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主讲人 : 曹子建 冯 鸿 赖 麟 江海平

资 源 植 物 学. 主讲人 : 曹子建 冯 鸿 赖 麟 江海平. 四川教育学院生物系. 资 源 植 物 学 --绪论. 一、 资源植物学的概念. 资源植物学 : 是通过研究植物的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认识植物界各大类群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原理;掌握经济植物的性质、鉴定、用途和分布的科学。. 二、资源植物学的内容、任务.

cha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讲人 : 曹子建 冯 鸿 赖 麟 江海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资 源 植 物 学 主讲人:曹子建 冯 鸿 赖 麟 江海平 四川教育学院生物系

  2. 资 源 植 物 学--绪论 • 一、资源植物学的概念

  3. 资源植物学:是通过研究植物的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认识植物界各大类群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原理;掌握经济植物的性质、鉴定、用途和分布的科学。资源植物学:是通过研究植物的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认识植物界各大类群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原理;掌握经济植物的性质、鉴定、用途和分布的科学。

  4. 二、资源植物学的内容、任务 在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现存约50余万种,它们分布广,遍及地球各处;类群多,体形变化大,从低等的藻菌植物到高等的种子植物,反映了植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的适应形态,体现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演化规律。

  5. 种子植物个体发育生活周期的形态变化,包括营 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即根、茎、叶的形成和结构,花、果实、种子的形成和结构,以及它们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 植物界各大类群(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分类及其演化规律。 •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6. 三、资源植物学的简史 • 1、产生:资源植物学是在人们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建立的一门科学。在实践中通过接触各类植物,首先认识植物,然后利用植物为人们服务,进而由科学家写成专著,逐渐形成了资源植物学。

  7. 发展 • A、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是研究植物最早国家之一。许多科学家撰写了不少描述植物的著作。约在两千多年前,《诗经》就提到了二百多种植物。公元第6世纪。北魏《齐民要术》概括了当时农、林、果树和野生植物的利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是闻名中外的药书,书中描述了藻、菌、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共1173种。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等,记载了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共1714种。这些名著均为植物学和资源植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B、 国际上如 17世纪英国虎克发明显微镜后,使植物的研究进入到了微观细胞水平。18世纪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表了《植物种志》(1753)建立了““双名命名法”,统一了对植物的命名,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世纪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后,认识到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英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改变了神创论的生物观,提出了进化论。他们的巨大成就大大推进了植物学的发展。

  9. 四、研究植物的不同学科及其关系: • 1、植物形态学 :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形成和发育的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的科学,是植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中研究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叫---植物细胞学,研究植物组织器官内部结构的叫---植物解剖学;研究植物胚胎结构、发生分化的叫---植物胚胎学。

  10. 2、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从而建立植物演化系统,阐明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植物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根据研究植物类群不同,又可分为种子植物分类学、藻类学、菌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等等。2、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从而建立植物演化系统,阐明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植物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根据研究植物类群不同,又可分为种子植物分类学、藻类学、菌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等等。

  11. 3、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生命活动中的物质代谢、能量 转化、形态建成等机理的科学。 • 4、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群落学(地植 物学)是研究植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2. 5、植物地理学:是研究各种植物和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 关系的科学。 • 植物遗传学、植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古植物学、胞粉 学等。

  13. 在近年举行的国际植物学会上,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新成就,将植物的研究领域分为代谢植物学、发育植物学、结构植物学、系统和演化植物学,环境植物学、分子植物学、历史植物学、应用植物学等。在近年举行的国际植物学会上,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新成就,将植物的研究领域分为代谢植物学、发育植物学、结构植物学、系统和演化植物学,环境植物学、分子植物学、历史植物学、应用植物学等。

  14. 大纲:资源植物学是涉及了所有植物研究内容的一门科学。是生物专业本科必修课之一。“植物资源学为众多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也为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学员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达到本科培养规格、对业务方面的要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大纲:资源植物学是涉及了所有植物研究内容的一门科学。是生物专业本科必修课之一。“植物资源学为众多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也为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学员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达到本科培养规格、对业务方面的要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15. 五、资源植物学与 中学生物教学的关系 • (一)中学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 在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有关“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内容是与资源植物学的学习紧密相关的。 • 课程标准认为:

  16.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 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在它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探究的内容,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18.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9.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0. (二)与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的联系: •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所编中学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为例介绍:

  21. 六、资源植物学的发展及新成就 • 早期对植物学的研究以形态描述和分类观察为 主,多从整体水平认识和鉴别植物。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新的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植物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以实验为主的新领域。

  22. 由于电子显微镜分辩率的提高及现代生物实验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研究,例如在受精生物学方面新近取得不少成果,现在已知受精过程中的不亲和性,是由于花粉壁与雌蕊柱头识别蛋白引起的识别反应。又助细胞对花粉管进入胚囊的作用、胚囊的结构和功能、卵细胞、中央细胞的结构特点、两个不同大小的精子与双受精的关系、花粉发育形态和核酸代谢等许多方面的成果,都是通过采用电镜技术、生化技术、放射化学技术、分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取得的。由于电子显微镜分辩率的提高及现代生物实验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研究,例如在受精生物学方面新近取得不少成果,现在已知受精过程中的不亲和性,是由于花粉壁与雌蕊柱头识别蛋白引起的识别反应。又助细胞对花粉管进入胚囊的作用、胚囊的结构和功能、卵细胞、中央细胞的结构特点、两个不同大小的精子与双受精的关系、花粉发育形态和核酸代谢等许多方面的成果,都是通过采用电镜技术、生化技术、放射化学技术、分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取得的。

  23. 植物实验形态学近年有不少新进展。例如根据全能性理论,用植物组织培养法,从离体的细胞组织中诱导再生植株,现已知在离体条件下,植物细胞、组织形态发生的途径有两种:器官发生型和胚胎发生型。胚状体的诱导是十分重要的,是研制人工种子,工厂化育苗的基础。另方面,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无性系快速繁繁殖以生产试管苗,对农、林、园艺、花卉有广泛地应用价值。植物实验形态学近年有不少新进展。例如根据全能性理论,用植物组织培养法,从离体的细胞组织中诱导再生植株,现已知在离体条件下,植物细胞、组织形态发生的途径有两种:器官发生型和胚胎发生型。胚状体的诱导是十分重要的,是研制人工种子,工厂化育苗的基础。另方面,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无性系快速繁繁殖以生产试管苗,对农、林、园艺、花卉有广泛地应用价值。

  24. 广泛开展了分类学、生态学的研究,如将细胞学、生物化学、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应用到分类学中,对植物物种形成、种群进化机制均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对生物圈的形成,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如将生态型的生理生化特点结合到农业上,掌握不同生态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而达到增产效能。广泛开展了分类学、生态学的研究,如将细胞学、生物化学、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应用到分类学中,对植物物种形成、种群进化机制均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对生物圈的形成,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如将生态型的生理生化特点结合到农业上,掌握不同生态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而达到增产效能。

  25. 总之,植物学是朝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深入发展,其特点是以植物作为基础,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微观方面研究形态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宏观方面研究植物群体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探讨群体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建立自然进化系统。在此基础上,定向改造植物,使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总之,植物学是朝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深入发展,其特点是以植物作为基础,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微观方面研究形态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宏观方面研究植物群体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探讨群体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建立自然进化系统。在此基础上,定向改造植物,使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6. 七、课程计划 本课程分为三篇------ • 第一篇 植物的形态解剖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二章 植物组织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 第四章 营养器官 第五章 繁殖器官

  27. 第二篇 植物系统分类 第一章 植物系统学 第二章 植物分类学 • 第三篇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于与保护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植物资源 • 第三章 资源植物学与中学课程改革

  28. 五、参考资料 • 1.植物生物学,杨继、郭友好、杨雄、饶广正,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7; • 2.资源植物学,何明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 3.植物生物多样性,马炜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4.植物生物学,周云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 5植物学(上、下),华东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 6.植物学(上、中、下),李扬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 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补编1-2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72-1982; • 8.植物学报,科学出版社,期刊; • 9.四川植物志

  29. 10.网站: • http://www.scjy.net四川教育学院生物系 • http://www.chnbotany.net/植物学教育科研网 • http://www.chinbullbotany.com植物学通报 • http://www.biooo.com植物学 • http://www.yy168.com中国芳香植物网 • http://www.bcrc.firdi.org.tw菌种查寻资料库 • http://glossary.gardenweb.com植物学词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