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金 融 业 财 务 状 况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填报) ( J103-3 、 J203-3 表)

金 融 业 财 务 状 况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填报) ( J103-3 、 J203-3 表). 主讲人:田春红 2008 年 12 月 19 日. 报表表式及指标解释: 1 、 年报 (J103-3) :见蓝皮本 《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 》( 金融业) P32 和 P83 2 、 定报 (J203-3) :见绿皮本 《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 》 P25 和 P44. 报表时间及方式: 1 、 年报 (J103-3) : 2009 年 1 月 5 日开网, 2 月 28 日关网。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金 融 业 财 务 状 况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填报) ( J103-3 、 J203-3 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金 融 业 财 务 状 况(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填报)(J103-3、J203-3表) 主讲人:田春红 2008年12月19日

  2. 报表表式及指标解释: 1、年报(J103-3):见蓝皮本《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金融业)P32和P83 2、定报(J203-3):见绿皮本《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P25和P44

  3. 报表时间及方式: 1、年报(J103-3): 2009年1月5日开网,2月28日关网。 3月底前报送下发的普查表(绿色),一式三份。 2、定报(J203-3): 3、6、9、12月1日开网,15日关网。 网上报送后当月月底前报送平台打印报表。

  4. 一、报表表式

  5. 二、调查内容和报表设计思路 调查内容: 了解金融企业在2008年从事业务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资产负债、利润及分配等情况。 报表设计思路: 结合财政部颁布的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相关的财务明细资料设计本调查表。

  6.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金融业法人单位。具体涉及3个行业大类中的6个行业小类活动的企业。 (2007年年报有332家单位)

  7. (一)年初存货(1个指标) (二)年末资产负债(29个指标) (三)利润及分配(24个指标) (四)其他资料(15个指标) (五)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填写(2个指标) (六)上市公司填写(4个指标) 四、填报方法

  8. 四、填报方法—资产负债(011-041)

  9. 可直接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科目填报或相关科目明细分析填报。 注意: 1、上述指标都是时点指标,即取自《2008年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科目的年末数值(年初存货011除外)。 2、上述指标应以“减去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值数”填报。

  10. 3、“现金及银行存款”(337):指标对应“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含“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项内容。 4、“存货”(015):对于不设置“存货”科目的企业,用“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

  11. 5、注意“法人资本”、“个人资本”与“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的区别。5、注意“法人资本”、“个人资本”与“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的区别。 “法人资本”中的法人,指的是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港澳台及外商企业,没有在中国注册的不算在其中。 “个人资本”中的个人,指的是国内个人,港澳台及国外个人不算在其中。

  12. 6、对于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由于《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科目,并将“投资性房地产”从原“固定资产合计”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核算,负债按流动性、非流动性进行核算。因此在具体填报时: 短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长期投资合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13. 注意

  14. 四、填报方法—利润及分配(490-070)

  15. 可直接根据企业《利润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及相关财务明细资料填报。可直接根据企业《利润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及相关财务明细资料填报。 由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利润表》做了较大调整: 一是不再区分主业与副业,统称为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营业税金; 二是在当期损益中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6)、资产减值损失(332)项目; 三是投资收益纳入当期营业利润中核算。

  16. 因此在具体填报过程中,我们按《旧准则》和《新准则》分别分析填报。 ★《旧准则》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7. ★《新准则》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费用=销售费用 应交所得税额=所得税费用

  18. 须注意: 税金(055) 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根据会计“管理费用明细表”或“业务及管理费明细表”中有关项目归纳填列。

  19. 表间审核: (2) 营业收入(490)=101表中营业收入 (3) 主营业务收入(043)=101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隐含审核(P33) (1)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0. 四、填报方法—其他资料

  21. 服务外包收入(498)、服务外包收入中境外(499)不用填报本指标。

  22.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 填报注意问题: (1)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2)如果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工资未计入“应付工资”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23. 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8) 填报注意问题: (1)根据会计“职工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职工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2)如果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工资未计入“职工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24. 社会保险费(094) 指企业在报告期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填报注意问题: (1)包含内容: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以及其他人身险。

  25. (2)不包括职工自己缴纳的保险费。 (3)不包括“福利费”支付的保险费。 (4)企业应根据成本、费用中相关项目归集填报。 (5)企业在国家规定之外在商业保险公司给职工上的各种人身险除外。 (6)“养老保险费”包含“补充养老保险(年金)”。 (7)“医疗保险费”包含“补充医疗保险”。 (8)要严格按照其中项的设置分别单独填报。 (9)对于有些国有企业设有“劳动保险费”科目的,社会保险费也应包含。

  26.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075) 填报注意问题: (1)指企业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支付的职工住房补贴。 (2)不包括一次性住房补贴。 (3)支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住房费用和补贴也包括在内。

  27. 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40) 填报注意问题: (1)什么是从业人员 (2)如何计算年平均

  28. (1)什么是从业人员 ①在报告期内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②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由单位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③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

  29. (2)如何计算年平均 ①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各月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和/报告期内月数 ②各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 ③报告期内月数的计算

  30. (2)如何计算年平均 ③报告期内月数的计算 因为是年平均,所以报告期月数一般为12。 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报告期月数按正式开业的月份算起。如某企业6月批准成立,8月开始正式经营,其报告期内月数应从8月算起,报告期内月数为5。(定报以此类推) 四、填报方法—其他资料

  31.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095) 指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代扣期与代缴期有一定时间差,填报时以代扣数据为准填报。

  32. 应付利润(071) 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 填报注意问题: 包含“应付股利(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利润归还投资”、“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根据“利润分配”科目分析填报。

  33. 四、填报方法—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填写四、填报方法—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填写

  34. 1、资产减值损失(332) 指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6) 指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可直接取自《利润表》中相对应科目本年累计发生额。 返回 四、填报方法—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填写

  35. 1、计量单位填写错误(如将“千元”按“元”填写)1、计量单位填写错误(如将“千元”按“元”填写) 2、漏填指标(如差旅费等) 3、错填报告期,“累计折旧”指固定资产自购入之日起计算的折旧,非本年数;“本年(期)折旧”批本年折旧数,定报时非本月数。(如将“本期折旧”只填“本月”的数据;将“累计折旧”只填当年的折旧数) 4、上年同期未填(只填本年数,忘填上年数) 5、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或工资数填的不准(如工资与人数不匹配,平均值很高或很低) 6、典当行的死当物品销售记入“商品销售收入” 五、审核中需关注的问题

  36. 联 系 人:朱泽天(综合科) 联系电话:8129546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