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第二十七章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第二十七章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第一节 肿瘤抗原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机制分类. 思考题 小结.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一、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二、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 第三节 肿瘤免疫学检验 一、肿瘤标志物 二、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免疫学 ( tumor immunology) 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第 一节 肿瘤抗原.

cha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七章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七章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2. 第一节 肿瘤抗原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机制分类 思考题 小结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一、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二、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 第三节 肿瘤免疫学检验 一、肿瘤标志物 二、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3. 肿瘤免疫学( tumor immunology) 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4. 第一节 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 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5. 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 ① 基因突变; ② 细胞癌变过程使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 ③ 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 ④ 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 ⑤ 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 ⑥ 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6.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 是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新抗原,它只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 2.肿瘤相关性抗原 (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 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物质,但此类抗原在癌变细胞的表达水平远远超过正常细胞。

  7.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机制分类 1.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2.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 3.自发性肿瘤抗原 4.正常细胞成分的异常表达 ⑴ 分化抗原: ⑵ 过度表达的抗原: ⑶ 胚胎抗原: ⑷ 细胞突变产生的独特型抗原:

  8. 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

  9.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十分复杂,涉及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肿瘤机制相互交错,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机制相互协调和补充,从而共同执行免疫监视功能。

  10. 一、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㈠ T细胞 1. CD4+T细胞 2. CD8+T细胞(在抗肿瘤效应中起关键作用) 3. γδ+ T细胞 ㈡NK细胞 ㈢ 巨噬细胞

  11. 二、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 1.补体的溶细胞效应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3.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 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 5.抗体干扰肿瘤细胞粘附作用 6.其他机制

  12. 第二节 肿瘤免疫学检验 肿瘤免疫学检验是指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肿瘤抗原、抗体等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为肿瘤的诊断、观察病情、评价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13. 一、肿瘤标志物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特异性较强,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100多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14. (一)肿瘤标志物的慨述 1.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患者血液或体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以及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15.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灵敏度高,能肿瘤能早期发现。 特异性好 与肿瘤类型 (大小/分期) 有关 具有器官特异性 监测肿瘤治疗效果 监测肿瘤的复发 预测肿瘤的预后

  16. 2.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体液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尚未完全统一,一般分为: ⑴ 胚胎抗原类:如AFP,CEA等, ⑵ 糖链抗原类:如CA125,CA15-3,CA19-9等。 ⑶ 激素类:如患甲状腺髓样癌时降钙素升高,患绒毛膜 细胞癌时hCG明显升高。 ⑷ 酶和同工酶类:γGT,PAP等。 ⑸ 蛋白质类:β2微球蛋白,铁蛋白,本周蛋白等 ⑹ 癌基因产物类如ras基因蛋白,myc基因蛋白,p53抑癌基因蛋白等。

  17. 3. 影响血液和体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因素 ⑴ 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数目 ⑵ 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 ⑶ 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好坏 ⑷ 肿瘤细胞是否有坏死和坏死的程度 ⑸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分期 ⑹ 肿瘤细胞是否表达和合成肿瘤标志物 ⑺ 肿瘤标志物在体内的降解和排泄速度

  18. 4.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⑴ 高危人群的筛查 ⑵ 肿瘤的辅助诊断 ⑶ 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 ⑷ 肿瘤复发的监测和预后判断

  19.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 1. 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⑴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AFP是胎儿发育早期合成的一种糖蛋白(α1球蛋白),分子量70kD,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 参考值:血清AFP<20μg/L

  20. 原发性肝癌,77%的患者AFP>300μg/L,但有部分患者AFP始终不升高; ② 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一般在300μg/L以下; ③ 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如睾丸癌、畸胎瘤等升高; ④ 妊娠三个月后,血清AFP含量开始升高,分娩后三周恢复正常。若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21. ⑵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1965年CEA发现于成人结肠癌组织中,分子量约为200kD,可溶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 参考值:血清CEA< 5.0μg/L ① 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转移性 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在恶性肿瘤的随访, 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② 肠道息肉、憩室炎、结肠炎、肝硬化、肝炎、胰腺炎和肺 部疾病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③ 吸烟者中约有33%的人CEA>5μg/L。

  22. 2. 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23. (1)糖链抗原15-3 ( CA 15-3) • 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属糖蛋白,分子量超过400kD,可用一对单克隆抗体(MAb115D8和MAbDF3)进行双抗体夹心法来识别。与CA15-3同类的多态性上皮粘蛋白抗原还有MCA,CA27-29,CA549等。 • 参考值:血清CA15-3<28kU/L ① 乳腺癌,但在乳腺癌的早期阳性率较低约为30%,转移性 乳腺癌阳性率可达80%; ② 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 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③ 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疾病,阳性 率一般低于10%。

  24. (2)糖链抗原125 ( CA 125) • CA125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1981年Bast发现。CA125是一种大分子多聚糖蛋白。 • 参考值 :血清CA 125<35kU/L ① 卵巢癌,阳性率约为61.4%。手术和化疗有效者CA 125水平很快 下降,若有复发,CA 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② 其他恶性肿瘤,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1.4%, 结肠直肠癌34.2%,其他妇科肿瘤43%。 ③ 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 肝硬化等疾病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④ 妊娠早期,CA 125有升高。

  25. (3)糖链抗原19-9 (CA19-9) • CA19-9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又称胃肠癌相关抗原。 • 参考值:血清CA199 <37 kU/L ① 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 19-9水平明显升高, 阳性率约为74.9%,尤其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血清CA 19-9浓度 可达40万kU/L,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② 胃癌,阳性率约为50%,结肠癌,阳性率约为60%; ③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 疾病,CA 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注意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26. 3. 酶类肿瘤标志物

  27. ⑴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在血清中PSA • 以两种生化形式存在: • 一部分(5%~40%)是以低分子量(33kD)的 • 游离PSA(f-PSA)形式存在; • 大部分(60%~90%)是以PSA和α1–抗糜蛋白酶、 • α2-巨球蛋白等结合的形式存在, • 称复合PSA(c-PSA)。 • 总PSA(t-PSA),包括血清中f-PSA和c-PSA。 参考值:血清 t-PSA < 4.0 μg/L, f-PSA < 0.8 μg/L, f-PSA/t-PSA > 25%

  28. 血清PSA升高 ① 前列腺癌患者升高,但大约25%患者,其PSA水平正常;而大约有50%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PSA水平增高。为增加PSA对前列腺癌 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使用PSA年龄特异性参考范围,PSA密度、PSA速率、f-PSA/t-PSA比值等; ②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也可见血清PSA水平升高,故当PSA在4.0μg/L~10.0μg/L的灰区时,须进行f-PSA和 f-PSA/t-PSA比值的测定。 【注意事项】在采集病人的血标本前进行直肠指诊、前列腺按摩, 导尿等,将会导致血清PSA升高,应注意避免。

  29. ⑵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功酶,烯醇化酶同功酶根据α,β,γ三个亚基的不同,可分为αα、ββ、γγ、αβ和αγ五种二聚体同功酶。 γγ亚基组成的同功酶属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特有,故命名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参与糖酵解。肿癌组织糖酵解作用加强,细胞增殖周期加快,细胞内的NSE释放进入血液增多,导致此酶在血清内含量增高。 参考值:血清NSE<15μg/L

  30. 血清NSE升高见于 ① 小细胞肺癌(SCLC)。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后的治疗效果。 ②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水平异常增高, 而Wilms瘤则升高不明显,因此测定NSE的水平可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③ 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血清NSE也可增高。 【注意事项】NSE也存在于正常红细胞中,标本溶血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采血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溶血。

  31. ⑶ α-L-岩藻糖苷酶测定(AFU) • 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以往主要用于遗传性AFU缺乏引起的岩藻糖贮积病的诊断。Deugnier等(1984)首先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升高。 • 参考值 :血清< 420 μmol/L ①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明显升高,AFP阴性的肝癌 患者中AFU也可见升高,因此,两者联合检测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② 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也可有 部分病例升高。 ③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部分病例AFU升高,随病情好转AFU 下降,动态监测有助于与肝癌的鉴别。 ④ 妊娠期间,AFU升高,分娩后迅速下降。

  32. 4.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33. ⑴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 hCG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是监测早孕的重要指标。在异常情况下,恶性肿瘤也可产生hCG。 • 参考值上限为: 5 IU/L ① 滋养层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hCG升高,如绒毛膜细胞癌、 葡萄胎、精原细胞睾丸癌等 ② 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胃肠道癌、肺癌等也可见升高。 ③ 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肝硬化等hCG 也可见增高。

  34. ⑵ 降钙素(calcitonin, CT) • 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即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血钙。 • 参考值<100 ng/L ① 甲状腺髓样癌血清降钙素升高,其他肿瘤如肺癌、 乳腺癌、胰腺癌等也见增高。 ② 肾功能衰竭患者降钙素常升高。 【注意事项】由于降钙素在血液中的半寿期短约为 10min,样本收集后应及时处理,冷冻保存。

  35. 5.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36. ⑴ β2-微球蛋白( β2M ) • β2M是一种低分子蛋白,人体除成熟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所有的有核细胞都有β2M。因为β2M分子量小,易于由肾小球滤过,但几乎全部由近曲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人血和尿中β2M含量很低。 • 参考值:血清 <2.4mg/L;尿 <320μg/L β2M升高见于: ① 恶性肿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② 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药物性损害等 ③ 肾移植排斥反应时。 ④ 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艾滋病等。 【注意事项】尿标本采集后,为避免β2M分解,应加适当的 NaOH缓冲液调PH至7.0左右,然后置4℃保存,2天内测定。

  37. ⑵ 铁蛋白( ferritin , Fer) • 铁蛋白是判断体内是否缺铁的敏感指标。 Fer升高还与肿瘤有关,癌细胞具有较强合成铁蛋白的能力,因此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 • 血清参考值:男性 15~200 μg/L  女性 12~150 μg/L ① 各种恶性肿瘤和白血病可见血清铁蛋白升高。 ② 各种炎症感染、急性心肌梗死、反复输血等,见铁蛋白升高。 ③ 铁蛋白 <12 μg/L时即可诊断为缺铁。是诊断隐性缺铁性贫 血的可靠指标。

  38. 6. 其它常用肿瘤标志物

  39.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注意事项 • 1. 标本采集: • 各种物理检查对TM检测的影响 • 药物对TM检测的影响 • 标本保存对TM检测的影响 • 溶血标本对TM检测的影响 • 酶类和激素类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40. 2. 检测方法和试剂: • 方法学的差异 • 试剂盒的差异 • 测定标准化的问题 因此,在工作中要尽量使用同一种方法, 同一种仪器和同一厂家的试剂盒进行测定。

  41. 3. TM检测的干扰因素 ⑴ 携带污染 (carry-over)  ⑵“钩状效应”(hook effect) ⑶ 嗜异性抗体:可导致在无抗原的情况下,出现肿瘤 标志物浓度增高的假象。嗜异性抗体可出现在曾被 鼠或宠物咬过的人,以及使用过动物免疫剂(如单 克隆抗体)治疗过的人。

  42. (四)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因此,单独检测一 种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因为测定方法的敏感性不够而出现假阴性,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为此,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可以互补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对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是有价值的。常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使用。

  43. 常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肿瘤首选标志物补充标志物 肺癌 NSE、CYFRA21-1 CEA、TPA、SCC、ACTH、降钙素 肝癌 AFP AFU、γGT、CEA、ALP 乳腺癌 CA15-3、CA549 CEA、hCG、降钙素、铁蛋白 胃癌 CA72-4 CEA、CA19-9、CA50 前列腺癌 PSA f-PSA、c-PSA、PAP 结肠直肠癌 CEA CA19-9、CA50 胰腺癌 CA19-9 CA50、CEA、CA125 卵巢癌 CA125 CEA、hCG、CA72-4 睾丸肿瘤 AFP、hCG 宫颈癌 SCC CEA、CA125、TPA 膀胱癌 无 TPA、CEA 骨髓瘤 β2-M、本周蛋白

  44.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敏感性和特异性常常是一对矛盾,提高了敏感性,降低 了特异性,也就是说提高了肿瘤的检出率,同时提高了肿 瘤的假阳性率;反之,提高了特异性,降低了敏感性,即 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了肿瘤的检出率(漏诊)。 我们至今尚未找到一种完美的联合,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去 寻找。

  45. 二、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 状态密切相关。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测定对了解病情、 评价疗效、判断肿瘤的发展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常用指标,包括T细胞及其亚群测定,T细胞增殖试验,巨噬细胞功能测定,NK细胞活性测定,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LMC)测定以及血清中抗体、补体、某些细胞因子,如IL-2、TNF、IFN等测定

  46. 思考题 • 什么叫肿瘤免疫和肿瘤免疫学检验? • 肿瘤抗原的定义和肿瘤抗原的分类。 • 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性抗原。 •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与分类。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评价。 •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联合应用原则和评价。 •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47. 小结 • 肿瘤抗原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学机制十分复杂,包括体液免疫机制和细胞免疫机制,其中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 •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免疫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 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选择一些敏感性好,特异性较高,可以互补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可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 肿瘤标志物测定方法很多,有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测定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