吊装、桩腿前4段连接、悬臂梁及钻台底座等重要结构件的安装,以及升降系统和柴油发电机组等调试工作。4月16日,经过充分准备,总重200余吨的新型9000米塔形井架,在300英尺海洋钻井平台上一次组装成功。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0. (2)辽河海工装备实现了由制造向创造的跨越 • 2011年11月中石油辽河装备制造总公司自主研发建造的国内首台自升式钻井平台CP—3001号和2号,是辽河油田海工装备全力由制造向创造升级的典范。按照中石油集团公司对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上始终领先、产品上始终高端、服务上始终优质要求,瞄准了国际领先水平,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扎实开展高端产品研发。该公司总结出,“如今陆地钻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大多已转向修补和维护阶段,紧守陆地市场对我们这个2005年才进入石油装备业的企业来说很是被动。而国内对海洋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石油装备市场潜力很大。”目前该公司已经有25亿元海工项目在建,另有还有75亿元项目签订了合同,2011年公司海工装备订单突破百亿元已成定势。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1. 凭借积累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高点启动的辽河油田海工装备全力由制造向创造升级。近两年,这个公司先后创造中国石油第一艘万吨成品油轮成功下水,国内首台CP—400钻井平台全面进入研发制造,国内首创具有自航能力的座底式风电安装平台研发成功等多项第一。凭借积累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高点启动的辽河油田海工装备全力由制造向创造升级。近两年,这个公司先后创造中国石油第一艘万吨成品油轮成功下水,国内首台CP—400钻井平台全面进入研发制造,国内首创具有自航能力的座底式风电安装平台研发成功等多项第一。 • 造中国最好石油钻机,创世界名牌海工装备。中石油辽河装备制造总公司公司2011年取得了国家船舶制造业最高资质一级I类钢质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资格。随着1号CP—300钻井平台即将下水和2号钻井平台开工,标志着辽河油田海工装备加速驶入高端领域。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2. (3)四川宏华石油集团投资江苏启东,致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3)四川宏华石油集团投资江苏启东,致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 • 2011年7月,四川宏华集团公司宣布与新加坡全球领先的海洋装备生产商SBI Offshore Limited (「SBI Offshore」)组建了合资公司。组建该合资公司的目的是提升宏华集团在投资于江苏启东的海洋石油装备生产基地的竞争力和生产能力。该合资公司将会向全球海洋钻井行业提供按单生产服务。 根据双方的合资协议,宏华与SBI Offshore将分别持有该合资公司─HS Offshore Pte Ltd. (「HS Offshore」) 的70%及30%股权,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3. 据了解,西方海洋装备公司正于亚洲物色优秀的原设备生产商,以取得较低生产成本及缩短产品付运至亚洲区内市场的时间。亚洲区生产商目前生产全球约80%的移动式海洋钻采装备,分析预测该合资公司享有先发优势,充份利用宏华在陆地钻采钻机和零部件方面的庞大生产设施与生产能力,以及SBI Offshore在海洋钻采装备的丰富知识和在海洋船舶领域的专长,特别是企划管理、质量保证和详细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组建合资公司将令宏华集团加快在全球海洋领域的发展扩张。该合资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海洋钻采及建造装备及相关零部件的领先原设计生产商。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4. (4)河北华北荣盛公司调整产品结构,研制成功高端装备—3000米深水防喷器(4)河北华北荣盛公司调整产品结构,研制成功高端装备—3000米深水防喷器 • 2011年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公司,打破了目前我国国内海洋石油勘探井控系统依赖进口的格局,于2011年 3月31日,研制成功国内首台3000米深水防喷器样机,使该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上了一个台阶,对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 • 长期以来,我国海上石油井控装备依赖国外进口,导致海上石油开发成本较高。华北荣盛公司研制开发的用于海洋石油勘探的3000米深水防喷器,是2008年立项的国家“863”项目重大课题之一,是国家科技部和河北省科技厅重点支持的高新科技成果项目。在国外垄断企业严密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这个公司历经3年自主攻关,攻克主流配置F48-105防喷器主机制造和控制系统研制等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深水防喷器研制中取得14项国家专利。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5. (5)宝石机械公司打破国外垄断,研制成功我国首根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接头(5)宝石机械公司打破国外垄断,研制成功我国首根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接头 • 海洋钻井隔水管系统是海洋油气开发水下设备的重要设备,2011年由宝石机械公司研制成功的我国首根可以满足3000米水深作业的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接头,是连接隔水管串、固定辅助管线、隔离管内外高压钻井液和海水关键部件之一,其技术与产品一直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 • 2008年1月,“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项目在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2008年9月,该项目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审批,被确定为“深水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6. 2011年4月14日,宝石机械公司进行了E级载荷试验,通过10级加载,承载能力达到8936千牛。E级设计要求承载最大拉力为8896千牛,可满足2000米水深。 • 2011年4月20日,钻井隔水管接头在宝石机械公司2万千牛提升设备静载试验装置上,又通过H级额定载荷拉伸试验。通过10级加载,承载能力达到15583千牛,设计要求承载最大拉力15568千牛,可满足3000米水深作业。这是目前世界最深作业水域。 • E级和H级型号钻井隔水管接头的拉伸试验,均按设计要求进行了两次。各项试验数据符合设计要求。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7. “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接头”对所选材料、焊接技术、涂层、防腐、密封和疲劳强度等要求非常高。宝石机械公司前期已做过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相关的抗疲劳检测设施,因此,最后一项抗疲劳试验要到美国去做。2011年5月已经运抵美国休斯敦,正在进行最后一项试验——抗疲劳试验。“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接头”对所选材料、焊接技术、涂层、防腐、密封和疲劳强度等要求非常高。宝石机械公司前期已做过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相关的抗疲劳检测设施,因此,最后一项抗疲劳试验要到美国去做。2011年5月已经运抵美国休斯敦,正在进行最后一项试验——抗疲劳试验。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8. (6)宝鸡石油机械国内首创国产K型井架将应用于深海钻井平台(6)宝鸡石油机械国内首创国产K型井架将应用于深海钻井平台 • 2011年12月,由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K型动态海洋井架,填补了我国深水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无大开档K型井架的空白。 • 这套国内首创的K型动态海洋井架,是宝石机械公司专门为中国海油流花项目设计生产的。宝石机械公司2010年12月中标该项目以来,广大技术人员大胆创新,仅用4个月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设计任务。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39. K型动态海洋井架采用前开口结构设计,整体重量160多吨,承载力450吨,底部开档超过15米,高达49米,可抵御海上每秒65.7米的风。经过技术人员优化设计,K型动态海洋井架与目前国内海洋钻井平台普遍使用的塔型井架相比,在同等负荷下,大幅减少了自重,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钻井作业平台使用面积,有效拓展了操作空间。K型动态海洋井架采用前开口结构设计,整体重量160多吨,承载力450吨,底部开档超过15米,高达49米,可抵御海上每秒65.7米的风。经过技术人员优化设计,K型动态海洋井架与目前国内海洋钻井平台普遍使用的塔型井架相比,在同等负荷下,大幅减少了自重,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钻井作业平台使用面积,有效拓展了操作空间。 • 宝石机械公司针对海洋钻井平台特殊的作业环境,在生产制造中采用了比陆地K型井架更为严苛的工艺标准,井架表面防腐处理使用了先进的热镀锌工艺,有效确保了K型动态海洋井架的质量、安全和技术性能。完成各项试验后。K型动态海洋井架将于2012年年底正式交付用户。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0. (7)江汉油田四机厂海洋酸化压裂撬装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知名品牌行列(7)江汉油田四机厂海洋酸化压裂撬装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知名品牌行列 • 江汉油田四机厂,2010年7月为中国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制造了国内首套2000型海洋酸化压裂机组。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该套压裂机组经受住了海洋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整套机组性能优良,运行稳定,先后在海上成功对30多口油井实施压裂,并被国内油田用户以租赁方式提供给国外知名油气开发企业使用在海上作业,为国产海洋石油装备进军国际市场打响了品牌。 • 2011年江汉油田四机厂再次为中国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生产2000型及600型海洋酸化压裂撬装设备,全部设备已于2011年7月底前交付于用户。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1. 五.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趋势: •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DouglasWestwood预测,2013年全球海上石油开采的投资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较2009年的2600亿美元增长38.5%。投资的热点依然是非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其中非洲投资额增长幅度最大,拉丁美洲和北美增长幅度很小。亚洲正逐渐成为未来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 • 通常情况下,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投资中,装备投资将占总投资的20%-30%,按未来5年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年均投资3500亿美元测算,则2011-2015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年均市场容量在700亿美元以上,未来5年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总额在3500亿美元以上。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2.  而ODS的预测则较为保守,该机构从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两个方面对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未来5年进行了预测:ODS预计2010年-2015年,世界海洋钻井装置需求总量为83-116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为6-12座,半潜式为66-193座,钻井船为11-12座,年需求平均为16-24座。用金额来计算,未来5年全球海工装备更新和改装需求市场规模将达到1700亿美元,新增需求将达到1065亿美元,总需求将达到2765亿美元,年均需求约为550亿美元。 而ODS的预测则较为保守,该机构从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两个方面对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未来5年进行了预测:ODS预计2010年-2015年,世界海洋钻井装置需求总量为83-116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为6-12座,半潜式为66-193座,钻井船为11-12座,年需求平均为16-24座。用金额来计算,未来5年全球海工装备更新和改装需求市场规模将达到1700亿美元,新增需求将达到1065亿美元,总需求将达到2765亿美元,年均需求约为550亿美元。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3.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008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出现项目停滞、订单下滑的现象。2009年,海工装备市场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沉寂后,在下半年逐渐走出阴霾。但是201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逐步明朗,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逐渐趋于活跃。从2010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情况来看,海洋钻井、生产和海工船舶市场总价值接近30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70%。浮式生产装备保有量继续增加,装备订单呈多样化,总成交量25艘(座),同比增长79%,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增长强劲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008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出现项目停滞、订单下滑的现象。2009年,海工装备市场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沉寂后,在下半年逐渐走出阴霾。但是201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逐步明朗,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逐渐趋于活跃。从2010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情况来看,海洋钻井、生产和海工船舶市场总价值接近30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70%。浮式生产装备保有量继续增加,装备订单呈多样化,总成交量25艘(座),同比增长79%,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增长强劲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4. 虽然上述两大机构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但从目前海工装备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将持续保持活跃。从中长期来看,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将继续上涨,海洋油气利用和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虽然上述两大机构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但从目前海工装备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将持续保持活跃。从中长期来看,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将继续上涨,海洋油气利用和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势头越加明显和强劲,装备制造产业属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使国际间产业转移成为跨国公司追逐利润的一种手段,中国作为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国际间产业转移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大量市场需求,是最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力和优势的国家,许多世界大型企业都把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2007年年末开始,外资(FDI)大幅度进入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利润与生存的压力迫使发达国家的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环节。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5.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趋势会继续延伸,外资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在保证国内产业安全的前提下,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做大做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提高,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产业升级,在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趋势会继续延伸,外资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在保证国内产业安全的前提下,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做大做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提高,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产业升级,在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6. 全球范围内装备制造业的转移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全球范围内装备制造业的转移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 从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海工装备的生产经历了从欧美到亚洲的新加坡和韩国的转移。而随着新加坡和韩国国内制造成本的上升,以及中国海工装备产业的崛起,中国将比新加坡和韩国更具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事实上,近几年来,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已经显现出向中国转移的迹象,未来这种趋势将更为明显,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将迎来新的增长。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7. 六 论坛职能与展望 • 希望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成为海洋工程及其装备制造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海洋工程装备规划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的指引下,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各企业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准确定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取用较短的时间使我国主流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尽快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梯队!把发展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作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行业重点使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设备制造的发展重点,按照“市场为牵引、创新为驱动、总装为龙头、配套为骨干”的发展思路,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飞速的跨越发展而共同努力。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48. 谢谢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赵志明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