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掌握方法 脚踏实地 系统复习

掌握方法 脚踏实地 系统复习.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霞儿. 2011 年宁波学业考试 · 语文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共四大题, 25 小题左右。 一、书写分( 4 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6 分) 8 题左右 三 、阅读( 40 分)   文一: 4 题左右   文二: 4 题左右   文三:课内古文: 4 题左右  文四:课外古文: 4 题左右 (或者文三文四合并,课内课外组合阅读) 四、写作( 50 分)作文: 1 题 . 字词音形义. 下列蓝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掌握方法 脚踏实地 系统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掌握方法 脚踏实地 系统复习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霞儿

  2. 2011年宁波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左右。 一、书写分(4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8题左右 三、阅读(40分)   文一:4题左右   文二:4题左右   文三:课内古文:4题左右  文四:课外古文:4题左右 (或者文三文四合并,课内课外组合阅读) 四、写作(50分)作文:1题 

  3. 字词音形义 下列蓝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咎(jiù) 阔绰(chuò) 人迹罕至(hǎn) B.蹒跚(pán) 阴晦(huì) 忍俊不禁(jìn) C.拮据(jū) 倜傥(dǎnɡ) 义愤填膺(yīnɡ) D.悲怆(cānɡ) 猝然(cù) 颔首低眉(hàn)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毕竞 物竞天择 致敬 闲情逸志 B.慰籍 杯盘狼藉 逍遥 销声匿迹 C.遐迩 冥思暇想 儒雅 妇孺皆知 D.贻误 心旷神怡 丘陵 盛气凌人

  4. 故乡的山水如诗如画,让我juàn(1)念:她山碧绿、水清chè(2) 、树成荫、花烂漫。漫步其间:抬头是湛蓝的天空,俯首是如yīn(3)的绿草;耳畔小莺婉转啼唱,脚边湖水泛起涟yī (4 ) ……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piāo 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cuàn 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 … 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áo。  (摘自《 土地的誓言))

  5. 字词音形义 • 嘉兴人文底蕴深厚,名人 ▲ (bèi)出,辞章诗 ▲ (fù),熠熠生辉。如古代的干宝、朱彝尊、查慎行,现代的王国维、茅盾、徐志摩、丰子恺、穆旦,当代的余华、李森祥、夏辇生等,他们 ▲ (ǒu)心沥血写就的作品,经岁月磨 ▲ (lì)成为语文教材的上选之作。 • 一般四个字三易一难、易错字

  6. 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   衢江像一曲柔美的乐章,从远处飘逸而来,又悄然而去。江流宛转,   ⑴ 了灵秀的生命, ⑵ 了纯净的心灵,也 ⑶ 了三衢大地厚重的文化。 A.滋养 B. 积淀 C.孕育   衢州祭孔大典是一次文化成果 ⑴ 的盛会。它 ⑵ 了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建设上的卓越智慧,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⑶ 在一起,沟通心灵,共谋发展。 A.汇聚 B.荟萃 C.凝聚    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关爱 ▲ 了生命原野的厚度, ▲ 了灵魂海拔的高度, ▲ 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①扩展 ②增加 ③提升

  7. 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杭州西溪湿地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水网密布,小桥玲珑,绿树婆娑,亭宇古朴,处处富有诗情画意。(典范) B.为了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健全党内责任追究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审查)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叹为观止) D.智者和愚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天赋的差异,更在于面对困境,愚者往往束手无策,而智者却能化解困难,走出一条新路。(一筹莫展)

  8. 读《龟虽寿》《观沧海》,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操的   ⑴ ;读《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的 ⑵ ;读《春望》《石壕吏》,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甫的 ⑶ ——古诗苑中,姹紫嫣红,个性纷呈。 A、冷峻深沉 B、慷慨激昂 C、飘逸浪漫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 ▲ 的报国志,也有 ▲ 的故乡情;有 ▲ 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9.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 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便可发现,语言在悄然演变。比如,现在有人叫“粉丝”,说的就是“追星族”;现在有人叫“海选”,说的就是“初赛”。请写出下面时兴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①物流( ▲ ) ②甩卖( ▲ ) ③瘦身( ▲ ) ④的士( ▲ )

  10. 句子 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譬如,紫藤花的勃勃生机让我们体悟到人生的意义;罗布泊——仙湖的消逝让我们充满对生态悲剧的忧患;诸葛亮的临危受命让我们;又让我们。 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接受着心灵的熏陶,受益匪浅:漫步苏州园林,自豪于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走进黄土高原,惊叹于安塞腰鼓热烈奔放、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登上地球之巅,  ▲    ; ▲    ,  ▲      。 上联:奥林滴翠,翠鸟如云,祥云霭霭鸟巢绕; 下联:京印流丹, ▲ 。 A.似火丹心,熊熊圣火心地燃。 B.丹心似火,熊熊圣火心地燃。 C.丹心似火,圣火熊熊心地燃。 D.似火丹心,圣火熊熊心地燃。

  11. 句子 长句节奏舒缓,短句急促有力。汶川地震后,某网站发布了下面这则消息。请将画线句改为与上下文结构相似的短句,使其更能表现情况的紧急。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 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受阻!通讯中断!大量群众被埋! 因水源受到污染等原因,可供饮用的水严重不足;地震掩埋了一切,造成食物匮乏;在震区,临时安置灾民的帐篷远远不够;救治伤员的医药用品奇缺。 伤员痛苦挣扎!群众流离失所!情况十万火急! 中华儿女,请伸出援助之手,抗震救灾! 【示例】原句:这本书是他送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送我这本书的。 原句:我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⑴改为突出“力量”的句子: ▲ ⑵改为突出“平凡人”的句子: ▲

  12. 语病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民俗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发生的。②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③通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文章,使我们了解了祖国丰富的民俗文化。

  13. 标点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14. 标点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刷出一条标语:“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了。其实,对原有这条标语,在中间加一个标点使其意思变得相反,请分别添加在下面句子中。 ⑴有 粮 不 卖 给 解 放 军 吃! ⑵有 粮 不 卖 给 解 放 军 吃!

  15.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填空。 ①《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③ 丹麦作家笔下的“丑小鸭”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的成长历程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1)“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这副对联中隐含着几位名家。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其他几位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写出他的姓名、一部(篇)作品及该作品中的一个名句。 【示例】少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 ▲ 、《 ▲ 》、 ▲

  1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 【甲】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乙】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丙】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17.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 (1)请根据下面四幅图及提示,在括号内填写格列佛游历的国家。 A.(▲) B.(▲) C.(▲) D.(▲) 图A:这时有一个割麦人离我趴着的田垄已经不到十码远了…… 图B:(我)看到空中有一座岛,上面还住满了…… 图C: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被牢牢绑在地上…… 图D:它对着我的脸一个劲地看,显得非常惊奇…… (2) 小说中,格列佛游历的先后顺序是 ▲ 、 ▲ 、 ▲ 、 ▲ 。(只填序号)

  18. 古诗词背诵 古诗词名句默写。(⑴—⑷题必做,⑸⑹两题选做一题) 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秦风》) ⑵ ▲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⑶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 ▲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 ”。 ⑸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励志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⑹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9. 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 班长: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学生甲:喜欢诗歌的人并不是非常多,没有必要专门举办啊! 学生乙:能让大家更充分地感受现代诗歌的美,很不错的。 学生丙:我也觉得挺好的。我对现代诗歌很感兴趣。 班长:各班在本周三之前将活动建议汇总到校学生会呢。 学生乙:(兴奋地)好!我建议…… ⑴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A.余光中的《乡愁》究竟美不美 B.有没有必要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C.喜欢诗歌的人到底多不多 ⑵下面说法与班长的通知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A.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B.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须汇总到校学生会。 C.表演者只能朗诵泰戈尔、舒婷和余光中的诗。 ⑶假设你就是学生乙,请接着把你的活动建议说完整。

  20. 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 近日,学校组织了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门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21. 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 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因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22. 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 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将于2010年7月15日至26日在中国古城绍兴举行。欢迎你参与下面的活动。 (1)绍兴市邮政局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特制纪念明信片一张,其正面如图。专用会徽寓意介绍尚未完成,请根据提示填补完整。 会徽创意来自中国汉字“集”和“乐”的繁体字。 “雧”含有 ▲ 的意思,“樂”含有 ▲ 和 ▲ 的意思。两个繁体字下半部分的造字原意是树木,这里有 ▲ 等寓意。 会徽图案下方的文字造型中嵌入了一段城墙,寓意为2010年古城绍兴和第六届“世合赛”有着天作之合的缘分。 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专用会徽

  23. 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 (2)世合赛组委会公开征集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宣传用语,在大量来稿中经过反复筛选,最后把评一、二等奖的范围聚焦到以下三条宣传语上。现在请你来参与评选,你认为哪一条可以评为一等奖,说出你的理由。 备选用语: A.我们参与,我们歌唱,我们快乐   B.“合”聚绍兴,“唱”响天下 C.歌声沟通世界,绍兴成就梦想 我投( ▲ )的票,理由: ▲

  24. 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 (3)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将参加本届合唱比赛,其中一个曲目是中华名曲《好一朵茉莉花》。请结合语境,根据下面歌词,为节目主持人拟写一段60字左右的“介绍词”。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您来到美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接下来将由我们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为您演唱中华名曲《好一朵茉莉花》 。 ▲ 。请欣赏。 附:《好一朵茉莉花》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 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25.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26.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27.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28. 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29.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呢!” 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颗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30.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化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31.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 父亲是一条鱼 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酒足饭饱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

  32. 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它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它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33.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和守候中逐渐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和守候中逐渐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

  34. 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我没有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家乡那些村庄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

  35. 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

  36. 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那一次,父亲站在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嗦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那一次,父亲站在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嗦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

  37. 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我仿佛觉得,父亲一定化作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我仿佛觉得,父亲一定化作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

  38.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 1.题目“父亲是一条鱼”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①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②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 3. 第三段中写阳春三月的布谷鸟,其作用是什么? 4.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39.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①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绿色的软绵绵的喜欢吊在杨树枝上的毛毛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的有着漂亮的壳的“花大姐”,以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的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小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

  40. 至于在路上和田间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②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做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这时候我注意的是飞鸟,是流云,是高耸入云的百年老树,是湖泊中的野雁,是森林的白雪地上奔逃的兔子。虫子就像尘埃一样,被这些事物给深深地掩埋了。

  41. ③然而去年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如今我写着以上的文字,想要描述它时,又仿佛看见了它那矫健的身影——虽然说它那么小;又仿佛听见了它被摔下来时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虽然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音出现。

  42. ④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年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和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

  43. ⑤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完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44. ⑥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

  45. 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以为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以为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

  46. 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

  47. 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爬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爬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

  48. 它又朝佛龛爬去,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它又朝佛龛爬去,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49. ⑦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灯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50.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 1.某文学期刊要做迟子建散文的专题,其中选择了这篇文章,专栏记者为此采访了迟子建。以下是记者的提问,假如你是迟子建,你将如何回答? 问题A:通常我们不会用 “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而您用了,并且还把它作为文章的题目。您是怎样考虑的? 问题B:有读者问,您在描绘这一只虫子前,花了很多笔墨,似嫌拖沓,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问题C:这篇文章收录在您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中,您说您比较喜欢这篇文章,那么您觉得对“虫子”的描绘,最成功或最得意的是哪一点?

More Related