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利厅水资源处 孙 琦.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人均水资源量( m 3 ). 中度缺水警戒线. 7342. 1700. 2100. 1760. 世界人均. 我国 2012 年人均. 我国 2030 年人均. 1.1 我国基本水情. 水资源自然禀赋条件差,人多水少.

Download Presentation

节水型社会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利厅水资源处 孙 琦

  2.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3.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4. 人均水资源量(m3) 中度缺水警戒线 7342 1700 2100 1760 世界人均 我国2012年人均 我国2030年人均 1.1 我国基本水情 水资源自然禀赋条件差,人多水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00m³左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我国年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600多座城市中2/3缺水。

  5. 1.1 我国基本水情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的60%~80%主要集中在汛期。西部处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季风影响弱,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北方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占47%,耕地占65%,GDP占4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6. 1.1 我国基本水情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已经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水危机。 地区之间水资源开发不平衡,南方为13%,北方为48%,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均已经超出40%的河流合理开发上限。 全国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

  7. 1.1 我国基本水情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还将日益严峻。

  8. 1.1 我国基本水情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水远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用水效率指标对比表(2010年,当年价)

  9. 1.1 我国基本水情

  10. 1.2 我省水资源概况 • 总面积20.56万km2 • 多年平均降水深为656mm • 水资源总量为423亿m3, 人均占有量1124 m3,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 陕北 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区 454mm 40亿立方米 关中 暖温带半湿润区 648mm,82亿立方米 陕南 亚热带湿润区 895mm,301亿立方米

  11. 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格局不相匹配。 ★关中地区是陕西政治经济中心和关天经济区的主体,以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人口为全省的63%,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4%,但自产水资源总量82亿m3,人均水资源量349 m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362 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3。 ★陕北自产水资源总量仅40亿m3,人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并受制约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可开发利用率很低。 ★陕南水资源总量301亿m3,人均水资源量3512 m3,是陕西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12. 1.2 我省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限 预计2020年,我省各行业需水量将由现状需水104亿m3增长到122亿m3,关中、陕北、陕南需水量分别达到72亿m3、19亿m3和31亿m3。到2030年,在大幅度节水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前提下,我省对水的需求仍将达到136亿m3。这对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13. 用水浪费和水质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多年来,人们对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省情认识不够,思想上缺乏节水意识,管理上缺乏节水机制,水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全省80%以上河流不同程度的遭受污染。全省废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到11.2亿吨。在评价的总河段中,1/3以上的河段水质处于Ⅳ等以下。

  14. 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5. 1.3 节水型社会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 修订的《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 2002 2005 2000

  16. 1.3 节水型社会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2012 2012 2011

  17. 1.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作为资源节约型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水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基础支撑,以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为手段,以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所形成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

  18. 1.4 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和任务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以实现全民自觉节水为目标、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过程。 节水型社会建设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地加以推进。

  19. 1.4 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和任务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任务 建立健全以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 建立健全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导向的工程技术体系。 建立健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20.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

  2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

  22.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23. 2.1节水型社会建设与节约用水

  24. 2.2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2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5. 2.3节水型社会建设与需水管理

  26. 2.4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27.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28. 3.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主要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效率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非常规水源利用年替代新鲜淡水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以上。

  29. 3.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30. 3.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31. 目 录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32. 4.1节水型社会建设组织领导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政府职责,要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水利部门要推动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政府领导机构,注重协调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全面推进工作。 水利部门要建立统一的节水管理机构,配备专门节水管理人员,加强各行业节水工作。 目前,我省的西安、延安、榆林三市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成立了正处级、正处级和副处级节水办。

  33. 4.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 全省各市区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34. 4.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 各市区2015年后的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待国务院确定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目标后,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35. 4.3 用水定额管理 近年来, 水利部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各行业协会制定了火力发电、钢铁联合企业、石油炼制、纺织染整产品、造纸产品、啤酒制造、酒精制造、合成氨、味精制造、医药产品、选煤、氧化铝生产、乙烯生产等13项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全国除西藏外的各省区均制定了本地区行业用水定额,建立了用水定额管理体系。

  36. 4.3 用水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

  37. 4.3 用水定额管理 我省用水定额管理情况: ★ 2004年,《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颁布出台; ★ 2013年, 《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版)》制订完成,待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通过后以省技术标准颁布实施。

  38. 4.4 计划用水管理 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管理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计划用水管理分二个层次,第一个是宏观层面,是对区域的计划管理,属于总量控制范畴。第二个是微观层观,是对用水户的计划管理,属于节水管理范畴。在不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我们节水工作一般指的是用水户的计划管理。计划用水和超计划累进加价管理是一体的。

  39. 4.4 计划用水管理 超计划累进加价 超计划累进加价是一项重要的节水型水价机制,也是划用水管理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40. 4.5 节水标准 • 国家标准委联合16家部委关于印发《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通知

  41. 4.5 节水标准

  42. 4.5 节水标准 节水产品标准体系 农业节水 产品 工业节水 产品 非常规水资源产品 城镇生活 节水产品 喷头 滴灌带(管) 喷灌机 过滤器 ... 换热器 冷却塔 冷水水表 管理系统 管材 纯水设备 ... 淡化设备 水处理药剂 过滤器 废水回收设备 ... 便器类 水嘴 淋浴器 冲洗阀 洗衣机 净水机 配件 ...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管理标准

  43. 4.5 节水标准 节水产品 标准现状

  44. 4.5 节水标准

  45. 4.6 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目前,水利部和各省水利厅建设了10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 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并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2013年,验收第三批全国试点;中期评估第四批全国试点。印发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管理办法,开展创建工作。 2014年,验收第四批全国试点,完成100个试点验收。

  46. 4.6 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天津市 构建适水高效型的产业结构布局。 开展节水型生态体系建设。 推进各行业高效用水,完善节水减排体系。 加强多水源优化配置,保障用水安全。

  47. 4.6 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江苏张家港 自然水循环 社会水循环 优化调整河网水系布局,加快区域水循环;建设枢纽工程改善水循环动力条件。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排污集中管理和治理。 宏观 “十纵十横”河道工程建设和改造,实现二级水王干河互联互通。 推进张家港保税区、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废污水再生回用,实现园区企业串联循序用水。 中观 打通农村河道水系末梢与骨干河道脉络,形成完整水循环体系。 微观 实施八大行业节水行动。

  48. 4.6 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浙江舟山 扩大水库和山塘调蓄能力,结合兴建翻水工程增加雨水集蓄量。 海岛地区雨水充分利用示范 实施“库库联通,厂厂联网”工程,通过综合调度提高与水资源利用率。 建立“定额管理,水量转让,节约有偿,工农互惠”的农业节水机制。

  49. 4.6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福建泉州 完善法规,为红黄蓝分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科学划定红黄蓝分区,明晰管理属性和边界。 红 黄 蓝 设定三条“红线”,落实水资源分区管理。 完善监测和计量系统,为分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50. 4.6 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河南安阳 积极扩大计划用水管理范畴。 严格和细化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年计划、季考核、月统计”。 创新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夯实计划用水管理的基础。 严格实施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