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 1 、血浆: 成分: 血浆蛋白 、电解质、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功能: 渗透压、免疫、缓冲等 2 、血细胞分类 3 、血细胞比容. 二、血量. 1 、循环血量 2 、贮存血量. 三、血液的理化性质. 1 、 颜色 2 、比重 3 、粘滞性 4 、酸碱度 PH=7.35—7.45 5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1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数值 2 、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 1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 2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溶血 等渗溶液. 第二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 (二)白细胞 (三)血小板.

cice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血液的组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血液

  2. 一、血液的组成 • 1、血浆: • 成分:血浆蛋白、电解质、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 功能:渗透压、免疫、缓冲等 • 2、血细胞分类 • 3、血细胞比容

  3. 二、血量 • 1、循环血量 • 2、贮存血量

  4. 三、血液的理化性质 • 1、颜色 • 2、比重 • 3、粘滞性 • 4、酸碱度 PH=7.35—7.45 • 5、血浆渗透压

  5. 血浆渗透压 • 1、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数值 • 2、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 溶血 • 等渗溶液

  6. 第二节 血细胞 • (一)红细胞 • (二)白细胞 • (三)血小板

  7. 怎样看血常规化验单 • 1、血红蛋白测定 • 2、红细胞计数 • 3、白细胞计数 • 4、白细胞分类计数

  8.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9.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   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   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10. 多参数血常规项目、缩写、参考值和单位简表 •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单 位 • 白细胞                WBC      (4~10 )×109/L • 红细胞                RBC      3.5~5.5 ×1012/L • 血红蛋白              HGB      110~170 g/L • 红细胞压积            HCT      0.37~0.50 •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 • 平均红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 pg • 平均红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 • 血小板                PLT      (100~400)×109/L • 淋巴细胞%            LYM%     20~40 % • 中间细胞%            MXD %    3.5~15% • 嗜中性粒细胞          NEUT%    50~70% • 淋巴细胞绝对值        LYMPH  (1.0~3.3)×109/L • 中间细胞绝对值        MXD     (0.2~1.5)×109/L • 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EUT    (1.8~6.4)×109/L •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      小于0.15 •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0-11.0fL • 大血小板比率          P-LCR    0.13~0.43

  11.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 一、血液凝固 • 1、凝血因子 • 2、三步骤 • 3、影响血凝的因素

  12.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 一、ABO血型系统的分类 • 二、输血原则 • 交叉配血试验

  13. 血型 • 1、血型最初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南德斯特依纳于1901年发现的 • 2、根据血液红血球内存在的不同型物质,人的血液可分为A、B、AB、O四种基本类型。此外,还有几十种亚型

  14. 血型的分布率,各名族各地区是不一样的。 • 1、西欧、美国以O型为中心,占46-47﹪,某个时期甚至会超过50﹪,但B型不到10 ﹪ ,AB型只占2-3 ﹪ • 2、中国北部、蒙古、印度等地,O型为25 ﹪左右,B型为30-40 ﹪,部分地区有超过50 ﹪. • 3、印第安人O型占 了100 ﹪ • 4、印加帝国100 ﹪是O型,是个血型单一的国家

  15.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 一、ABO血型系统的分类 • 二、输血原则 • 交叉配血试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