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第二章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2.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2.1.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 按喷射系统执行机构不同分类 ①多点喷射系统( MPI ):多点喷射系统是指在每一个气缸的进气门前均安装一只喷油器 , 喷油器适时喷油。 ②单点喷射系统( SPI ):单点喷射系统是指在节流阀体上安装一只或两只喷油器 , 向进气歧管中喷油形成燃油混合气 , 进气行程时燃油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内。 2. 按喷射控制装置的形式不同分类

cisc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2. 2.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2.1.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系统执行机构不同分类 ①多点喷射系统(MPI):多点喷射系统是指在每一个气缸的进气门前均安装一只喷油器,喷油器适时喷油。 ②单点喷射系统(SPI):单点喷射系统是指在节流阀体上安装一只或两只喷油器,向进气歧管中喷油形成燃油混合气,进气行程时燃油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内。 2.按喷射控制装置的形式不同分类 ①机械式:空气计量器与燃油分配器组合在一起,空气计量器检测空气流量的大小后,靠连接杆传动操纵燃油分配器的柱塞动作,以燃油计量槽开度的大小控制喷油量,达到控制混合气空燃比的目的。 ②电子控制式:根据各种传感器送至电脑的发动机运行状况的信号,由电脑运算后,发出控制喷油量和点火时刻等多种执行指令,实现多种机能的控制.即为发动机电子集中控制系统。 ③机电一体混合式:在燃油分配器上安装了一个由电脑控制的电液式压差调节器,电脑根据水温、节气门位置等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电液式压差调节器动作,以调节燃油供给量。

  3. 2.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2.1.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3.按喷射方式不同分类 ①间歇喷射系统:在发动机运转期间汽油间歇喷射是在进气过程中的某时间内进行的,喷油量大小取决于喷油器持续开启时间,即电脑指令的喷油脉冲宽度。 ②连续喷射系:燃油喷射的时间占有全部工作循环的时间,连续喷射都是喷在进气道内,大部分燃油是在进气门关闭后喷射。 4.按喷射位置的不同分类 ①进气道喷射式 ②缸内直接喷射式

  4. 2.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2.1.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5.按喷射时序分类 ①同时喷射:同时喷射是指发动机在运转期间,各缸喷油器同时开启且同时关闭,由电脑的同一个喷油指令控制所有的喷油器同时动作。 ②分组喷射:分组喷射是指将喷油器分成两组交替喷射,电脑发出两路喷油指令,每路指令控制一组喷油器。 ③顺序喷射:顺序喷射是指喷油器按发动机各缸进气行程的顺序轮流喷射,它具有喷射正时,由电脑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提供的信号,辨别各缸的进气行程,适时发出各缸的喷油脉冲信号,以实现次序喷射的功能。

  5. 2.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2.1.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6.按空气流量的检测方式分类 可分为: ①歧管压力计量式(D型EFI系统) ②翼片式或叶片式(L型EFI系统) ③卡门旋涡式(L型EFI系统) ④热线式(LH型EFI系统) ⑤热膜式(LH型EFI系统) 1)、歧管压力计量式 将歧管压力和转速信号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根据该信号计算出充气量,再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喷油脉冲,控制喷油器喷射适量的燃油. 2)、翼片式和卡门旋涡式 其计量方式属于体积流量型,即通过计量气缸充气的体积,将物理量转变成电信号输送至电脑,电脑计算出与该体积的空气相适应的喷油量以控制混合气空燃比。 3)、热线式和热膜式 直接测量进入气缸内空气的质量,将该空气的质量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电脑,由电脑根据空气的质量计算出与之相适应的喷油量,以控制空燃比在最佳值。

  6. 2. 1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2.1.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1. 能实现空燃比的高精度控制 2. 充气效率高 3. 瞬时响应快 4. 起动容易,暖机性能好 5. 节油和排放净化效果明显 6. 减速断油功能也能降低排放,节省燃油 7. 便于安装。

  7.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空气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8.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1、空气供给系统 功用:提供、测量和控制燃油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 组成:空气滤清器、进气压力传感器(D型)或空气流量计(L型)、节气门、怠速空气调整器等。图2-4是L型系统的进气系统示意图。

  9.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2、燃油供给系统 功用:向发动机精确提供各种工况下所需要的燃油量。 组成:油箱、电动燃油泵、过滤器、燃油脉动阻尼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喷油器、供油总管等。如图2-5所示。

  10.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3、电子控制系统 功用:根据发动机运转状况和车辆运行状况确定燃油的最佳喷射量。 组成:传感器、ECU、执行器三部分,如图2-6所示。 传感器:是信号检测与转换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各个部位,其功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电量参数、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等,并转换成ECU能够识别的电信号输入ECU。 ECU: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ECU中保存了发动机各种工况的最佳喷油持续时间,在接收了各种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经过计算确定满足发动机运转状态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 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它接受ECU发出的各种控制指令,完成具体的控制动作,从而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1.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1、燃油压力的建立与燃油喷射方式 • 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都是由燃油泵提供的。油箱内的燃油被燃油泵吸出并加压至 350 kPa左右,经过燃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被送至发动机上方的分配油管,分配油管与安装在各缸进气歧管上的喷油器相通。 • 喷油器是一种电磁阀,由ECU控制,通电时电磁阀开启,压力燃油以雾状喷入进气歧管,与空气混合,在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 • 分配油管的末端装有燃油压力调节器,用来调整分配油管中的压力,使油压保持某一定值(约250~300 kPa )。多余燃油经回路返回油箱。

  12.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2、进气量的控制与测量 • 进气量由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来控制。节气门开度不同,进气量也不同,同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也不同。在同一转速下,进气歧管真空度与进气量由一定关系。 • 进气压力传感器将进气歧管内真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并传送给ECU,ECU根据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大小计算出发动机的进气量。

  13.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3、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的确定 • 喷油量由ECU控制。ECU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测量的信号计算出进气量,再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测量的信号计算出发动机转速,根据进气量和转速计算出相应的基本喷油量。 • ECU控制各缸喷油器在每次进气行程开始之前喷油一次,并通过控制每次喷油的持续时间来控制喷油量。喷油持续时间越长,喷油量就越大。一般每次喷油的持续时间为 2~1 ms。 • 各缸喷油器每次喷油的开始时刻由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测到的1缸上止点的位置来控制。然后按发动机既定的发火顺序依次向各缸喷油。

  14.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4、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模式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能根据各个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各种运转参数,判断发动机所处的工况,并选择不同模式的程序来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实现起动加浓、暖机加浓、加速加浓、全负荷加浓、减速调稀、强制怠速断油、自动怠速控制等。 • D型系统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由于采用压力作为控制喷油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大气状况较大变化时,会影响控制精度。

  15.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二)、 L型EFI系统 • L型EFI系统是在D型EFI系统的基础上,经改进而形成的,它是目前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燃油喷射系统。 • L型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D型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它以空气流量计代替D型系统中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发动机进气量,提高了控制精度。

  16.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 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喷射方式分:单点喷射SPI和多点喷射MPI • 多点喷射又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 • 喷油正时的实质:是解决喷油器什么时候开始喷油的问题。所有缸内喷射和多数进气道喷射都采用间歇喷射,因而就有何时开始喷油的问题。 • 对于多点间歇喷射发动机,喷油正时分为:同步喷射、异步喷射。 同步喷射:在既定的曲轴转角进行喷射, 在发动机稳定工况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同步方式工作。 异步喷射:与曲轴转角无关的喷射, 发动机在起动和加速时,会采用与曲轴转角无关的异步喷射。

  17.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1、同时喷射 即 各缸喷油时刻相同。 • 早期生产的间歇燃油喷射发动机多是同时喷射,其喷油器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序都较简单。其控制电路如图2-8所示 • 所有喷油器并联,微机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送入的基准信号,发出喷油器控制信号,控制功率三极管VT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同时接通和切断,使各缸喷油器同时喷油。

  18.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1、同时喷射 特点:- 曲轴每转一周,各缸喷油器同时喷射一次,即一个工作循环中各缸喷油器同时喷射两次。两次喷射的燃油,在进气门打开时一起进入气缸。其控制波形如图2-9所示,喷射正时图如图2-10所示。 缺点: - 简单;喷射正时与发动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循环没有关系。 - 各缸对应的喷射时间不可能最佳,有可能造成各缸的混合气形成不一样。

  19.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2、分组喷射 即多缸发动机分为若干组进行喷射,同一组各缸同时喷油,不同组间顺序喷油。 一般把气缸的喷油器分成2~4组(四缸发动机通常分成2组),由微机分组控制喷油器,各组轮流交替喷射。其喷射控制电路如图2-11所示。

  20.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2、分组喷射 每一工作循环中,各喷油器均喷射1次或2次。 一般多是发动机每转一周,只有1组喷射。 其喷射正时图如图2-12所示。

  21.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3、顺序喷射 - 也叫独立喷射,即按点火顺序要求逐缸喷射。曲轴每转2周,各缸喷油器都按点火顺序轮流喷射1次。其控制电路如图2-13所示。 - 各喷射器分别由微机进行控制,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相等。 - 采用顺序喷射控制时,应具有正时和缸序两个功能。微机根据判缸信号、曲轴位置信号,确定哪个缸是排气行程(活塞上行)且活塞行至上止点前某一喷油位置时,微机发出喷油信号,接通该缸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此缸开始喷射。

  22.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一)、 喷油正时 3、顺序喷射 顺序喷射正时图如图2-14所示。 • 优点:顺序喷射可以设定最佳时间喷油,对混合气形成十分有利,对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有害排放有一定好处。 • 缺点: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及软件都较复杂,但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 既适合进气管喷射,也适合于气缸内喷射。

  23.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 喷油量的控制:亦即喷油器喷射时间的控制。 • 必要性:要使发动机在各工况下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精确地计算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和各种参数的修正量,从而使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符合要求。 • 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和各种修正值不同,但其确定方式和对发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 下面4个方面予以介绍。

  24.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1、起动喷油控制 ▪ 发动机起动时,转速波动较大,无论D系统中的进气压力传感器还是L系统中的空气流量计,都不能精确地测量进气量,进而确定合适的喷油持续时间。因此起动时的基本喷油时间不是根据进气量(或进气压力)以及发动机转速计算确定的, ▪ 而是ECU根据起动信号和当时的冷却水温度,由内存的水温-喷油时间图(见图2-15)找出相应的基本喷油时间Tp。

  25.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1、起动喷油控制 ▪ 然后加上进气温度修正时间TA和蓄电池电压修正时间TB,计算出起动时的喷油持续时间。如图2-16所示。 ▪ 由于喷油器的实际打开时刻较ECU控制其打开时刻存在一段滞后,如图2-17所示,造成喷油量不足,且蓄电池电压越低,滞后时间越长,故须对电压进行修正。

  26.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发动机转速超过预定值时,ECU确定的喷油信号持续时间满足下式: 喷油信号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X 喷油修正系数+电压修正值 注意:式中喷油修正系数是各种修正系数的总和。

  27.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1)基本喷油时间 • D型EFI系统的基本喷油时间由发动机转速信号Ne和进气管绝对压力信号PIM确定。D系统的ECU中存储了一个基本喷油时间三维图(三元MAP图),如图2-18所示,它表明了与发动机各转速和进气管压力相对应的基本喷油时间。 • 理论上进气量与进气压力成正比,但实际中,进气脉动使充气效率变化,进行再循环的排气量的波动也影响进气量的准确度。故由MAP图计算的仅为基本喷油时间,ECU还必须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Ne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

  28.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1)基本喷油时间 • L型EFI系统的基本喷油时间由发动机转速和空气量信号VS确定。这个基本喷油时间是实现既定空燃比(一般为理论空燃比:A/F=14.7)的喷油时间。

  29.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2)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 ① 起动后加浓 • 发动机完成起动后,点火开关由起动(STA)位置转到接通点火(ON)位置,或者发动机转速已达到或超过预定值,ECU应额外增加喷油量,使发动机保持稳定运行。 • 喷油量的初始修正值根据冷却水温度确定,然后以一固定速度下降,逐步达到正常。

  30.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2)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 ② 暖机加浓 • 冷机时,燃油蒸发性差,为使发动机迅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必须供给浓的混合气。 • 在冷却水温度低时,ECU根据水温传感器THW信号相应增加喷射量(见图2-19)。从该图可见,水温在 – 40oC时加浓量约为正常喷射量的两倍。 • 暖机加浓还受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的怠速触点IDL接通或断开控制,根据发动机转速,ECU使喷油量有少量变化。

  31.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2)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 ③ 进气温度修正 • 进气密度随着进气温度而变化,ECU根据THA信号修正喷油持续时间,使空燃比满足要求。 • 通常以20oC为进气温度信号的标准温度,低于20oC时空气密度大,ECU增加喷油量,使混合气不致过稀;进气温度高于20oC时空气密度小,ECU使喷油量减少,以防止混合气偏浓。 • 进气温度修正曲线如图2-20所示。从图中可知,修正约在 -20 ~60oC之间进行。

  32.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2)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 ④ 大负荷加浓 • 发动机在大负荷下运转时,须使用浓混合气以获得大功率。ECU根据发动机负荷来增加喷油量。 • 发动机负荷状况根据节气门开度或进气量的大小确定,即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来判断负荷状况,从而决定相应的喷射量。 • 大负荷的加浓量通常约为正常喷油量的10%~30% 。

  33.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2)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 ⑤ 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 • 发动机在过渡工况运行时(即汽车加速、减速行驶),为获得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响应性,空燃比应做适当调整,即需要适量调整喷油量。 • ECE根据:进气管绝对压力PIM或空气量VS、发动机转速Ne、车速SPD、节气门位置、空挡起动开关NSW和冷却水温度THW来判断工况,并调整喷油量。

  34.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2)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修正 • ⑥ 怠速稳定性修正(只用于D型EFI系统) • D型EFI系统中,决定基本喷油时间的进气管压力在过渡工况时,相对于发动机转速将产生滞后。且节气门以下进气管容积越大,怠速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这种滞后时间就越长,怠速就越不稳定。 • 为提高发动机怠速运转的稳定性,ECU根据PIM和Ne信号对喷油量作修正。如图2-21所示。随压力增大或转速降低,增加喷油量;随压力减小或转速增高,减少喷油量。

  35.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3、断油控制 1)减速断油 发动机在高速下运行急减速时,节气门完全关闭,为避免混合气过浓、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变坏,ECU控制喷油器停喷。 2)发动机超速断油 为避免发动机超速运行,当发动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时,ECU控制喷油器停喷。 3)汽车超速行使断油 某些汽车在汽车运行速度超过限定值时,停止供油。

  36.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 3 燃油喷射控制 (二)、 喷油量的控制 4、异步喷射 即发动机在起动和加速时,采用的与曲轴转角无关的、在正常喷油基础上的额外喷油。亦即在同步喷射的基础上,再加上异步喷射。 1)起动喷油控制 有些电控发动机中,为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在起动时使混合气加浓。除了一般正常的曲轴转一周喷一次油外,在起动信号STA处于接通状态时,ECE控制喷油器向各缸增加一次喷油。 2)加速喷油控制 发动机从怠速工况向起步工况过渡时,由于燃油惯性等原因,会出现混合气稀的现象。为改善起步加速性能,在正常喷油基础上,ECE根据怠速触点IDL信号从接通到断开时,增加一次固定喷油持续时间的喷油。

  37.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 电动燃油泵 1.作用:给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油。 2.类型: (1)按安装位置不同分为: 内置式——安装在油箱中,具有噪声小、不易产生气阻、不易泄漏、管路安装简单。 外置式——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油管路中,易布置、安装自由大,单噪声大,易产生气阻。 (2)按电动燃油泵的结构不同分为:涡轮式、滚柱式、转子式和侧槽式。 3.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1)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1)结构:主要由燃油泵电动机、涡轮泵、出油阀、卸压阀组成。

  38. 2. 3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 电动燃油泵 3.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2)原理 油泵电动机通电时,电动机驱动涡轮泵叶片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轮周围小槽内的叶片贴紧泵壳,将燃油从进油室带往出油室。由于进油室的燃油不断增多,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将燃油从进油口吸入;而出油室燃油不断增多,燃油压力升高,当达到一定值时,顶开出油阀出油口输出。出油阀在油泵不工作时阻止燃油流回油箱,保持油路中有一定的压力,便于下次起动。如图

  39. 2. 3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 电动燃油泵 2)滚柱式电动燃油泵 (1)结构 主要由燃油泵电动机、滚柱式燃油泵、出油阀、卸压阀等组成。 (2)原理 当转子旋转时,位于转子槽内的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压在泵体内表面上,对周围起密封作用,在相邻两个滚柱之间形成工作腔。在燃油泵运转过程中,工作腔转过出油口后,其容积不断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当转到与进油口连通时,将燃油吸入;而吸满燃油的工作腔转过进油口后,容积不断减小,使燃油压力提高,受压燃油流过电动机,从出油口输出。

  40.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2 燃油泵控制 (1)ECU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起动或重负荷时:发动机ECU通过FPC端子向燃油泵ECU发出高电平信号,燃油泵ECU向燃油泵输出高电压(约12V),燃油泵高速运转。 怠速或轻负荷时:发动机ECU通过FPC端子向燃油泵ECU发出低电平信号,燃油泵ECU向燃油泵输出低电压(约9V),燃油泵低速运转

  41.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3 燃油泵及控制电路的检修 1.燃油系统油压的检查 (1)检查油箱中的燃油,释放燃油系统压力。 (2)检查蓄电池,拆下负极电缆。 (3)将专用压力表接在脉动阻尼器位置(对于韩国大宇或通用)或进油管接头处(对于丰田)。 (4)接上负极电缆,起动发动机使其维持怠速运转。 (5)拆下燃油压力调节器上真空软管,用手堵住进气管一侧,检查油压表指示的压力,多点喷射系统应为0.25 ~0.35MPa ,单点喷射系统为0.07~0.10MPa。若过低,说明燃油压力调节器有故障,更换后仍过低,应检查是否有堵塞或泄露,如没有,应更换燃油泵;若过高,应检查回油管是否堵塞,若正常,说明燃油压力调节器有故障。 (6)接上燃油压力调节器的真空软管,检查燃油压力表的指示应有所下降(约为0.05 MPa),否则检查真空管是否有堵塞和漏气,若正常,说明燃油压力调节器有故障。 (7)将发动机熄火,等待10min后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多点喷射系统不低于0.20 MPa,单点喷射系统不低于0.05 MPa。 (8)检查完毕后,应释放系统压力拆下油压表,装复燃油系统。

  42.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3 燃油泵及控制电路的检修 2.燃油泵控制电路的检查 (1)用专用导线将诊断座上的燃油泵测试端子跨接到12V电源上。 (2)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但不要起动发动机。 (3)旋开油箱盖能听到燃油泵工作的声音,或用手捏进油软管应感觉有压力。 (4)若听不到燃油泵的工作声音或进油管无压力,应检修或更换燃油泵。 (5)若有燃油泵不工作故障,且上述检查正常,应检查燃油泵电路导线、继电器、易熔线和熔丝有无断路。 3.燃油泵的拆装与检测 拆装燃油泵时注意:应释放燃油系统压力,并关闭用电设备。拆下燃油泵后,测量燃油泵两端子之间电阻,应为2~3Ω。用蓄电池直接给燃油泵通电,应能听到油泵电机高速旋转的声音。 注意:通电时间不能太长。

  43.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4 燃油滤清器 功用:滤清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防止燃油系统堵塞,减小机件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一般采用纸质滤心,每行驶20000~40000㎞或1到2年应更换,安装时应注意燃油流动方向的箭头,不能装反。 2.3.5 脉动阻尼器 功用:减小在喷油器喷油时,油路中的油压可能会产生微小的波动,使系统压力保持稳定。 组成:由膜片、回位弹簧、阀片和外壳组成。 原理:发动机工作时,燃油经过脉动阻尼器膜片下方进入输油管,当燃油压力产生脉动时,膜片弹簧被压缩或伸张,膜片下方的容积稍有增大或减小,从而起到稳定燃油系统压力的作用。

  44.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6 燃油压力调节器 1.作用:稳定燃油管的压力,使它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压力差保持恒定为250~300 kPa。 2.燃油管压力与进气歧管压力保持恒定的压力差 ECU对喷油质量的控制是时间控制,喷油压力便成影响喷油量和空燃比的重要因素,若在相同的喷油持续时间,若喷油压力不同,喷油量也不同。为了精确的控制喷油量和空燃比,必须确保喷油压力与进气歧管真空度之间的压力差为恒定值。 3.组成: 主要由阀片、膜片、膜片弹簧和外壳组成。 4.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燃油压力调节器膜片上方承受的压力为弹簧压力和进气管内气体的压力之和,膜片下方承受的压力为燃油压力,当压力相等时,膜片处于平衡位置不动。当进气管内气体压力下降时,膜片向上移动,回油阀开度增大,回油量增多,使输油管内燃油压力也下降;反之,进气管内气体压力升高时,燃油的压力也升高。

  45.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6 燃油压力调节器 5.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检修 1)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就车检查 (1)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情况的检查 检查时用油压表测量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燃油压力,然后拆下调节器上的真空软管。这时燃油压力应升高50Kpa,否则应予以更换。 (2)燃油压力调节器保持压力的检查 将燃油压力表接入燃油管路,用一根导线将电动燃油泵的两个检测孔短接;打开点火开关,让电动燃油泵运转10秒,然后关闭点火开关取下导线;再将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回油管夹紧,5分钟后观察油压,如果该油压下降,表明调节器有泄露,应更换。 2)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拆卸检查 拆下燃油压力调节器的进油管和真空软管,这时两者之间应不通;否则,表明有泄露,应予以更换。

  46.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6 喷油器 1.功用:根据ECU指令,控制燃油喷射量。 2.安装:单点喷射系统安装在节气门体空气入口处,多点喷射安装在进气歧管。 3.构造:由滤网、线束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 4.原理: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起并带动针阀离开阀座,同时回位弹簧被压缩,燃油经过针阀并由轴针与喷口的环隙或喷孔中喷出;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回位弹簧迅速使针阀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 5.类型:高阻(电阻13~16Ω)和低阻(电阻2~3Ω)。 6.驱动方式: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

  47.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6 喷油器 7.喷油器检修 (1)喷油器泄露情况的检查 将喷油器装在分配油管上,用一根导线将诊断座上燃油泵的检测插孔短接,并打开点火开关。燃油泵开始运转,注意观察喷油器有无漏油。如果漏油,其漏油量在1分钟内应少于一滴,否则应予以更换。 (2)喷油器电阻检查 低电阻阻值为2~3Ω,高电阻阻值为13~16Ω。低阻值的喷油器不可直接与蓄电池连接,应串联一个适当阻值的5压电阻,以免烧坏电磁线圈。 (3)喷油量检查 用专用设备检查,检查15s内的喷油量应为50~70ml,重复测量三次。 8.喷油器的控制电路 9.喷油器的控制电路的检查 (1)拔下喷油器连接器插头。 (2)接通点火开关,不要启动发动机。 (3)测量喷油器控制线连接器插头上的电源线的电压,应为12V。若无电压,检查点火开关及熔断器或主继电器及线路。 (4)检查ECU的喷油器搭铁线,搭铁是否良好。 (5)将专用检查试灯串接到喷油器连接器两插头上,起动发动机,试灯应闪烁,不亮或不闪烁则控制回路有故障,可检查喷油器至ECU的线路和ECU是否有故障,也可以用示波器检测喷油器脉冲波形,对控制电路进行检查。

  48. 2. 3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7 冷起动喷油器及其控制电路 1.功用:在发动机冷起动时喷油,以加浓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 2.原理:发动机起动时,起动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闭合使蓄电池电压送至冷起动喷油器,正时开关控制冷起动搭铁回路接通,冷起动喷油器喷油。若冷却水温度较高,正时开关则断开,冷起动喷油器不喷油。 3.冷起动喷油器的控制类型 (1)热限时开关控制 发动机在热状态下起动时,热限时开关处于关断状态,冷起动喷油器不喷油;低温起动时,触点闭合,冷起动喷油器喷油,经一定时间触点断开,冷起动喷油器停止喷油。 (2)ECU和热限时开关协同作用 当水温在20-25摄氏度时,由热限时开关控制;当水温在25-当水温在20-25摄氏度时,由ECU继续控制,水温超过60摄氏度时,ECU使冷起动喷油器停止供油。 4.冷起动喷油器的检修 (1)冷起动喷油器的就车检查 用万用表检查电阻。 (2)冷起动喷油器的检验 检查泄漏情况及喷油量,与喷油器的方法相同。

  49. 2. 4 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4.1 空气供给系统基本元件的构造 (一)空气滤清器 一般为干式纸质滤心式,结构与普通发动机上相同。 (二)节气门体与怠速调整螺钉 节气门体安装在进气管中,来控制发动机正常工况下的进气量。主要由节气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空气道等组成。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气门轴上,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有的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例如在LS400上还设有牵引控制系统(TRC),当车辆处于TRC控制状态行驶时,无论是起步、匀速或加减速工况,汽车均能根据道路状况确保输出最佳的驱动力和牵引性能。在TRC控制行驶状态下,发动机的主节气门由主节气门强制开启器打开(全开),进气量由副节气门控制,节气门开度信号也由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负责将信号传送给ECU。 注意:装有节气门限位螺钉的汽车,一般不允许调节节气门限位螺钉,除非怠速控制阀发生故障而无法及时修复,可通过调整节气门最小开度来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故障排除后,应将节气门限位螺钉调回原位。

  50. 2. 4 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4.1 空气供给系统基本元件的构造 (三)怠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怠速控制系统的功能: 用高怠速实现发动机起动后的快速暖机过程。 自动维持发动机怠速在目标转速下稳定运转。 2.怠速控制的方法:节气门直动式和旁通空气式。 3.怠速空气阀 (1)功用: 提高冷起动怠速,加快暖机预热过程,增加暖机过程中所需的空气量,也称高怠速控制 发动机完成暖机后,通过辅助空气阀的空气被自动切断,恢复正常怠速 现代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高怠速控制由怠速控制阀完成 (2)石腊式补充空气阀 当冷却液温度>80℃时,阀门完全关闭 (3)双金属片式补充空气阀 双金属片的动作由加热线圈通电时间或发动机水温决定,当水温<-20℃时,阀门全开;当水温>60℃时,阀门全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