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枣 核 萧 乾

枣 核 萧 乾. 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则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萧乾先生的 《 枣核 》 。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 《 却东西门行 》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 《 送惠勒归余杭 》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Download Presentation

枣 核 萧 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枣 核 萧 乾

  2. 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则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萧乾先生的《枣核》。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则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萧乾先生的《枣核》。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3. 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

  4. 根据拼音写汉字: Qī qiāo Yān hóng Fēng zhú cán nián Yīn qiè Xiāng qiàn Mǎ nǎo Gù nòng xuán xū Shān’ào

  5. 找出本文具体的六要素: • 时间: 访美时                       • 地点: 旧时同窗的家中 • 人物:“我”和旧时同窗 • 事件: 美籍华人索要枣核寄思乡之情。

  6.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旧时同窗离开祖国50年,在美国事业家庭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带几枚生枣核让他试种,表达了国人身在异乡,心系故土之情。

  7. 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8. 文章以枣核为题,可见枣核是本文的-------------?文章以枣核为题,可见枣核是本文的-------------? • 线索

  9. 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了什么?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了什么? • 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 • 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

  10. 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想试种枣树。

  11. 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 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12.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读7-10小节) •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13.  枣核 _枣核 _枣核 _枣核 索   设置悬念 如获至宝 加深悬念 见 海外华人对故土的 依恋和思念之情 解开悬念 为解乡愁 话 点明主题 爱国情深 议

  14. 除了想试种枣树,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里读出了那位老人的思乡情呢?你认为句中哪些词语很关键,用得好呢?除了想试种枣树,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里读出了那位老人的思乡情呢?你认为句中哪些词语很关键,用得好呢?

  15. 家乡的杨柳

  16. 为什么如此思念祖国和家乡,生活条件又很好,却不回祖国寻根呢?为什么如此思念祖国和家乡,生活条件又很好,却不回祖国寻根呢?

  17. 萧乾(1910-1999),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萧乾(1910-1999),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18. 1979年2月,即出访美国的前半年,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确认1957年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实属错划。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经过这20多年的坎坷磨难之后所面临的神州大地,一方面是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又是百废待兴,国门重新向世界打开。萧乾带着他老新闻记者的深刻洞察力(萧乾曾是在西欧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抓住国人在美国的现代社会生活及其心态,引发人们审视每个异乡人都难以割舍的民族情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极具见地和创新的,是站在了民族与发展的高度上提出的思考。1979年2月,即出访美国的前半年,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确认1957年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实属错划。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经过这20多年的坎坷磨难之后所面临的神州大地,一方面是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又是百废待兴,国门重新向世界打开。萧乾带着他老新闻记者的深刻洞察力(萧乾曾是在西欧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抓住国人在美国的现代社会生活及其心态,引发人们审视每个异乡人都难以割舍的民族情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极具见地和创新的,是站在了民族与发展的高度上提出的思考。

  19. 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