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2012-6-26. 一、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必要性 ( 1 )我国化学纤维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的约束和环境的压力 ( 2 )生物和生化科技进步,为缓解以及解决两个压力提供了可能 2 、紧迫性 ( 1 )世界各国生物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地位 ( 2 )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相关政策和目标 二、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是战略性新型产业,其发展必须靠自主研发

ch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2012-6-26 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 深圳

  2. 一、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必要性 • (1)我国化学纤维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的约束和环境的压力 • (2)生物和生化科技进步,为缓解以及解决两个压力提供了可能 • 2、紧迫性 • (1)世界各国生物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地位 • (2)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相关政策和目标 • 二、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是战略性新型产业,其发展必须靠自主研发 • 2、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工程难度大,化纤产业内的大企业远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 3、我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 三、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及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编制的基本情况 • 1、首次明确了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产品目录,并分3个十年(2011~2020,2021~2030,2031~2040)分别列出各个品种“技术与工程攻关,产业化目标”。 • 2、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在认真研究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所涉及到的25大类产品发展中年涉及到的学科、技术、工程,从中找到10项共性的课题,技术和工程。

  3. 四、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及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四、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及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一)总体目标 • (二)重点任务 • 五、实施原则 • (一)统筹部署,分阶段、分品种、分技术实施 • (二)分类发展,择优支持 • (三)广泛聚集多元投入 • 六、管理模式 • (一)领导机构 • (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 • (四)申报程序与条件 • (五)评审程序与要求

  4. 生物和生化科技进步,为缓解以及解决两个压力提供了可能生物和生化科技进步,为缓解以及解决两个压力提供了可能 •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特别在理论物理、生化科技、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大大缩短了工程化、产业化的周期,各项由基础理论突破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新产品、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这其中,生化产业尤为突出: • 基因工程在“测序”工程以及“测序”设备不断完善的推动下,已进入到可“重组”和可“修复”的技术水平。 • 蛋白质“测序”工程虽未完成,但对蛋白质的产生与细胞组分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 从纳米尺寸上对分子机器的形成、结构及其功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另外,对细胞的代谢途径及细胞网络的功能和调控、多细胞体系、分子设计及高分子设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 重要的是,随着这些基础学科和理论的进步,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技术、工程、市场的应用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桔杆预处理技术已在产业化的水平上;工业微生物、蛋白酶及生物催化已经有了在化纤行业可应用的中试成果;海洋生物纤维都取得千吨级产业化突破;化纤原料—“四醇四酸”基本都突破了中试水平;围绕25大类生物质纤维的原料替代、过程替代的相关技术取得可喜进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6大品种的工程化技术已取得关键性突破。

  5. 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品目录 一、生物质纤维 (一)生物质再生纤维 1、再生纤维素纤维(6类) 粘胶、铜氨、醋纤、麻浆、竹浆、新型溶剂法等 2、再生多糖纤维(3类) 壳聚糖、海藻、甲壳素纤维 3、再生蛋白纤维(3类) 动物(牛奶 蚕蛹 角蛋白) 植物(大豆 玉米) (二)生物质合成纤维(4类) PLA、PTT、PHA系列、PBS系列 (三) 微生物纤维(1类) 二、生化原料(四醇四酸) 乙二醇、 1,3-丙二醇、1,4-丁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乳酸、1,4-丁二酸、丙烯酸、羟基脂肪酸等

  6. 路线图的中心内容 共性的技术与工程(10项) 是基础 是产业化的工程技术过程技术

  7. 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指导方针,结合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及化纤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力量,特别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力军作用,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购建协同创新的新的模式,形成集约创新的新优势。同时集聚和培养一批在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技术推广等不同层次的拨尖创新人才。 在我国新型生物质纤维的科学研究以及现有高分子新纤维品种小试、中试,在初步工程化、产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新型生物质纤维的基础创新研究,着力提升新型生物质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通过提高纤维的实用性能和降低成本、扩展市场,使新型生物质纤维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学纤维种类,生产能力达到世界第一,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十年建设围绕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对化石原料资源替代,化工加工工艺路线替代,以及生化方法改性,实现生化差别化发展(二个替代,一个改性)。加强新技术创新,发展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核心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争取和国际水平同步发展)。长期规划,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培育大型企业,引领行业产业集聚和集群式发展。

  8. 重点任务 • 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集约创新中心创新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证,转变行业创新方式,提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能力。突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间的壁垒,突破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在扶持、支持创新工作中的交叉、重复的资源浪费现象,充分释放宏观与微观在资本、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 以国家需求和市场为导向,强化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通过国家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整合产业科技资源,融通产业的技术研发,搞好我国生物质纤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突破核心技术,育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大工程技术中心,加快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优化国家生物产业链,推动生物产业整体升级,打造我国生物产业战略品牌企业,提高我国生物产业、特别是纤维产业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 着力推动传统化纤产业的提升,包括绿色制浆技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多元化先进技术的集成,为产业向全生物质、全生化过程转化和过渡打好基础。 • 同时,培养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锻炼和凝聚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快促进中国生物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 1、“资源全效利用” • 2、“生物科技创新” • 3、“工艺环保低耗” • 4、“纤维特性强化” • 5、“产品丰富多彩”

  9. 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具体任务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具体任务 • (一)设立“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1、以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依托: • 发挥该院在生命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科研优势,特别在基因表达与修复、细胞工程、微生物、酶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桔杆预处理、木质素应用、绿色制浆的优势。 • 2、以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为依托: • 发挥该院在高分子设计、材料学科的基础科研力量与成果,特别在生物质合成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素纤维、多糖纤维、蛋白纤维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优势。 • 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以便为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开发奠定科学基础及知识链创新条件。也积极探讨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产研发公司的形式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二)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技术中心 • 1、以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10大共性课题、技术、工程技术为主要内容,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拨优势单位予与命名。 • 2、以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25大类产品为内容,给优势企业予与命名。 • 在“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技术工程室:桔杆预处理、工业微生物,木质素熔融纺丝、木质素改性、海洋生物综合利用。 • 在“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品种是:绿色制浆(含纸改浆)、离子液、溶剂法竹浆、麻浆、甲壳素、壳聚糖、生化原料的“四醇四酸”分别设立。

  11. (三)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工程中心 • 不局限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局限于10类工程技术和25大类产品,只要具备产业化、工程化、全国产化(或国产化为主)的竞争优势,并具备可持续创新能力,即可予以命名。 • 在“十二五”期间,具备条件的是:桔杆处理、生化法乙二醇、绿色制浆。

  12. (四)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生物产业基地(四)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生物产业基地 • 以25大类产品开发的优势企业为目标,并具有可持续创新的工程技术为支撑,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突出,有协同创新,集约创新优势。 • 在“十二五”期间有可能形成产业基地的是:竹浆纤维、麻浆纤维、壳聚糖纤维、生化法乙二醇。

  13. (五)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新产品示范开发企业(五)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新产品示范开发企业 • 凡在25大类产品开发中首创,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有持续的创新能力,人才优势突出的企业。 • 在“十二五”期间,具备基本条件的企业是:山东华兴、青岛明月、山东海龙、中纺院和新乡化纤、保定天鹅、吉林化纤、浙江富丽达、唐山三友、长春大成、松源佳禾、宁波天安、天津国韵…….

  14. (六)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集群 • 针对区域性形成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开发、生产并有协同创新和集约创新优势的靠近消费市场,形成企业集中集约特点的地区,予以命名。

  15. (七)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创新联盟(七)国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创新联盟 • 以25大类产品为目标,有共性的技术、工程为依托,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以产业化为方向的、产品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具有协同和集约创新能力的,并有有效的管理模式的联合体。 • 积极探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创新模式,创新工作内容,创新管理的方式。考虑到生物产业的新兴领域开发的艰巨性,为打好扎实的基础研究,研究在联盟的实体内联合出资,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联盟长效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新源,也是为了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发挥行业的主导作用。 • “十二五”期间有可能形成的产业创新联盟是: • 海洋生物纤维 • 绿色制浆(含纸改浆)、再生纤维素纤维 • 生物法乙二醇

  16. 实施原则 • (一)统筹部署,分阶段、分品种、分技术实施 • (二)分类发展,择优支持 • (三)广泛聚集多元投入

  17. 感谢与会嘉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