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陳天賜先生銅像

陳天賜先生銅像. 這就是我們這次網頁所介紹的人 ─ 陳天賜先生他的銅像。這個銅像位於青鯤鯓朝天宮假山花園。. 陳天賜先生簡介. 陳天賜先生民國前八年出生,民國十六年時,他在嘉義農林學校畢業 < 是當時台灣之高等學府 > ,後任台南州新營郡役所及將軍庄役場 ( 現今公所 〉 產業技手;後來陳天賜先生有鑑於故鄉交通不便致生活落後,為圖謀地方發展,乃於民國二十二年毅然放棄高職,歸返故里青鯤鯓這個島,擔任保甲書記。. 在照片中的最左邊的是陳天賜先生. 青鯤鯓原始風貌.

chi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陳天賜先生銅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陳天賜先生銅像 這就是我們這次網頁所介紹的人─陳天賜先生他的銅像。這個銅像位於青鯤鯓朝天宮假山花園。

  2. 陳天賜先生簡介 陳天賜先生民國前八年出生,民國十六年時,他在嘉義農林學校畢業<是當時台灣之高等學府>,後任台南州新營郡役所及將軍庄役場(現今公所〉產業技手;後來陳天賜先生有鑑於故鄉交通不便致生活落後,為圖謀地方發展,乃於民國二十二年毅然放棄高職,歸返故里青鯤鯓這個島,擔任保甲書記。 在照片中的最左邊的是陳天賜先生

  3. 青鯤鯓原始風貌 一百多年前的青鯤鯓,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孤島,居住在這裡的人民上百戶,人口千餘人,全村的人都是靠海吃飯,有些捕魚,有些從事海上貿易,這些工作都是非常的危險的,可是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靠海吃海。 青鯤鯓原始面貌,在陳天賜先生銅像背面

  4. 青鯤鯓原始風貌 前一張銅像後面的雕刻就是按照這張照片所刻的。 這張照片攝於民國二十三年,照片中牽腳踏車者是日本警察長澤,背後的島就是青鯤鯓。

  5. 聯外道路 因為青鯤鯓是一個小島所以要外出都必須乘坐竹筏非常不方便,陳天賜才想建馬路。馬路外的堤防是用澎湖三角石來建造,由村民和日本警察義務幫忙,從民國二十三年建到二十五年完工 道路完工紀念照中最右邊的是陳天賜

  6. 學校 在民國三十年前沒有鯤鯓國小時,要讀書都要到外地去或到舊廟私塾,非常不方便。 學校是在馬路建完後才開始建造,由魚塭填成的土地來建學校,村民也來幫忙,在民國三十年四月十日落成,為將軍國小青鯤鯓分教場,之後獨立以後才叫鯤鯓國小。 學校落成時的活動照片

  7. 避風港建設 因為當時青鯤鯓人民靠海吃飯,幾乎每年在颱風季節,部份的漁船都會被沖走,漁民損失慘重,於是陳先生爭取,在民國四十年,由政府出錢,人民出力,在民國45年完成了台灣第一座避風港,就是現在的青山港。 避風港施工時的照片

  8. 縣議員 陳天賜先生曾經連任了3屆縣議員,也是第一屆的北門區漁會理事長,第二屆到第三屆是將軍區漁會理事長,而他的兒子─陳世哲先生目前是台南縣區漁會理事長。陳天賜先生可以說是後繼有人了。 第一屆縣議會議員合照

  9. 陳天賜全家福 這是陳天賜全家福,中間是陳天賜先生的父母親,右邊是陳天賜先生。 陳天賜全家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