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台灣醫療之演進

台灣醫療之演進. 學生:黃正雅 授課老師:楊倍昌 教授. 台灣醫療史科文物中心. 台灣的四個醫療時代.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台灣中華民國醫學時代.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1544-1859). 荷蘭時期 鄭成功時期.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台灣何時被發現? 西元 1544 ( 明、嘉靖 23 年 ) ,葡萄牙航海員出航台灣近海,讚美台灣為美麗之島 Ilha For-mosa.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荷蘭時代 (1624-1661)

chav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醫療之演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醫療之演進 學生:黃正雅 授課老師:楊倍昌 教授

  2. 台灣醫療史科文物中心

  3. 台灣的四個醫療時代 •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 台灣中華民國醫學時代

  4.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1544-1859) 荷蘭時期 鄭成功時期

  5.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 台灣何時被發現? • 西元1544 (明、嘉靖23年),葡萄牙航海員出航台灣近海,讚美台灣為美麗之島Ilha For-mosa.

  6.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 • 荷蘭時代 (1624-1661) • 西元1624 (明、天啟4年),荷蘭人佔據台灣,以安平為根據地,開拓打狗港(漁港),打狗漁民移居漸多。 • 荷向平埔族宣揚基督教,以羅馬拼音教其書寫。 • 荷治時期引進西洋醫學,撤離後消失。

  7. 荷蘭時代的歷史背景 • 早在十五世紀有一張流傳於巴黎與倫敦很有名的畫,描述台灣有獵人頭的土著,引起西方想來台灣傳教或醫療的人道動機。除殖民主義外,教化與醫療是西方來台的動力。 Arnoldus Montanus, 1671

  8. 荷蘭時代的歷史背景 • 最早來到打狗(高雄)地區的荷蘭人是1604年的委麻郎,他實際探測大圓 (即台灣之原音,當今之台南)與打狗地區後,發現沒有適合的港口,便暫時放棄登陸台灣建立據點的計畫。 • 1624年,福建總兵俞咨辜圍攻澎湖八個月後,康他人之慨,引導荷人入侵台灣,台灣當時被西人稱為「福爾摩沙」(Formosa),打狗當時仍處於為開發狀態,平埔族與高砂族過著游牧、狩獵的原始生活。 ~引自高雄醫療史

  9. 荷蘭時代的歷史背景 • 1625年,荷蘭人佔領台南安平,身為醫師的Dr. Marten Sonk自立為省長(Governer),應是歷史上所紀錄第一位進入台灣的醫師。 • 1632年,荷蘭人在(台南市)赤崁社的土地建造「熱蘭遮城」(Zeelandia),即漢人所稱的「紅毛城」或「大圓城」。 • 荷蘭人在南部發展時,西班牙人還佔領台灣北部,荷蘭人的軍隊、牧師和醫療人員在台灣的西部平原和南部合作,使原住民承認荷蘭政府及納稅,並信仰新派的基督教。

  10. 原住民巫醫 • 荷蘭時期高雄地區居民以平埔族人為主,較南部與山地則為排灣族,談到高雄醫療史應提及原住民之巫醫與巫術。平埔族人相信疾病是由於死人的靈魂作祟所引起,引此生病的時候常請女巫拔除病因。如同所有原始民族一樣,南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們在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疾病的挑戰中,依其對超自然的信仰,發展了一套相沿已久的醫病觀念和去病術,企圖以儀式和咒語迫使風雨寒熱和動物莊稼惡靈聽命就範。 ~引自高雄醫療史

  11. 原住民巫醫- 巫醫的改變 • 經過現代文明的衝擊與洗禮後,巫師施法的觀念同時也隨時代改變,比如各族群巫醫在看病時,若遇上病情嚴重已回天乏術,會直接告訴病人家屬,有的巫醫甚至曾診斷出應直接送何種醫院去治療。 ~引自高雄醫療史 鄒族的巫醫 1907年 森丑之助 攝

  12. 為何荷蘭人撤離後,西方醫學也如曇花一現消失?為何荷蘭人撤離後,西方醫學也如曇花一現消失? • 荷蘭佔領南台灣時,極力從事殖民的各項工作,其中也包括基督教傳教士的傳教與醫療,按記載,當時信教人數不少,因而使教會在台灣的荷蘭教會使中留有相當地位。可惜當時的教會未能紮根使其本土化,以致荷蘭人撤離後,教會與西方醫療也如曇花一現的消失,甚至所有資料也遭銷毀殆盡或轉送荷蘭,當時的荷文檔案資料大部分置放於海牙博物館。

  13. 為何荷蘭時期的醫療未能有系統的被列入醫療史?為何荷蘭時期的醫療未能有系統的被列入醫療史? • 檔案資料為荷文,且在鄭成功戰爭後,依合約送回荷蘭保存。 • 與當時的醫療制度及人員有關。當時來台灣的醫療人員以商務或軍隊人員為主,間有傳教士醫師,但仍未脫離官方色彩,甚至得兼税吏向人民收税,南或台灣人民完全認同。 • 當時台灣居民大多數為原住民,醫療對象應為原住民,相關資料除非漢譯或經於羅馬拼音恐難窺究。

  14. 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西醫消失但漢醫引進(西元1661年)台灣醫療原始與瘴氣時代-西醫消失但漢醫引進(西元1661年) • 漢醫醫術引入台灣 • 西元1661 (清、順治18年),鄭成功士兵水土不服,疾病大作,病者十之八九;鄭成功登台 ,引入漢醫。

  15.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西元1543年,維薩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發表『人體結構論』(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libri septem),建立了人體解剖學。 • 台灣被發現的前一年 • 1628年,英國醫學家哈維(William Harvey, 1578-1657)出版『血液循環論』。 • 1670年,雷文霍克(Leeuwenhoek, Antony van)使用顯微鏡看微生物。 “muscle man” from Vesalius’ Fabrica

  16.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795年,德國發行生理學雜誌。 • 1796年,金納(Jenner, Edward)證明牛痘預防天花之效果。 • 1806年,由鴉片中提取出嗎啡,由此開始從天然藥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作法,使藥物的精確研究成爲可能,並開闢了工業制藥的途徑。 • 1807年,德國發明內視鏡。 • 1846年,美國醫生摩頓(Morton WTG. )首先使用乙醚拔牙。

  17.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847年,匈牙利人塞梅爾魏斯(Ignac Semmelweis)發現醫務人員的不潔雙手和器械造成産褥熱。他要求用漂白粉水洗手,使死亡率大降。 • 1859年,水楊酸鹽類解熱鎮痛藥合成成功。同年,達爾文(Darwin, Charles)著『物種起源』。

  18. 在原始與瘴氣時代台灣與世界醫療的相關性… • 1661年鄭成功登台後,世界醫療有很多重大發展,但台灣此時期在醫療似乎無任何進步,與世界無接上軌,是否因為此時沒有西方醫療人員在台灣的關係?

  19.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1860-1894) 新樓醫院 馬偕醫院 彰基醫院

  20.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1860年(清、咸豐10年),英法聯軍佔北京,訂「北京條約」,開放淡水、安平港、打狗港為通商口岸。 • 開放港口讓西方人得以進入台灣,這可能是台灣在醫療上有重大躍進的主要原因。

  21.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近代醫療傳入台灣的先驅者-馬雅各(Dr. James L. Mawell, 1836-1921) • 1865年(清、同治4年),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抵台,6月16日於台灣府西門外看西街租屋作為傳道醫病之用。後因暴民擾動,遷移打狗(高雄)旗後設立旗後醫館。 • 西方醫學由宣教士帶進台灣。 • 1868年,馬雅各再返回府城承租「許厝」大房舍重建醫館、招收台灣人為助手,授簡單西醫術為台灣人接受西醫教育之開端,後稱「舊樓」(新樓醫院前身)。

  22.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Dr. Patrick Manson, 1844-1922) • 1865年(清、同治5年),萬巴德醫師(Dr. Patrick Manson)應聘為洋行外籍人員服務來台,並兼氣象報告及當地民眾醫療工作,首創熱帶醫學研究,被尊稱為「熱帶醫學之父」。 由中央研究所組成的熱帶醫學研究所

  23.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1870年(清、同治9年),英國人必麒麟(W.A. Pickering)到台灣中部大社介紹在該平埔族患者去台南受馬醫生治療,是基督教傳到台灣中部之遠因。 • 1871年(清、同治10年),12月20日加拿大長老教會首任在台傳教士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由打狗登台。

  24.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1872年(清、同治11年),3月9日,馬偕牧師在淡水港上岸,是加拿大長老教會在台設教紀念日。 • 1873年(清、同治11年),馬偕設滬尾醫館。 • 1878年(清、光緒4年),滬尾醫館林格醫師(Dr. L. E. Ringer)發現葡萄牙人肺蛭蟲病,為世界首例。 • 臺灣醫學開始有世界首例的發現,雖然不是台灣人發現的…,但也表示台灣醫學漸漸朝向世界醫學。

  25. 馬偕 (1844-1901)-一手聖經一手拔牙鉗的傳教士 • 馬偕(偕叡理),加拿大人,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1871年奉派來台宣教,從打狗登陸,在教友協助下學習台語,1872年在淡水落腳,租屋設禮拜堂,傳道初期常有民眾毀謗破壞,馬偕不以為意依然每日傳教。馬偕雖不是醫師,但略具醫療常識,常為貧民治病,求醫病患日眾,於是另租屋設偕醫館,聘請Dr. Ringer協助醫療,1879年Dr. Ringer發表 Paragonimiasis病蟲之人體肺感染為世界首位病例。 而最令人稱道的是馬偕的拔齒術,其利用巡迴傳道之 際,為病患拔牙,據馬偕自述由1873年起共拔除二 萬一千餘齒。 ~引自台灣醫療傳奇人物, 陳永興著

  26. 民眾排隊等待馬偕與助手為其拔牙。 http://www.ocl.net/twinning/mackay.shtml

  27. 台灣教會醫學時代 • 1886年(清、光緒12年),首任巡撫劉銘傳在今台北市建立官醫局、官藥局、養病所,聘西醫漢生(Hanssen)為醫官,免費醫療人民與士兵;為公立西醫醫院之創始。1891年因朝廷緊縮財政支出而廢置台灣官醫醫局等設施。 • 1892年(清、光緒17年),盧嘉敏醫師(Dr. Gavin Russell)患傷寒腸疾,被送至彰化。 7月3日,盧醫生不幸在轉送台南新樓醫館途中在嘉義殉職,時25歲。 • 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來台之因。

  28. 此時台灣的本土醫生如何行醫? • 馬偕牧師的「傳道記」裡提到:不要以為台灣沒有醫生,此地有許多醫生,縱使其醫術並非科學的,但確實有趣,且具研究價值。此地並無公設之醫學校,也沒有考試,也沒有學位。習慣就是法,成效就是唯一的文憑(能醫治病患就是醫生)。一個平常人對自己或他人做些經驗而獲得某些藥材的醫藥價值,或從老醫師學習,或讀醫藥書、抄錄重要的部分、學習理論到相當程度,都可自設診所行醫。 ~引自高雄醫療史

  29.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860年,英國南丁格爾(Nightingale F)創立護士學校。 • 1865年,英國人李斯特(Joseph Lister),受巴斯德的細菌致腐學說的啓發,創用石炭酸處理傷口,繼而用於術前消毒,使感染率大爲下降。同年,孟德爾(Mendel,Gregor Johann)發表「孟德爾遺傳定律」。 • 1868年,溫德利希出版了《病中的體溫》一書,總結了近兩萬五千病人的檢測記錄,奠定了體溫檢查在臨床工作中的地位。

  30.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876-1883年間德國人柯霍(Robert  Koch)先後發現和證實炭疽病、結核病和霍亂病的病原體。提出鑒定病原體的“柯霍原則”。設計供純培養用的固體培養基,從而爲細菌學奠定科學基礎。 • 1880年,德國人紐伯用高壓蒸汽消毒手術器材,是爲無菌手術之始。 • 1883-1885年,法國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發現炭疽傳播途徑,發現減毒菌株的免疫作用,先後製成炭疽菌苗和狂犬疫苗並證實其效果,是爲免疫學始。

  31.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887年,荷蘭人艾克曼發現糙米(內含維生素B1)可防治腳氣病。 • 1890年,德國人貝林和日本人北裏柴三郎發現白喉抗毒素,開創血清療法。 • 19世紀末阿斯匹林(Aspirin)研製成功 。

  32. 在教會醫學時代台灣與世界醫療的相關性… • 此時台灣醫療比起上個時期有明顯進步,這需歸功於各個宣教士即使遇到困難或阻礙還堅持理念,繼續執行醫療與宣教活動。而此時世界的醫療對疾病的認知與處理也有進步,所以這個時期可說是台灣與世界醫療皆有進展的時代,只是台灣還是尚未跟上世界醫療的進步。

  33.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1895-1943)

  34.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蘭大衛醫師接替盧醫師、在彰化開設蘭醫館,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 同年,台灣總督府總督官房下設衛生事務所主管台灣衛生事務。 • 1896年(日、明治29年),建新樓醫院。文武官員腳氣病頻傳,通告以糙米攝食。因天花流行勵行種。 • 台灣醫療第一次應用世界醫療的結果,開始與世界醫療接軌。

  35. 蘭大衛(1870-1957)-切膚之愛的醫療傳道者 • 蘭醫師初扺台時,在台南新樓醫院行醫及學習台語,當時台灣北部有馬偕,南部有馬雅各,於是他決定選擇在中部從事傳道和醫療工作。1927年,蘭大衛為13歲學童周金耀施行手術,這位學童腿部潰瘍,蘭夫人同意由他的丈夫割下右大腿四片肉移補到這位小朋友身上,此為蘭醫師夫婦膾炙人口的「切膚救人」事蹟。蘭大衛醫師的兒子蘭大弼,後來也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行醫, 父子兩代為台灣醫療傳道工作將近一世紀。 ~引自台灣醫療傳奇人物, 陳永興著

  36. 切膚之愛 李石樵所畫-切膚之愛 金耀腿部

  37.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 1896年(日、明治29年),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受聘為總督府衛生顧問來台做實地衛生調查。同年10月22日,細菌學者岡田國太郎在東京醫學會上,發表台灣出現鼠疫。並於10月28日,於城外新起街與台北病院傳染病隔離室設百斯篤(鼠疫)避病院,稱「台北縣避病院」,是為台灣傳染病院之濫觴。 • 1897年(日、明治30年),創設台灣土人醫師養成所。台北病院內設立醫學講習所為台灣公立近代醫學教育之濫觴。台北病院內設看護婦養成所。 • 台灣護士的起源?No!沒有台灣人入學

  38. 後藤新平(1857-1929)- 提倡生物學統計的醫師民政長官 • 日治初期,台灣惡劣的衛生環境與疫病肆虐,讓接收台灣的日軍傷透腦筋,因病死亡者高達戰死者40倍,為此,台灣總都府聘請後藤新平為衛生顧問,勘查台灣衛生狀況後,提倡「生物學」殖民統治,以普及全台衛生設施為殖民地開發之首務。包括建立衛生行政體系、創辦醫院和醫學校、制定醫師人員管理規則、改善公共衛生、展開傳染病調查與人口普查,為台灣現代化的醫療發展,奠定了堅固的根基。

  39. 後藤新平的治台名言 兒玉源太郎總督(右)與後藤新平長官(左) • 「糖飴與鞭」的統治 • 日閥據台初期,歷經樺山、桂太郎、乃木三任總督,干預政事,大都是武夫,他們認為「台灣是軍人打下來的戰利品」,因此跋扈、囂張,在一切以軍事掛帥,使台灣毫無建設可言,而且抗暴事件,層出不窮,使這個新加入帝國主義行列的國家,其經營殖民地的能力,頗受國內外指責。對於台灣這塊「難治之地」,日本朝野曾有「出賣台灣」的計劃。然而,到了兒玉源太郎出任第四任台灣總督,由於他的銳意經營,一切才改觀,台灣出賣的問題從此不再被提及,而且還被視為帝國政府的寶庫;台灣會由日本的「負債」變成「資產」,居其大功者,是兒玉的左右手──後藤新平。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folk/taiwan/diary/d-1001b.htm

  40. 1898 年 2 月 16 日,兒玉走馬上任,他拉後藤做副手,當民政局長(後稱民政長官)。新官就任,新聞界循例訪問後藤,希望他發表新的施政方針,後藤回答說:「一個良好政策的擬議,要很清楚了解台灣的情形之後,才能制訂出來,我現在連調查都沒有完成,那來的新政策啊!無可奉告。」他的長官兒玉想援先例發表到任談話,囑咐他擬稿,後藤也稟告說:「空洞的報告,不說較好。」這種「無政策的政策」正是後藤的厲害之處。留德學醫,獲醫學博士的後藤新平,在致兒玉總督的備忘錄上提及:「殖民地行政計劃,必須根據生物學的原則。也就是要促進科學與發展農業、工業、衛生、教育、交通與警務,如果能順利完成上述各項,我們就可在生存競爭中獲得保全,並且在適者下生存獲勝。」他的治台三策如下: 一、台灣人怕死,要用高壓手段威嚇。 二、台灣人愛錢,可以用小利誘惑。三、台灣人重面子,可以用虛名籠絡。

  41. 蔣渭水(1891-1931)診斷台灣病情,開出〈臨床講義〉診斷書蔣渭水(1891-1931)診斷台灣病情,開出〈臨床講義〉診斷書 主訴: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當富思考能力,但以二、三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領,可想像患者是個低能兒。

  42.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 1899年(日、明治32年),設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台灣醫學正規教育之始。成立台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台灣下水道規則施行細則,於指定地域內施行。 • 1905年(日、明治38年),第一次戶口普查。 • 1907年(日、明治40年),台北病院看護養成所有台灣人入學,台灣人護理訓練之始。 • 1910年(日、明治43年),台北自來水廠竣工,是全台食用水衛生之開端,設打狗自來水。

  43.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 1912年(日、明治45年;大正、民國元年),台北馬偕醫院開幕,首任院長宋雅克。 • 1920年(日、大正、民國9年),莊媽江來打狗開業,是當時第一位台籍西醫。 • 1922年(日、大正、民國11年),12月16日,杜聰明獲得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為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也是台灣第一位博士。

  44. 台灣日治醫學時代 • 1941年(日、昭和16年、民國30年),台灣保健協會設立台灣保健館,為附近居民改善衛生,是台灣公共衛生之濫觴。 • 1942年(日、昭和17年、民國31年),6 月「熱帶醫學會」在台北帝大醫學部舉行成立大會,並發行「熱帶醫學雜誌」。 • 1943年(日、昭和18年、民國32年),公布「台灣醫師令」及「台灣齒科醫師會令」,施行藥事法改訂「台灣藥品取締規則」。

  45.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895年,德國人倫琴(Rontgen, wilhelm Konrad von)發現x射線,迅即用於臨床診斷。 • 1896年,巴洛克塞(Scipione Riva Rocci)發明脈波壓力計,是現代血壓計的雛型。 • 1897年,德國發明支氣管鏡 。 • 1898年,法國居禮夫人(Curie, Marie)發現鐳。 • 1901年,奧地利人蘭德施泰納(Karl Landsteiner)發現人類血型至少有A B O 三種血型互不相容,奠定輸血療法的基礎。奧地利人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著《夢的解析》,闡述了精神分析的理論。

  46.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903年,荷蘭人愛因托芬利用自己發明的弦線電流計測量心電,制定導聯常規,奠定臨床心電圖學基礎。 • 1906年,愛因斯坦(Einstein, Albert)發表相對論。 • 1911年,英國實施全民健保。 • 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 此段時間,世界醫療進展停滯。 • 1921年,邦廷(Frederick Banting)和別斯特(Charles Best)分離出胰島素。

  47.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925年,蘇聯發明腦波。英國人費希爾出版《研究工作者用數理統計方法》,連同1935年出版的《實驗設計》,對此後的醫學研究,特別是臨床藥效評價工作産生重大影響。他提出的重複、隨機、對照三大原則一直指導著現代研究。 • 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Fleming, Sir Ale-xander)發現青黴菌與一些致病菌間的抗生現象。 • 1930年,發明電子顯微鏡。

  48. 世界醫療在此時有何發展? • 1938年,美國使用放射線碘治療甲狀腺腫。 • 1939年,瑞士化學家彌勒合成DDT,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強有力的殺蟲劑,在消滅蟲媒控制傳染方面曾起重大作用。 • 1940年,法國可施心導管術。 • 1942年,1942-1943年間荷蘭人科爾夫用血透析法(人工腎)幫助病人渡過急性腎功能衰竭。 • 1943年,美國發明洗腎。

  49. 在日治醫學時代台灣與世界醫療的相關性… • 此時台灣已與世界醫療接軌,將其他國家的醫學發現應用於自身,並開始注重公共衛生。而世界醫療在此階段似乎在臨床診斷與量測工具上有顯著進步,且開始有健保的醫療政策出現。

  50. 台灣中華民國醫學時代 (1944-present)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