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 CIPI ) ( China Internet Prosper Index )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 CIPI ) ( China Internet Prosper Index ). 2004.10.15.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 意义. 1 、研究互联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2 、预测互联网经济波动的趋势及其影响 3 、为企业经营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中国 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研究体系. 监测研究对象. 宏观. 互联网基础指数. 基础设施、网民 / 终端(潜力). 宏观.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 网络使用、用户体验(应用). 中观.

cha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 CIPI ) ( China Internet Prosper Index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CIPI)(China Internet Prosper Index) 2004.10.15

  2.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意义 • 1、研究互联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 2、预测互联网经济波动的趋势及其影响 • 3、为企业经营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 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研究体系 监测研究对象 宏观 互联网基础指数 基础设施、网民/终端(潜力) 宏观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 网络使用、用户体验(应用) 中观 互联网表现指数 资讯平台、服务平台(人气) 微观 行业投资、公司投资(价值) 互联网股票指数

  4. 1. 互联网基础指数 • 1.1 概念 • 是对互联网经济发展起到基础和保障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衡量监测的指标体系 • 1.2 意义 • 是衡量互联网行业稳定发展及壮大能力的重要指标

  5. 互联网基础指数指标体系 • 1.3 指标体系:网民总数,域名总数,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上网计算机总数 • 1.4 指标解释:从四方面解释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 • (1)网民总数: ---用户市场基础 • (2)域名总数: ---网络服务提供基础(网站) • (3)国际出口带宽总量:---基础设施建设 • (4)上网计算机数: ---上网设备(终端)

  6. 互联网基础指数指标权重的计算 • 计算公式: • 互联网基础指数=0.1919域名总数+0.5384网民总数+0.1535国际出口带宽总量+0.1163上网计算机总数 互联网基础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7. 基础指数分指标走势图 放大后,三个指标的指数走势图

  8. 基础指数历史走势图

  9. 基础指数走势图分析 总指数和各个分指标的基础指数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1997年10月—1999年1月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 网民数量从1997年10月的62万人,增长到1999年7月649万人,计算机也迅速进入家庭,成为新的家庭必备大件,注册域名、拥有网站成为企业和个人的时尚,电信企业也不断拓展出口带宽。 • 第二阶段,1999年 7月—2001年7月 互联网走向理性、务实的发展阶段 域名数保持稳定,而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出口带宽数等指标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 第三阶段,从2002年 1月—2004年7月 互联网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 出口带宽,呈指数增长趋势,出口带宽从2003年1月的9380M增长为53941M,带宽指数也从37520增长为215764,增长速度高达475.06%。网民数达到8700万人,计算机和域名数也有显著增加。

  10. 2.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 • 2.1 建设中国互联网满意度指数的意义 • l了解网民对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 l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l寻找改善和提高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方向和水平。 • 2.2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的特点 • l相对性: 是客户期望值与最终获得值之间的匹配程度。 • l累积性:顾客的满意度水平可以持续一定的时间。 • l传播性: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进行传播。

  11.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概念 • 2.3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的概念介绍 • l 顾客满意:顾客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 l 顾客满意度:是对顾客满意的量化,是顾客事后可感知的结果与事前的期望之间做比较后的一种差异函数。 • l 顾客满意度指数(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是从顾客或社会需求的角度,采用多等式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评价经济运行质量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指标。 • l互联网满意度指数(NCSI):互联网满意度指客户进行互联网消费时,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12.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指标体系 • 2.4 指标体系的构成 • l选用五个指标 • l 指标名称: • (1)网络速度的满意度(简称“网络速度”) • (2)网络费用的满意度(简称“费用”) • (3)网络使用安全的满意度(简称“安全性”) • (4)网络中文信息丰富的满意度(简称“中文信息丰富性”) • (5)互联网操作方便的满意度(简称“操作方便性”)

  13.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指标体系 • 2.5 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 • l数据来源:CNNIC历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 • l调查对象:网民 • l调查方法:网上联机、网下抽样、相关单位上报数据等调查方法 • 2.6 发布办法和发布周期 • l基期设定:1997年10月,基期指数值为100 • l 发布周期:半年

  14. 指数指标权重计算 • 2.7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指标权重计算公式 • 由以上权重计算结果,可得出中国互联网满意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0.2565×费用+0.3634×网络速度+0.1589×安全性+0.1513×中文信息丰富性+0.0700×操作方便 图表2-4 互联网满意度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15. 满意度指标不同时期走势图 • 非常满意5 比较满意4 一般3 不太满意2 非常不满意1

  16.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走势图

  17. 满意度指数走势分析 总指数和各个分指标的满意度指数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l 第一阶段,1997年10月—1999年1月 互联网应用的断层阶段。 导入市场初期,网民迅速增加,而相应网络服务和基础建设滞后,尤其网速极低 l 第二阶段,1999年7月—2001年7月 网民对互联网处在比较满意阶段。 全国“光缆骨干网建成,网络速度明显提高;网络域名数也成倍增长,更多互联网企业投身于互联网服务,使网络信息内容日益丰富,众多网络服务仍然免费使用。 l 第三阶段,2002年1月—2004年7月 互联网满意度指数处在平稳上升。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网络速度满意度水平提升;信息、沟通交流等基础网络服务短信、购物、游戏等增值服务项目也日益丰富多彩;增值服务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但我国网络安全性问题还正处于完善阶段,安全性的满意程度并不高。

  18. 3. 互联网表现指数 • 试图在互联网的表现层面描述互联网经济 • 网络平台(网站)仍然是反映和表现互联网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 由于网页浏览带来的网站访问量(流量)是网站表现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可以综合反映网站的受关注程度、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市场发展前景。 • 目前中国互联网表现指数体系的指标仍围绕网站访问量进行选取 • 由综合指数和结构指数两个指数组成,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产品,比如24类中国网站CISI人气榜。

  19. 综合指数与结构指数

  20. 站点 CISI CISI同期变动 3月变动 新浪 1,154.35 2.60% 26.00% 搜狐 910.72 2.70% 22.00% 网易 736.20 2.09% 34.00% TOM 328.68 0.82% 39.00% 21CN 181.61 无变化 40.00% 中华网 144.40 1.24% 31.00% Lycos中国 76.01 1.15% 42.00% 上海热线 62.46 8.63% 33.00% 24类中国网站CISI人气榜 目前中国网站CISI人气榜共分为门户类、资讯类、服务类和组织类4大类,对门户、新闻、IT资讯、财经、女性、健康、体育、游戏、电子商务、招聘/人才、搜索、宽带、短信、IT企业、金融企业、高校、部委等国内互联网经济重要领域的主流网站进行每日监测。 由互联网实验室网站(www.Chinalabs.com)每日发布:所监测网站的人气(流量值)历史数据变动曲线、24类网站人气排名。 以2004年10月15日门户网站人气榜为例:

  21. 举例:新浪网站3月CISI曲线 2004年7月15日-10月15日 数 据 范 围: 查看历史数据: (包括1个月、6个月、1年) (任意一个发布日)

  22. CISI综合指数 • 3.1 CISI综合指数-也称中国网站表现指数,表示中国网站整体流量水平与全球水平的比较走势,简称为CISI综合指数。在设定全球日均访问人数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反映中国网站流量(访问人数)的整体变动走势,也即中国网站的整体景气指数。 • 计算方法:以CISI综合指数成分网站为计算对象,以2003年12月份的当期平均每百万访问人数(IP数)为依据,加权平均计算,得出CISI综合指数的基准值,定为基数100。CISI综合指数即以此为计算基点,每日变动。

  23. CISI综合指数成分网站选取 根据互联网实验室的网站评测指标体系,CISI综合指数成分网站将依照以下原则进行选取: 1)独立网站 2)同类网站CISI人气榜排名靠前 3)网站的产品成熟度较高 4)网站的商业模式较为成熟,在同类网站中具有代表性 5)网站的市场需求度较为成熟,在同类网站中具有代表性 从门户、资讯、组织和服务4个大类24小类网站中,共计选取82个成分网站,成分网站名单将根据中国互联网产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定期调整发布,名单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关于网站的产品成熟度、商业模式成熟度、市场需求度及其综合评测指标,请参见《互联网实验室网站评测指标体系》。

  24. CISI综合指数成分网站 门户类 资讯类 服务类 组织类

  25. 综合指数每日发布形式 综合指数:2004年10月15日

  26. 综合指数变动趋势 • 由于中国大陆地区alexa流量比例的调整,造成2004年8月中旬至2004年10月上旬间,监测范围内的主流网站CISI值普遍下调约20%-30%,本轮正常调整后,CISI值将能反映网站的真实流量。 • 排除比例调整造成的影响,CISI综合指数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表明国内网站的整体访问人数相对于全球来说呈上升趋势,即中国网站的整体流量持续走强,由新增网民和网络服务/资讯使用的增加带来的人气持续提高。

  27. CISI结构指数 • 3.2 CISI结构指数-根据特定网站间流量的对比值,表示中国互联网效用发挥的程度以及整个互联网市场发展的平衡性及成熟度,计算结果称为CISI结构指数。 • 计算方法:以CISI综合指数成分网站(成分网站名单见前)为计算对象,根据Alexa网站的本周日均访问人数(每百万Alexa Toolbar用户)的多少排名,以2003年12月份的当期平均每百万访问人数(IP数)为依据,选取CISI值列前八位网站的流量和与其余成分网站的流量总和进行比值计算,得出CISI结构指数的基准值,定为基数100。CISI结构指数即以此为计算基点,每日变动。

  28. 结构指数每日发布形式

  29. 结构指数历史变动图 总体上结构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至2004年8月最低已经至90点以下。表明中国网站的流量分布趋于平衡,专业服务类网站和资讯类网站流量上升很快,而以门户网站的领先优势逐渐削弱(2年来其流量占总比例已经下降了10%以上,并且目前仍呈现下降趋势)。

  30. 中国大陆网站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 互联网实验室从被监测网站中遴选了100个有代表性的网站,选出流量排在前四位的新浪、搜狐、网易和TOM,对其整体流量占100个网站总流量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发现:中国大陆网站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

  31. 2003年3月新浪、搜狐、网易、TOM四大门户网站平均周日均总流量为76860,占这100个网站总量的61%;2004年3月,四大门户网站平均周日均总流量上升至222950,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但流量比例却下降到50%,也就是说四大门户网站注意力一年下跌了10%左右。 • 100个网站的年流量增长率为 252.01%,除四大门户外的其他网站流量一年内增长了347.01%,均远远高于四大门户的年增长率190.07%。 • 这一现象表明:专业资讯类和服务类网站流量的整体增长速度超过门户网站,将逐渐成为下阶段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主流网站。

  32. 4. 互联网股票指数 • 4.1 构建互联网股票指数体系的意义 • 1)构建中国网络股(上市公司)指数 • 2)构建中国互联网经济景气指数 • 3)为中外投资者投资互联网企业提供参考 • 4)未来可以上市交易(指数基金,指数期货等)

  33. 成分股的选择 • 1、在海外上市(非中国大陆交易所上市) • 2、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 • 3、主营业务收入中至少50%来于互联网经济基础服务层和增值服务层 • 4、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源于互联网经济基础服务层和增值服务层的比例低于50%,则利润至少50%来于互联网经济基础服务层和增值服务层 • 5、其他经指数专家委员会认定的情况

  34. 基期的选择 • 选择2000年7月13日作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 理由 此时成分股中包括了新浪(2000年4月13日上市)、网易(2000年6月30日上市)、搜狐(2000年7月12日上市)、中华网(1999年7月13日上市)四家互联网企业。

  35. 指数计算方法 • 计算公式:

  36. 指数计算的修正 1、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 2、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 3、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 则必须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37. 指数计算的修正 “除数修正法” 修正方法

  38. 调整情况 • 成分股名单调整-新发行、资产变换审核、暂停交易、摘牌等导致名单的调整 • 成分股权重调整-送股派息、增发、配股、可转债转换股票等导致总股本和市值的调整

  39. 成分股名单-截至2004年9月30日

  40. 基期市值变动历史 2000.7.13 指数成立 基期市值为3849194479 2001.1.2 2000年年报 基期市值调整为4570196616 2001.7.2 新浪2000年财报 基期市值调整为4585557281 2001.9.6 网易停牌第三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4308972533 2002.1.2 2001年年报 基期市值调整为4418293024 2002.1.3 网易复牌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4736097774 2002.7.1 新浪2001年财报 基期市值调整为4788407277 2003.1.2 2002年年报 基期市值调整为4763962056 2003.12.10 携程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5304577546 2004.3.5 灵通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5662766561 2004.3.11 TOM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6286712953 2004.3.29 2004年第一季度最后一个周五,定期审核日 基期市值调整为6305401273 2004.5.14 盛大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7291857948 2004.6.17 腾讯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8174290874 2004.6.25 2004第二季度最后一个周五,定期审核日 基期市值调整为8178109216 2004.7.12 空中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8590367820 2004.9.30 前程无忧上市第二天 基期市值调整为9272398449

  41. 股指历史变动趋势曲线 互联网股票指数以2000年7月13日作为基期,基期为100点。在基期的时候,互联网正处于泡沫飞涨的时代,全球进入了互联网的投资高潮;2001年和2002年则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期,资金纷纷撤离互联网,中国海外网络股指数跌入谷底;2003年开始,互联网投资重新抬头,中国海外网络股指数也重新回到100以上。

  42. 结论 • 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价值上升-表现为:上市公司的增多;指数的回升;互联网上市企业从亏损走向盈利。 • 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价值提高-从单一提供信息浏览的企业,向提供更高层次服务企业(如互动沟通、电子商务、电子服务)演化,表现为:上市公司类型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43. 股指数据-上市公司数量 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

  44. 股指数据-上市公司类型 上市公司类型从单一向多元发展

  45. 股指数据-历史最高点与最低点 指数从100点急速下降到10点附近,又回到100附近 历史最高 为2003年09月23日 达到136.12点 历史最低为2001年10月09日 达到6.32点

  46. 股指数据-互联网泡沫时期 2000年--泡沫破裂的一年 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指数从100点直接跌倒20点附近,指数缩水80%。

  47. 股指数据-调整时期 2001年、2002年--互联网低迷的两年 2001、2002两年中,指数一直在30点以下,其中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的将近一年的时间中,指数徘徊在10以下。

  48. 股指数据-互联网新的春天 2003年--互联网回暖的一年 这一年中指数表现喜人,从年初的30点附近一直冲过100点,最高到达136点,年底保持在100点左右,指数涨幅高达3倍以上。

  49. 股指数据-良性发展 2004年互联网进入良性发展 2004年开始,指数保持在100点附近震荡

  50. 股指数据-上市公司质量提高 整体从亏损走向盈利 2004年第二季度的平均营业收入接近2000年全年平均营业收入,平均毛利超过2000年全年,平均净利润远远超过2000年全年的负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