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本章前言. 一个国家的地理格局与过程,及其 所形成的地理特征,首先取决于其地理 区位。地理区位直接影响生存环境的质 量、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丰度和区域开发 方向、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便捷程度。. 关键词. 北半球 ( north hemisphere ) 亚欧 大陆 ( A sian-European continent ) 中纬度 ( m id-latitude ) 季风国家 ( m onsoon country )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 本章前言 一个国家的地理格局与过程,及其 所形成的地理特征,首先取决于其地理 区位。地理区位直接影响生存环境的质 量、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丰度和区域开发 方向、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便捷程度。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3. 关键词 北半球(north hemisphere) 亚欧大陆(Asian-European continent ) 中纬度(mid-latitude ) 季风国家(monsoon country) 人口大国( countrywith alarge population )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4. 逻辑框架 人地关系特征 地理特征 地理过程特征 中国疆域与国土 地理格局特征 地理意义 世界中的地位 地理区位 地球中的位置 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5.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与国土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6.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与国土 一、中国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 (一)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 陆地最集中的1/4半球,受陆地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 东方大国 • 与南半球相比的巨大差异(流体右偏、四季变化相反)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7.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二)经纬度位置 中纬度大国 53o31'N 135o03'E 5 200 km 73o22'E • 98%的疆土位于20~50N之间, 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 5 500 km • 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 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 • 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 (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 3o51'N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8.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 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 • 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 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 • 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 • 东部北东向山系,西部北西向山系 • 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 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 南邻热带印度洋 • 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9.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三、中国在世界的地理区位 (一)在世界政治地图中的位置 东北与朝鲜接壤,北与蒙古、俄罗斯相邻 西北依次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相接 南部相邻的国家是: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0.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环太平洋经济圈——亚太 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中心的三大经济集团: 欧洲经济区(EE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形成三足鼎立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1.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三)在世界交通中的位置 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 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 中国位于东亚、中亚与欧洲的重要铁路线——亚欧大陆桥的东部地区。 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珲春,经满洲里出境,跨俄罗斯,西至荷兰的 鹿特丹。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在中国境内穿过江苏、安徽、 河南、陕西和甘肃,最后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进入中亚地区,西至荷兰的 鹿特丹。 中国处于亚欧交通要道和海上门户的重要地理区位,在世界发展格局中 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2.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四、中国在世界的地理排位 (一)世界人口大国 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 12世纪初,人口超过1亿 19世纪初,人口约4亿 1949年,大陆人口达5.4亿 1995年,突破12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为12.9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1%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出生 2004年,世界人口64亿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2005)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3.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二)世界自然资源大国 • 中国陆地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4%, 居世界第四位。 国 家 陆地面积/104 km2 与中国面积比较/倍 占世界陆地面积/ % 俄罗斯 1 707.5 1.779 11.42 加拿大 997.1 1.039 6.67 美国 962.9 1.003 6.44 中国 960.0 1.000 6.42 巴西 854.7 0.890 5.72 澳大利亚 774.1 0.806 5.18 印度 328.7 0.342 2.20 沙特阿拉伯 225.0 0.234 1.51 印度尼西亚 190.5 0.198 1.27 法国 55.2 0.0580.37 日本 37.8 0.039 0.25 英国 24.3 0.025 0.16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4.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位 中国国情: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5.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2001-2005年GDP平均增长率国际比较 (三)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 • 经济总量居世界前10位   2005年经济总量18.23万亿元(人民币),合1.7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 经济总量前10位国家(2005年) • 近十年经济平均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自2001年至2004年,中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7%,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5.1个百分点,比美国高6.2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高3.1个百分点。 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9.9%。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6.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5 5 4 4 2 1 钢 煤 3 3 2 1 1 1 年份 产品 原油 8 6 6 5 5 5 7 6 5 4 2 2 发电量 4 4 1 1 1 1 水泥 化肥 3 3 3 3 2 1 化学纤维 7 5 4 2 2 2 1 1 1 1 1 2 棉布 糖 8 10 6 6 4 3 8 5 3 1 1 1 电视机 谷物 2 1 2 1 1 1 1 肉类 3 3 2 1 1 1 1 棉花 3 2 1 1 1 1 1 大豆 3 3 3 3 3 4 4 花生 2 2 2 2 1 1 1 油菜籽 2 2 1 1 1 1 1 9 9 4 4 3 3 3 甘蔗 2 2 2 2 2 2 1 茶叶 1 水果 10 8 4 1 1 • 世界农业与工业生产大国 中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7.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 人均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发展中大国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40美元 (相当于世界人均收入水平的13.6%) 2000年上升为3 920美元/人,在世界排名第24位 (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3%) 2002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 000美元 2004年中国人均GDP1 100美元(世界第109位) 美国37 610美元(世界第4位)日本34 510美元(世界第5位) 2005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 700美元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8.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五、中国的疆域与国土 (一)疆域 • 陆地疆界长约2.2×104km • 大陆海岸线长1.8×104 km • 岛屿海岸线总长1.4×104 km • 海域由北至南分为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海区 • 沿海岸有较大的海湾150余个,岛屿约有6 500多个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9.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二)国土面积 • 陆地面积:960万km2,土地大国,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 海域面积:300万km2 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建立海洋新秩序 • 重大变化: 国家领海权由3n mile扩至12n mile 划定200n mile专属经济区 将世界35.8%的世界海洋划归沿海各国 世界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 • 国土面积:960+300=1 260(104km2 ) • 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共34个一级行 政区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0.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特征 一、地理景观特征 ——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景观复杂多样,特别是 受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和众多人口的影响, 成为世界上人地系统地域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1.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特征 复杂多样的地理景观(加剧破碎、镶嵌与过渡) 人口多、文明历程长,快速现代化进程 人类保护、利用改造和建设 自然景观、人文-自然景观、 自然-人文景观、人文景观 复杂性增加 复杂多样的自然景观(破碎、镶嵌与过渡) 季风不稳定、地质历史遗存多 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高原地带性自然景观、隐域自然景观 山地多、地势 高、高原广 基底:陆地、海岸和海洋景观;多个水平地带自然景观,地域差异大 多样性增加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2.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特征 季节变化明显 季风降水不稳定 地表物质不稳定 地表起伏显著 构造运动活跃 影响 聪明、坚强、勤奋、 适应力强的中华民族 生态环境脆弱与土地退化 弊 利 人地过程独特、奇 异、多样的地理大国…… 自然灾害多发…… 二、地理过程特征 ——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3.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特征 三、人地相互作用特征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环境安全/生态安全/人类安全 环境健康/生态健康/人类健康 ——人类活动影响深刻 未来情景 双重压力:发达国家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生态退化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国 人口多 农业文明古国 古人类起源地之一 自然基底 历史长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4. 本章思考题 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2.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 3. 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5. 主要参考文献 1.杜秀荣,唐建军.中国地图集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李润田,李永文.中国资源地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李振泉,杨万钟,陆心贤,等.中国经济地理[M]. 4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刘盛佳.中国地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王恩涌.中国的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12):55-56. 9.王恩涌.中国的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2):116-117. 10.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张幼文,徐明棋.经济强国——中国和平崛起的趋势与目标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赵济.中国自然地理[M].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4.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5.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年版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26. 相关网站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http://www.imf.org 2.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http://www.fao.org 3.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 4.世界银行网站:http://www.worldbank.org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 6.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http://www.odci.gov/ 7.美国人口咨询局:http://www.prb.org 第一章结束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