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3

华中科技大学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华中科技大学 协和医院放射科. 医学影像专业 多媒体教学. 梁明. X 线摄影技术. 一、 X 线摄影条件 二、 X 线摄影基础⑴ 三、 X 线摄影基础⑵ 四、 X 线摄影原则 五、 X 线摄影步骤. X 线摄影条件. ㈠ 固定因素 K, ㈡ 不定因素 V, I, T, R ㈢ 摄影条件指定 VI 固定法,对数法. 胸部摄影. 胸部疾患与人体全身各部位的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胸部平片检查是三大常规检查的首选。. 解剖. 胸部由肺、胸膜、纵膈、横膈和胸廓(骨骼、软组织)所组成。内有气管、支气管、心脏等呼吸及循环系统构件。. 1 、胸部后前位.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华中科技大学 协和医院放射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放射科 医学影像专业 多媒体教学 梁明

  2. X线摄影技术 • 一、X线摄影条件 • 二、X线摄影基础⑴ • 三、X线摄影基础⑵ • 四、X线摄影原则 • 五、X线摄影步骤

  3. X线摄影条件 • ㈠固定因素 • K, • ㈡不定因素 • V, I, T, R • ㈢摄影条件指定 • VI固定法,对数法

  4. 胸部摄影 胸部疾患与人体全身各部位的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胸部平片检查是三大常规检查的首选。

  5. 解剖 • 胸部由肺、胸膜、纵膈、横膈和胸廓(骨骼、软组织)所组成。内有气管、支气管、心脏等呼吸及循环系统构件。

  6. 1、胸部后前位 • 胸部后前位影像。胸部后前立位为胸片常规位置。用于肺部疾患的检查:肺炎、肺结核、肺癌、肺不张、气胸、胸膜炎等初诊及追踪观察、体检,全身多种疾病的寻源和了解转移、发展等的诊断。

  7. 两腿分开直立,前胸壁平贴片盒,下颌上仰搁于片盒上缘,两手分放内旋。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两腿分开直立,前胸壁平贴片盒,下颌上仰搁于片盒上缘,两手分放内旋。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8. 胸郭包括完整,胸尖及两肋膈角都显示清晰。胸锁关节对称。第1~4胸椎显示清晰,以下胸椎和纵膈内器官如心脏等重叠影像隐约。自肺门至肺野之肺纹理层次清晰;肋骨、锁骨、心脏边缘可以追踪。胸郭包括完整,胸尖及两肋膈角都显示清晰。胸锁关节对称。第1~4胸椎显示清晰,以下胸椎和纵膈内器官如心脏等重叠影像隐约。自肺门至肺野之肺纹理层次清晰;肋骨、锁骨、心脏边缘可以追踪。

  9. 注: • 曝光时间应尽量缩短,防止心脏搏动传导于肺,或因呼吸产生的运动模糊影响清晰度;肥胖、胸腔积液的患者相应增加曝光条件;瘦弱、体弱、肺气肿的患者相应减少曝光条件。中心线偏上肺尖变小,中心线偏下肺尖变大。

  10. 2、胸部前后位 • 显示: • 胸部前后位影像。病变靠近背部时使用。

  11. 体位标准: • 两腿分开直立,后背平贴片盒,下颌上仰,两手分放内旋。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12. 3、胸部侧位 • 胸部侧位影像。观察纵膈、心脏后方和后部横膈上方肺部,了解肺分叶、分段和确定病灶部位,观察胸膜病变。与胸部正位片位置互补,对病变定位有较大价值,故为胸部摄片的第二个常规位置。

  13. 两腿分开侧立,被检查侧平贴片盒,上胸稍前倾,双臂屈肘高举,前臂交叉抱头,胸部矢状面与片盒平行,腋中线与片盒正中线重叠,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两腿分开侧立,被检查侧平贴片盒,上胸稍前倾,双臂屈肘高举,前臂交叉抱头,胸部矢状面与片盒平行,腋中线与片盒正中线重叠,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14. 胸骨与胸椎皆成侧位像。胸尖,横膈,前、后胸壁包括于片内。心脏前、后缘具切线影像,边缘清晰。心脏、大血管移行部及各弧段影像可辨清。肺尖、肺野及肺门、纹理都显示清晰。胸骨与胸椎皆成侧位像。胸尖,横膈,前、后胸壁包括于片内。心脏前、后缘具切线影像,边缘清晰。心脏、大血管移行部及各弧段影像可辨清。肺尖、肺野及肺门、纹理都显示清晰。

  15. 4、胸部左前斜位 • 胸部左前位影像。观察心脏及胸部病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补充后前位的不足。

  16. 两腿分开直立,人体向右旋转身,左前胸壁平贴片盒,下颌上仰搁于片盒上缘,冠状面与片盒成45度夹角。左手内旋,右手高举屈肘,右前臂抱头,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两腿分开直立,人体向右旋转身,左前胸壁平贴片盒,下颌上仰搁于片盒上缘,冠状面与片盒成45度夹角。左手内旋,右手高举屈肘,右前臂抱头,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17. 胸部左前斜位像。照片上缘包括下颈部,下缘包膈肌,前后缘包括侧胸壁。旋转角度适当时,左、右心室、主动脉显示较好。升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的前缘近似直线,从后上斜向前下,与横膈相交,主动脉弓显示最好。当旋转角度不适当时,上述各器官的显示受影响。胸部左前斜位像。照片上缘包括下颈部,下缘包膈肌,前后缘包括侧胸壁。旋转角度适当时,左、右心室、主动脉显示较好。升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的前缘近似直线,从后上斜向前下,与横膈相交,主动脉弓显示最好。当旋转角度不适当时,上述各器官的显示受影响。

  18. 5、胸部右前斜位 • 胸部右前位影像,观察心脏及胸部病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补充后前位的不足。

  19. 两腿分开直立,人体向左旋转身,右前胸壁平贴片盒,下颌上仰搁于片盒上缘,冠状面与片盒成45度夹角。右手内旋,左手高举屈肘,左前臂抱头,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两腿分开直立,人体向左旋转身,右前胸壁平贴片盒,下颌上仰搁于片盒上缘,冠状面与片盒成45度夹角。右手内旋,左手高举屈肘,左前臂抱头,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20. 胸部右前斜位影像。照片上缘包括下颈部,下缘包括膈肌,前、后缘包括侧胸壁。旋转角度适当时,右心室、肺动脉、左心室显示较好。心脏、大血管前缘自升主动脉影向前下直到心尖,除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动脉段局部略隆起外,基本是一直线。胸部右前斜位影像。照片上缘包括下颈部,下缘包括膈肌,前、后缘包括侧胸壁。旋转角度适当时,右心室、肺动脉、左心室显示较好。心脏、大血管前缘自升主动脉影向前下直到心尖,除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动脉段局部略隆起外,基本是一直线。

  21. 心后缘与脊椎之间有宽约3~~5cm的比较透亮的间隙,为心后间隙。若旋转角度不适当,上述器官的显示则受影响,若为心脏摄影,钡剂应充盈食管。心后缘与脊椎之间有宽约3~~5cm的比较透亮的间隙,为心后间隙。若旋转角度不适当,上述器官的显示则受影响,若为心脏摄影,钡剂应充盈食管。

  22. 6、胸部前弓位 • 显示肺尖部病变。肺尖有较大部分与锁骨重叠, 极易掩蔽较小而薄的病灶。利用胸前凸位,使锁骨投影于肺尖上方,可充分暴露出肺尖部分。

  23. 两腿分开距片盒30CM直立,面向射线管,后仰使肩部平贴片盒,两手分放内旋。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两腿分开距片盒30CM直立,面向射线管,后仰使肩部平贴片盒,两手分放内旋。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24. 前后前凸位胸像之胸廓上下径缩短而左右,较宽,为胸部的半轴位像。锁骨位于胸廓的最上方,肺尖成钝园在锁骨下方显示清晰,解决了锁骨、肋骨重叠掩蔽肺尖之弊。前后肋骨皆成水平而重叠,肋间隙较宽。下胸部因距胶片较远影像放大,肺纹理欠清晰。肺动脉园锥。前后前凸位胸像之胸廓上下径缩短而左右,较宽,为胸部的半轴位像。锁骨位于胸廓的最上方,肺尖成钝园在锁骨下方显示清晰,解决了锁骨、肋骨重叠掩蔽肺尖之弊。前后肋骨皆成水平而重叠,肋间隙较宽。下胸部因距胶片较远影像放大,肺纹理欠清晰。肺动脉园锥。

  25. 7、胸部后仰位 • 显示叶间裂病变。由于叶间裂是较薄的胸膜间隙,通常x线影像不易显示,只有当其处于切线位或有病理改变,相当增厚或产生积液时才能看到。叶间裂的显现,对疾病性质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26. 两腿分开距片盒30CM直立,背向射线管,后仰使腹部平贴片盒,两手分放握住片盒两边。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中点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两腿分开距片盒30CM直立,背向射线管,后仰使腹部平贴片盒,两手分放握住片盒两边。冠状面与片盒平行人体正中线(或脊柱)与片盒正中线重叠,两腋中线与片盒两边等距,片盒上缘超出双肩。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中点水平垂直射入,焦片距180CM。嘱病人适度吸气*后屏气曝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