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中文图书出版与馆藏选择

中文图书出版与馆藏选择. 武汉大学图书馆 张洪元 2014 年 1 月 9 日 北京. 内容. 范围与历史数量 出版社及其分布 图书出版数量 馆藏选择的标准与方法 出版转化为馆藏事实数据分析 出版转化为馆藏的关键因素分析 大学馆藏的出版社与图书馆角色分析 缺藏:永恒的主题. 中文图书数量. 古籍 按照史书艺文志经籍志及其他书目所载统计 181755 部, 2367146 卷,大抵 10 万种(有人估计现存古籍 8 万种左右),去年古籍普查会议上有人宣称古籍在 3500 万册以上 民国图书: 1911-1949 ,约 30 万种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文图书出版与馆藏选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文图书出版与馆藏选择 武汉大学图书馆 张洪元 2014年1月9日 北京

  2. 内容 范围与历史数量 出版社及其分布 图书出版数量 馆藏选择的标准与方法 出版转化为馆藏事实数据分析 出版转化为馆藏的关键因素分析 大学馆藏的出版社与图书馆角色分析 缺藏:永恒的主题

  3. 中文图书数量 古籍 按照史书艺文志经籍志及其他书目所载统计181755部,2367146卷,大抵10万种(有人估计现存古籍8万种左右),去年古籍普查会议上有人宣称古籍在3500万册以上 民国图书:1911-1949,约30万种 新中国(新闻出版署统计):1950—2012:总品种5282004种,其中新版3185115种

  4. 中文图书的范围 古籍:中国、周边地区、国家及其全世界 民国图书:大陆、港台、欧美 当代图书:大陆、港台、东南亚、欧美

  5. 各年代出版社数量 1950-1954年:私有改国有(2-4-1) 1955-1966年:基本布局阶段(80-100) 1967-1977年:文革阶段(40-100) 1978-1984年:恢复阶段(1-3) 1985-1992年:发展阶段(390-490) 1993- :稳定阶段(500-)

  6. 1950-2012年出版社数量

  7. 中央与地方出版社数量

  8. 出版社分布区域

  9. 出版社分类情况(1) 出版社系列: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美术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系列之二:教育类、少儿类、科技类、社科类、综合类、美术类、文艺类、民族类、古籍类、旅游类。

  10. 出版社分类情况(2)

  11. 1950-2012年中文图书出版总种数

  12. 1950-2012年中文初版图书数量

  13. 2012年中央与地方出版社出版比例

  14. 2012年各类图书出版比例

  15. 2012年社科自科图书出版比例

  16. 几点小结 出版社数量变化不大; 出版量逐年递增; 出版的多数图书集中在少数类别,前三个类别图书数量即占总量半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占70%以上; 科学、技术、医学图书比例较小; 初版图书占出版总量的60%左右;出版量越大,初版品种百分比越小;

  17. 出版的其他情况 统计中的空白 政府资料 地方资料 个人出版 出版公司出版 科技报告 工程档案

  18. 7.未来可能发展 人口基数、教育的普及与受教育层次提高,需求进一步增大 出版社企业化,会导致: 大众出版品总量进一步提升 品种进一步增大 出版社分化程度加大 出版社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 无书号文献会更多

  19. 馆藏选择的标准 总原则:大型馆求全面,中小馆求实用

  20. 馆藏选择标准(操作) 文献采选标准:背景篇 文献采选标准:层次篇 文献采选标准:分类篇 文献采选标准:主题篇 文献采选标准:用途篇 文献采选标准:使用对象 文献采选标准:类型篇 文献采选标准:责任者篇 文献采选标准:教材篇 文献采选标准:区域篇 文选采选标准:行业篇 文献采选标准:同类书篇 文献采选标准:著作方式 文献采选标准:装帧篇 文献采选标准:价格篇 文献采选标准:版权篇

  21. 馆藏选择的方法 筛选法(目录甄别) 现选法(现书挑选) 搜求法(广泛搜集) 发散法(由此及彼) 参照法(同类比较)

  22. 出版转化为馆藏事实数据分析 馆藏品种学科与年代分布 订购品种及其年代分布 订购品种的类别分布 订购品种的出版社分布 小结

  23. 中文纸质图书学科分布状况

  24. 中文纸质图书年代分布状况

  25. 2001-2012年中文图书预订种册数

  26. 2001-2011年订购与出版种数比例

  27. 2009年订购各类图书占出版比例

  28. 2009年图书订购数量前40家出版社

  29. 2010年图书品种订购数量前40家出版社

  30. 2011年图书订购品种数量前40家出版社

  31. 2012年图书订购品种数量前40家出版社 前40家出版社占整个订购品种的一半或更多 前40家出版社有一定变化,随着年代变化地方出版社的数量在增加

  32. 五出版社出版数、初版数、书目量与订单量比较五出版社出版数、初版数、书目量与订单量比较

  33. 五出版社出版数、出版数与书目记录比例

  34. 五出版社出版数与订单数比例

  35. 五出版社订单与书目数之比 随着出版社改制,学术图书出版比例在减少 大社传递到大学馆的书目数量相对稳定,比例在下降 大社的订单数量相对稳定,小社具有不确定性

  36. 小结:馆藏选择现状分析 馆藏选择比例占出版总量15-20%; 05年后重点高校馆藏品种数平均在3.5-5.5万种,有一定差距; 馆藏选择与学校学科设置紧密相关; 馆藏选择比例与该类出版量不直接相关; 人文社科图书选择率在65%以上;

  37. 出版转化为馆藏的关键因素分析 六个层面(链): 图书来源 出版社 渠道 发行商 图书馆 采访人员 障碍分析: 信息生成与传达 出版的选择性 渠道的阻滞 发行商的局限 图书馆的背景与经费 采访人员的努力度

  38. 大学馆藏的出版社角色 信息主动推送,包括二次推送 为馆藏而出版 分级出版图书 加大资料文献出版力度 翻译外文文科经典 顾而问馆,加强社馆交流

  39. 出版转化为馆藏过程中图书馆作为 做好基本功,培养中文建设专家 采访:采书的同时,加大访书力度 增强补缺力度 抬头看路,拓宽视野

  40. 永远的主题:缺藏 历史性缺藏:在某个时间段不符合我们范围、水平,但后来需要的缺藏; 政策性缺藏:出于某种考虑,如处于协作、经费、馆舍等因素造成的,或政治因素造成的缺藏; 渠道性缺藏:想买买不到的; 失误性缺藏:该选没选的;

  41.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