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包括: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1 、会计主体

cha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一、会计基本假设 •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包括: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3.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应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单位 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如企业分公司);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所有的法律主体应当是会计主体。

  4.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在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进行清算、解散和倒闭。会计核算上的一系列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它要求会计人员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5.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企业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户、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的向有关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6.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它要求对所有会计核算的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来予以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成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会计准则规定在我国境内,一般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采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家有关方面报送会计报表时,必须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7. 综述: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8.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 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会计信息所应 具备的基本特征。 它包括: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9. 1、可靠性 又称客观性,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及资料可靠。 包括:  (1)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企业应当如实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真实面貌。 (3)企业应当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10. 2、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11.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信息的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有效的使用,就要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让会计信息易于理解。

  12. 4、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 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要点:(1)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交易 或事项,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能随意变更。 (2)对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交易或事项, 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 互可比。

  13.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即: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

  14.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来判断其重要性。

  15. 7、谨慎性 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即: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属于估计性质的事项,一定要注意稳妥、谨慎从事,留有余地。

  16. 8、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1)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2)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3)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17. 本节小结: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缺一不可。 对会计信息所提出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是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