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二级银行体制 (一)二级银行体制的含义 整个银行系统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层次 (二)二级银行体制的特点 1 、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 2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 3 、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进行一定的管理 4 、存在存款创造机制. 二、现金发行与回笼:以我国为例. (一)现金印制与发行基金 1 、现金的印制与入库 2 、发行基金 (二)现金发行与回笼过程 具体发行过程 教材 221 页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二级银行体制 (一)二级银行体制的含义 整个银行系统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层次 (二)二级银行体制的特点 1、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 3、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进行一定的管理 4、存在存款创造机制

  2. 二、现金发行与回笼:以我国为例 (一)现金印制与发行基金 1、现金的印制与入库 2、发行基金 (二)现金发行与回笼过程 具体发行过程 教材221页 社会公众的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是相互转化的,构成货币供给量。这些货币的增减都是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动。而现金货币却是中央银行的债务货币,其增减还要通过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动才能进入市场流通。在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中,现金货币与准备金存款相互转化,二者构成基础货币。

  3. 发行库 中央银行 现金投放 政府 企业 家庭 业务库 商业银行 流通领域 现金存量 发行 回笼 现金归行 现金的发行与回笼过程

  4.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与货币创造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教材222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特点 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是资产引起负债。首先,它没有类似的准备金存款,也没有任何一个在它之上的机构保管它的存款;第二,它不需要库存现金,现金货币是由其完全垄断发行和印制。 对中央银行运作真正有强有力约束作用的是客观经济运行,也就是中央银行的无限扩张信用货币的能力与客观经济可承受能力的矛盾,最终会通过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表现出来,并且这种约束是具有决定性的,这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会体现出来。

  5.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与货币创造 (三)中央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影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针对中央银行的具体情况,上述公式可以表达为: • 资产=准备金存款+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 • 准备金存款=资产-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 •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 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

  6.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1)购买政府证券。 中央银行购买证券(央行开支票付款) 出售证券的客户收到支票后将存入开户银行 商业银行将支票通过中央银行进行结算,中央银行增加商业银行在其账户上的余额 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

  7.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2)再贷款和再贴现。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贴现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将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账户的余额。

  8.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3)黄金证券和特别提款权证券。 如财政部要购买十万元黄金(假设财政部没有钱购买黄金),首先发行黄金证券十万元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增加了自己持有的资产(黄金证券),同时增加财政部在央行的存款十万元,财政部用此存款开支票购入黄金。卖者在得到资金后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支票送交中央银行进行结算。中央银行将减少财政的存款100000元,等量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余额。因此,财政部购买黄金,中央银行增加金证券的持有,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增加。 特别提款权是中央银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的、由财政部持有的特别提款权的要求权。这种证券的增加和购买黄金的结果是一样的。

  9.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4)外汇与黄金占款。 外汇与黄金是通过中央银行注入基础货币来收购的。如果注入的货币是直接向居民和企业收购外汇与黄金,则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即存款准备金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可能性。 如果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购黄金与外汇,则会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

  10.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5)中央银行其他资产业务。 例如,中央银行购买自用房屋,开出支票进行支付。当支票被清算时,中央银行将增加收款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余额。

  11. 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 (1)现金。这一般是各国中央银行最大的负债业务。 以美国为例,美国纸币的大部分是联邦储备券。当流通中联邦储备券增加时,表明公众需要较多的现金,商业银行通过提取在联邦储备银行账户的现金以满足客户提现的需要。这样,流通中联邦储备券增加,商业银行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减少。

  12. 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 (2)财政部存款。当企业或个人向财政缴纳税款时,签发支票给财政部。支票经过结算,企业或个人的银行存款余额降低,会使企业或个人的开户银行的准备金减少相同的数量。

  13. 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 (3)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这类存款是中央银行欠外国中央银行的款项。它的增加意味着本国企业或个人向外国中央银行签发支票金额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而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14. 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2.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 (4)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对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作用与上述存款或现金相似。

  15. 本章要点 1、信用货币的特点与构成 2、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过程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前提条件 派生倍数 3、影响存款创造的因素和派生倍数的变化 4、二级银行体制的特点 5、中央银行业务的特点及对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影响

  16. 本章复习思考题 • 教材 226页 第1题 结合我国货币制度,分析说明信用货币的特点。 第2题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有哪些? 第4题 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如何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